记录装置以及该装置中的记录方法

文档序号:249185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装置以及该装置中的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的记录装置以及该装置中的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喷墨式打印机所使用的印刷纸张,一般使用根据各种规格而预先确定了规定形状的纸张。例如在办公用喷墨式打印机等中,使用被卷绕成卷筒状的长条状的纸张,对该纸张实施印刷处理,且通过将被实施了该处理的部分向下游侧正向输送并将其切断,从而使该被实施了印刷处理的部分与印刷纸张的未印刷部分分离。并且,在这种的喷墨式打印机中,随着印刷纸张的未印刷部分被反向输送到印刷位置,从而对该未印刷部分再一次实施记录处理。在以上述方式于每次实施印刷处理时均对长条状的印刷纸张进行切断的情况下, 有时在进行该切断时会产生紙屑。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如下可能,即,当将印刷纸张反向输送到印刷位置吋,会由于以该紙屑残留在印刷纸张的表面上的状态而直接进行印刷、或在反向输送中飞扬的紙屑附着在喷墨式打印机的记录头上的情況,而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印刷、或导致印刷精度的降低。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喷墨式打印机中,采用了在印刷位置的附近设置抽吸孔,并通过该抽吸孔而抽吸并去除紙屑的结构。然而,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现有的喷墨式打印机中,即使通过抽吸孔而能够抽吸并去除紙屑,然而附着有紙屑的未记录部分会一度被反向输送到印刷位置附近。因此, 存在被抽吸前或未被抽吸掉的紙屑散布在印刷位置的附近,从而在后面的印刷处理中重新附着在印刷纸张或记录头上的可能性,因而在这一点上还存在进ー步改善的余地。并且,这种问题并不限定于喷墨式打印机,在电子照相方式以及热转印方式等印刷形式不同的打印机中也同样会发生。而且,在对例如布、树脂薄膜、树脂薄片以及金属薄片等实施记录处理后将其切断,并对其未记录部分再次实施记录处理的其他的记录装置中,也会出现大致相同的问题。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397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现有的实际情况而实施的,其目的在干,提供一种能够很好的避免附着在记录介质的未记录部分上的切断屑对记录处理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记录装置以及该装置中的记录方法。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具有输送单元,其沿着输送路径而输送长条状的记录介质;记录単元,其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的记录位置处,对通过所述输送单元而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被正向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实施记录处理;切断単元,其在所述记录位置的下游侧的切断位置处切断所述记录介质,从而使被实施了所述记录处理的部分与该部分的上游侧的未记录部分分离;去除単元,其在通过所述输送单元而正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以使所述未记录部分的下游侧端部位于所述切断位置的下游侧吋,在所述切断位置的下游侧的去除位置处去除附着在所述未记录部分上的切断屑,并且,所述记录装置将所述记录介质朝向所述记录位置进行反向输送,并通过所述记录単元而对被所述去除単元去除了切断屑的所述未记录部分实施记录处理。在本发明中,在输送路径上的记录位置处被记录单元实施了记录处理的记录介质,向输送路径的下游侧被正向输送,并且在记录位置的下游侧的切断位置处被切断。由此,记录介质中被实施了记录处理的部分与该记录介质的未记录部分分离。以这种方式使实施了记录处理的部分分离后的记录介质,朝向输送路径上的记录位置而被反向输送到其上游侧,并对其未记录部分实施记录处理。在此,如上文所述,有时在记录介质被切断吋,会从其切断部分产生切断屑,并且该切断屑会附着在切断部分附近。因此,采用了如下设定, 即,在对未记录部分实施记录处理之前,先对记录介质进行正向输送以使该未记录部分的下游侧端部位于切断位置的下游侧,从而去除附着在该未记录部分、特别是去除其下游侧端部附近的切断屑。在此,根据本发明,由于设定为在记录介质的切断位置的下游侧的去除位置处进行对这种切断屑的去除,因而在切断记录介质之后将其反向输送并对未记录部分实施记录处理时,能够抑制附着有切断屑的未记录部分被反向输送到实施该记录处理的区域内。因此,能够避免无法进行正常的记录或其记录精度降低等、附着在记录介质的未记录部分上的切断屑对记录处理的负面影响。并且,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中,所述去除単元包括一对夹持体,在为了对被所述切断単元切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未记录部分实施记录处理,从而通过所述输送单元而将所述记录介质向上游侧进行反向输送时,所述一对夹持体在所述去除位置处对所述未记录部分进行夹持。根据本发明,在去除附着在记录介质的未记录部分上的切断屑吋,由于在通过ー 对夹持体而对未记录部分进行夹持的状态下反向输送记录介质,因而能够以通过各个夹持体而将附着在未记录部分上的切断屑从该未记录部分上擦拭掉的方式而良好地进行去除。 而且,由于能够在为了对未记录部分实施记录处理而将记录介质朝向记录位置进行反向输送的同时进行对切断屑的去除,因而能够缩短从记录处理一度完成之后到去除切断屑且再次开始记录处理的时间。并且,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中,所述ー对夹持体为,以其至少一方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而对所述未记录部分进行夹持的构件。