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转印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印膜,尤其是一种由基材直接在多色印刷机上连续叠加印刷的转印膜。
背景技术:
将中间载体薄膜上的图文利用相应的压力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法,称为转印,而根据采用的方法不同,转印可以分为热转印、水转印、气转印、全像印刷、丝网转印或低温转印等。参照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第095102148号所述的转印薄膜,其是指一种于轴卷收藏时其图样不会发生相互沾黏的转印薄膜,其中包括一透明(或不透明)基底层、一离型层、一种融胶膜或感应胶膜及一图像层所组成。中国专利ZL200510027809. 2中转印膜的结构为基层,可剥离层和印刷层,其可剥离层采用有机硅系列的脱模剂,或非吸收性膜,但是, 无论可剥离层(离型层)采用何种物质,可剥离层的存在都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并造成浪费, 同时,完成转印作业的承印物表面的图像层易受外在因素(如氧化,侵蚀等)而产生剥落等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两种结构转印膜的缺陷,可以不采用三层或多层转印膜结构,即可省去可剥离层,又令完成转印作业的承印物表面的图像层不会产生剥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为实现转移印刷于规则或不规则表面产品,采用具有两层结构的转印膜。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厚度20微米 120 微米PVC膜上直接用凹版里印方式印刷一层透明油墨,上述透明油墨可采用以下之一醇溶型树脂透明油墨、溶剂型丙烯酸透明油墨、聚氨酯色墨。采用机组式凹版里印方式,印版辊数为N,介于1至多色印刷机的最大印版辊数之间,将多色油墨进行多次印刷,最后与透明油墨共同形成印刷层,从而完成两层转印膜的制作。根据承印物的材质,上述的转印膜可以涂布溶剂型背胶,并直接应用于热转印,模内注射转移的用途。背胶层可以专门针对ABS、PP、PE等热塑性塑料。或不涂背胶,在PU发泡材料承印物上转移印刷精美图案。采用以上转印膜转移印得到的成品印刷图案精美,图像层不会剥落,并且由于转印膜结构简单,没有环境污染,节约了产品成本。
图1为采用凹版里印的方式印刷转印膜的两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组式凹版里印方式示意图;图3为转印薄膜结构再分解示意图;[0011]图4为转印薄膜吸塑示意图;图5为吸塑后的转印薄膜示意图;图6为PU发泡转印示意图;图7为骨架包注PU发泡示意图;图8为模内注塑转印示意图;图9为转印薄膜加涂背胶示意图;图10为转印薄膜加涂背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热转印示意图;图12为注塑转印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为PVC膜层;2为印刷层;2. Γ2. N为多色印刷层;3为背胶层;4为吸塑模具;5 为吸塑模的吸气孔;6为发泡模具;7为PU发泡料;8为骨架;9为注塑材料;10为注塑模具; 11为PP材料承印物;12为PP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图1中,在厚度为60微米的透明PVC膜1上直接用凹版里印方式印刷醇溶型树脂透明油墨,其组份为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2%,醇溶性流平剂0. 5%,甲醇60%,异丙醇 34. 5%,或溶剂型丙烯酸透明油墨,其组份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15%,硝基纤维素树脂 3%,流平剂0. 5%,丁酮66. 5%,二甲苯15%,再采用机组式凹版里印方式,如图2所示,印版辊数为N,介于1至多色印刷机的最大印版辊数之间,将多色油墨进行多次印刷,最后与透明油墨共同形成油墨层2,从而完成转印膜的制作;2、将印刷好的转印薄膜以油墨面朝上的方式在吸塑机上进行吸塑成型,如图4所示。吸塑温度16(T20(TC。加热时间5、秒,真空时间2飞秒,得到一组多个与产品造型相同或相似的吸塑膜,如图5所示;3、制作合适的冲裁刀模,将吸塑成型的一组多个吸塑膜冲裁成为多个单体吸塑膜或多个小组合吸塑膜;4、如图6所示,在铝质发泡模6中,套入已冲裁的吸塑膜,吸塑膜与铝质发泡模模腔呈仿形状态。利用发泡机,将PU发泡A、B组份材料定量加注在发泡模内的转印薄膜中, 然后合上发泡模,摇晃或翻动模具。保证PU材料7在模具内充分流动,覆盖整个模腔内侧 (当发泡制品属于非全面转印,则制品的非转印部分通常采用喷脱模剂的方法处理)。之后将模具6放置在传送带的模盘上,排气孔朝上,随传送带送入烘箱加温,温度4(T70°C,时间 5^12分钟。出烘箱的PU制品已定型,用针状尖物通过排气孔插入PU制品中,使其发泡过程形成的其他压力卸掉,卸压时间不低于5秒,卸压完成后,开模取出制品;5、利用剪刀一类的刃具,剪破PU制品转印吸塑膜的某个角落(以不伤害制品为前提),再用手工方式将转印膜剥离出制品,转印膜的油墨层2全部转印在PU制品上;6、剥除转印膜的PU制品大部分存在合模处得飞边或毛刺,用线剪,弯剪等一类刃具将多余的飞边或毛刺剪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0030]实施例21、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作转印薄膜,转印薄膜吸塑成型,冲裁吸塑成型的转印
