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书刊封皮自动折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概括地说涉及一种装订机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包书刊封皮的机器。
随着书刊装帧的多样化发展,近年来许多书籍采用了封皮折口的新设计,但现有的各类胶订联动生产线均不具备此项功能,所以在装订此类书籍时只能采用手工折口方式。这样就打断了原胶订联动生产线的连续加工工序,而不得不多次重复将半成品从生产线上搬下来进行封皮折口,之后再搬回生产线继续下道工序。现行折口类书籍的加工工艺路线如下配页→铣背→胶订→包封→裁前口→半成品码放→二次包封→半成品码放→手工折口→半成口码放→裁天头地角→成品码放,由于工艺路线长,半成品的重复搬运、码放,不可避免地进行大量手工劳动,造成劳动强度增加,加工成本上升,出书周期延长,浪费了大量人力及时间,制约了胶订联动生产线的效率。同时由于人的视觉及手工的误差,造成手工折口的封皮尺寸精度低、不美观。目前还没有一种自动折口装置代替手工劳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胶订联动生产线的自动折口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加工精度高和省时省力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书刊封皮自动折口装置,包括胶订机外侧台板、胶订机出书传送带和机架。在所述外侧台板上托打成型机构后方依次设有压条机构、挽口导板和导槽板,在所述传送带上方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折口压实装置。其中压条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外侧台板远离书夹一侧的固定支承柱、压皮钢板和调整拉杆,压皮钢板通过调整拉杆固定在固定支承柱上;所述挽口导板包括导向部分和固定部分,导向部分具有上部分和下部分,下部分为与所述外侧台板相叠合的长方形板条,上部分的展开图包括由左向右依次为三角形、曲线腰直角梯形、长方形、斜线腰直角梯形和长方形五部分。所述上部分与所述下部分的夹角由左向右由90°逐渐过渡到0°。所述固定部分为与所述挽口导板下部分相垂直固接的两条平行且具有长孔的板条;所述压条机构的压皮钢板伸入所述挽口导板导向部分。所述导槽板为可调地固定在所述外侧台板上的、一边与所述外侧台板相叠合的U形槽;所述折口压实装置包括摩擦传动轮、至少一根折口压实辊、支座和传动带,摩擦传动轮通过支座固定在所述出书传送带一侧的机架上,折口压实辊包括辊轴及套装在其上的弹性胶辊,其通过支座与所述摩擦传动轮平行设置在所述出书传送带上方,支座内设有与所述出书传送带相垂直的具有弹簧的调节螺钉,所述摩擦传动轮与所述折口压实辊之间设有传动带。
本实用新型书刊封皮自动折口装置,其中所述挽口导板上部分相对下部分夹角为90°时,对应的上部分展开图为一直角三角形,其顶角6°,底边24mm;所述挽口导板上部分相对下部分夹角由90°逐渐过渡到45°时,对应的上部分展开图为一曲线腰直角梯形,其上底24mm,下底46mm,所述曲线腰是这样形成的将252mm的直线腰均分9等份,从上底向下底,每个等分点至曲线腰的距离依次为24mm、26mm、28mm、30mm、34mm、37mm、40mm、43mm、46mm和46mm;所述挽口导板上部分相对下部分夹角由45°逐渐过渡到0°时,对应的上部分展开图为一长方形,其宽46mm、长252mm;所述挽口导板上部分相对下部分夹角为0°时,对应的上部分展开图依次为上底46mm,下底84mm,一底角175°的直角梯形和长84mm,宽20mm的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书刊封皮自动折口装置,其中所述折口压实装置的折口压实辊为两根,其间设有传动带。
本实用新型书刊封皮自动折口装置,其中所述折口压实辊的弹性胶辊为橡胶辊,所述压条机构的压皮钢板为不锈钢板或铁板。
本实用新型书刊自动折口装置的积极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书刊自动折口装置只由几种常见的零部件构成,其制造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2、加装本实用新型书刊自动折口装置后简化了工艺流程,由“自动折前口”一道工序代替了原“半成品码放→手工折口→半成品码放”三道工序,可以显著缩短出书周期;用自动折口取代手工作业,可以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精度;由于减少半成品的码放工序,可以减少书刊不必要的污损及由于人工作业造成的不合格品,从而提高合格品率;又由于折口在流水线上即可完成,使胶订生产设备可以不间断作业,从而提高其总体利用率和生产率。
