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液图案滚筒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〇〇〇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筒刷,尤其涉及一种自吸液图案滚筒刷。
【背景技术】
[0002]墙壁装饰是现代家居装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人往往比较倾向于贴壁纸,一方面壁纸本身包含一些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另一方面壁纸胶对墙壁本身有一定的损伤,使用时间长又容易产生破裂,影响美观。市面上现存的图案滚筒刷往往是一个刷子一种图案,不能实现多种图案的更换,也不能实现油墨的自动添加,效率低,图案粉刷色彩不均匀。针对这种现状,迫切需要一种可实现一刷多用且自动添加油墨粉刷均匀的图案滚筒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吸液图案滚筒刷。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自吸液图案滚筒刷,包含伸缩杆、图案滚筒支架、涂料滚筒支架、吸液装置、涂料滚筒、套筒、图案滚筒、两个锁紧弹簧、墨盒、油墨导管和限流阀;
[0006]所述套筒设置在图案滚筒支架上,其两端设有用于限位的挡片,能够绕图案滚筒支架旋转;
[0007]所述图案滚筒可拆卸式的嵌套在套筒上,能够绕套筒旋转;
[〇〇〇8]所述涂料滚筒设置在涂料滚筒支架上,其两端设有用于限位的挡片,能绕涂料滚筒支架旋转,所述涂料滚筒支架的末端与图案滚筒支架固定相连;
[0009]所述涂料滚筒的外壁上设有海绵层;
[〇〇1〇]所述图案滚筒支架和涂料滚筒支架两端均通过一个锁紧弹簧拉紧连接,使涂料滚筒的外壁的海绵层与图案滚筒的外壁贴合紧密,传输油墨;
[〇〇11]所述油墨导管沿伸缩杆布置,一端和墨盒相连,另一端和安装在涂料滚筒支架一侧的吸液装置相连;
[0012]所述吸液装置用于在涂料滚筒转动时将墨盒内的粉刷油墨吸取至涂料滚筒上的海绵层;
[0013]所述伸缩杆首端与图案滚筒支架固定连接,内部中空用于布置油墨导管;
[0014]所述限流阀安装在伸缩杆的底端,用于设定油墨导管中的油墨流通量。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吸液图案滚筒刷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吸液装置包括盒体和至少两个吸液单元;
[0016]所述盒体为圆柱体,一端固定设置在涂料滚筒支架上,另一端开口,且轴线与涂料滚筒的轴线重合;
[0017]所述盒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油墨导管相匹配的环状凹槽;
[0018]所述油墨导管接入盒体后,沿盒体内壁上的凹槽顺序设置,并与涂料滚筒上的海绵层相接;
[0019]所述吸液单元包含压缩滚子转轴和若干个压缩滚子,其中,压缩滚子转轴固定在涂料滚筒的侧面,随涂料滚筒转动而转动;压缩滚子设置在压缩滚子转轴上,能够绕压缩滚子转轴旋转,用于压缩环状凹槽内的油墨导管,其个数与所述凹槽的个数相同。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吸液图案滚筒刷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吸液单元为2个。
[002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吸液图案滚筒刷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盒体的内壁上设有2个与所述油墨导管相匹配的环状凹槽。
[002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3]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24]2. 一刷多用;
[0025]3.自动添加油墨粉刷墙壁。
【附图说明】
[002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吸液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伸缩杆,2、图案滚筒支架,3、涂料滚筒支架,4、吸液装置,41、吸液装置的盒体,42、压缩滚子,5、涂料滚筒,51、压缩滚子转轴,52、海绵层,6、挡片,7、套筒,8、图案滚筒,9、锁紧弹簧,10、墨盒,11、油墨导管,12、限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如图1所示,一种自吸液图案滚筒刷,包含伸缩杆1、图案滚筒支架2、涂料滚筒支架3、吸液装置4、涂料滚筒5、套筒7、图案滚筒8、两个锁紧弹簧9、墨盒10、油墨导管11和限流阀12 ;
[0031]所述套筒7设置在图案滚筒支架2上,其两端设有用于限位的挡片6,能够绕图案滚筒支架2旋转;
[0032]所述图案滚筒8可拆卸式的嵌套在套筒7上,能够绕套筒7旋转;
[0033]所述涂料滚筒5设置在涂料滚筒支架3上,其两端设有用于限位的挡片6,能绕涂料滚筒支架3旋转,所述涂料滚筒支架3的末端与图案滚筒支架2固定相连;
[0034]所述涂料滚筒5的外壁上设有海绵层;
