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罐、墨水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093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墨水罐、墨水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在以往的液体供给单元中,有时难以进行液体供给。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墨水罐,所述墨水罐能够将液体供给至液体喷头,其特征在于,具有液体收容部和大气导入部;上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上述液体;上述大气导入部构成能够将大气导入上述液体收容部的大气流路;上述大气导入部具有缓冲室,上述缓冲室能够收容大气;上述缓冲室设有第1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上述第1连通口位于上述大气流路中的上述液体收容部侧,上述第2连通口位于上述大气流路中的与上述液体收容部相反的一侧;上述缓冲室收容有液体保持部件,在上述液体保持部件收容于上述缓冲室的状态下,上述缓冲室内设有间隙,上述间隙使大气能够在上述第1连通口和上述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
【专利说明】
墨水罐、墨水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体供给单元等。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例子,已知有喷墨打印机。在喷墨打印机中,可以通过将作为液体一例的墨水从喷头中喷出到印刷用纸等印刷媒介上,从而对印刷媒介进行印刷。在这样的喷墨打印机中,以往,已知有将贮留于作为液体供给单元的一例的墨水罐中的墨水供给至喷头的结构。在该墨水罐中设有墨水注入口。使用者可以从墨水注入口向墨水罐中补充墨水。在这样的墨水罐中,以往,已知有通过连通部使收容墨水的液体收容室、和导入大气的空气收容室相互连通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I)。应予说明,液体喷射装置上安装有液体供给单元的结构被记载为液体喷射系统。
[0003]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12-204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墨水罐中,例如,即使液体收容室内的墨水经由连通部流出至空气收容室侧,也能够将流出空气收容室侧的墨水贮留于空气收容室内。因此,在该墨水触中,容易抑制液体收容室内的墨水经由大气开放口而漏出至墨水触外。可是,在墨水从液体收容室流入空气收容室的状态下,喷墨打印机的姿势发生变化时,空气收容室内的墨水可能会经由大气开放口而漏出至墨水罐外。对于这种情况,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空气收容室内收容液体保持部件。液体保持部件是对墨水等液体具有较高的吸收保持能力的部件。作为液体保持部件的材料,例如,可列举海绵橡胶和海绵等。如果将这样的液体保持部件收容于空气收容室内,则能够通过液体保持部件保持从液体收容室流入空气收容室的墨水,因此能够使墨水停留在空气收容室内。但是,如果流入空气收容室的墨水被液体保持部件吸收,则大气的流动有时会被液体保持部件阻断。即,如果流入空气收容室的墨水被液体保持部件吸收,则从大气开放口流向液体收容室内的大气会被阻断。如果流向液体收容室内的大气被阻断,则随着对印刷媒介进行印刷,即随着液体收容室内墨水被消耗,液体收容室内的压力将变得低于大气压。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则难以从墨水罐向喷头供给墨水。即,在以往的液体供给单元中,存在难以供给液体的课题。
[0005]本发明是至少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能够通过以下方式或适用例来实现。
[0006][适用例I]一种墨水罐,上述墨水罐能够将液体供给至液体喷头,其特征在于,具有:液体收容部和大气导入部;上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上述液体,上述大气导入部构成能够将大气导入上述液体收容部的大气流路;上述大气导入部具有缓冲室,上述缓冲室能够收容大气;上述缓冲室设有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 ;上述第I连通口位于上述大气流路中的上述液体收容部侧,上述第2连通口位于上述大气流路中的与上述液体收容部相反的一侧;上述缓冲室收容有液体保持部件,在上述缓冲室收容有上述液体保持部件的状态下,上述缓冲室内设有间隙,上述间隙使大气能够在上述第I连通口和上述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
[0007]在该墨水罐中,缓冲室内设有使大气能够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的间隙,因此即使缓冲室内的液体保持部件被液体渗透,液体保持部件的空隙被液体堵塞,大气也容易从大气导入部流入液体收容部内。由此,能够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因此也能够容易地从墨水罐向液体喷头供给液体。
[0008][适用例2]如上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液体保持部件和构成上述缓冲室的内壁之间,设有上述间隙。
[0009]在该墨水罐中,由于在液体保持部件和构成缓冲室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因此大气容易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因此,即使缓冲室内的液体保持部件被液体渗透,液体保持部件的空隙被液体堵塞,大气也容易从大气导入部流入液体收容部内。由此,能够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因此也能够容易地从墨水罐向液体喷头供给液体。
[0010][适用例3]如上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保持部件在铅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缓冲室在上述铅直方向上的尺寸,上述液体保持部件在与上述铅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缓冲室在上述水平方向上的尺寸。
[0011 ]在该墨水罐中,能够在缓冲室内形成间隙,上述间隙使大气能够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因此,即使缓冲室内的液体保持部件被液体渗透,液体保持部件的空隙被液体堵塞,大气也容易从大气导入部流入液体收容部。由此,能够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因此也能够容易地从墨水罐向液体喷头供给液体。并且,在该墨水罐中,通过缩小液体保持部件的尺寸,能够减少液体保持部件所花费的成本。
[0012][适用例4]如上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具有突起,上述突起从上述缓冲室的上述内壁向上述液体保持部件突出。
[0013]在该墨水罐中,通过该从缓冲室的内壁向液体保持部件突出的突起,能够在缓冲室内形成间隙,上述间隙使大气能够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因此,即使缓冲室内的液体保持部件被液体渗透,液体保持部件的空隙被液体堵塞,大气也容易从大气导入部流入液体收容部内。由此,能够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因此容易从墨水罐向液体喷头供给液体。并且,在该墨水罐中,即使液体保持部件的尺寸有所差异,也能够通过突起来确保间隙,因此容易进一步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
[0014][适用例5]如上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具有:第I突起和第2突起;上述第I突起沿铅直方向从上述缓冲室的上述内壁向上述液体保持部件突出;上述第2突起沿与上述铅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从上述缓冲室的上述内壁向上述液体保持部件突出。
[0015]在该墨水罐中,通过从缓冲室的内壁向液体保持部件突出的第I突起和第2突起,能够在缓冲室内形成间隙,上述间隙使大气能够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因此,即使缓冲室内的液体保持部件被液体渗透,液体保持部件的空隙被液体堵塞,大气也容易从大气导入部流入液体收容部。由此,能够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因此也能够容易地从墨水罐向液体喷头供给液体。并且,在该墨水罐中,即使液体保持部件的尺寸有所差异,也能够通过突起来确保间隙,因此容易进一步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
[0016][适用例6]如上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具有突起,上述突起从上述液体保持部件向上述缓冲室的上述内壁突出。