本实用新型书刊自动折口装置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施例即可清楚明了,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书刊自动折口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书刊自动折口装置的压条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书刊自动折口装置挽口导板结构示意展开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书刊封皮自动折口装置的导槽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书刊自动折口装置的折口压实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俯视图。
参考
图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书刊自动折口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胶订机外侧台板1、胶订机出书传送带2和机架25。在外侧台板1上托打成型机构后方依次设有压条机构3、挽口导板4、和导槽板5,在出书传送带2上方设有安装在机架25上的折口压实装置50。
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书刊自动折口装置的压条机构结构示意图,该压条机构包括固定在靠近外侧台板1边缘、即远离书夹位置的固定支承柱6、调整拉杆7和压皮钢板8,压皮钢板8一般为不锈钢板或铁板,其通过调整拉杆7固定在固定支承柱6上,在固定支承柱6的顶端还设有一调节螺钉9,可用来调节调整拉杆7相对外侧台板1的高度,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书刊封皮。压皮钢板8的自由端伸入挽口导板4内。
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书刊自动折口装置的挽口导板结构示意展开图。挽口导板包括导向部分和固定部分,其中导向部分又具有下部分和上部分,下部分为与外侧台板1相叠合的长方形板条11,上部分相对下部分的夹角由左向右,由90°逐渐过渡到0°,其中,当上部分相对下部分的夹角为90°时,对应的上部分展开图为一直角三角形12其顶角α等于6°,底边等于24mm;当上部分相对下部分的夹角由90°逐渐过渡到45°时,对应的上部分展开图为一曲线腰直角梯形13,其上底24mm,下底46mm,所述曲线腰是这样形成的将252mm的直线腰均分9等份,从上底向下底,每个等分点至曲线腰的距离依次为24mm、26mm、28mm、30mm、34mm、37mm、40mm、43mm、46mm和46mm;所述挽口导板上部分相对下部分夹角由45°逐渐过渡到0°时,对应的上部分展开图为一长方形,其14宽46mm,长252mm;所述挽口导板上部分相对下部分夹角为0°时,对应的上部分展开图依次为上底46mm,下底84mm,一底角β为175°的直角梯形15和长84mm,宽20mm的长方形16;挽口导板的固定部分为两条互相平行地焊接在其下部分的板条17,其上开有长孔18,实现了挽口导板相对书夹位置可调。
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书刊自动折口装置的导槽板结构示意图,该导槽板包括一起导向作用的U形槽40和焊接在U形槽40底部的二根相互平行的板条41,其上具有长孔42,以便调节导槽板与书夹的相对位置。导槽板相对于外侧台板1的高度略高于挽口导板尾部相对于外侧台板的高度。
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书刊封皮自动折口装置的折口压实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俯视图。该折口压实装置包括摩擦传动轮20、二根折口压实辊21、支座22和传动带23。摩擦传动轮20通过支座22固定在出书传送带2一侧的机架25上。二根折口压实辊21与摩擦传动轮20相平行地设置在出书传送带2上方,且由安装在机架25上的支座22所支承。折口压实辊21包括辊轴30和套装在其上的橡胶辊31。在摩擦传动轮20与折口压实辊21之间以及二根折口压实辊之间设有传动带23。这样出书传送带2上的动力通过摩擦传递到摩擦传动轮20上,再通过传动带23传送到折口压实辊21上。支座22内设有垂直于出书传送带2的带弹簧32的调节螺钉33(见
图1),以确保压力的均衡可调,同时可以对机件实现过载保护。在靠近出书传送带2尾端的折口压实辊相对于传送带2的高度略低于其前的折口压实辊相对于出书传送带2的高度。这样,就能更好地使封皮折口定型。
书刊封皮折口时,封皮经原胶订机双滚轮预压痕后,在压条机构的压条钢板8和挽口导板4的作用下,即可将封皮在压痕处折成180°,随后经过导槽板5,再与书芯合在一起随出书传送带2进入折口压实装置50,使折口的封皮定型。
