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10092发布日期:2024-01-16 11:4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网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具体是一种丝网印刷机。


背景技术:

1、丝网印刷机是用丝网印版施印的机器,属于印刷机的一种,丝网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是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或设备的总称,丝网印刷机属于孔版印刷机中较有代表性的印刷设备,制作丝网的材料除真丝外,还可用尼龙丝、铜丝、钢丝或不锈钢丝等。

2、但是,现有技术的丝网印刷机仍存在以下缺陷有待解决:

3、1.现有的丝网印刷机需要人工手动进行送料取料,即:印刷机在工作前需要人工将待印刷的物件放置于丝网下方,印刷完成后,需人工手动的将物件取走,长期以往,会产生人工疲劳的同时,也会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且人工拿放,无法保证物件放置的位置的准确性,会因为放置位置偏移,从而降低印刷出成品的质量,人工校准物件位置也会影响到设备的印刷效率;

4、2.现有的丝网印刷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先将设备停运,再人工手动往丝网上涂抹上印泥,后重新启动设备,此种上料的方式,会大大的降低设备的印刷效率;

5、因此,为了解决以上所述印刷效率的问题,我们提供一种丝网印刷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丝网印刷机人工放料以及增添印泥的方式,时间长且操作繁琐,会大大降低设备印刷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丝网印刷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丝网印刷机,包括机台,竖直固定于所述机台顶部侧端的固定台板,竖直滑动于所述固定台板侧端的滑动台,水平滑动于所述滑动台侧端的刮线板,以及竖直固定于所述滑动台底部的丝网,所述机台的顶部与所述固定台板的侧端设置有气动组件,所述气动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刮线板的侧端设置有下料组件,所述气动组件包括推杆、气筒、密封槽、活塞、齿条单元、驱动件、转动轴、齿环、转动盘和定位板;

3、所述推杆竖直固定于所述滑动台的底部,所述气筒水平固定于所述固定台板的侧端,且滑动的所述推杆可以竖直插入所述气筒内部,所述密封槽开设于所述机台的内部,且与所述气筒的底部联通,所述活塞、所述齿条单元滑动分布于所述密封槽内部,所述活塞水平固定于所述齿条单元的侧端,所述驱动件竖直安装于所述机台的内部,所述驱动件由一根柱形块与两个齿轮首尾拼接而成,且位于下方的齿轮与所述齿条单元啮合,所述转动轴竖直贯穿于所述机台的顶部,并贯穿至所述密封槽内部,所述齿环套接于所述转动轴的顶侧,且与所述驱动件顶部的齿轮结构啮合,所述转动盘竖直固定于所述转动轴的顶部,所述定位板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呈圆周均匀固定于所述转动盘的顶部。

4、通过设置有由气压驱动的转动盘,随着刮线板的每一次下压,带动推杆挤压气筒产生的气压,都会驱动转动盘发生转动,从而将位于转动盘上方的定位板发生转动,即时将未被印刷的物件输送到丝网下方,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l型槽、通气槽和扶持板;

6、所述l型槽开设于所述活塞内部,所述通气槽开设于所述转动轴、所述转动盘与所述定位板内部,所述扶持板水平分布于所述定位板的顶部两侧,且所述扶持板的侧端滑动分布于所述通气槽内部。

7、通过设置有与气动组件联动的扶持板,每次刮线板下压,带动推杆挤压气筒产生的气压会驱动扶持板对中夹持,将待印刷物件推动摆正,从而方便丝网对物件进行印刷,通过该联动结构能够更有效的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储料盒、下料管、气通软管和挤压块;所述储料盒水平固定于所述滑动台的侧端,所述下料管竖直固定于所述储料盒的底部,且与所述储料盒贯通,所述气通软管分布于所述下料管与所述气筒之间,且所述气通软管的两端分布与所述下料管的侧端、所述气筒的底侧贯通连接,所述挤压块滑动分布于所述气通软管连接于所述下料管的那一侧端内部。

9、通过设置同样由气压带动的下料组件,每一次下压产生的气压都会驱动挤压块挤压印泥,从而有规律的往丝网上补充印泥,保证不会因缺料而影响到设备的运行。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条单元包括直条、轮齿和弹片,所述直条滑动分布于所述密封槽内部,所述轮齿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直条的侧端,并与所述直条转动连接,所述弹片水平固定于所述直条与所述轮齿之间。

