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移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1277发布日期:2020-09-01 16:5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线移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线移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丝印装置开始流行开来。丝印可用于平面,或曲率变不大的圆弧面,印刷墨层厚实,能完全遮挡住底色,印刷面积大,通过丝印的特殊效果,使得印刷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瓶子等印刷品的印刷一般需要经过预热、印刷、固化等流程,现有技术中的印刷或印刷装置自动化程度低、故障率高、人工工作量大、操作复杂、占用较大的空间,无法快速进行预热、印刷、固化等流程的高速直线式流水线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移送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直线移送机构,包括直线驱动结构和安装在所述直线驱动结构上并可沿直线驱动结构位移的丝印机夹具装置,所述丝印机夹具装置可以夹持瓶子等印刷品旋转,以完成在丝印装置下的印刷工作,使得预热、印刷、固化等流程沿直线驱动结构的长度方向进行,实现直线式流水线工作。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丝印机夹具装置通过底座和所述直线驱动结构的移动端连接,所述底座和直线驱动结构的移动端之间连接加强筋,可以加强所述底座和直线驱动结构之间的稳定性。所述丝印机夹具装置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底座两端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打咀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和所述打咀结构配合的夹具。所述直线驱动结构和所述丝印机夹具装置相互垂直。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打咀结构和夹具中至少一个可以相对另一个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滑轨结构和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推动所述第二安装板移动的第一气缸,实现夹持或放开瓶子等印刷品的功能。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夹具包括转动件和套接在所述转动件内的定位内圆,所述定位内圆上套设有u形带,所述u形带两端通过u形带拉块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定位内圆的端面上设有定位件,所述第二安装板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穿过所述转动件底部连接所述定位内圆,并可带动所述定位内圆在转动件内旋转。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和转动件底部连接所述定位内圆,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套设有多个第一球轴承,所述第一球轴承位于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和转动件底部的部分。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有打咀杆,所述打咀杆末端转动连接前打咀。所述前打咀通过两个第二球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打咀杆上,所述第二球轴承之间抵接有弹簧,便于所述第二球轴承的转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为快速进行预热、印刷、固化等流程的高速直线式流水线作业创造条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占用空间较小等优势,操作难度低,提高了效率,还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直线移送机构,包括直线驱动结构1和安装在所述直线驱动结构1上并可沿直线驱动结构1位移的丝印机夹具装置2。所述直线驱动结构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结构,因此在本实施例不做进一步公开。所述丝印机夹具装置2通过底座3和所述直线驱动结构1的移动端连接,所述底座3和直线驱动结构1的移动端之间连接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可以是直角三角板状。所述直线驱动结构1和所述丝印机夹具装置2设置成相互垂直,加强筋4的直角边分别连接,所述底座3和直线驱动结构1的移动端,以提供整个装置的稳固程度。所述丝印机夹具装置2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底座3两端的第一安装板5和第二安装板6,所述第一安装板5上设有打咀结构7,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设有和所述打咀结构7配合的夹具8。打咀结构7和夹具8相互配合实现夹持瓶子等印刷品,并带动瓶子等印刷品旋转,实现预热、印刷、固化等流程。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打咀结构7和夹具8中至少一个可以相对另一个远离或靠近。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板6通过滑轨结构9和所述底座3连接;所述底座3上安装有推动所述第二安装板6移动的第一气缸10。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夹具8包括转动件81和套接在所述转动件81内的定位内圆82,所述定位内圆上套设有u形带,所述u形带两端通过u形带拉块83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6,所述定位内圆82的端面上设有定位件84,所述第二安装板6安装有伺服电机85,所述伺服电机85的驱动轴穿过所述转动件81底部连接所述定位内圆82,并可带动所述定位内圆82在转动件81内旋转。所述伺服电机85的驱动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6和转动件81底部连接所述定位内圆82,所述伺服电机85的驱动轴套设有多个第一球轴承86,所述第一球轴承86位于所述伺服电机85的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6和转动件81底部的部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板5上安装有第二气缸51,所述第二气缸51的气缸轴连接有打咀杆52,所述打咀杆52末端转动连接前打咀53。所述前打咀53通过两个第二球轴承54转动连接在所述打咀杆52上,所述第二球轴承54之间抵接有弹簧55,所述弹簧55便于所述第二球轴承54转动。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直线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驱动结构和安装在所述直线驱动结构上并可沿直线驱动结构位移的丝印机夹具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线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印机夹具装置通过底座和所述直线驱动结构的移动端连接,所述底座和直线驱动结构的移动端之间连接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直线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印机夹具装置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底座两端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打咀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和所述打咀结构配合的夹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直线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咀结构和夹具中至少一个可以相对另一个远离或靠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直线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滑轨结构和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推动所述第二安装板移动的第一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直线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转动件和套接在所述转动件内的定位内圆,所述定位内圆上套设有u形带,所述u形带两端通过u形带拉块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定位内圆的端面上设有定位件,所述第二安装板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穿过所述转动件底部连接所述定位内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直线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和转动件底部连接所述定位内圆,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套设有多个第一球轴承,所述第一球轴承位于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和转动件底部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直线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有打咀杆,所述打咀杆末端转动连接前打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直线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打咀通过两个第二球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打咀杆上,所述第二球轴承之间抵接有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直线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结构和所述丝印机夹具装置相互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直线移送机构,包括直线驱动结构和安装在直线驱动结构上并可沿直线驱动结构位移的丝印机夹具装置。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为快速进行预热、印刷、固化等流程的高速直线式流水线作业创造条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占用空间较小等优势,操作难度低,提高了效率,还节约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九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8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