[0035]所述图案滚筒支架2和涂料滚筒支架3两端均通过一个锁紧弹簧9拉紧连接,使涂料滚筒5的外壁的海绵层与图案滚筒8的外壁贴合紧密,传输油墨;
[0036]所述油墨导管11沿伸缩杆1、图案滚筒支架2、涂料滚筒支架3布置,一端和墨盒10相连,另一端和安装在涂料滚筒支架一侧的吸液装置4相连;
[0037]所述吸液装置4用于在涂料滚筒5转动时将墨盒10内的粉刷油墨吸取至涂料滚筒5上的海绵层;
[0038]所述伸缩杆1的首端与图案滚筒支架2固定连接,内部中空用于布置油墨导管11 ;
[0039]所述限流阀12安装在伸缩杆1的底端,用于设定油墨导管中的油墨流通量。
[0040]如图2所示,所述吸液装置4包括盒体41和至少两个吸液单元;
[0041]所述盒体41为圆柱体,一端固定设置在涂料滚筒支架3上,另一端开口,且轴线与涂料滚筒5的轴线重合;
[0042]所述盒体4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油墨导管11相匹配的环状的凹槽;
[0043]所述油墨导管11接入盒体41后,沿盒体41内壁上的凹槽顺序设置,并与涂料滚筒5上的海绵层52相接;
[0044]所述吸液单元包含压缩滚子转轴51和若干个压缩滚子42,其中,压缩滚子转轴51固定在涂料滚筒5的侧面,随涂料滚筒5转动而转动;压缩滚子42设置在压缩滚子转轴51上,能够绕压缩滚子转轴51旋转,用于压缩环状凹槽内的油墨导管11,其个数与所述凹槽的个数相同。
[0045]所述吸液单元优先为2个。
[0046]所述盒体41的内壁上与所述油墨导管11相匹配的环状凹槽优先为2个,每个压缩滚子转轴51上的压缩滚子42也是两个,每个压缩滚子42与油墨导管11压紧贴合,并随压缩滚子转轴51而旋转,由于每段油墨导管11的空气压力不同,使油墨由下往上传输。
[0047]所述吸液装置4的盒体41可在其中心打孔,通过两片挡片6固定在涂料滚筒支架3上。
[0048]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4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自吸液图案滚筒刷,其特征在于,包含伸缩杆、图案滚筒支架、涂料滚筒支架、吸液装置、涂料滚筒、套筒、图案滚筒、两个锁紧弹簧、墨盒、油墨导管和限流阀; 所述套筒设置在图案滚筒支架上,其两端设有用于限位的挡片,能够绕图案滚筒支架旋转; 所述图案滚筒可拆卸式的嵌套在套筒上,能够绕套筒旋转; 所述涂料滚筒设置在涂料滚筒支架上,其两端设有用于限位的挡片,能绕涂料滚筒支架旋转,所述涂料滚筒支架的末端与图案滚筒支架固定相连; 所述涂料滚筒的外壁上设有海绵层; 所述图案滚筒支架和涂料滚筒支架两端均通过一个锁紧弹簧拉紧连接,使涂料滚筒的外壁的海绵层与图案滚筒的外壁贴合紧密,传输油墨; 所述油墨导管沿伸缩杆布置,一端和墨盒相连,另一端和安装在涂料滚筒支架一侧的吸液装置相连; 所述吸液装置用于在涂料滚筒转动时将墨盒内的粉刷油墨吸取至涂料滚筒上的海绵层; 所述伸缩杆首端与图案滚筒支架固定连接,内部中空用于布置油墨导管; 所述限流阀安装在伸缩杆的底端,用于设定油墨导管中的油墨流通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液图案滚筒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装置包括盒体和至少两个吸液单元; 所述盒体为圆柱体,一端固定设置在涂料滚筒支架上,另一端开口,且轴线与涂料滚筒的轴线重合; 所述盒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油墨导管相匹配的环状凹槽; 所述油墨导管接入盒体后,沿盒体内壁上的凹槽顺序设置,并与涂料滚筒上的海绵层相接; 所述吸液单元包含压缩滚子转轴和若干个压缩滚子,其中,压缩滚子转轴固定在涂料滚筒的侧面,随涂料滚筒转动而转动;压缩滚子设置在压缩滚子转轴上,能够绕压缩滚子转轴旋转,用于压缩环状凹槽内的油墨导管,其个数与所述凹槽的个数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液图案滚筒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单元为2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液图案滚筒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内壁上设有2个与所述油墨导管相匹配的环状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吸液图案滚筒刷,包含伸缩杆、图案滚筒支架、涂料滚筒支架、吸液装置、涂料滚筒、套筒、图案滚筒、两个锁紧弹簧、墨盒、油墨导管和限流阀;套筒设置在图案滚筒支架上,能够绕图案滚筒支架旋转;图案滚筒可拆卸式的嵌套在套筒上,能够旋转;涂料滚筒设置在涂料滚筒支架上,能绕旋转;涂料滚筒支架的末端与图案滚筒支架固定相连;涂料滚筒的外壁上设有海绵层;图案滚筒支架和涂料滚筒支架的外壁贴合紧密,传输油墨;油墨导管沿伸缩杆布置,一端和墨盒相连,另一端和安装在涂料滚筒支架一侧的吸液装置相连;限流阀安装在伸缩杆的底端,用于设定油墨导管中的油墨流通量。本实用新型能够一刷多用且自动添加油墨粉刷墙壁。
【IPC分类】B41K1/22, B41K1/38
【公开号】CN205058881
【申请号】CN201520795274
【发明人】杨友刚, 吴洪涛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