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2660发布日期:2023-05-07 00:2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码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喷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喷码机。


背景技术:

1、喷码机是一种通过软件控制,使用非接触方式在产品上进行标识的设备。

2、但是现有的喷码机存在一定不足:现有喷码机装置整体结构笨重,调整范围小,且单线程喷码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码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码机,包括圆形底座和操作台,所述圆形底座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喷码主机,所述圆形底座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部右侧设置有墨盒,所述墨盒的右侧设置有喉管a和喉管b,所述固定杆顶部位置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右侧设置有气缸a和气缸b,所述气缸a的输出端设置有移动杆a,所述气缸b的输出端设置有移动杆b,所述移动杆a上设置有喷头a,且喷头a通过喉管a与墨盒连通,所述移动杆b上设置有喷头b,且喷头b通过喉管b与墨盒连通,所述操作台右侧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操作台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一端的两侧通过轴承a安装有第一传动辊,所述凹槽内部另一端的两侧过轴承b安装有第二传动辊,所述电机转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转轴与第一传动辊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的外侧套设有橡胶传送皮带,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四角位置设置有四组支撑腿,所述操作台右侧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与喷码主机、气缸a、气缸b和伺服电机电连接。

3、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位于墨盒的下方。

4、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橡胶传送皮带的中间位置。

5、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由左限位块、右限位块和固定螺栓组成。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7、通过提供一种能同时对两条生产线进行喷码的双线程喷码机,节省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喷码机,包括圆形底座(20)和操作台(13),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底座(20)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喷码主机(9),所述圆形底座(20)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杆(1),所述固定杆(1)顶部右侧设置有墨盒(3),所述墨盒(3)的右侧设置有喉管a(7)和喉管b(8),所述固定杆(1)顶部位置设置有限位结构(5),所述限位结构(5)的右侧设置有气缸a(10)和气缸b(11),所述气缸a(10)的输出端设置有移动杆a(2),所述气缸b(11)的输出端设置有移动杆b(23),所述移动杆a(2)上设置有喷头a(4),且喷头a(4)通过喉管a(7)与墨盒(3)连通,所述移动杆b(23)上设置有喷头b(6),且喷头b(6)通过喉管b(8)与墨盒(3)连通,所述操作台(13)右侧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支架(22),所述电机支架(2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伺服电机(14),所述操作台(1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19),所述凹槽(19)内部一端的两侧通过轴承a(25)安装有第一传动辊(15),所述凹槽(19)内部另一端的两侧过轴承b(26)安装有第二传动辊(16),所述电机转轴(27)与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转轴(27)与第一传动辊(15)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辊(15)和第二传动辊(16)的外侧套设有橡胶传送皮带(21),所述操作台(13)的底部四角位置设置有四组支撑腿(12),所述操作台(13)右侧远离伺服电机(14)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17),所述控制面板(17)通过导线与喷码主机(9)、气缸a(10)、气缸b(11)和伺服电机(1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5)位于墨盒(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9)内设置有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位于橡胶传送皮带(21)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5)由左限位块(28)、右限位块(29)和固定螺栓(30)组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喷码机,包括圆形底座和操作台,所述圆形底座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喷码主机,所述圆形底座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部右侧设置有墨盒,所述墨盒的右侧设置有喉管A和喉管B,所述固定杆顶部位置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右侧设置有气缸A和气缸B,所述气缸A的输出端设置有移动杆A,所述气缸B的输出端设置有移动杆B,所述移动杆A上设置有喷头A,且喷头A通过喉管A与墨盒连通,所述移动杆B上设置有喷头B,且喷头B通过喉管B与墨盒连通,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四角位置设置有四组支撑腿,本技术能够同时对两条生产线进行喷码的双线程喷码机,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强,谭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铸源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