另外,如上所述,为了以通过一对夹持体来擦拭附着在未记录部分上的切断屑的方式而对切断屑进行去除,从而优选为,在提高了记录介质的未记录部分和各个夹持体之间的紧贴性的状态下,换句话说、即在提高了两者的接触压カ的状态下,对记录介质进行反向输送。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使夹持体的一方或双方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对记录介质的未记录部分进行夹持,因而能够通过该发生弹性变形的夹持体欲恢复原本形状时所产生的弾性力来提高夹持体与未记录部分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能够提高夹持体对切断屑的去除能力。并且,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中,所述去除単元包括驱动部,该驱动部使所述ー对夹持体中的至少一方以相对于所述未记录部分接近以及远离的方式而进行位移。
虽然通过在夹持体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对未记录部分进行夹持而能够提高对切断屑的去除能力,但是为了使夹持体对未记录部分进行夹持而存在如下问题,即,在正向输送记录介质以使未记录部分的下游侧端部位于切断位置的下游侧吋,使未记录部分从夹持体之间通过是比较困难的。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发明,由于具有使夹持体的一方或双方以相对于未记录部分而接近或远离的方式进行位移的驱动部,因而在使未记录部分从夹持体之间通过吋,能够以夹持体从未记录部分远离的方式而使其进行位移,从而使未记录部分从夹持体之间顺利的通过。另ー方面,在对附着在未记录部分上的切断屑进行去除吋,能够以夹持体接近未记录部分的方式而使其进行位移,从而在提高了接触压カ的状态下通过夹持体对该未记录部分进行夹持。并且,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中,所述切断単元为,从所述记录介质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依次切断所述记录介质的构件,所述ー对夹持体以至少能够对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端部进行夹持的方式而设置。在此,作为记录介质的切断方式,可列举出将被实施了记录处理的记录部分和未记录部分的分离部分以一刀两断的方式而切断的切断方式、以及从切断方向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依次切断该分离部分的切断方式等。而且,在后者的切断方式中,具有如下趋势, 即,因切断而产生的切断屑会从切断方向上的作为基端侧的一端部侧、向作为前端侧的另一端部侧移动,并偏重分布于另一端部侧上。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发明,通过在由一对夹持体对另一端部进行了夹持的状态下去除切断屑,从而能够更高效的进行对切断屑的去除。并且,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中,所述ー对夹持体为,构成所述输送単元的一部分的一对输送用辊。虽然也可以在此之外另行设置ー对具有切断屑的去除功能的夹持体,但是也可以采用如本发明这种方式,即,使为了输送记录介质而设置的ー对输送用辊具有该去除功能。 如上所述,如果将输送用辊作为夹持体而转用,则无需另外设置用于去除切断屑的部件,从而能够实现对记录装置结构的简化。并且,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中,所述去除単元具有旋转限制部,在通过所述ー对输送用辊对所述未记录部分进行了夹持的状态下反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从而去除切断屑吋, 所述旋转限制部对所述一对输送用辊中的至少一方的旋转进行限制。在将输送用辊转用为夹持体的情况下,在通过输送用辊对未记录部分进行夹持且对记录介质进行反向输送从而去除切断屑吋,优选为,采用对输送用辊的一方或双方的旋转进行限制的结构。关于这一点,根据本发明,由于旋转限制部限制了输送用辊的旋转,因而在旋转被限制了的输送用辊和未记录部分之间将产生滑动摩擦力。而且,该滑动摩擦力与在未对输送用辊的旋转进行限制时该输送用辊和未记录部分之间产生的滚动摩擦力相比极大。因此,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以在输送用辊和未记录部分之间产生更大的摩擦力的状态来去除切断屑,从而能够实现该去除能力的进ー步提高。另外,在对这种输送用辊的旋转的限制进行了具体化的基础上,还可以另外设置用于强制性地限制其旋转的机构,如果采用的是输送用辊在输送记录介质时通过电机而被旋转驱动的结构,则也可以采用通过使该电机的旋转停止从而限制输送用辊的旋转的方式。而且,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中的记录方法包括沿着输送路径而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正向输送长条状的记录介质,并在该输送路径上的记录位置处对所述记录介质实施记录处理的エ序;正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并在所述记录位置的下游侧的切断位置处切断所述记录介质,从而使被实施了所述记录处理的部分与该部分的上游侧的未记录部分分离的エ序;正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以使所述未记录部分的下游侧端部位于所述切断位置的下游侧,并于在所述切断位置的下游侧的去除位置处对附着在该未记录部分上的切断屑进行了去除后,将该记录介质朝向所述记录位置进行反向输送的エ序;对被反向输送到所述记录位置上的、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所述未记录部分实施记录处理的エ序。