[0017]在该墨水罐中,通过从液体保持部件向缓冲室的内壁突出的突起,能够在缓冲室内形成间隙,上述间隙使大气能够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因此,即使缓冲室内的液体保持部件被液体渗透,液体保持部件的空隙被液体堵塞,大气也容易从大气导入部流入液体收容部内。由此,能够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因此也能够容易地从墨水罐向液体喷头供给液体。并且,在该墨水罐中,容易避免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互相面接触。例如,在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互相面接触的结构中,渗透有液体的液体保持部件与内壁之间的吸附力会升高,液体保持部件会固定。此时,一旦液体保持部件在覆盖第I连通口的状态下固定,则大气难以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因此认为液体收容部的压力会容易下降。对此,在本适用例的墨水罐中,通过从液体保持部件向缓冲室的内壁突出的突起,容易避免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相互面接触。因此,容易进一步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
[0018][适用例7]如上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具有:第I突起和第2突起;上述第I突起沿铅直方向从上述液体保持部件向上述缓冲室的上述内壁突出;上述第2突起沿与上述铅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从上述液体保持部件向上述缓冲室的上述内壁突出。
[0019]在该墨水罐中,通过从液体保持部件向缓冲室的内壁突出的第I突起和第2突起,能够在缓冲室内形成间隙,上述间隙使大气能够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因此,即使缓冲室内的液体保持部件被液体渗透,液体保持部件的空隙被液体堵塞,大气也容易从大气导入部流入液体收容部内。由此,能够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因此也能够容易地从墨水罐向液体喷头供给液体。并且,在该墨水罐中,容易避免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相互面接触。例如,在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互相面接触的结构中,渗透有液体的液体保持部件与内壁之间的吸附力会升高,液体保持部件会固定。此时,一旦液体保持部件在覆盖第I连通口的状态下固定,则大气难以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因此认为液体收容部的压力会容易下降。对此,在本适用例的墨水罐中,通过从液体保持部件向缓冲室的内壁突出的突起,容易避免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相互面接触。因此,容易进一步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
[0020][适用例8]如上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部件,上述支承部件位于上述缓冲室的上述内壁与上述液体保持部件之间的间隙。
[0021 ]在该墨水罐中,通过位于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之间的间隙的支承部件,能够在缓冲室内形成间隙,上述间隙使大气能够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因此,即使缓冲室内的液体保持部件被液体渗透,液体保持部件的空隙被液体堵塞,大气也容易从大气导入部流入液体收容部内。由此,能够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因此也能够容易地从墨水罐向液体喷头供给液体。并且,在该墨水罐中,容易避免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相互面接触。例如,在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互相面接触的结构中,渗透有液体的液体保持部件与内壁之间的吸附力会升高,液体保持部件会固定。此时,一旦液体保持部件在覆盖第I连通口的状态下固定,则大气难以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因此认为液体收容部的压力会容易下降。对此,在本适用例的墨水罐中,通过位于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之间的间隙的支承部件,容易避免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相互面接触。因此,容易进一步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
[0022][适用例9]如上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具有:第I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上述第I支承部件位于上述缓冲室的上述内壁与上述液体保持部件的铅直方向上的间隙;上述第2支承部件位于上述缓冲室的上述内壁与上述液体保持部件的与上述铅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上的间隙。
[0023]在该墨水罐中,通过位于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之间的间隙的第I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能够在缓冲室内形成间隙,上述间隙使大气能够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因此,即使缓冲室内的液体保持部件被液体渗透,液体保持部件的空隙被液体堵塞,大气也容易从大气导入部流入液体收容部内。由此,能够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因此也能够容易地从墨水罐向液体喷头供给液体。并且,在该墨水罐中,容易避免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互相面接触。例如,在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互相面接触的结构中,渗透有液体的液体保持部件与内壁之间的吸附力会升高,液体保持部件会固定。此时,一旦液体保持部件在覆盖第I连通口的状态下固定,则大气难以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因此认为液体收容部的压力会容易下降。对此,在本适用例的墨水罐中,通过位于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之间的间隙的第I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容易避免缓冲室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相互面接触。因此,容易进一步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下降。
[0024][适用例10]如上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保持部件包含多个板状部件、和捆扎部件,上述捆扎部件将上述多个板状部件捆在一起。
[0025]在该墨水罐中,液体保持部件具有通过捆扎部件将多个板状部件捆在一起的结构。在该墨水罐中,通过调整被捆在一起的板状部件的数量,容易根据各种大小的缓冲室来形成液体保持部件。由此,能够使板状部件通用于各种尺寸的缓冲室。因此,容易减少液体保持部件所花费的成本。
[0026][适用例11]如上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液体注入部和盖部件;上述液体注入部能够使上述液体注入上述液体收容部;上述盖部件在上述液体注入部上可装卸。
[0027]在该墨水罐中,缓冲室内设有间隙,上述间隙使大气能够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因此即使缓冲室内的液体保持部件被液体渗透,液体保持部件的空隙被液体堵塞,大气也容易从大气导入部流入液体收容部内。由此,能够抑制液体收容部压力的变化。在此,例如,在流向液体收容室内的大气被阻断的状态下,一旦液体收容室内的压力变得高于大气压,则安装于液体注入部的盖部件会脱落。对于这样的情况,在本适用例的墨水罐中,缓冲室内设有使大气能够在第I连通口和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的间隙,因此大气容易从液体收容部漏出至墨水罐外。因此,在该墨水罐中,能够采用可装卸的盖部件。
[0028][适用例12]如上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室具有:第I大气导入口和第2大气导入口 ;上述第I大气导入口形成于与上述液体收容部交叉的部位;上述第2大气导入口向上述墨水罐的外侧开口;上述第I连通口为上述第I大气导入口,上述第2连通口为上述第2大气导入口。
