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油墨槽的油墨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6890发布日期:2022-01-12 06:5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油墨槽的油墨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油墨槽的油墨循环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纸张印刷过程中,需要保持油墨的不断流动,从而防止发生结皮现象,因此,现有的印刷机中,一般配备有循环泵使油墨在油墨槽和储墨桶之间不断循环。但是,现有的油墨循环结构只用于油墨循环, 而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在油墨中掉落有杂质以及油墨存本身在部分结皮产生的颗粒,上述的杂质颗粒在生产过程中在油墨槽内不断循环积累,当积累一定量后容易引起印刷过程中刮刀刮不干净现象,从而导致印刷出现拉条、刀丝、拖尾以及结皮等不良品产生,大大影响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有效提高生产质量的应用于油墨槽的油墨循环结构。
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油墨槽的油墨循环结构,包括:
5.油墨槽,油墨槽侧边设置有一溢流槽;
6.设置于油墨槽下方的储墨桶,储墨桶顶部开设有一开口,储墨桶顶部还铰接有一密封盖,密封盖盖设于开口,储墨桶内螺纹连接有一过滤筒,过滤筒内形成过滤空间;
7.分别连通油墨槽及过滤空间的抽墨管;
8.与抽墨管连通的抽墨泵;以及
9.分别连通溢流槽及储墨桶的回流管。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过滤筒包括由外至内依序设置有的滤板层以及滤棉层。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油墨循环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储墨桶内的过滤挡板,过滤挡板位于过滤筒与回流管之间。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储墨桶底部设置有安装槽位,过滤挡板卡设于安装槽位。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过滤挡板包括:支撑横板以及与支撑横板垂直连接的阻挡竖板,支撑横板与阻挡竖板之间形成与油墨流动方向相反的阻挡夹角。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阻挡竖板表面为波浪状。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支撑横板远离阻挡竖板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有引流斜面。
16.本实用新型的油墨循环结构在储墨桶内设置有过滤筒,利用过滤筒形成一过滤空间,使得抽墨管通过抽取位于过滤空间内的油墨输入至油墨槽,实现对油墨进行过滤循环,大大提高印刷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于油墨槽的油墨循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油墨槽的油墨循环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9.请参考图1所示。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油墨槽的油墨循环结构,主要包括油墨槽1、储墨桶2、抽墨管3、抽墨泵4以及回流管5,油墨槽1侧边设置有一溢流槽101,储墨桶2设置于油墨槽1下方,储墨桶2顶部开设有一开口201,储墨桶2顶部还铰接有一密封盖202,密封盖202盖设于开口201,从而防止油墨循环结构工作时杂质掉落至储墨桶2内,储墨桶2内螺纹连接有一过滤筒203,过滤筒203内形成过滤空间,抽墨管3分别连通油墨槽1及过滤空间,抽墨泵4与抽墨管3连通,通过抽墨泵4驱动抽墨管3从过滤空间内抽取油墨输入至油墨槽1,回流管5分别连通溢流槽101及储墨桶2。
21.本实用新型油墨循环结构工作时,通过储墨桶2进行油墨添加,油墨循环时,油墨通过过滤筒203过滤并进入过滤空间内,抽墨泵4驱动抽墨管3从过滤空间内抽取油墨输入至油墨槽1,油墨槽1内的油墨过满时流入溢流槽101,然后油墨再通过回流管5重新回流至储墨桶2内,从而实现油墨的循环工作,并利用过滤筒203对输入至油墨槽1的油墨进行过滤,大大提高印刷质量。
22.在一实施例中,过滤筒203包括由外至内依序设置有的滤板层2031以及滤棉层2032,其中滤板层2031上均匀分布多个滤孔,通过滤板层2031进行粗过滤,再通过滤棉层2032进行精过滤,实现对油墨进入过滤空间内进行二级过滤,有效提高对油墨的过滤效果。
23.在一实施例中,油墨循环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储墨桶2内的过滤挡板6,过滤挡板6位于过滤筒203与回流管5之间,其中过滤挡板6主要用于对油墨在流动方向上进行阻挡,从而使油墨中颗粒较大、重量较大的杂质进行阻挡拦截,实现对油墨在通过过滤筒203进行过滤前进行预处理,进一步提高对油墨的过滤效果。其中储墨桶2底部设置有安装槽位204,过滤挡板6通过卡设于安装槽位204的方式实现快速拆卸及安装,有效提高对滤挡板6的清洁及更换过程的便利性。
24.具体的,过滤挡板6包括支撑横板601以及与支撑横板601垂直连接的阻挡竖板602,支撑横板601与阻挡竖板602之间形成与油墨流动方向相反的阻挡夹角603,如此一来,利用阻挡夹角603对大颗粒杂质进行有效拦截,其中本申请中阻挡夹角603采用75至90度范围。
25.在一实施例中,阻挡竖板602表面为波浪状,利用波浪状结构,进一步扩大阻挡竖板602与油墨之间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油墨中大颗粒杂质的拦截效果。
26.在又一实施例中,支撑横板601远离阻挡竖板602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有引流斜面6011,通过引流斜面6011有效防止拦截的杂质从过滤挡板6脱离,有效保证过滤挡板6的阻挡拦截效果。
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油墨循环结构在储墨桶内设置有过滤筒,利用过滤筒形成一过滤空间,使得抽墨管通过抽取位于过滤空间内的油墨输入至油墨槽,实现对油墨进
行过滤循环,大大提高印刷效果。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
ꢀ“
上”、“下”、“前”、“后”、
ꢀ“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油墨槽的油墨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墨槽,所述油墨槽侧边设置有一溢流槽;设置于所述油墨槽下方的储墨桶,所述储墨桶顶部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储墨桶顶部还铰接有一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盖设于所述开口,所述储墨桶内螺纹连接有一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内形成过滤空间;分别连通所述油墨槽及过滤空间的抽墨管;与所述抽墨管连通的抽墨泵;以及分别连通所述溢流槽及储墨桶的回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包括由外至内依序设置有的滤板层以及滤棉层。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油墨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循环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储墨桶内的过滤挡板,所述过滤挡板位于所述过滤筒与回流管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墨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桶底部设置有安装槽位,所述过滤挡板卡设于所述安装槽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墨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挡板包括:支撑横板以及与所述支撑横板垂直连接的阻挡竖板,所述支撑横板与阻挡竖板之间形成与油墨流动方向相反的阻挡夹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墨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竖板表面为波浪状。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墨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板远离所述阻挡竖板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有引流斜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油墨槽的油墨循环结构,包括:油墨槽,油墨槽侧边设置有一溢流槽;设置于油墨槽下方的储墨桶,储墨桶顶部开设有一开口,储墨桶顶部还铰接有一密封盖,密封盖盖设于开口,储墨桶内螺纹连接有一过滤筒,过滤筒内形成过滤空间;分别连通油墨槽及过滤空间的抽墨管;与抽墨管连通的抽墨泵;以及分别连通溢流槽及储墨桶的回流管。本实用新型的油墨循环结构在储墨桶内设置有过滤筒,利用过滤筒形成一过滤空间,使得抽墨管通过抽取位于过滤空间内的油墨输入至油墨槽,实现对油墨进行过滤循环,大大提高印刷效果。大大提高印刷效果。大大提高印刷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邢鑫 黄旭红 刘雄 杨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至远彩色印刷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