而且,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中的记录方法中,在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反向输送的 エ序中,在利用ー对夹持体而在所述去除位置处对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未记录部分进行可夹持的状态下,将该记录介质朝向所述记录位置进行反向输送。根据这种记录装置中的记录方法所涉及的发明,能够获得与上述结构的记录装置所涉及的发明同样的作用效果。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概要结构的概要结构图。图2为模式化地表示该打印机的从动辊的主视结构的模式主视图。图3为表示该打印机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4为模式化地表示该打印机的俯视结构的模式俯视图。图5为模式化地表示该打印机中从第1输送机构到第3输送机构之间的侧面结构的模式侧视图。图6为模式化地表示该打印机中从第1输送机构到第3输送机构之间的侧面结构的模式侧视图。图7为模式化地表示该打印机中从第1输送机构到第3输送机构之间的侧面结构的模式侧视图。图8为模式化地表示该打印机中从第1输送机构到第3输送机构之间的侧面结构的模式侧视图。图9为模式化地表示该打印机中从第1输送机构到第3输送机构之间的侧面结构的模式侧视图。图10为模式化地表示该打印机中从第1输送机构到第3输送机构之间的侧面结构的模式侧视图。符号说明10…作为记录装置而发挥功能的打印机;30…作为输送单元而发挥功能的输送机构;61…作为去除単元以及夹持体而发挥功能的输送用辊;62…驱动辊;63…从动辊;65…作为旋转限制部而发挥功能的输送用电机;80…作为记录单元而发挥功能的记录部;90…作为切断単元而发挥功能的切断部;S…作为长条状的记录介质的印刷纸张;
ST…前端部;SA…未记录部分;T…输送路径;Z…切断方向;W…宽度方向;PA…记录位置;PC…切断位置;I3R…去除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将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装置具体化为喷墨式打印机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打印进10中设置有放卷部20,其具有通过使卷筒体R旋转而依次对印刷纸张S进行放卷的功能,且该卷筒体R将作为长条状的记录介质的印刷纸张S卷绕成卷筒状;输送机构30,其对该被放卷的印刷纸张S进行输送;记录部80,其对印刷纸张S 喷射油墨以实施作为记录处理的印刷处理;切断部90,其切断被实施了印刷处理的印刷紙张S。并且,设置有控制装置100,该控制装置100对放卷部20、输送机构30、记录部80以及切断部9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放卷部20上设置有卷筒轴21,其对卷筒体R进行支承;放卷用电机22,其用于使卷筒轴21旋转。在作为输送単元而发挥功能的输送机构30上设置有转动自如的中继辊31,通过放卷部20而从卷筒体R被放卷的印刷纸张S卷绕在中继辊31的圆周面上;第1至第4输送机构40、50、60、70,其将印刷纸张S从该中继辊31起经过记录部80而向切断部90输送。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如下的情况设定为“正向输送”,即,从卷筒体R放卷的印刷纸张S从中继辊31、以及第1输送机构40起经过记录部80而向第2输送机构50被输送,并且从该第2 输送机构50起经过切断部90而依次向第3输送机构60、第4输送机构70被输送的情況, 即印刷纸张S以卷筒体R作为最上游部而从其上游侧向下游侧被输送的情況。与此相反, 将印刷纸张S从下游侧向上游侧被输送的情况设定为“反向输送”。而且,根据这些卷筒体 R的支承位置、以及中继辊31、第1至第4输送机构40、50、60、70的各自配置状态,而决定了印刷纸张S的输送路径T。在第1以及第3以及第4输送机构40、60、70上,分别设置有作为ー对夹持体的输送用辊41、61、71,其在对印刷纸张S进行夹持的同时,进行正向输送或反向输送。这些各个输送用辊41、61、71具有与输送用电机45、65、75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而连接的各个驱动辊42、62、72 ;以隔着印刷纸张S而与这些驱动辊42、62、72对置的方式配置的从动辊43、 63,73ο各个输送用电机45、65、75使各个驱动辊42、62、72正向旋转,从而正向输送印刷纸张S。另ー方面,使各个驱动辊42、62、72反向旋转,从而反向输送印刷纸张S。并且,各个输送用电机45、65、75作为通过使这些输送用电机45、65、75的旋转停止从而对各个驱动辊42、62、72的旋转进行限制的旋转限制部而发挥功能。另外,在各个输送用电机45、65、75的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其旋转速度、旋转位置以及旋转方向的旋转式编码器 45A、65A、75A(參照图 3)。另ー方面,各个从动辊43、63、73的各个旋转轴43A、63A、73A上,分別安装有弹簧 44、64、74,该弹簧44、64、74用干,对各个从动辊43、63、73向使之接近于所对应的驱动辊 42、62、72的方向施力。而且,各个输送用辊41、61、71通过这些弹簧44、64、74的作用カ而成为使各个驱动辊42、62、72以及各个从动辊43、63、73紧贴于印刷纸张S并对其进行夹持的状态,从而施加用于使印刷纸张S进行正向输送或反向输送的摩擦力。在第2输送机构50上设置有引导部件51,所述引导部件51用于对印刷纸张S在其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进行引导;从动辊53,所述从动辊53与该引导部件51以隔着印刷纸张S而对置的方式配置。在从动辊53的旋转轴53A上,设置有对该从动辊53向使之接近于引导部件51的方向而施カ于的弹簧M。如上所述,通过向从动辊53接近于引导部件 51的方向而施力,从而印刷纸张S在紧贴于引导部件51以及从动辊53的状态下被夹持。