[0029][适用例13]如上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上述大气导入部进一步具有第I大气连通路;上述第I大气连通路连通上述缓冲室和上述液体收容部;上述第I大气连通路具有第I大气导入口,上述第I大气导入口形成于与上述液体收容部交叉的部位;上述第I连通口为上述缓冲室与上述第I大气连通路连接的位置。
[0030]由于在该墨水罐中设有第I大气连通路,因此能够使液体难以从大气导入部漏出至外部。
[0031][适用例14]如上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上述大气导入部进一步具有第2大气连通路,上述第2大气连通路连通上述缓冲室和上述墨水罐的外部;上述第2大气连通路具有第2大气导入口,上述第2大气导入口向上述墨水罐的外侧开口;上述第2连通口为上述缓冲室与上述第2大气连通路连接的位置。
[0032]由于在该墨水罐中设有第2大气连通路,因此能够使液体难以从大气导入部漏出至外部。
[0033][适用例15]如上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当将上述缓冲室作为第I缓冲室时,上述第2大气连通路具有小于上述第I缓冲室的第2缓冲室;上述第2缓冲室位于比上述第I缓冲室更靠近上述大气流路的上游的位置;当将上述液体保持部件作为第I液体保持部件时,上述第2缓冲室收容有小于上述第I液体保持部件的第2液体保持部件;在上述第2液体保持部件收容于上述第2缓冲室的状态下,上述第2缓冲室内设有间隙,上述间隙使大气能够在外部和上述第I缓冲室之间移动。
[0034]由于在该墨水罐中设有第2缓冲室,因此能够使液体难以从大气导入部漏出至外部。
[0035][适用例16]—种墨水罐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上述墨水罐和盒体;上述盒体收容上述墨水罐。
[0036]在该墨水罐单元中,能够通过盒体来保护墨水罐。
[0037][适用例17]—种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墨水罐单元、管道以及液体喷射装置;上述管道与上述墨水罐单元连接;上述液体喷射装置通过上述管道与上述墨水罐单元连接;当将上述盒体作为第I盒体时,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包含:上述液体喷头和第2盒体,上述第2盒体收容上述液体喷头。
[0038]在该液体喷射系统中,能够通过第I盒体保护墨水罐,通过第2盒体保护液体喷头。
【附图说明】
[0039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0040]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其他例子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0041]图3为表示实施例1中的墨水罐的分解立体图。
[0042]图4为从薄片部件侧观察实施例1中的墨水罐时的侧面图。
[0043]图5为从薄片部件侧观察实施例1中的墨水罐时的侧面图。
[0044]图6为表示实施例2中的墨水罐的分解立体图。
[0045]图7为表示实施例3中的墨水罐的分解立体图。
[0046]图8为表示实施例4中的墨水罐的分解立体图。
[0047]图9为从薄片部件侧观察实施例5中的墨水罐时的侧面图。
[0048]图10为从薄片部件侧观察实施例6中的墨水罐时的侧面图。
[0049]图11为从薄片部件侧观察实施例7中的墨水罐时的侧面图。
[0050]图12为表不实施例8中的墨水触的分解立体图。
[0051]图13为表示实施例8中的盒体的立体图。
[0052]图14为从薄片部件侧观察实施例8中的墨水罐时的侧面图。
[0053]图15为表不实施例9中的墨水触的分解立体图。
[0054]图16为表不实施例10中的墨水触的分解立体图。
[0055]图17为表示实施例10中的第I液体保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以液体喷射系统为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各附图中,为了使各自的结构达到可认识程度的大小,结构和部件的比例尺会有所不同。
[0057]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I具有作为液体喷射装置一例的打印机
3、和作为液体供给装置一例的墨水供给装置4。打印机3具有记录部6和控制部9。应予说明,在图1中,附有相互正交的坐标轴XYZ轴。对在此以后的示意图也根据需要附有XYZ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液体喷射系统I配置于由X轴和Y轴规定的水平平面(XY平面)的状态,为液体喷射系统I的使用状态。Z轴为与水平平面正交的轴,在液体喷射系统I的使用状态下,Z轴方向为铅直向上的方向。而且,在液体喷射系统I的使用状态下,在图1中,-Z轴方向为铅直向下的方向。应予说明,在XYZ轴的各轴中,箭头的朝向表示+方向(正方向),与箭头的朝向相反的朝向表示-方向(负方向)。
[0058]在打印机3中,记录部6和控制部9收容于筐体11内。记录部6通过作为液体一例的墨水在记录媒介P上进行记录,上述记录媒介P通过输送装置(未图示)向Y轴方向输送。应予说明,未图示的输送装置向Y轴方向间歇地输送记录用纸等记录媒介P。记录部6形成为通过移动装置(未图示)能够沿X轴来回移动的结构。墨水供给装置4将墨水供给至记录部6。控制部9控制上述的各结构的驱动。应予说明,在液体喷射系统I中,墨水供给装置4的至少一部分向筐体11的外侧突出。应予说明,记录部6收容于作为第2盒体一例的筐体11。由此,能够通过筐体11来保护记录部6。
[0059]在此,沿X轴的方向不限定为与X轴完全平行的方向,除了与X轴正交的方向外,还包含由于误差或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同样地,沿Y轴的方向不限定为与Y轴完全平行的方向,除了与Y轴正交的方向外,还包含由于误差或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沿Z轴的方向不限定为与Z轴完全平行的方向,除了与Z轴正交的方向外,还包含由于误差或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即,沿任意的轴或面的方向不限定为与这些任意的轴或面完全平行的方向,除了与这些任意的轴或面正交的方向外,还包含由于误差或公差等而倾斜的方向。
[0060]记录部6具有托架17和记录头19。记录头19为液体喷头的一个例子,使墨水以墨滴的形式喷出,从而在记录媒介P上进行记录。托架17搭载有记录头19。应予说明,记录头19与控制部9电连接。从记录头19喷出的墨滴通过控制部9来控制。
[0061]如图1所示,作为墨水罐单元一例的墨水供给装置4具有作为液体供给单元一例的墨水罐31。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供给装置4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墨水罐31。多个墨水罐31向打印机3的筐体11的外侧突出。多个墨水罐31被收容于筐体32的内部。由此,能够通过筐体32来保护墨水罐31。作为第I盒体一例的筐体32从筐体11突出。
[0062]应予说明,筐体32和筐体11可互相分开形成也可形成为一体。在筐体32与筐体11为一体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多个墨水罐31能够与记录头19和墨水供给管34—起被收容于筐体11的内部。
[0063]墨水罐31中收容有作为液体一例的墨水。墨水罐31形成有液体注入部33。在墨水罐31中,能够通过液体注入部33从墨水罐31的外部向墨水罐31的内部注入墨水。应予说明,操作者能够从筐体32的外侧接触(access)到墨水罐31的液体注入部33。此外,液体注入部33被盖(未图示)密封。当向墨水罐31注入墨水时,打开盖从而开放液体注入部33后再注入墨水。
[0064]在各墨水罐31上连接有墨水供给管34。墨水罐31内的墨水经由墨水供给管34从墨水供给装置4供给至记录头19。然后,被供给至记录头19的墨水从朝向记录媒介P侧的喷嘴(未图示)中以墨滴的形式喷出。应予说明,在上述例子中,将打印机3和墨水供给装置4作为单独的结构而进行了说明,但墨水供给装置4也能够包含于打印机3的结构内。
[0065]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液体喷射系统I中,通过一边向Y轴方向输送记录媒介P,并且使托架17沿X轴来回移动,一边使记录头19在特定的位置上喷出墨滴,从而在记录媒介P上进行记录。这些动作由控制部9控制。
[0066]墨水并不限定为水性墨水和油性墨水中的任一种。此外,作为水性墨水,可为具有将染料等溶质溶解在水性溶剂中的结构的墨水、和具有将颜料等分散相分散在水溶性分散介质中的结构的墨水中的任一种。此外,作为油性墨水,可为具有将染料等溶质溶解在油性溶剂中的结构的墨水、和具有将颜料等分散相分散在油性分散介质中的结构的墨水中的任一种。
[0067]对墨水罐31的各种实施例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下文中,为了在每个实施例中识别墨水罐31,在每个实施例中墨水罐31的符号上附注不同的字母。
[0068](实施例1)
[0069]对实施例1中的墨水触31A进彳丁说明。如图3所不,墨水触31A具有作为墨水触本体一例的盒体61A、薄片部件62和液体保持部件63。盒体61A例如以尼龙或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来构成。此外,薄片部件62利用合成树脂(例如,尼龙或聚丙烯等)而形成膜状,并且具有可挠性。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部件62具有透光性。
[0070]液体保持部件63具有吸收液体并且保持所吸收的液体的性质。作为液体保持部件63的材料,例如,能够采用泡沫、毛毡、非织布等各种材料。