加装本实用新型书刊自动折口装置,在不改变原胶订联动生产线传动方式和动力源及原机生产性能的情况下,即可实现折口工艺要求,大大提高了设备总体利用率及生产率。实践证明,加装该装置后可节省工时30%以上。同时该装置制造、安装方便,成本低谦,可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为国家节省外汇,值得推广,普及。
权利要求1.一种书刊封皮自动折口装置,包括胶订机外侧台板(1)、胶订机出书传送带(2)和机架(2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台板上(1)托打成型机构后方依次设有压条机构(3)、挽口导板(4)和导槽板(5),在所述传送带(2)上方设有安装在机架(25)上的折口压实装置(50),其中压条机构(3)包括固定在所述外侧台板(1)远离书夹一侧的固定支承柱(6)、压皮钢板(8)和调整拉杆(7),压皮钢板(8)通过调整拉杆(7)固定在固定支承柱(6)上;所述挽口导板(4)包括导向部分和固定部分,导向部分具有上部分和下部分,下部分为与所述外侧台板(1)相叠合的长方形板条,上部分的展开图包括由左向右依次为直角三角形(12)、曲线腰直角梯形(13)、长方形(14)、斜线腰直角梯形(15)和长方形(16)五部分,所述上部分与所述下部分的夹角由左向右由90°逐渐过渡到0°,所述固定部分为与挽口导板下部分相垂直固接的两条平行且具有长孔(18)的板条(17);压条机构(3)的压皮钢板(8)伸入挽口导板(4)导向部分,所述导槽板(5)为可调地固定在所述外侧台板(1)上的、一边与所述外侧台板(1)相叠合的U形槽;所述折口压实装置(50)包括摩擦传动轮(20)、至少一根折口压实辊(21)、支座(22)和传动带(23),摩擦传动轮(20)通过支座(22)固定在所述出书传送带(2)一侧的机架(25)上,折口压实辊(21)包括辊轴(30)及套装在其上的弹性胶辊(31),其通过支座(22)与摩擦传动轮(20)平行设置在出书传送带(2)上方,支座(22)内设有与所述出书传送带(2)相垂直的具有弹簧(32)的调节螺钉(33),所述摩擦传动轮(20)与所述折口压实辊(21)之间设有传动带(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刊封皮自动折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挽口导板(4)上部分相对下部分夹角为90°时,对应的上部分展开图为一直角三角形(12),其顶角6°,底边24mm的;所述挽口导板(4)上部分相对下部分夹角由90°逐渐过渡到45°时,对应的上部分展开图为一曲线腰直角梯形(13),其上底24mm,下底46mm,所述曲线腰是这样形成的将252mm的直线腰均分9等份,从上底向下底,每个等分点至曲线腰的距离依次为24mm、26mm、28mm、30mm、34mm、37mm、40mm、43mm、46mm和46mm;所述挽口导板(4)上部分相对下部分夹角由45°逐渐过渡到0°时,对应的上部分展开图为一长方形,其宽46mm,长252mm;所述挽口导板(4)上部分相对下部分夹角为0°时,对应的上部分展开图依次为上底46mm,下底84mm,一底角175°的直角梯形和长84mm,宽20mm的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书刊封皮自动折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口压实装置(50)的折口压实辊(21)为两根,其间设有传动带(2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书刊封皮自动折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口压实辊(21)的弹性胶辊(31)为橡胶辊,所述压条机构(3)的压皮钢板(8)为不锈钢板或铁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书刊封皮自动折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口压实辊(21)的弹性胶辊(31)为橡胶辊,所述压条机构(3)的压皮钢板(8)为不锈钢板或铁板。
专利摘要一种书刊封皮自动折口装置,包括胶订机外侧台板、传送带和机架,在外侧台板上依次设有压条机构、挽口导板和导槽板,在传送带上方设有折口压实装置,其中挽口导板的下部分为叠合为外侧台板并固接其上的板条,上部分的展开图包括由左向右依次为三角形、曲线腰直角梯形、长方形、斜线腰直角梯形和长方形五部分,上部分与下部分的夹角由左向右由90°逐渐过渡到0°,加装该装置后可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设备总体利用率及生产率。
文档编号B42C11/00GK2459175SQ0026571
公开日2001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5日
发明者王合营, 魏玉凯 申请人:中国青年出版社印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