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83632发布日期:2021-08-17 13:3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



背景技术:

喷墨印刷要用到喷墨印刷机,喷墨印刷机是一种“与物体非接触”的喷墨印刷型高科技数码印制设备,因此它可以不受任何材料限制,可以在木板、玻璃、水晶、金属板、地板砖、瓷片、光盘、亚克力、有机玻璃、纸板、皮革、硅胶、塑胶、pp、pe、pvc、布料、不干胶、石材等表面进行彩色照片级印刷。不论是简单的块色图案,全彩色图案或是具有过度色的图案,都能一次印刷完成,无需制版、无需晒版和重复套色,色彩靓丽,效果逼真,图像防水,防晒,耐磨损,附着力强,不褪色,机器操作简易、性能稳定。

现有的纸板印刷用喷头通过墨泵进行油墨的输送传导,使油墨通过喷嘴喷到承印物上,在进行喷墨导墨时,油墨容易产生沉淀,墨泵不能够有效的防止油墨的沉淀堆积,容易使墨泵内产生油墨渍,使墨泵需要经常进行清洁,不便于墨泵的高效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的墨泵不能够有效的防止油墨的沉淀堆积,容易使墨泵内产生油墨渍,使墨泵需要经常进行清洁,不便于墨泵的高效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包括喷墨导墨结构主体,所述喷墨导墨结构主体上安装有墨泵,所述墨泵下端设有墨泵安装座,且墨泵两侧分别连接有出墨口和进墨口,并且进墨口上连接有输墨管,所述输墨管上设有拌墨筒,且拌墨筒内插设有搅拌轴,并且拌墨筒下端设有墨筒固定座,所述搅拌轴上均匀连接有搅拌杆,且搅拌轴其中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电机,并且旋转电机和墨泵上均安装有导线。

优选的,所述拌墨筒的剖面呈圆形结构,且拌墨筒的两端均为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拌墨筒横置于墨筒固定座上端,所述搅拌轴横置于拌墨筒内。

优选的,所述墨泵安装座和墨筒固定座上均匀开设有通孔,且墨泵安装座和墨筒固定座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墨泵安装座和墨筒固定座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贴合拌墨筒的锥形内壁,所述搅拌轴与输墨管呈十字形结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在墨泵的进墨端设置了拌墨筒,使得油墨可以在进行输送时进行打散分散处理,避免油墨内的沉淀物堆积到墨泵内而影响墨泵的使用。该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的拌墨筒两端均为锥形结构,使油墨可以顺畅的进出拌墨筒,便于油墨通过墨泵进行导墨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的墨泵与拌墨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的拌墨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墨导墨结构主体,2、墨泵,3、出墨口,4、进墨口,5、拌墨筒,6、输墨管,7、墨泵安装座,8、导线,9、搅拌杆,10、墨筒固定座,11、搅拌轴,12、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包括喷墨导墨结构主体1,喷墨导墨结构主体1上安装有墨泵2,墨泵2为现有的印刷机上的结构,用于油墨的导墨输送处理,墨泵2下端设有墨泵安装座7,且墨泵2两侧分别连接有出墨口3和进墨口4,并且进墨口4上连接有输墨管6,输墨管6上设有拌墨筒5,拌墨筒5的剖面呈圆形结构,且拌墨筒5的两端均为锥形结构,此结构通过拌墨筒5两端的锥形结构,可以改变拌墨筒5的内径,使搅拌杆9在拌墨筒5内对油墨进行搅拌打散处理时,能够使油墨顺畅的进出拌墨筒5,避免油墨滞留在拌墨筒5内,且拌墨筒5内插设有搅拌轴11,并且拌墨筒5下端设有墨筒固定座10,拌墨筒5横置于墨筒固定座10上端,搅拌轴11横置于拌墨筒5内,此结构使得搅拌轴11能够横向的转动搅拌,让进入拌墨筒5内的油墨可以在一开始就接触到搅拌杆9,提高搅拌杆9对油墨的搅拌效率,墨泵安装座7和墨筒固定座10上均匀开设有通孔,且墨泵安装座7和墨筒固定座10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墨泵安装座7和墨筒固定座1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此结构使得墨泵安装座7和墨筒固定座10能够安装在同一平面,便于拌墨筒5的固定处理,搅拌轴11上均匀连接有搅拌杆9,搅拌杆9的另一端贴合拌墨筒5的锥形内壁,搅拌轴11与输墨管6呈十字形结构设置,此结构使得油墨通过输墨管6进入拌墨筒5内后,可以直接通过搅拌杆9进行搅拌,搅拌杆9的另一端贴合拌墨筒5的锥形内壁,使得搅拌杆9可以有效的对拌墨筒5内的油墨进行均匀的搅拌处理,且搅拌轴11其中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电机12,并且旋转电机12和墨泵2上均安装有导线8,导线8用于连接旋转电机12和墨泵2的电源,旋转电机12和墨泵2可以共用一个电源。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时,首先纸板通过印刷机进行喷墨印刷处理时,喷墨导墨结构主体1通过输墨管6和墨泵2的配合对油墨进行导墨处理,油墨在墨泵2的作用下进行输送,油墨通过进墨口4进入墨泵2之前,在拌墨筒5内通过搅拌杆9进行转动,搅拌杆9由搅拌轴11在旋转电机12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使油墨打散分散,避免油墨沉淀而使沉淀物进入墨泵2内,用于墨泵2固定的墨泵安装座7和用于拌墨筒5固定的墨筒固定座10连接在一起,使拌墨筒5可以方便的进行安装,油墨通过进墨口4进入墨泵2后由出墨口3排出进行导墨处理,导线8为墨泵2和旋转电机12起到连接电源的作用,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包括喷墨导墨结构主体(1),所述喷墨导墨结构主体(1)上安装有墨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泵(2)下端设有墨泵安装座(7),且墨泵(2)两侧分别连接有出墨口(3)和进墨口(4),并且进墨口(4)上连接有输墨管(6),所述输墨管(6)上设有拌墨筒(5),且拌墨筒(5)内插设有搅拌轴(11),并且拌墨筒(5)下端设有墨筒固定座(10),所述搅拌轴(11)上均匀连接有搅拌杆(9),且搅拌轴(11)其中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电机(12),并且旋转电机(12)和墨泵(2)上均安装有导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墨筒(5)的剖面呈圆形结构,且拌墨筒(5)的两端均为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墨筒(5)横置于墨筒固定座(10)上端,所述搅拌轴(11)横置于拌墨筒(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泵安装座(7)和墨筒固定座(10)上均匀开设有通孔,且墨泵安装座(7)和墨筒固定座(10)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墨泵安装座(7)和墨筒固定座(1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9)的另一端贴合拌墨筒(5)的锥形内壁,所述搅拌轴(11)与输墨管(6)呈十字形结构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包括喷墨导墨结构主体,所述喷墨导墨结构主体上安装有墨泵,所述墨泵下端设有墨泵安装座,且墨泵两侧分别连接有出墨口和进墨口,并且进墨口上连接有输墨管,所述输墨管上设有拌墨筒,且拌墨筒内插设有搅拌轴,并且拌墨筒下端设有墨筒固定座,所述搅拌轴上均匀连接有搅拌杆,且搅拌轴其中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电机,并且旋转电机和墨泵上均安装有导线。该纸板印刷用喷墨导墨结构在墨泵的进墨端设置了拌墨筒,使得油墨可以在进行输送时进行打散分散处理,避免油墨内的沉淀物堆积到墨泵内而影响墨泵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肖祉凯;刘树金;穆春波;陈春富;常友;刘绍能;陆世淋;赵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玉溪太力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6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