[0071]盒体61A形成有凹部64和凹部65。液体保持部件63收容于凹部65。此外,盒体61A上设有接合部66。在图3中,为了简单易懂地表示结构,对接合部66画有影线。在液体保持部件63收容于凹部65的状态下,盒体61A的接合部66接合有薄片部件62。在本实施方式中,盒体61A和薄片部件62通过熔敷接合。一旦薄片部件62接合于盒体61A,则凹部64及凹部65被薄片部件62塞住。由凹部64和薄片部件62包围的空间被称为液体收容部67(将在后文陈述)。此外,由凹部65和薄片部件62包围的空间被称为缓冲室68(将在后文陈述)。因此,液体保持部件63被收容于缓冲室68。
[0072]如图3所示,盒体61A具有第I壁81、第2壁82、第3壁83、第4壁84、第5壁85、第6壁86和第7壁87。凹部64位于第5壁85的-Z轴方向。凹部65位于第5壁85的Z轴方向。凹部64和凹部65隔着第5壁85沿Z轴重合。凹部64的第I壁81和凹部65的第I壁81互为同一壁。即,凹部64和凹部65共有第I壁81。
[0073]在Y轴方向上平视第I壁81时,凹部64被第2壁82、第3壁83、第4壁84和第5壁85包围。此外,在Y轴方向上平视第I壁81时,凹部65被第2壁82、第5壁85、第6壁86和第7壁87包围。应予说明,凹部64的第2壁82和凹部65的第2壁82互为同一壁。即,凹部64和凹部65共有第2壁82。此外,凹部64的第5壁85和凹部65的第5壁85互为同一壁。即,凹部64和凹部65共有第5壁85。
[0074]第2壁82?第7壁87分别与第I壁81交叉。第2壁82与第3壁83设于隔着第I壁81沿X轴互相相对的位置。第2壁82和第6壁86设于隔着第I壁81沿X轴互相相对的位置。第4壁84和第5壁85设于隔着第I壁81沿Z轴互相相对的位置。第5壁85和第7壁87设于隔着第I壁81沿Z轴互相相对的位置。第2壁82与第4壁84、第5壁85、以及第7壁87分别交叉。第3壁83与第4壁84及第5壁85分别交叉。第6壁86与第5壁85及第7壁87分别交叉。
[0075]第2壁82、第3壁83、第4壁84与第5壁85从第I壁81向-Y轴方向突出。由此,以第I壁81为主壁,凹部64通过从主壁向-Y轴方向延伸的第2壁82、第3壁83、第4壁84和第5壁85构成。凹部64形成为向Y轴方向形成凹状的朝向。凹部64向-Y轴方向,即向薄片部件62侧开口。换言之,凹部64设为向Y轴方向,即向与薄片部件62侧相反的一侧形成凹状的朝向。而且,一旦薄片部件62接合于盒体61A,则凹部64被薄片部件62塞住,从而形成液体收容部67。
[0076]此外,第6壁86和第7壁87从第I壁81向-Y轴方向突出。由此,以第I壁81为主壁,凹部65由从主壁向-Y轴方向延伸的第2壁82、第5壁85、第6壁86和第7壁87构成。凹部65形成为向Y轴方向形成凹状的朝向。凹部65向-Y轴方向,即向薄片部件62侧开口。换言之,凹部65设为向Y轴方向,即向与薄片部件62侧相反的一侧形成凹状的朝向。而且,一旦薄片部件62接合于盒体61A,则凹部65被薄片部件62塞住,从而构成缓冲室68。应予说明,第I壁81?第7壁87分别不限于平坦的壁,也可为包含凹凸的壁。此外,第2壁82?第7壁87从第I壁81突出的突出量设定为互相相同。
[0077]第6壁86和第3壁83在X轴方向上有断层差。第3壁83位于比第6壁86更靠近X轴方向的位置。而且,在从薄片部件62侧平视第I壁81的状态下,在第3壁83和第6壁86之间设有液体注入部33。液体注入部33设于第5壁85。此外,第7壁87设有导入路91。导入路91与凹部65内相通。大气经由导入路91而被导入缓冲室68内。
[0078]此外,在第5壁85中凹部65与凹部64交叉的部位上形成有切口92。第5壁85中凹部65与凹部64交叉的部位为第5壁85中凹部65与凹部64沿Z轴重合的部位。切口 92形成于第5壁85的-Y轴方向的端部。切口 92形成为从第5壁85的-Y轴方向的端部向Y轴方向形成凹状的朝向。因此,一旦薄片部件62接合于盒体6IA,则凹部64和凹部65经由切口 92互相连通。由切口 92和薄片部件62包围的空间形成第I大气连通部102(将在后文陈述)的至少一部分。
[0079]在此,凹部64内设有凹部93。凹部93设为向比第4壁84更靠近与第5壁85侧相反的一侧,即向第4壁84的-Z轴方向形成凹状的朝向。而且,在凹部93中,与第3壁83和第2壁82相对的壁94设有供给口 95。因此,在Y轴方向上平视第I壁81的状态下,第3壁83和第2壁82之间设有供给口 95。液体注入部33和供给口 95分别使盒体61A的外侧与凹部64的内侧连通。应予说明,供给口 95从壁94向-X轴方向突出。
[0080]如图3所示,薄片部件62在Y轴方向上隔着第2壁82?第7壁87与第I壁81相对。在Y轴方向上的平面视图下,薄片部件62具有覆盖凹部64、凹部65及凹部93的大小。薄片部件62在与第I壁81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下,熔敷于接合部66。由此,凹部64、凹部65及凹部93被薄片部件62密封。因此,薄片部件62也能够看作是盒体61A的盖子。
[0081]如图4所示,墨水罐31A具有液体收容部67和大气导入部101。大气导入部101包含第I大气连通部102、缓冲室68和第2大气连通部103。第I大气连通部102为第I大气连通路的一个例子。第2大气连通部103为第2大气连通路的一个例子。大气导入部101为墨水罐31A的外侧与液体收容部67的内侧之间的大气流路。应予说明,在图4中,为了简单易懂地表示第2大气连通部103的结构,图示有横截墨水罐31A的一部分的状态。此外,在图4中,为了简单易懂地表示结构,省略液体保持部件63的图示。
[0082]大气导入部101在第2大气连通部103中与墨水罐31A的外侧连通。此外,大气导入部101在第I大气连通部102中与液体收容部67的内侧连通。液体收容部67经由第I大气连通部102、缓冲室68和第2大气连通部103而与墨水罐31A的外侧连通。换言之,液体收容部67经由第I大气连通部102、缓冲室68和第2大气连通部103而向大气开放。
[0083]第I大气连通部102为第I大气导入口 104和第I连通口 105之间的大气流路。在本实施例中,第I大气连通部102以形成于第5壁85的切口92的方式形成。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I大气连通部102的路径长度与第5壁85的厚度尺寸相等。第I大气导入口 104被定义为在液体收容部67的内壁与第I大气连通部102交叉的交叉部所形成的开口。换言之,第I大气导入口 104为第I大气连通部102与液体收容部67连接的位置。此外,第I连通口 105被定义为在缓冲室68的内壁与第I大气连通部102交叉的交叉部所形成的开口。换言之,第I连通口 105为第I大气连通部102与缓冲室68连接的位置。
[0084]在本实施例中,第I大气连通部102以形成于第5壁85的切口 92的方式形成,并且第I大气连通部102的路径长度与第5壁85的厚度尺寸相等,因此能够将第I大气导入口 104和第I连通口 105看作同一个部位。即,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将第I连通口 105看作是第I大气导入口 104。
[0085]第2大气连通部103为第2大气导入口 106和第2连通口 107之间的大气流路。在本实施例中,第2大气连通部103具有包含形成于第7壁87的导入路91和第7壁87的厚度的结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2大气连通部103的路径长度与导入路91的路径长度和第7壁87的厚度尺寸的合计长度相等。第2大气导入口 106被定义为第2大气连通部103中向墨水罐的外侧开口的开口。此外,第2连通口 107被定义为在缓冲室68的内壁和第2大气连通部103交叉的交叉部所形成的开口。换言之,第2连通口 107为第2大气连通部103与缓冲室68连接的位置。
[0086]应予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虽然设有导入路91,但也能够采用省略导入路91的结构。在省略了导入路91的墨水罐31A中,第2大气连通部103的路径长度与第7壁87的厚度尺寸相等,因此能够将第2大气导入口 106和第2连通口 107看作是同一部位。即,在省略了导入路91的墨水罐31A中,能够将第2连通口 107看作是第2大气导入口 106。
[0087]如图5所示,在Y轴方向上的平面视图下,液体保持部件63具有小于盒体61A的凹部65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液体保持部件63的沿Z轴的尺寸小于缓冲室68的沿Z轴(铅直方向)的尺寸。此外,液体保持部件63的沿X轴的尺寸小于缓冲室68的沿X轴的(水平方向)尺寸。因此,在缓冲室68内,缓冲室68的内壁和液体保持部件63之间设有间隙111。
[0088]间隙111设于液体保持部件63的外表面和缓冲室68的内壁之间。间隙111在第I连通口 105和第2连通口 107之间相连。即,能够从第I连通口 105通过间隙111而穿到第2连通口107。因此,形成为在第I连通口 105和第2连通口 107之间,大气能够通过液体保持部件63的外表面和缓冲室68的内壁之间的间隙111而移动的结构。
[0089]应予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液体保持部件63具有小于盒体61A的凹部65的形状。由此,设置间隙111。但是,设置间隙111的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作为设置间隙111的方法,例如,也能够采用通过在液体保持部件63上形成槽或贯通孔、切口等而设置间隙111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即使将液体保持部件63的形状设定为与盒体6IA的凹部65相同的形状、或大于盒体61A的凹部65的形状,也能够设置间隙111。
[0090]图5为从薄片部件62侧观察墨水罐31A时的侧面图,如图5所示,在墨水罐31A中,液体收容部67的内部收容有墨水112。在图5中,为了简单易懂地表示结构,省略薄片部件62的图示,并且对接合部66画有影线。液体收容部67内的墨水112被从供给口 95供给至记录头1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液体喷射系统I用于印刷的状态下,墨水供给管34连接于供给口95,并且液体注入部33上安装有盖113。盖113为盖部件的一个例子,形成为可装卸的结构。
