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丝印驱动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7542发布日期:2023-05-07 01:4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IMD丝印驱动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imd丝印生产线,特别涉及imd丝印驱动轮结构。


背景技术:

1、申请号为202222893815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记载了一种imd丝印结构,其包括机架1、丝印运动组件2以及丝印膜组件3;丝印运动组件2包括丝印刷21以及刷料板22;丝印刷21、刷料板22分别具备升降动力和平移动力;丝印膜组件3包括外框39以及固定在外框39底端面的丝印网31,外框39与平移装置24固定连接;机架1固定设置有高于机架1顶端面的支撑台11,支撑台11的顶端面为丝印贴合面111,外框39底端面低于丝印贴合面111,俯视时外框39内腔、丝印贴合面111均为矩形,支撑台11完全位于外框39内。需要说明的是,仅本段使用202222893815x中的附图标记,本段以外没有使用202222893815x中的附图标记。

2、如图1、2所示(分别对应202222893815x中的图2、图5),丝印结构7包括丝印网73、丝印刷71以及刷料板72,丝印刷71以及刷料板72均具备升降和平移动力,支撑台74、驱动轮结构1均设置在机架8上。为了使丝印网73与支撑台74贴合,需要使驱动轮结构1与支撑台74之间形成合适的高度差79,因此需要驱动轮结构1滚轮的高度可调。

3、在调试设备时操作员工反应,旋转位于机架8上方的、竖直的丝杆19较不方便。另外,由于实际的生产线较长,调节驱动轮结构1的高度时,需要先旋转机架8上方一侧的丝杆19,然后绕过生产线走到机架8另一侧、调节另一侧的丝杆19;对于操作不是很熟练的员工,可能需要往复绕过生产线多次、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或者缓解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手段为,imd丝印驱动轮结构,其包括驱动轮、调节结构以及用于与机架底端面固定连接的安装架;驱动轮包括上轮、下轮以及轮架,上轮、下轮均设置在轮架上且具备旋转动力;安装架一侧设置有调节固定件;调节结构包括升降杆、抵持件以及与调节固定件铰接的调节丝杆,升降杆与安装架沿竖直方向直线滑动连接;升降杆顶端与轮架固定连接;升降杆设置有断面为三角形的变向件;调节丝杆垂直于升降杆,调节丝杆螺纹连接有丝杆滑座,抵持件与丝杆滑座连接且与变向件相抵。

3、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效果为,能够在机架下方一侧调节驱动轮的高度,比较方便。

4、可选的,调节丝杆固定设置有旋转手柄。

5、以便于旋转调节丝杆。

6、可选的,升降杆为两组,两组升降杆分别与驱动轮的两个轮架连接。

7、能够使驱动轮两侧均升降,确保驱动轮整体移动。

8、可选的,还包括联动杆;抵持件包括分别位于安装架的两侧的近端抵持件、远端抵持件,近端抵持件相对远端抵持件靠近旋转手柄,近端抵持件、远端抵持件分别与变向件相抵;近端抵持件通过联动杆与远端抵持件固定连接,近端抵持件与丝杆滑座连接。

9、无需绕过机架即可调节驱动轮整体高度,比较方便。

10、可选的,抵持件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有连接槽而形成拨叉,丝杆滑座为圆柱形且开设有滑座环形槽,连接部嵌入滑座环形槽。

11、无需区分丝杆滑座的转向,仅需将连接部嵌入滑座环形槽即可,便于组装、维护。

12、可选的,丝杆滑座固定连接有防转动件,防转动件另一端开设有防转动槽,联动杆套设有圆柱形的联动杆轴套,联动杆轴套开设有轴套环形槽,防转动件另一端嵌入轴套环形槽。

13、便于组装、维护的同时,能够防止丝杆滑座随着丝杆旋转,提高可靠性。

14、可选的,还包括调节螺丝,升降杆的底端设置有变向件安装座,调节螺丝与变向件安装座顶端铰接且穿过变向件安装座顶端,调节螺丝与变向件螺纹连接。

15、能够确保驱动轮两侧的高度一致。

16、可选的,还包括夹持螺丝,夹持螺丝与变向件安装座侧壁螺纹,夹持螺丝穿过变向件安装座侧壁抵持变向件。

17、调节驱动轮两侧的高度一致后,能够锁定该高度一致的状态。

18、可选的,上轮的轮轴、下轮的轮轴均连接有驱动电机。

19、不会受到与链轮配合的链条的限制,便于调节驱动轮的高度。

20、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在机架下方一侧调节驱动轮的高度,比较方便。无需绕过机架即可调节驱动轮整体高度,比较方便。无需区分丝杆滑座的转向,仅需将连接部嵌入滑座环形槽即可,便于组装、维护。



技术特征:

1.imd丝印驱动轮结构,其包括驱动轮(6)、调节结构(3)以及用于与机架(8)底端面固定连接的安装架(2);驱动轮(6)包括上轮(61)、下轮(62)以及轮架(63),上轮(61)、下轮(62)均设置在轮架(63)上且具备旋转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md丝印驱动轮结构,其特征是,调节丝杆(31)固定设置有旋转手柄(3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md丝印驱动轮结构,其特征是,升降杆(32)为两组,两组升降杆(32)分别与驱动轮(6)的两个轮架(6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md丝印驱动轮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联动杆(4);抵持件(33)包括分别位于安装架(2)的两侧的近端抵持件(331)、远端抵持件(332),近端抵持件(331)相对远端抵持件(332)靠近旋转手柄(319),近端抵持件(331)、远端抵持件(332)分别与变向件(321)相抵;近端抵持件(331)通过联动杆(4)与远端抵持件(332)固定连接,近端抵持件(331)与丝杆滑座(3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imd丝印驱动轮结构,其特征是,抵持件(33)包括连接部(333),连接部(333)设置有连接槽(334)而形成拨叉,丝杆滑座(311)为圆柱形且开设有滑座环形槽(312),连接部(333)嵌入滑座环形槽(3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imd丝印驱动轮结构,其特征是,丝杆滑座(311)固定连接有防转动件(313),防转动件(313)另一端开设有防转动槽(314),联动杆(4)套设有圆柱形的联动杆轴套(41),联动杆轴套(41)开设有轴套环形槽(411),防转动件(313)另一端嵌入轴套环形槽(4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md丝印驱动轮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调节螺丝(326),升降杆(32)的底端设置有变向件安装座(328),调节螺丝(326)与变向件安装座(328)顶端铰接且穿过变向件安装座(328)顶端,调节螺丝(326)与变向件(321)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imd丝印驱动轮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夹持螺丝(327),夹持螺丝(327)与变向件安装座(328)侧壁螺纹,夹持螺丝(327)穿过变向件安装座(328)侧壁抵持变向件(3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md丝印驱动轮结构,其特征是,上轮(61)的轮轴、下轮(62)的轮轴均连接有驱动电机(6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IMD丝印生产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IMD丝印驱动轮结构,其包括驱动轮、调节结构以及用于与机架底端面固定连接的安装架;驱动轮包括上轮、下轮以及轮架,上轮、下轮均设置在轮架上且具备旋转动力;安装架一侧设置有调节固定件;调节结构包括升降杆、抵持件以及与调节固定件铰接的调节丝杆,升降杆与安装架沿竖直方向直线滑动连接;升降杆顶端与轮架固定连接;升降杆设置有断面为三角形的变向件;调节丝杆垂直于升降杆,调节丝杆螺纹连接有丝杆滑座,抵持件与丝杆滑座连接且与变向件相抵。本技术能够在机架下方一侧调节驱动轮的高度,比较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龙小东,宋智敏,程功昊,李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裕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