在第3输送机构60以及第4输送机构70处、且在各个输送用辊61、71的下游侧, 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印刷纸张S的传感器66、76。而且,控制装置100根据从这些传感器66、76输出的检测信号,而对印刷纸张S的下游侧端部到达第3输送机构60或第4输送机构70的情况进行检测。在此,输送用辊41中,其从动辊43通过弹簧44的施力而常时与印刷纸张S接触。 另ー方面,各个输送用辊61、71被构成为,能够通过各个凸轮机构67、77而进行升降,该凸轮机构67、77作为,使这些从动辊63、73以与印刷纸张S接近或远离的状态进行位移的驱动部而发挥功能。因此,从动辊63、73通过各个弹簧64、74的施カ而紧贴于印刷纸张S,而当通过该各个凸轮机构67、77而向与印刷纸张S远离的方向进行位移吋,则从动辊63、73 相对于印刷纸张S成为非接触状态。S卩,在各个输送用辊61、71中,通过使各个从动辊63、73以与印刷纸张S接近的方式进行位移,从而使各个从动辊63、73和各个驱动辊62、72以其间不存在空隙的方式而配置,进而成为使夹持力作用于印刷纸张S的状态。并且,通过使各个从动辊63、73以其圆周面的底部从印刷纸张S的上方远离的方式进行位移,从而使各个从动辊63、73和各个驱动辊62、72以其间不存在空隙的方式而配置,进而成为不使夹持力作用于印刷纸张S的状态。 如上文所述,各个输送用辊61、71能够在使夹持力作用于印刷纸张S的状态和不使夹持カ 作用于印刷纸张S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換。作为记录単元而发挥功能的记录部80具有设置在输送路径T的另ー侧(在图1 中为上侧)的引导轴81;被引导轴81所支承的滑架82;被滑架82所支承的记录头83。引导轴81以沿着宽度方向W延伸的方式而设置。滑架82在被引导轴81引导的同时在宽度方向W上进行往复移动。而且,记录部80具备支承部件84,该支承部件84被配置在隔着输送路径T的ー侧 (在图1中为下侧)。支承部件84通过设置在其上表面侧的支承面84A而对被输送的印刷纸张S进行支承。在支承部件84中,在其上表面侧形成有多个抽吸孔(省略图示),并且内置有用于通过该抽吸孔而对印刷纸张S进行吸附的抽吸机构85。在记录头83上设置有用于喷射油墨的多个喷嘴(省略图示)。而且,从记录头83 的喷嘴向被支承部件84所支承的印刷纸张S的表面(在图1中为上表面)喷射油墨从而7/12 页
实施印刷。另外,在下文中,将从记录头83的喷嘴喷射油墨的部分设为“记录位置PA”。作为切断単元而发挥功能的切断部90被设置在第2输送机构50和第3输送机构 60之间,并具有旋转刃91,其被配置在输送路径T的另ー侧(在图1中为上侧);固定刃 92,其被配置在隔着输送路径T的ー侧(在图1中为下侧);切断器电机93。旋转刃91通过切断器电机93的驱动而旋转,并沿着宽度方向W而进行移动,从而切断印刷纸张S。另外,在下文中,将该印刷纸张S上通过切断部90而被切断的部分设为“切断位置 PC”。并且,将旋转刃91从印刷纸张S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进行移动而依次切断印刷紙张S的方向设为“切断方向Z”。并且,将印刷纸张S中被旋转刃91切断的、被实施了记录的部分设为“记录部分SB”,而将未被实施记录的部分设为“未记录部分SA”。 參照图2,对输送用辊61中的从动辊63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在从动辊63中,于以其旋转轴63A的宽度方向W上的中间位置PM为基准而分别対称的位置处,设置有三对辊。在宽度方向上离中间位置PM最近的位置上,设置有第1辊 63B。并且,在比该第1辊6 更远离中间位置PM的位置上,设置有第2辊63C。并且,在比该第2辊63C更远离中间位置PM的位置上,设置有第3辊63D。在此,将対称的各个第1辊6 之间的距离设定为“Li”,将对称的各个第2辊63C 之间的距离设定为“L2”,将对称的各个第3辊63D之间的距离设定为“L3”。第1辊6 对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为Ll的印刷纸张S的端部进行夹持并输送。并且,第2辊63C对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为L2的印刷纸张S的端部进行夹持并输送。并且, 第3辊63D对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为L3的印刷纸张S的端部进行夹持并输送。即,输送用辊61被设置在,与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各不相同的、各印刷纸张S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相符的位置上。由此,根据其不同的印刷处理,而对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不同的印刷纸张S的端部进行夹持并输送。另外,从动辊63弹性变形,其由例如海绵等多孔材质材料构成。因此,当通过输送用辊61而对印刷纸张S进行夹持吋,从动辊63在向接近驱动辊62的方向被挤压从而产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对印刷纸张S进行夹持。另ー方面,由于驱动辊62是由金属材料构成,因此在对印刷纸张S进行夹持时也不会发生变形。接下来,对打印机10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100具有计算机110、记录头驱动电路120、电机驱动电路 131、132、133。计算机110通过总线140而与记录头驱动电路120以及电机驱动电路131、 132,133电连接。计算机110 具有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C(面向特定用途的 IC)) 111、 CPU112、R0M113、RAM114、非易失性存储器 115。在R0M113中,储存有各种控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等。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5中, 储存有以固件程序为代表的各种程序以及印刷处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等。在RAM114中,临时储存有由CPU112执行的程序数据、和作为通过CPU112而获得的运算结果以及处理结果的各种数据、以及由ASIC111所处理的各种数据等。计算机110通过使CPU112执行被储存在R0M113等中的程序,从而实施各种控制。 例如,计算机110通过记录头驱动电路120而对记录头83进行控制,并且通过电机驱动电路131、132、133而分别对放卷用电机22、切断器电机93、各输送用电机45、65、75进行控