[0091]随着使用记录头19进行印刷,液体收容部67内的墨水112被输送至记录头19侧。因此,随着使用记录头19进行印刷,液体收容部67内的压力变得低于大气压。一旦液体收容部67内的压力变得低于大气压,则缓冲室68内的大气经过第I大气连通部102而被输送至液体收容部67内。由此,容易将液体收容部67内的压力保持为大气压。另外,大气从第2大气导入口 106依次经过第2大气连通部103及第2连通口 107而流入缓冲室68。根据上文所述,墨水罐31A内的墨水112被供给至记录头19。一旦墨水罐31A中的液体收容部67内的墨水112被消耗,墨水112的剩余量变少,则操作者能够从液体注入部33向液体收容部67内补充新的墨水。此时,操作者将盖113从液体注入部33上取下并注入新的墨水。
[0092]在墨水罐31A中,例如,在搬送液体喷射系统I等情况时墨水罐31A的姿势发生变化的时候,即使液体收容部67内的墨水流入大气导入部101,也容易将墨水留在缓冲室68内。因此,在墨水罐31A中,能够将液体收容部67内的墨水从第2大气导入口 106漏出至墨水罐31A外的风险控制在低水平。
[0093]并且,在墨水罐31A中,缓冲室68内收容有液体保持部件63,因此容易通过液体保持部件63来保持从液体收容部67流入缓冲室68的墨水。因此,即使液体收容部67内的墨水流入大气导入部101,也容易进一步将墨水留在缓冲室68内。
[0094]此时,一旦液体保持部件63被墨水渗透,则液体保持部件63的透气性变得极低。这是由于,一旦液体保持部件63被液体渗透,则由于渗透的液体,液体保持部件63内会形成由液体形成的弯月面,气体将难以移动。因此,在液体保持部件63被墨水渗透的状态下,例如,在缓冲室68内未设有间隙111的情况下,液体收容部67的气密性将变得极高。一旦在这种状态下利用记录头19进行印刷,则液体收容部67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的负压状态容易持续下去。即,液体收容部67内的压力难以从负压恢复为大气压。一旦液体收容部67内维持负压状态,则难以向记录头19供给墨水,容易导致印刷品质的下降。
[0095]此外,在液体保持部件63被墨水渗透的状态下,液体收容部67的气密性变得极高时,例如,一旦液体收容部67内的压力变得高于大气压,则盖113容易从液体注入部33上脱落。因此,液体收容部67内的墨水有时会从液体注入部33漏出至墨水罐31A外。
[0096]对于这些情况,在本实施例的墨水罐3IA中,缓冲室68内设有间隙111,因此即使在液体保持部件63被墨水渗透的状态下,大气也能够在第I连通口 105和第2连通口 107之间移动。由此,能够减少液体收容部67内压力的变动。因此,即使利用记录头19进行印刷,液体收容部67内的压力变得低于大气压,液体收容部67内的压力也容易恢复为大气压。因此,容易维持向记录头19供给墨水,从而容易较高地维持印刷的品质。此外,即使液体收容部67内的压力变得高于大气压,液体收容部67内的大气也容易从大气导入部101漏出至墨水罐31A夕卜,因此液体收容部67内的压力容易恢复为大气压。因此,容易抑制盖113从液体注入部33上脱落的风险。因此,能够采用可装卸的盖113。
[0097](实施例2)
[0098]如图6所示,实施例2的墨水罐31B具有液体保持部件121。实施例2的墨水罐31B具有将实施例1的墨水罐31A的液体保持部件63替换为液体保持部件121的结构。除了该点以夕卜,实施例2的墨水罐31B具有与实施例1的墨水罐31A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I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0099]液体保持部件121设有多个突起122。多个突起122从液体保持部件121向缓冲室68的内壁突出。通过多个突起122而在缓冲室68内设置间隙111。应予说明,多个突起122包含沿Z轴突出(向铅直方向突出)的第I突起122A、和沿X轴突出(向水平方向突出)的第2突起122B。在实施例2中,可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应予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虽然设有多个第I突起122A和多个第2突起122B,但第I突起122A的个数及第2突起122B的个数也可分别为I个。此外,第2突起122B也可沿Y轴突出。
[0100]并且,在实施例2中,容易避免缓冲室68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121相互面接触。例如,在缓冲室68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121相互面接触的结构中,渗透有液体的液体保持部件121和内壁之间的吸附力可能会升高,从而液体保持部件121会在缓冲室68内固定。此时,一旦液体保持部件121在覆盖第I连通口 105的状态下固定,则大气难以在第I连通口 105和第2连通口 107之间移动。其结果为,液体收容部67内压力的变动容易变大。对于这样的情况,在实施例2的墨水罐31B中,通过多个突起122,容易避免缓冲室68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121相互面接触,因此容易进一步减少液体收容部67内压力的变动。
[0101](实施例3)
[0102]如图7所示,实施例3的墨水罐31C具有盒体61B。实施例3的墨水罐31C具有将实施例I的墨水罐31A的盒体6IA替换为盒体6IB的结构。除了该点以外,实施例3的墨水罐3IC具有与实施例1的墨水罐31A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I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0103]盒体61B设有多个突起123。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突起123由形成于盒体61B的肋状部构成。多个突起123从缓冲室68的内壁向液体保持部件63突出。通过多个突起123而在缓冲室68内设置间隙111。应予说明,多个突起123包含沿Z轴突出(向铅直方向突出)的第I突起123A、和沿X轴突出(向水平方向突出)的第2突起123B。在实施例3中,可得到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应予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虽然设有多个第I突起123A和多个第2突起123B,但第I突起123A的个数及第2突起123B的个数也可分别为I个。此外,第2突起123B也可为从缓冲室68的内壁沿Y轴突出。
[0104]并且,在实施例3中,即使液体保持部件63的尺寸有所差异,也能够通过多个突起123来确保间隙111。由此,容易进一步减少液体收容部67内压力的变动。
[0105](实施例4)
[0106]在实施例3中,多个突起123由形成于盒体61B的肋状部构成。但是,多个突起123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多个突起123,如图8所示,也能够采用设于凹部65的内壁的隔离物124。以由隔离物124构成多个突起123的例子作为实施例4。隔离物124为支承部件的一个例子。隔离物124位于缓冲室68的内壁和液体保持部件63之间的间隙111。
[0107]如图8所示,实施例4的墨水罐31D具有盒体61C。实施例4的墨水罐31D具有将实施例I的墨水罐31A的盒体61A替换为盒体61C的结构。除了该点以外,实施例4的墨水罐31D具有与实施例1的墨水罐31A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I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010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球状的隔离物124接合于凹部65的内壁而设置多个突起123。多个隔离物124包含第I隔离物124A和第2隔离物124B,上述第I隔离物124A位于缓冲室68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63的沿Z轴(铅直方向)的间隙111,上述第2隔离物124B位于缓冲室68的内壁与液体保持部件63的沿X轴(水平方向)的间隙111。在实施例4中,可得到与实施例I?实施例3相同的效果。应予说明,作为将隔离物124接合于凹部65的内壁的方法,能够采用粘合、熔敷等各种方法。
[0109](实施例5)
[0110]如图9所示,在实施例5的墨水罐31E中,大气室125和连通路126介于导入路91和缓冲室68之间。即,在本实施例中,第2大气连通部103包含导入路91、大气室125和连通路126。在实施例5的墨水罐31E中,大气导入部101的结构与实施例1?实施例4不同。除了该点以夕卜,实施例5的墨水罐31E具有与实施例1?实施例4的墨水罐31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1?实施例4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实施例4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0111]应予说明,大气室125和连通路126介于导入路91和缓冲室68之间的结构能够分别适用于实施例1?实施例4。即,也能够采用在墨水罐31E的缓冲室68设置突起123(图7)或隔离物124(图8)的结构。