薄膜;2、在铝质发泡模具6中,套入已冲裁的吸塑薄膜,吸塑薄膜于铝质发泡模模腔呈仿形状态,再在吸塑薄膜上套放一根据用途需要的骨架8 (如手柄、把手等),如图7所示,骨架的材质可以是ABS、PVC、PP等的热塑性材料,也可以是金属合金、木材等材料,骨架形状不拘,其大小一般比发泡模内腔单边缩小5毫米或5毫米以上为宜;3、按照实施例1,利用发泡机,将PU发泡A、B组份材料定量加注在发泡模内的转印吸塑膜中,其工艺参数与方法与实例1相同,实现包注,得到有骨架8 (如手柄、把手等)的图案精美产品。实施例3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作转印薄膜,吸塑成型,冲裁,将冲裁出来的吸塑膜相对应套入注塑模具10中,PVC基材面朝向模具面(真空吸附),然后合模注塑,注塑材料9即承印物基材为ABS、PVC、PS、PC,按照注塑工艺在成型冷却脱模后的承印物上揭去PVC膜层,得到图案精美产品。实施例41、按照实例1的方法,制作转印膜,如图9所示,在转印膜上加涂背胶,所述背胶层 3为溶剂型醋酸乙烯背胶,其组份为EVA醋酸乙烯树脂109Γ20%,附着力促进剂109^15%。消光剂1% 5%,甲苯50% 60%,丁酮15% 20%。2、根据承印物大小及转印面积的实际需求,视必要将已涂背胶的转印膜在分条机上分切出需求宽度规格,并收卷成卷。3、如图11所示,使用传统热转印机(或烫金机)配合承印物夹具,在热转印机硅胶辊温度160°C 240°C,施压气缸外置空气压6、kg/cm2条件下,在承印物表面实施烫印,承印物基材为PP、PE、PET,揭去PVC转印基材层得到图案精美产品。实施例51、按照实例3制作转印膜和涂背胶。2、按照实例2进行吸塑,冲裁和合模注射,如图12所示,进行注塑转印,使用注射材料及承印物基材为pp、PET、ΡΕ,揭去PVC转印基材层,得到图案精美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转印膜,由基材层和印刷层二层结构组成,所述印刷层包括在多色印刷机上连续叠加印刷的N层油墨层,其中第一油墨层叠加于基材层上,第二油墨层全部或局部叠加于第一油墨层上,并以此类推至第N油墨层,其中N为自然数,介于1与多色印刷机的印版辊数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层为厚度20微米 120微米的PVC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层上设置有背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胶层为醋酸乙烯树脂EV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墨层为透明油墨层和/或色墨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油墨层的透明油墨为溶剂型丙烯酸透明油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油墨层的透明油墨为醇溶型树脂透明油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油墨层为透明油墨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墨层为溶剂型PU色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印膜,由基材层和印刷层二层结构组成,所述印刷层包括透明油墨层和普通印刷油墨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印膜既结构简单,不需要可剥离层,又令完成转印作业的承印物表面不会因无保护层而使图像层产生剥落。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印膜印刷产品,图案精美,图像层不会剥落,转印膜结构简单,没有环境污染,大大节约了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41M5/44GK202192865SQ201120254748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
发明者陈炯垯 申请人:汕头市丽葵玩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