10制。另外,计算机110根据来自各个旋转式编码器45A、65A、75A的检测信号、以及传感器66、76的检测结果,对记录头83、放卷用电机22、各个输送用电机45、65、75以及切断器电机93的驱动进行控制。接下来,对打印机10的作用进行说明。当实施印刷处理时,驱动放卷用电机22而使卷筒轴21旋转。之后,通过驱动输送用电机45、65、75而使各个输送用辊41、61、71进行正向旋转,从而使印刷纸张S沿着输送路线T被正向输送。而且,印刷纸张S在通过支承部件84以及未图示的引导部件而引导其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的同时,被输送至输送路径T上的记录位置PA处。在记录位置PA 处,作为第1工序(正向输送后的记录处理工序),由记录部80对印刷纸张S实施印刷处理。另外,在打印机10中,将在一个印刷处理中所包含的印刷数据分割成多个,并在滑架82的每次扫描中实施基于分割后的各个印刷数据的印刷处理,并在各个印刷处理之间的间隔,间歇性地输送印刷纸张S中的被实施了印刷的部分。即,在记录部80中,通过交替地重复以宽度方向W作为长度方向的带状图像的形成和纸张输送,从而形成了基于一个印刷处理的图像。接着,作为第2工序(分离工序),使实施了印刷的印刷纸张S在记录位置PA的下游侧的切断位置PC处,被切断部90切断。由此,分离出位于切断部90的上游侧的未记录部分SA和位于切断部90的下游侧的记录部分SB。印刷纸张S在如下的状态下被切断,该状态为,使输送机构30对印刷纸张S的输送停止,并且用支承部件84的抽吸机构85来保持印刷纸张S的上游侧、且通过输送用辊61的夹持来保持印刷纸张S的下游侧的状态。另外,在下文中,将未记录部分SA的下游侧端部为“前端部ST”。并且,由于打印机10在切断位置PC的上游侧的部分实施印刷,因而以配合使印刷纸张S的输送停止的时刻的方式,来切断印刷纸张S。具体而言,根据检测到来自传感器66 的信号时的驱动辊62的旋转速度、以及检测到之后的经过时间,来计算出印刷纸张S从传感器66起向下游侧被输送的距离,并在根据该计算结果而使驱动辊62的驱动停止时,切断印刷纸张S。而且,被切断成切断片的记录部分SB通过输送机构30而被不停止地连续输送,并被排出到未图示的排纸部处。另外,在打印机10中,记录部80在长条状的印刷纸张S的表面空出作为空白的间隔,并印刷多个图像,并且,在空白部分处依次切断印刷纸张S的前端侧,从而进行例如预定的打印尺寸的照片印刷。在实施了印刷纸张S的切断后,当对印刷纸张S再次实施印刷处理时,在该印刷处理之前,作为第3工序(反向输送工序),通过使各个驱动辊42、62、72反向旋转而使印刷纸张S的前端部ST被反向输送。也就是说,实施如下的操作,即,使印刷纸张S中虽然通过了记录头83但未被实施印刷的部分,返回到与记录头83对置的区域内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上的操作。然而,在打印机10中,有时在切断印刷纸张S时在前端部ST的附近会产生作为切断屑的纸屑,特别是,该纸屑具有偏重分布于切断方向Z上的趋势。而且,关于将印刷纸张 S反向输送到记录位置PA时由附着在该印刷纸张S上的纸屑所导致的对印刷的负面影响,如前文中所述。相对于此,在打印机10中,将在切断位置PC处被切断的未记录部分SA的前端部 ST进行正向输送,以使之位于输送用辊61的下游侧,之后,在通过输送用辊61而对未记录部分SA进行了夹持的状态下,将未记录部分SA反向输送到记录位置PA,其中,输送用辊61 被配置在切断位置PC的下游侧。下面参照图4至图8,对在第1工序之后由打印机10执行的一系列的工序进行说明。另外,在此,对配置在从第1输送机构40到第3输送机构60之间的结构的动作进行说明,而省略对其他结构的动作的说明。如图5所示,在第1工序之后印刷纸张S被正向输送。S卩,控制装置100通过输送用电机45而使输送用辊41的驱动辊42正向旋转。由此,输送用辊41以对印刷纸张S进行了夹持的状态而对印刷纸张S施加输送力,从而对印刷纸张S进行正向输送。而且,印刷纸张S的下游侧的前端部在朝向下游侧而从切断部90 的配置位置上通过之后,进入到第3输送机构60的配置位置。另外此时,当通过凸轮机构 67而使从动辊63被配置为相对于印刷纸张S而向上方离开时,成为输送用辊61不使夹持力作用在印刷纸张S上的状态。如图6所示,作为在第1工序之后被执行的第2工序,基于来自传感器66的信号而使印刷纸张S在切断位置PC处被切断部90切断。S卩,控制装置100计算出,从传感器66检测到印刷纸张S的时间点起印刷纸张S 被输送的距离,并基于该计算结果而在印刷纸张S的前端部被正向输送到例如图4中的位置Pl时,通过使输送用电机45、65的驱动停止从而使对驱动辊42、62的旋转驱动停止。另外此时,通过使从动辊63以接近于印刷纸张S的方式配置,从而成为输送用辊61对印刷纸张S施加夹持力的状态。而且,控制装置100在印刷纸张S被输送用辊41、61夹持的状态下,通过驱动切断器电机93而使旋转刃91旋转驱动,从而使印刷纸张S被分离成未记录部分SA和记录部分 SB。此时,成为了如下状态,即,在未记录部分SA的下游侧的前端部ST以及记录部分 SB的上游侧的前端部的附近,即图6中的单点划线所包围的部分A处会产生纸屑,其中,纸屑尤其偏重分布于切断方向Z上的端部(图4中的单点划线所包围的部分A)处。如图7所示,作为在第2工序之后被执行的排纸工序,被切断的记录部分SB朝向下游侧的排纸部被输送。即,控制装置100通过输送用电机65的驱动而使输送用辊61的驱动辊62进行正向旋转。由此,输送用辊61通过在对记录部分SB进行了夹持的状态下对该部分SB施加输送力,从而对印刷纸张S进行正向输送并将其向排纸部排出。另外此时,控制装置100通过使输送用电机45的驱动停止,从而使驱动辊42的旋转停止。 如图8所示,作为在排纸工序之后被执行的第3工序中的前工序,使未记录部分SA 的前端部ST被正向输送到输送用辊61的下游侧。 即,控制装置100通过输送用电机45的驱动而使输送用辊41的驱动辊42进行正向旋转。由此,输送用辊41将未记录部分SA正向输送到切断位置PC的下游侧。另外此时, 通过使从动辊63以相对于印刷纸张S向上方远离的方式而配置,从而成为输送用辊61不