[0112]大气室125设于导入路91和缓冲室68之间。在墨水罐31外的大气从第2大气导入口106流向液体收容部67的大气流路的路径中,大气室125位于比缓冲室68更靠近上游的位置。连通路126设于大气室125和缓冲室68之间。在大气流路的路径中,连通路126位于比大气室125更靠近下游,并且比缓冲室68更靠近上游的位置。连通路126使大气室125和缓冲室68连通。连通路126呈弯曲状。大气室125经由连通路126弯曲通往缓冲室68。应予说明,作为连通路126的结构,也能够采用不弯曲的结构。
[0113]在实施例5中,可得到与实施例1?实施例4相同的效果。并且,在实施例5中,连通路126和大气室125设于比缓冲室68更靠近上游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将液体收容部67内的墨水从第2大气导入口 106漏出至墨水罐31外的风险控制在低水平。
[0114](实施例6)
[0115]如图10所示,在实施例6的墨水罐31F中,连通路127介于缓冲室68和液体收容部67之间。即,在本实施例中,第I大气连通部102包含连通路127。在实施例6的墨水罐31F中,大气导入部101的结构与实施例1?实施例5不同。除了该点以外,实施例6的墨水罐31F具有与实施例1?实施例5的墨水罐31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1?实施例5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实施例5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0116]应予说明,连通路127介于缓冲室68和液体收容部67之间的结构能够分别适用于实施例1?实施例5。即,也能够采用在墨水罐31F的缓冲室68设置突起123(图7)或隔离物124(图8)的结构。
[0117]连通路127设于缓冲室68和液体收容部67之间。在墨水罐31外的大气从第2大气导入口 106流向液体收容部67的大气流路的路径中,连通路127位于比缓冲室68更靠近下游的位置。连通路127使缓冲室68与液体收容部67连通。连通路127为弯曲状。缓冲室68经由连通路127弯曲通往液体收容部67。应予说明,作为连通路127的结构,也能够采用不弯曲的结构。
[0118]在实施例6中,也可得到与实施例1?实施例5相同的效果。并且,在实施例6中,连通路127设于比缓冲室68更靠近下游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液体收容部67内的墨水从第2大气导入口 106漏出至墨水罐31外的风险。
[0119](实施例7)
[0120]如图11所示,在实施例7的墨水罐31G中,大气室125和连通路126介于导入路91和缓冲室68之间,连通路127介于缓冲室68和液体收容部67之间。即,在本实施例中,第2大气连通部103包含导入路91、大气室125和连通路126,第I大气连通部102包含连通路127。在实施例7的墨水罐31G中,大气导入部101的结构与实施例1?实施例6不同。除了该点以外,实施例7的墨水罐31G具有与实施例1?实施例6的墨水罐31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1?实施例6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1?实施例6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0121]应予说明,大气室125和连通路126介于导入路91和缓冲室68之间,连通路127介于缓冲室68和液体收容部67之间的结构能够分别适用于实施例1?实施例6。即,也能够采用在墨水罐31G的缓冲室68设置突起123(图7)或隔离物124(图8)的结构。
[0122]在实施例7中,可得到与实施例1?实施例6相同的效果。并且,在实施例7中,连通路126和大气室125设于比缓冲室68更靠近上游的位置,并且连通路127设于比缓冲室68更靠近下游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将液体收容部67内的墨水从第2大气导入口 106漏出至墨水罐31外的风险控制在低水平。
[0123](实施例8)
[0124]如图12所示,实施例8的墨水罐31H具有盒体61D、薄片部件62、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和第2液体保持部件132。在实施例8的结构中,对与实施例1?实施例7的结构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附上与实施例1?实施例7的结构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0125]盒体61D具有第8壁88和第9壁89。应予说明,盒体61D的第I壁81?第7壁87具有与实施例1?实施例7中的第I壁81?第7壁87相同的功能。第8壁88设于第5壁85和第7壁87之间。第8壁88沿XY平面延伸,并与第5壁85和第7壁87分别相对。第9壁89设于第6壁86和第2壁82之间。第9壁89沿YZ平面延伸,并且与第2壁82和第6壁86分别相对。此外,第6壁86和第9壁89之间设有沿YZ平面延伸的分隔壁133。分隔壁133与第6壁86和第9壁89分别相对。
[0126]第8壁88、第9壁89和分隔壁133从第I壁81向-Y轴方向突出。由此,以第I壁81为主壁,凹部134由从主壁向-Y轴方向延伸的第6壁86、第7壁87、第8壁88和分隔壁133构成。凹部134形成为向Y轴方向形成凹状的朝向。一旦薄片部件62接合于盒体61D,则凹部134被薄片部件62塞住,从而形成第I缓冲室135。而且,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收容于第I缓冲室135。
[0127]此外,以第I壁81为主壁,凹部136通过从主壁向-Y轴方向延伸的第7壁87、第8壁88、第9壁89和分隔壁133构成。凹部136形成为向Y轴方向形成凹状的朝向。一旦薄片部件62接合于盒体61D,则凹部136被薄片部件62塞住,从而形成第2缓冲室137。而且,第2液体保持部件132被收容于第2缓冲室137。应予说明,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及第2液体保持部件132的材料能够采用与实施例1的液体保持部件63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此外,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及第2液体保持部件132分别具有与液体保持部件63相同的功能。
[0128]第I缓冲室135的容积大于第2缓冲室137的容积。因此,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的容积大于第2液体保持部件132的容积。第I缓冲室135及第2缓冲室137分别具有与实施例1中的缓冲室68相同的功能。在墨水罐31外的大气从第2大气导入口 106(在图12中未示出)流向液体收容部67的大气流路的路径中,大气室125位于比第I缓冲室135及第2缓冲室137更靠近上游的位置。
[0129]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导入路91设于第9壁89。导入路91从第9壁89向-X轴方向突出。导入路91贯通第9壁89而与第2缓冲室137相通。应予说明,连通部138设于分隔壁133和第8壁88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连通部138以设于分隔壁133和第8壁88之间的间隙的方式形成。第I缓冲室135和第2缓冲室137经由连通部138而互相连通。
[0130]在本实施例中,连通路139介于第I缓冲室135和液体收容部67之间。连通路139设于第I缓冲室135和液体收容部67之间。在墨水罐31外的大气从第2大气导入口 106流向液体收容部67的大气流路的路径中,连通路139位于比第I缓冲室135更靠近下游的位置。连通路139使第I缓冲室135和液体收容部67连通。连通路139为弯曲状。第I缓冲室135经由连通路139而弯曲通往液体收容部67。因此,墨水罐31外的大气能够从第2大气导入口 106依次经过第2缓冲室137、第I缓冲室135及连通路139而从第I大气导入口 104流入液体收容部67内。应予说明,作为连通路139的结构,也能够采用不弯曲的结构。
[0131]如图14所示,在Y轴方向上的平面视图下,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具有小于盒体61D的凹部134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I液体保持部件13IA沿Z轴的尺寸小于第I缓冲室135沿Z轴(铅直方向)的尺寸。此外,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沿X轴的尺寸小于第I缓冲室135沿X轴(水平方向)的尺寸。因此,在第I缓冲室135内,在第I缓冲室135的内壁和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之间设有间隙111。
[0132]此外,在Y轴方向上的平面视图下,第2液体保持部件132具有小于盒体61D的凹部136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2液体保持部件132沿Z轴的尺寸小于第2缓冲室137沿Z轴(铅直方向)的尺寸。此外,第2液体保持部件132沿X轴的尺寸小于第2缓冲室137沿X轴(水平方向)的尺寸。因此,在第2缓冲室137内,在第2缓冲室137的内壁和第2液体保持部件132之间设有间隙111。
[0133]设置间隙111的方法并不限定为上述方法。作为设置间隙111的方法,例如,也能够采用通过在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和第2液体保持部件132上形成槽或贯通孔、切口等,从而设置间隙111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即使将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的形状设定为与盒体61D的凹部134相同的形状或大于盒体61D的凹部134的形状,也能够设置间隙111。同样地,根据该方法,即使将第2液体保持部件132的形状设定为与盒体61D的凹部136相同的形状或大于盒体61D的凹部136的形状,也能够设置间隙111。
