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0045发布日期:2021-06-01 23:29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uv转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外观装饰行业的快速发展,uv转印工艺的应用也逐步广泛,该工艺广泛应用在pet、pc、pmma板材上,使产品外观呈现绚丽的装饰效果,使得各种笔电、家电、汽车等行业更加多元化。

转印时通过涂布辊压使模具上的图文转印到基材上,目前平面uv转印工艺过程中四周溢胶是材料利用率的限制因素,影响溢胶的原因主要有:点胶量、胶水粘度、板材无效区大小,为改善转印工艺中的溢胶,目前大多是通过改变点胶阀的点胶精度来改善溢胶,但是点胶量和胶水粘度确定后,影响溢胶的主要是板材无效区的大小,如果无效区比较小,则很难通过点胶量来调整,不能完全防止溢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uv转印过程中溢胶产生情况,提高生产良率和材料的有效利用率的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包括:带有至少两个点胶针头的高精度胶阀和纹理模具;

各个所述点胶针头设置在同一平面,相邻两个所述点胶针头之间间隔预定间距;

所述纹理模具的四周边缘位置设有预定宽度的防溢胶槽。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高精度胶阀的胶头包括胶头底座和至少两个所述点胶针头,所述胶头底座与所述点胶针头一体连接,所述胶头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高精度胶阀的阀体,另一端引出所述点胶胶头,所述胶头底座的内部中空,所述点胶针头的内部中空,所述点胶针头的内部与所述胶头底座的内部连通。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胶头底座依次包括一体成形的台阶段、主体段、接口段,所述点胶针头从所述台阶段引出,所述接口段与所述高精度胶阀的阀体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个所述点胶针头依次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第三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台阶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偏向远离所述胶头底座轴心的方向,所述第三弯折段与所述第一弯折段平行。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纹理模具为玻璃模具,所述防溢胶槽通过cnc加工得到。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纹理模具为pc模具,所述防溢胶槽通过激光镭射得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通过带有多个点胶针头的高精度胶阀来更精确地控制点胶量,可以细化点胶,同时设计具有防溢胶槽的纹理模具,使得溢出的胶停留到模具边缘的防溢胶槽内,从而有效改善uv转印溢胶情况的发生,提高生产良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

本技术:
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的高精度胶阀的胶头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的纹理模具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uv转印工艺流程的示意图。

其中:1、点胶针头;2、纹理模具;3、防溢胶槽;4、胶头底座;5、台阶段;6、主体段;7、接口段;8、第一弯折段;9、第二弯折段;10、第三弯折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结合参考图1至图3,该防溢胶装置包括:带有至少两个点胶针头1的高精度胶阀和纹理模具2;各个点胶针头1设置在同一平面,相邻两个点胶针头1之间间隔预定间距;纹理模具2的四周边缘位置设有预定宽度的防溢胶槽3。

由于纹理模具2的四周边缘设置了预定宽度和预定深度的防溢胶槽3,四个边缘本身会溢出去的胶因为模具边缘的槽而停留在槽内,从而避免了多余的胶水溢出到板材边缘。示例性的,防溢胶槽3的宽度为5-10mm,深度为0.05-0.2mm,具体依据实际板材无效区的大小进行设计。

高精度胶阀可以有效控制点胶量,双管或多管点胶针头可以细化点胶,通过控制一定间距的点胶来更加细化控制点较量,从而更有效地防止转印过程中溢胶的发生。

相邻两个点胶针头1之间的预定间距的宽度依照uv转印台和胶水特性设计,针头的间距主要是为了控制两条点胶的位置。

如图1所示,高精度胶阀的胶头包括胶头底座4和至少两个点胶针头1,胶头底座4与点胶针头1一体连接,胶头底座4的一端连接高精度胶阀的阀体,另一端引出点胶胶头1,胶头底座4的内部中空,点胶针头1的内部中空,点胶针头1的内部与胶头底座4的内部连通。

如图2所示,胶头底座4依次包括一体成形的台阶段5、主体段6、接口段7,点胶针头1从台阶段5引出,接口段7与高精度胶阀的阀体连接。

可选的,每个点胶针头1依次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一弯折段8、第二弯折段9、第三弯折段10,第一弯折段8与台阶段5连接,第二弯折段9偏向远离胶头底座4轴心的方向,第三弯折段10与第一弯折段8平行。

示例性的,胶头的总长度可以在36-40mm,第一弯折段8的长度约2.5mm,第二弯折段9的长度约11.8mm,第三弯折段10的长度约13.8mm,以两个点胶针头1为例,两个第三弯折段10之间的中心距约为19.5mm,胶头底座4的长度约11.5mm,台阶段5的长度约2.5mm,台阶段5的直径约3.5mm,主体段6的直径约5.6mm,接口段7的内径约5mm,接口段7的外径约7.8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纹理模具2为玻璃模具,防溢胶槽3通过cnc(中文:计算机数字控制,英文:computernumericalcontrol)加工得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纹理模具2为pc模具,防溢胶槽3通过激光镭射得到。pc是聚碳酸酯,是一种塑料板材,pc模具是以pc板为基材,将微观纹理制作在pc板上,作为转印生产的母版模具。

如图3所示,uv转印过程中,先将模具放置好,模具的纹理朝上,通过胶头向模具上滴胶,对薄膜进行加压,然后进行uv硬化,最后对薄膜脱模,本申请对滴胶的胶头使用多头点胶头,细化点胶,并且通过纹理模具2四周的防溢胶槽容纳多余的胶,避免溢胶。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通过带有多个点胶针头的高精度胶阀来更精确地控制点胶量,可以细化点胶,同时设计具有防溢胶槽的纹理模具,使得溢出的胶停留到模具边缘的防溢胶槽内,从而有效改善uv转印溢胶情况的发生,提高生产良率。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的“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至少两个点胶针头的高精度胶阀和纹理模具;

各个所述点胶针头设置在同一平面,相邻两个所述点胶针头之间间隔预定间距;

所述纹理模具的四周边缘位置设有预定宽度的防溢胶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精度胶阀的胶头包括胶头底座和至少两个所述点胶针头,所述胶头底座与所述点胶针头一体连接,所述胶头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高精度胶阀的阀体,另一端引出所述点胶胶头,所述胶头底座的内部中空,所述点胶针头的内部中空,所述点胶针头的内部与所述胶头底座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头底座依次包括一体成形的台阶段、主体段、接口段,所述点胶针头从所述台阶段引出,所述接口段与所述高精度胶阀的阀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点胶针头依次包括一体成形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第三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台阶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偏向远离所述胶头底座轴心的方向,所述第三弯折段与所述第一弯折段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模具为玻璃模具,所述防溢胶槽通过cnc加工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模具为pc模具,所述防溢胶槽通过激光镭射得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UV转印的防溢胶装置,包括:带有至少两个点胶针头的高精度胶阀和纹理模具;各个点胶针头设置在同一平面,相邻两个点胶针头之间间隔预定间距;纹理模具的四周边缘位置设有预定宽度的防溢胶槽。通过带有多个点胶针头的高精度胶阀来更精确地控制点胶量,可以细化点胶,同时设计具有防溢胶槽的纹理模具,使得溢出的胶停留到模具边缘的防溢胶槽内,从而有效改善UV转印溢胶情况的发生,提高生产良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廷钢;马培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8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