12使夹持力作用在印刷纸张S上的状态。如图9所示,作为在第3工序中的前工序之后被执行的、第3工序中的中工序,使附着有纸屑的未记录部分SA的前端部ST的上游侧的部分被输送用辊61夹持。S卩,控制装置100在根据传感器66检测到未记录部分SA的前端部ST的情况,而判断为前端部ST被输送到了图4中的位置P2时,通过使输送用电机45、65的驱动停止,从而使驱动辊42、62的旋转停止。另外此时,通过使从动辊63以接近于印刷纸张S的方式而配置,从而使输送用辊61成为,以该从动辊63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而对印刷纸张S施加夹持力的状态。如图10所示,作为在第3工序中的中工序之后被执行的、第3工序中的后工序,在输送用辊61的下游侧端部(以下,称为“去除位置ra”)处去除纸屑之后,将未记录部分SA 朝向记录位置PA进行反向输送。即,控制装置100在使输送用辊61的旋转停止了的状态下,通过输送用电机45而使输送用辊41的驱动辊42进行反向旋转。由此,输送用辊41以对印刷纸张S进行了夹持的状态而对印刷纸张S施加输送力,从而对印刷纸张S进行反向输送。此时,附着在未记录部分SA的前端部ST上的纸屑通过输送用辊61,而在去除位置ra处被从该前端部ST上擦拭掉。并且,在未记录部分SA的前端部ST朝向下游侧通过了切断部90以及第2输送机构50的配置位置之后,进入到记录位置PA中的最下游侧(图4中的位置P3)。并且,作为在第3工序中的后工序之后被执行的第4工序(反向输送后的记录处理工序),在记录位置PA处,通过记录部80而对未记录部分SA实施印刷处理。如上文所述,未记录部分SA在其前端部ST上附着有纸屑的状态下,以前端部ST 的上游侧的部分被输送用辊61夹持的状态,被反向输送到记录位置PA的下游侧的位置 (图4中的位置P; )。此时,附着在前端部ST上的纸屑不会从输送用辊61处通过,而会在去除位置I3R处被输送用辊61从印刷纸张S上擦拭掉从而被去除。即,纸屑在从动辊63发生了弹性变形而紧贴在印刷纸张S上的部分处被去除。通过这种方式,输送用辊61作为去除单元而发挥功能。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获得如下的效果。(1)在对未记录部分SA实施印刷处理之前,先正向输送印刷纸张S以使该未记录部分SA的前端部ST位于切断位置PC的下游侧,并在通过输送用辊61而对未记录部分SA 进行了夹持的状态下对印刷纸张S进行反向输送,从而去除纸屑。因此,能够抑制附着有纸屑的未记录部分SA被反向输送到记录位置PA处的现象。(2)在去除附着在印刷纸张S的未记录部分SA上的纸屑时,在通过输送用辊61而对未记录部分SA进行了夹持的状态下对印刷纸张S进行反向输送。因此,能够以如下方式而良好的去除纸屑,该方式为,通过驱动辊62以及从动辊63,在去除位置冊处将附着在未记录部分SA上的纸屑从该未记录部分SA上擦拭掉。(3)在为了对未记录部分SA实施印刷处理而将印刷纸张S朝向记录位置PA进行反向输送的同时,在去除位置I3R处实施对纸屑的去除。因此,能够缩短从印刷处理一度结束之后起、到去除纸屑并再次开始印刷处理的时间。(4)以使从动辊63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而对印刷纸张S的未记录部分SA进行
13夹持。因此,能够通过发生了弹性变形的从动辊63欲恢复原来的形状时所产生的弹性力, 来提高输送用辊61与未记录部分SA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能够提高输送用辊61对纸屑的去除能力。(5)采用了具备凸轮机构67的结构,所述凸轮机构67使从动辊63以与未记录部分SA接近以及远离的状态而进行位移。因此,在使未记录部分SA从输送用辊61之间通过时,以从动辊63远离未记录部分SA的方式而使其进行位移,从而能够使未记录部分SA从输送用辊61之间顺利的通过。另一方面,在去除附着在未记录部分SA上的纸屑时,以从动辊63与未记录部分SA接近的方式而使其进行位移,从而能够通过输送用辊61而以提高了接触压力的状态对该未记录部分SA进行夹持。(6)通过多孔材质材料而形成从动辊63。因此,能够将所去除的纸屑预先捕捉到其细孔的内部,从而能够抑制被输送用辊61去除的纸屑重新附着到未记录部分SA上的现象。(7)以通过输送用辊61,对印刷纸张S在切断方向Z上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中、纸屑偏重分布的作为切断方向Z上的前端侧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为另一端部)进行夹持的状态,对印刷纸张S进行反向输送。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纸屑的去除。(8)使为了输送印刷纸张S而设置的输送用辊61具有去除纸屑的功能。因此,无需另外设置用于去除纸屑的部件,从而能够实现打印进10的结构的简化。(9)在通过输送用辊61而对未记录部分SA进行夹持的同时反向输送印刷纸张S 从而去除纸屑时,使驱动辊62的旋转停止。因此,停止旋转的驱动辊62与未记录部分SA 之间会产生滑动摩擦力。而且,该滑动摩擦力与不使输送用辊61的旋转停止时该输送用辊 61与未记录部分SA之间产生的滚动摩擦力相比极大。因此,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从而能够在输送用辊61与未记录部分SA之间产生了更大摩擦力的状态下去除纸屑,进而能够实现其去除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变更。 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S卩,在切断位置PC的下游侧设置沿着印刷纸张S的宽度方向W而延伸的引导轴,并在该引导轴上设置与印刷纸张S抵接的刷子从而去除纸屑。