11、通过设置有单向驱动的齿条单元,保证齿条能够驱动转动盘转动送料的同时,当齿条复位时,反向移动不会影响到转动盘的运行,从而保证了气动组件功能的完善性。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轮齿线性分布于直条侧端的三分之二区域。

13、通过根据驱动件与转动轴的间距,从而设置直条侧端的留白,有效的减小了工厂生产齿条单元时的成本。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轮齿的一侧为斜面结构。

15、通过设置带有斜面的轮齿结构,保证轮齿为单向驱动,同时当齿条单元反向复位移动时,轮齿的斜面结构也会减小其与驱动件之间的摩擦力,增强齿条单元工作时的稳定性。

1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通软管与所述下料管连接处的内壁上设置有一段凸起结构,用以限制所述挤压块的滑动范围。

17、通过设置有凸起结构对挤压块进行限制,避免挤压块因行程过大,而从气通软管内滑脱,保证其可以稳定工作。

1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管的底部竖直固定有分流料管,且所述下料管与所述分流料管相互贯通。

19、通过设置有分流料管,将流向丝网上方的印泥,细化分料,使其到达丝网表面时,能够更加均匀,从而有效的保障了印刷成品的质量。

2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筒的底部分布有活动阀,所述活动阀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气筒底部两个开口处的外侧与内侧。

21、通过设置有两个反向转动活动阀结构,一个负责出气,一个负责进气,且二者无法同时工作,对气筒内部的气压进行维持,保证设备工作时的合理性。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通过设置由气压带动的转动盘,伴随着刮线板的每一次下压,会带动推杆下压气筒,从而产生气压推动转动盘发生转动,将位于转动盘上方未被印刷的物件输送到丝网下方,区别于人工每次手动送料取料,此组件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当刮线板每次下压,产生的气压会驱动扶持板对中夹持,将待印刷物件推动摆正,从而方便丝网对物件进行印刷,减小印刷时的错误率,变相提高设备的印刷效率,再设置由气压同步驱动的下料组件,每一次下压产生的气压都会驱动挤压块挤压印泥,从而有规律的往丝网上补充印泥,减小设备手动补充印泥的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丝网印刷机,包括机台(1),竖直固定于所述机台(1)顶部侧端的固定台板(2),竖直滑动于所述固定台板(2)侧端的滑动台(3),水平滑动于所述滑动台(3)侧端的刮线板(4),以及竖直固定于所述滑动台(3)底部的丝网(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的顶部与所述固定台板(2)的侧端设置有气动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7)包括l型槽(701)、通气槽(702)和扶持板(7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8)包括储料盒(801)、下料管(802)、气通软管(803)和挤压块(804);所述储料盒(801)水平固定于所述滑动台(3)的侧端,所述下料管(802)竖直固定于所述储料盒(801)的底部,且与所述储料盒(801)贯通,所述气通软管(803)分布于所述下料管(802)与所述气筒(602)之间,且所述气通软管(803)的两端分布与所述下料管(802)的侧端、所述气筒(602)的底侧贯通连接,所述挤压块(804)滑动分布于所述气通软管(803)连接于所述下料管(802)的那一侧端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单元(605)包括直条(6051)、轮齿(6052)和弹片(6053),所述直条(6051)滑动分布于所述密封槽(603)内部,所述轮齿(605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直条(6051)的侧端,并与所述直条(6051)转动连接,所述弹片(6053)水平固定于所述直条(6051)与所述轮齿(605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齿(6052)线性分布于直条(6051)侧端的三分之二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齿(6052)的一侧为斜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通软管(803)与所述下料管(802)连接处的内壁上设置有一段凸起结构,用以限制所述挤压块(804)的滑动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802)的底部竖直固定有分流料管(805),且所述下料管(802)与所述分流料管(805)相互贯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筒(602)的底部分布有活动阀(9),所述活动阀(9)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气筒(602)底部两个开口处的外侧与内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网印刷机,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顶部与所述固定台板的侧端设置有气动组件,所述气动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刮线板的侧端设置有下料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由气压带动的转动盘,伴随着刮线板的每一次下压,都会将位于转动盘上方未被印刷的物件输送到丝网下方,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当刮线板每次下压,产生的气压会驱动扶持板对中夹持,将待印刷物件推动摆正,从而小印刷时的错误率,变相提高设备的印刷效率,再设置由气压同步驱动的下料组件,每一次下压产生的气压都会驱动挤压块挤压印泥,从而有规律的往丝网上补充印泥,减小设备手动补充印泥的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莲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市鸿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