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层设有导热隔离槽的热敏打印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64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护层设有导热隔离槽的热敏打印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敏打印头,尤其是一种省电力、热效率高的热敏打印头。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热敏打印头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基板,在基板上做一基层,基层上设有导线电极,导线电极分为个别电极和共同电极,沿副打印方向连接发热电阻体和控制IC的称为个别电极,沿副打印方向连接发热电阻体和导电图型的称为共同电极,在导线电极上形成的沿主打印方向的发热电阻体带,导电图形和发热电阻体带上方有保护层。在热敏打印头工作的过程中,发热电阻体发热,产生的热量需要保护层利用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打印媒介,理想状态是在工作电压印加期间,发热电阻体产生的热量都向上传播,无横向传播,而保护层是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热导率同时存在,因此两个方向传递的热量是同时进行的,但只有垂直方向传递的热量是有用的,水平方向传递的热量是无效的,这样就降低了发热电阻体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增加了热敏打印头的耗能,因此传统热敏打印头的热效率较低,水平方向的热量传递使得这个方向上的高温区域扩大,破坏印字点的形状,降低了打印区域的饱和度,影响打印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利用效率高,省电力,打印质量好的热敏打印头。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热敏打印头,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基板,基板上设有基层,基层上方形成导线电极,导线电极分为个别电极和共同电极,沿副打印方向连接发热电阻体和控制IC的称为个别电极,沿副打印方向连接发热电阻体和导电图型的称为共同电极,在导线电极上形成的沿主打印方向的发热电阻体带,导线图形和发热电阻体带上方有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发热电阻体带正上方的保护层上设有导热隔离槽,一般通过刻蚀、划片或激光切割加工等方法加工而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热隔离槽可以呈方形,也可以呈随圆形,还可以呈圆形,以防止发热电阻体在水平方向的热量传递。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热隔离槽与发热电阻体带上的每个发热电阻体相对应,即每个发热体对应一个导热隔离槽,导热隔离槽围成的整体尺寸基本等同于发热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热隔离槽的宽度小于发热体的1/3,槽的深度小于保护层的厚度。本实用新型在保护层设有导热隔离槽,在热敏打印头工作时,发热电阻体发热,产生的热量首先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到保护层,然后热量在保护层内扩散,由于发热电阻体上方的保护层具有四周导热隔离槽状结构,该处保护层在垂直方向是连续的,在水平方向只有底部是连续的,其他部分是被四周的导热隔离槽隔离开,因此热量在保护层内传递时,垂直方向热量被顺利传导,水平方向只有底部有少量传递,其他部分由于槽内充满了空气,空气的热导率低,热量的横向传导渠道被切断,这就使得热量更多的传递给上方的打印媒介,减少了横向无效热量的散失,提高了向上传递的热量的效率,可节省热敏打印头工作时的耗能,同时由于热量更集中,使得印字点形状更饱满,有效印字区域温度更高,有助于提高打印质量。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保护膜的热敏打印头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保护膜的热敏打印头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保护膜的热敏打印头的右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保护膜的热敏打印头的俯视图。图中标记共同电极I、个别电极2、导线电极3、发热电阻体4、基板5、基层6、保护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一种热敏打印头,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基板5,基板5上设有绝缘釉质的基层6,基层6上设有发热电阻体和导线电极3,导线电极3分为个别电极2和共同电极1,沿副打印方向连接发热电阻体和控制IC的称为个别电极2,沿副打印方向连接发热电阻体和导电图型的称为共同电极1,在导线电极3上形成的沿主打印方向的发热电阻体带4,导线图形和发热电阻体带上方有保护层7,保护层7厚度约为10um,发热体带上的保护层通过刻蚀、划片、激光等工艺,做成约7um方形槽状结构,目的是隔断横向散热,剩余约3um的厚度保持致密结构完全覆盖。本实用新型中发热电阻体带上方的槽状结构的导热隔离槽在打印头工作时,底层的保护膜有效保护电路防止氧化,以及异物透过性,上层的槽状导热隔离槽具有纵向隔断,有效抑制横向散热,减少横向热量传播,提高向上传热。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热敏打印头,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基板5,在基板5上做一基层6,然后将导电材料通过蒸着、溅射印刷等方式覆盖在基层6和基板5的表面,再通过刻蚀形成所需图形,也就是导线电极,导线电极分为个别电极2和共同电极I,个别电极2一端沿副打印方向与发热电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控制IC相连接,共同电极I的一端沿副打印方向与发热电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公共导电图型相连接,在导线电极3上形成沿主打印方向的发热电阻体带4。导线图形和发热电阻体带4上方有保护层7,7下半部具有约3um厚度的致密完整结构和上半部开具约7um槽状结构的导热隔离槽。本实用新型添加的导热隔离槽,有效提高发热体纵向热量传导,热量利用率提高,表面温度较无槽状结构的表面温度提高了 4%以上。另本发明并非限定上述可实施形态,可根据需要进行变更。例如7是通过刻蚀形成的槽状结构而具有提高热效率省电力的特点。使用其他工艺形成柱状或网状结构也能实现此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热敏打印头,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基板,基板上设有基层,基层上方形成导线电极,导线电极分为个别电极和共同电极,沿副打印方向连接发热电阻体和控制IC的称为个别电极,沿副打印方向连接发热电阻体和导电图型的称为共同电极,在导线电极上形成的沿主打印方向的发热电阻体带,导线图形和发热电阻体带上方有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发热电阻体带正上方的保护层上设有导热隔离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热敏打印头,其特征在于导热隔离槽可以呈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热敏打印头,其特征在于导热隔离槽与发热电阻体带上的每个发热电阻体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敏打印头,其特征在于导热隔离槽围成的整体尺寸于发热体基本等同。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热敏打印头,其特征在于导热隔离槽的宽度小于发热体的1/3,槽的深度小于保护层的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敏打印头,其包括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基板,基板上设有基层,基层上方形成导线电极,导线电极分为个别电极和共同电极,沿副打印方向连接发热电阻体和控制IC的称为个别电极,沿副打印方向连接发热电阻体和导电图型的称为共同电极,在导线电极上形成的沿主打印方向的发热电阻体带,导线图形和发热电阻体带上方有保护层,特征在于发热电阻体带正上方的保护层上设有导热隔离槽,工作时,发热电阻体发热产生的热量首先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到保护层,然后热量在保护层内扩散,可节省热敏打印头工作时的耗能,同时由于热量更集中,使得印字点形状更饱满,有效印字区域温度更高,有助于提高打印质量。
文档编号B41J2/335GK202368076SQ201120554569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周长城, 孙华刚, 张东娜, 张景先 申请人:山东华菱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