·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在切断位置PC的下游侧上设置能够吹散纸屑的机构。 或者,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设置在不会旋转的条件下对印刷纸张S进行夹持的夹持部件。·从动辊63也可以由具有粘着性的材料形成。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通过其粘着力而捕捉所去除的纸屑,从而能够抑制被输送用辊61去除了的纸屑重新附着在未记录部分SA上的现象。另外,也可以由多孔材质材料且具有粘着性的材料形成。·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在第2工序之后将未记录部分SA输送到输送用辊61 的下游侧,之后,通过在使驱动辊62正向旋转的同时对未记录部分SA进行反向输送,从而去除纸屑。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输送用辊61的旋转方向与印刷纸张S的拉回方向为相反方向,因而能够擦拭附着在印刷纸张S的表面上的纸屑并向下游侧挤压,从而能够提高去除纸屑的效果。·在上述变形例中,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S卩,通过设置用于驱动从动辊63的驱动电机从而使从动辊63进行正向旋转,以此来代替使驱动辊62进行正向旋转的方式。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即,通过设置用于使从动辊63的旋转停止的制动器,从而在使驱动辊62进行正向旋转的同时,使从动辊63的旋转停止。 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S卩,驱动辊62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海绵等形成,而从动辊63 由金属等不能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另外,也可以采用任一方的辊62、63均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的方式。·也可以省略切断方向Z的相反方向上的端部的输送用辊61。·也可以在旋转轴63A的周围且在其延伸方向整体上采用相同直径的辊,以代替被称为第1、第2以及第3辊63B、63C、63D这多个辊。 切断部90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即,在切断位置PC处同时切断未记录部分SA和记录部分SB被分离的部分。·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以代替基于来自传感器66的信号而通过切断部90对印刷纸张S进行切断的方式,即,通过掌握印刷处理完成之后使输送用辊41旋转的时间和驱动辊42的转数,从而计算出印刷纸张S被输送的距离进而进行切断。记录介质并不限定于印刷纸张S,也可以采用布或树脂薄膜、树脂薄片、金属薄片寸。·作为记录方式采用了喷墨打印的方式,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电子照相式或热转印等任意的方式。另外,记录装置并不限定于打印机,也可以具体化为传真装置、复印装置、或者具有这些多种功能的复合机等。并且,喷墨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喷射或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转用于具有使微量的液滴喷出的液体喷射头等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另外,液滴是指,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粒状、泪状、丝状后拉出尾状物的液体的状态。另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需为能够从液体喷射装置喷射出的材料即可。例如,只需为物质处于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例如为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融液)这样的流状体即可。还有不仅仅限于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有由燃料或金属粒子等的固体物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等。并且,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示例,可列举出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石墨、液晶等。在此,油墨是指,包括一般的水性油墨、油性油墨和胶状油墨、热熔性油墨等的各种液体组成物的物质。作为喷射装置的具体示例,例如可以为如下的液体喷射装置,即,对用于液晶显示器、 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含有电极材料或彩色材料等材料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被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的生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移液管而使用,并喷射作为样本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等。