[0134]应予说明,间隙111具有与实施例1?实施例7中的间隙111相同的功能。在实施例8中也可得到与实施例1?实施例7相同的效果。
[0135](实施例9)
[0136]在实施例9的墨水罐31J中,如图15所示,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由多个部件141(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为3个部件141)构成。除了该点以外,墨水罐31J具有与实施例8的墨水罐3IH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8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8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0137]部件141具有板状的外观。部件141为板状部件的一个例子。能够通过将多个部件141捆为I个而构成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此外,也可为将多个部件141分散地收容于第I缓冲室135内的结构。应予说明,作为将多个部件141捆为I个的方法,例如,能够采用通过使多个部件141相互接合而捆扎的方法、或通过捆扎部件捆扎的方法等各种的方法。
[0138]在实施例9中也可得到与实施例8相同的效果。此外,在实施例9中,通过调整构成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的部件141的数量,容易形成与各种大小的第I缓冲室135相适应的第I液体保持部件13IA。由此,能够使部件141通用于各种大小的第I液体保持部件13IA。因此,容易减少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所花费的成本。
[0139]在本实施例中,部件141的大小被设定为与第2液体保持部件132的大小相同。即,第2液体保持部件132由I个部件141构成。由此,部件141能够通用于第I缓冲室135和第2缓冲室137。由此,容易减少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及第2液体保持部件132所花费的成本。
[0140](实施例10)
[0141]如图16所示,实施例10的墨水罐31K具有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B。墨水罐31K具有将实施例9中的墨水罐31J的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替换为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B的结构。除了该点以外,实施例10的墨水罐31K具有与实施例9的墨水罐31J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9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9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0142]如图17所示,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B包含多个部件141和夹子(clip)142。部件141与实施例9中的部件141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的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B中,多个部件141被作为捆扎部件一例的夹子142捆在一起。部件141形成有槽143。在部件141中,槽143形成于朝向Z轴方向的面和朝向-Z轴方向的面。在下文中,形成于部件141的朝向Z轴方向的面的槽143也表示为槽143A。此外,形成于部件141的朝向-Z轴方向的面的槽143也表示为槽143B。
[0143]夹子142具有一对臂部144和连接部145。一对臂部144分别沿XY平面延伸。一对臂部144在互相隔有间隙的状态下沿Z轴相对。在下文中,将一对臂部144中位于Z轴方向的臂部表示为144A。此外,将一对臂部144中位于-Z轴方向的臂部表示为臂部144B。在一对臂部144中,于-Y轴方向的一端部分别设有爪部146。在一对臂部144中,爪部146设于互相相对的面。在臂部144A中,爪部146向-Z轴方向突出。在臂部144B中,爪部146向Z轴方向突出。
[0144]此外,在一对臂部144中,分别于X轴方向的一端部和-X轴方向的另一端部设有爪部147。在一对臂部144中,爪部147设于互相相对的面。在臂部144A中,爪部147向-Z轴方向突出。在臂部144B中,爪部147向Z轴方向突出。
[0145]连接部145设于一对臂部144之间。连接部145设于一对臂部144中与设有爪部146的一端侧相反的另一端侧。连接部145沿XZ平面延伸。一对臂部144向连接部145的Y轴方向突出。
[0146]多个部件141被夹持在臂部144A和臂部144B之间。此时,臂部144A的爪部146被插入部件141的槽143A中,臂部144B的爪部146被插入部件141的槽143B中。由此,能够抑制部件141从夹子142上向-Y轴方向脱落。
[0147]此外,爪部147位于比多个部件141的沿X轴的宽度更靠近外侧的位置。因此,在多个部件141被夹持在臂部144A和臂部144B之间时,能够通过爪部147来抑制多个部件141向X轴方向及-X轴方向脱落。
[0148]如图16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B被从连接部145侧开始收容于盒体6ID的凹部134内。此时,如上所述,在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B中,一对臂部144向连接部145的Y轴方向突出,因此在连接部145和作为凹部134的底部的第I壁81之间设有间隙111。由此,在实施例10中,也可得到与实施例8和实施例9相同的效果。并且,在实施例10中,多个部件141被夹子142捆住,因此能够减少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B在使用上的繁杂。
[0149](实施例11)
[0150]在实施例11的墨水罐31L(未图示)中,实施例8中的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设有实施例2中的多个突起122(图6)。除了该点以外,实施例11的墨水罐31L具有与实施例8的墨水罐31H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8相同的结构,附上与实施例8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0151]在实施例11中,与实施例8—样,能够通过多个突起122而在第I缓冲室135内设置间隙111。此外,在实施例11中,与实施例2—样,容易避免第I缓冲室135的内壁与第I液体保持部件131A相互面接触。
[0152](实施例12)
[0153]在实施例8和实施例9中,也能够采用在第I缓冲室135和第2缓冲室137中设置实施例3中的突起123(图7)或实施例4中的隔离物124(图8)的结构。将在第I缓冲室135和第2缓冲室137设置实施例3中的突起123(图7)或实施例4中的隔离物124(图8)的墨水罐31M(未图示)作为实施例12。即使在实施例12中,也可得到与实施例8或实施例9相同的效果。
[015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为喷射、喷出或涂布并消耗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应予说明,作为从液体喷射装置中喷出的微量的液滴的液体形状,也包含了粒状、泪状、线状拖尾的形状。此外,这里所指的液体只要为可被液体喷射装置消耗的材料即可。例如,可为在液相状态下的物质,包括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体、溶胶、凝胶水(geI water)、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般的流体状物质。此外,不仅可为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体物组成的机能材料的粒子在溶剂内溶解、分散或混合而成的物质等。作为液体的代表例,除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墨水以外,也列举了液晶等。在此,墨水包含一般的水性墨水及油性墨水、以及胶状墨水(gel ink)、热恪性墨水(hot melt ink)等各种液体组合物。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子,例如有对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含有电极材料或色材等材料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上述电极材料或色材等材料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等。此外,也可为喷射在制造生物芯片(b1chip)中所使用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用作精密吸管的试样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等。并且,也可为利用精确定位(pinpoint)对时钟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此外,也可为喷射用于对基板等进行蚀刻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0155]应予说明,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的限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多种结构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实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对于与在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适当的替换或组合。此外,如果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没有说明是必要的,则可以进行适当删除。
[0156]符号说明
[0157]I.??液体喷射系统、3…打印机、4…墨水供给装置、6...记录部、9…控制部、11…筐体、17."托架、19."记录头、31,31八,318,31(:,310,3巧,31卩,316,31!1,31了,311(,311^,3謹...墨水罐、32"_筐体、33"_液体注入口、34"_墨水供给管、6^,618,61(:,610,"_盒体、62"_薄片部件、63...液体保持部件、64...凹部、65...凹部、66...接合部、67...液体收容部、68...缓冲室、81...第I 壁、82...第2 壁、83...第3 壁、84...第4 壁、85...第5 壁、86...第6 壁、87...第7 壁、88...第8壁、89...第9壁、91...导入路、92...切口、93...凹部、94...壁、95…供给口、101…大气导入部、102…第I大气连通部、103…第2大气连通部、104…第I大气导入口、105…第I连通口、106…第2大气导入口、107…第2连通口、111…间隙、112…墨水、113…盖、121…液体保持部件、122…突起、123…突起、124…隔离物、125…大气室、126…连通路、127…连通路、131A、131B...第I液体保持部件、132…第2液体保持部件、133…分隔壁、134…凹部、135…第I缓冲室、136…凹部、137…第2缓冲室、138…连通部、139…连通路、141…部件、142…夹子、143、143A、143B…槽、144,144A,144B…臂部、145…连接部、146…爪部、147…爪部、P…记录媒介。
【主权项】
1.一种墨水罐,所述墨水罐能够将液体供给至液体喷头,其特征在于,具有: 液体收容部,所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所述液体;以及, 大气导入部,所述大气导入部构成能够将大气导入所述液体收容部的大气流路, 所述大气导入部具有缓冲室,所述缓冲室能够收容大气, 所述缓冲室设有: 第I连通口,所述第I连通口位于所述大气流路中的所述液体收容部侧;以及, 第2连通口,所述第2连通口位于所述大气流路中与所述液体收容部相反的一侧, 所述缓冲室收容有液体保持部件, 在所述液体保持部件收容于所述缓冲室的状态下,所述缓冲室内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使大气能够在所述第I连通口和所述第2连通口之间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保持部件和构成所述缓冲室的内壁之间设有所述间隙。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保持部件在铅直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缓冲室在所述铅直方向的尺寸, 所述液体保持部件在与所述铅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缓冲室在所述水平方向的尺寸。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 具有突起,所述突起从所述缓冲室的所述内壁向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突出。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I突起,所述第I突起沿铅直方向从所述缓冲室的所述内壁向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突出;以及, 第2突起,所述第2突起沿与所述铅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从所述缓冲室的所述内壁向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突出。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 具有突起,所述突起从所述液体保持部件向所述缓冲室的所述内壁突出。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I突起,所述第I突起沿铅直方向从所述液体保持部件向所述缓冲室的所述内壁突出;以及, 第2突起,所述第2突起沿与所述铅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从所述液体保持部件向所述缓冲室的所述内壁突出。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 具有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位于所述缓冲室的所述内壁与所述液体保持部件之间的间隙。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I支承部件,所述第I支承部件位于所述缓冲室的所述内壁与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在铅直方向上的间隙;以及, 第2支承部件,所述第2支承部件位于所述缓冲室的所述内壁与所述液体保持部件的在与所述铅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上的间隙。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保持部件包含: 多个板状部件;以及, 捆扎部件,所述捆扎部件捆扎所述多个板状部件。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液体注入部,所述液体注入部能够将所述液体注入所述液体收容部;以及, 盖部件,所述盖部件在所述液体注入部上可装卸。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室具有: 第I大气导入口,所述第I大气导入口形成于与所述液体收容部交叉的部位;以及, 第2大气导入口,所述第2大气导入口向所述墨水罐的外侧开口, 所述第I连通口为所述第I大气导入口,所述第2连通口为所述第2大气导入口。13.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气导入部进一步具有第I大气连通路,所述第I大气连通路使所述缓冲室与所述液体收容部连通, 所述第I大气连通路具有第I大气导入口,所述第I大气导入口形成于与所述液体收容部交叉的部位, 所述第I连通口为所述缓冲室与所述第I大气连通路连接的位置。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气导入部进一步具有第2大气连通路,所述第2大气连通路使所述缓冲室与所述墨水罐的外部连通, 所述第2大气连通路具有第2大气导入口,所述第2大气导入口向所述墨水罐的外侧开P, 所述第2连通口为所述缓冲室与所述第2大气连通路连接的位置。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水罐,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缓冲室作为第I缓冲室时, 所述第2大气连通路具有第2缓冲室,所述第2缓冲室小于所述第I缓冲室, 所述第2缓冲室位于比所述第I缓冲室更靠近所述大气流路的上游的位置, 将所述液体保持部件作为第I液体保持部件时, 所述第2缓冲室收容有第2液体保持部件,所述第2液体保持部件小于所述第I液体保持部件, 在所述第2液体保持部件收容于所述第2缓冲室的状态下,所述第2缓冲室内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使大气能够在外部和所述第I缓冲室之间移动。16.一种墨水罐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罐;以及, 盒体,所述盒体收容所述墨水罐。17.一种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墨水罐单元; 管道,所述管道与所述墨水罐单元连接;以及, 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经由所述管道而与所述墨水罐单元连接,在将所述盒体作为第I盒体时,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含:所述液体喷头;以及,第2盒体,所述第2盒体收容所述液体喷头。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5984234SQ201610102702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4日
【发明人】工藤圣真, 木村尚己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