并且,还可以为以下的液体喷射装置,即,向钟表或照相机等的精密仪器精确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被应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因此,能够将本发明适用于上述这些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液体喷射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装置,具备输送单元,其沿着输送路径而输送长条状的记录介质;记录单元,其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的记录位置处,对通过所述输送単元而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被正向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实施记录处理;切断単元,其在所述记录位置的下游侧的切断位置处切断所述记录介质,从而使被实施了所述记录处理的部分与该部分的上游侧的未记录部分分离;去除単元,其在通过所述输送单元而正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以使所述未记录部分的下游侧端部位于所述切断位置的下游侧吋,在所述切断位置的下游侧的去除位置处去除附着在所述未记录部分上的切断屑,所述记录装置将所述记录介质朝向所述记录位置进行反向输送,并通过所述记录単元而对被所述去除単元去除了切断屑的所述未记录部分实施记录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去除単元包括一对夹持体,在为了对被所述切断単元切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未记录部分实施记录处理,从而通过所述输送单元将所述记录介质向上游侧进行反向输送吋,所述ー对夹持体在所述去除位置处对所述未记录部分进行夹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ー对夹 持体为,以其至少一方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而对所述未记录部分进行夹持的构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去除単元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ー对夹持体中的至少一方以相对于所述未记录部分接近以及远离的方式而进行位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切断単元为,从所述记录介质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依次切断所述记录介质的构件,所述ー对夹持体以至少能够对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端部进行夹持的方式而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ー对夹持体为,构成所述输送単元的一部分的一对输送用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去除単元具有旋转限制部,在通过所述一对输送用辊而对所述未记录部分进行了夹持的状态下反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从而去除切断屑吋,所述旋转限制部对所述一对输送用辊中的至少一方的旋转进行限制。
8.一种记录装置的记录方法,其中,所述记录装置包括沿着输送路径而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正向输送长条状的记录介质,并在该输送路径上的记录位置处对所述记录介质实施记录处理的エ序;正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并在所述记录位置的下游侧的切断位置处切断所述记录介质, 从而使被实施了所述记录处理的部分与该部分的上游侧的未记录部分分离的エ序;正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以使所述未记录部分的下游侧端部位于所述切断位置的下游侧,并于在所述切断位置的下游侧的去除位置处去除了附着在该未记录部分上的切断屑之后,将该记录介质朝向所述记录位置而进行反向输送的エ序;对被反向输送到所述记录位置上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未记录部分实施记录处理的工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装置的记录方法,其中,在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反向输送的ェ序中,在利用ー对夹持体而在所述去除位置处对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未记录部分进行了夹持的状态下,将该记录介质朝向所述记录位置进行反向输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以及该装置中的记录方法,该记录装置具有输送单元,其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记录单元,其在输送路径上的记录位置处对通过所述输送单元而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被正向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实施记录处理;切断单元,其在所述记录位置的下游侧的切断位置处切断所述记录介质,从而使被实施了所述记录处理的部分与该部分的上游侧的未记录部分分离;去除单元,其在所述未记录部分的下游侧端部通过所述输送单元而被正向输送时去除切断屑,所述记录装置将所述记录介质朝向所述记录位置进行反向输送,并通过所述记录单元而对被所述去除单元去除了切断屑的所述未记录部分实施记录处理。
文档编号B41J11/70GK102529436SQ20111027651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4日
发明者沢田圭志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