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fid标签标注待运输物品的目的地及其所用的系统、方法、打印机和标记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85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rfid标签标注待运输物品的目的地及其所用的系统、方法、打印机和标记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RFID标签(label)标注待运输的物品(尤其是行李),及其所用的打印机、标记物(tag)、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分发的物品,尤其是成件的行李,涉及到为它们提供各自的目的地信息。成件的行李,例如飞机乘客携带的但又不能装载在机舱内的行李,在登记处交付。在这种情况下,必需为每件行李提供与飞机乘客的目的地及该件行李有关的信息。为此目的,在用合适的打印机打印出机票(一种长条状的标签)之后,目的地信息既可以用缩略的未编码的纯文本形式也可以用编码的条形码的形式打印。然后该标签被固定到该件行李上,一般是为标签的两个游离端提供一层粘合剂,然后让标签绕过(行李的)把手,并使其两个游离端粘合在一起。然后用合适的传送装置把该件行李运输到各自的飞机上。由于传送系统有许多控制点和分支位置,因此该件行李必须在控制点进行识别,尤其是关于其目的地,这样这些控制点就可以确保(该件行李被送到)合适的位置。为此目的,必须在各个位置为传送系统提供条形码扫描仪,这些扫描仪可以检测由打印机生成的条形码。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标签在行李上粘贴不当和/或由于标签或扫描仪结垢,因此经常会出现问题。这一结果使得该件行李被误转,该件行李因此也不得不退回业主那里,这就使得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的缺点,尤其是要提供一种至少可以制作标签的打印机,该标签是待运输的物品的目的地信息的载体,以及所用的标记物、系统和方法,这些能可靠地识别目的地。
由于采用了RFID标签替代条形码标签等,因此上述目的首先得以实现。这样的RFID标签使得在标签上书写和读取信息成为可能,优选通过无线电波。这种读写操作独立于标签相对于各个读取单元和/或书写单元的位置,除此之外还独立于其它的因素,例如标签结垢等。这样就能为待运输至其目的地的物品提供安全可靠的控制,尤其是在传输系统有多个控制点时,这些控制点基于该标签及其所包含的信息而定。
而且由于RFID标签可以多次读写,因此在待运输的物品到达其目的地之后,RFID标签仍有可能保留在待运输的物品上。然后,对下一个运输阶段而言,可以用已经存在于物品上的RFID标签输入目的地信息条款。只有当RFID标签有缺陷时才不得不用新的RFID标签来更换它。
关于这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术语“待运输物品的目的地信息”或“目的地信息条款”用于表示一套数据完整的此类目的地信息条款及其组成部分。如果目的地信息条款过于宽泛,例如以至于无法书写在一张RFID标签上,那么也可以为待运输物品提供两张或更多的RFID标签,每张包含部分条款的目的地信息。除了待运输的物品的纯的目的地信息条款之外,还可以提供其它的信息条款,它们也可以书写在RFID标签上或从RFID标签中读取。
因此,除了用电磁方式存储目的地信息或目的地信息条款之外,用户或另一个人也可以选择用纯文本形式读取此目的地信息条款或至少一部分目的地信息条款,另外此信息也可以用未编码的形式打印在RFID标签上。
除了RFID标签之外,另一种“经典的”标签也可以固定到待运输的物品上,该标签带有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编码形式的也可以是未编码形式的,因此上述方面也可以实现。
在打印机方面,根据权利要求3的特征可以实现上述目的。这一方面的有利配置在随后的权利要求3到9中作了阐明。
在适当的位置提供一台既可以在RFID标签上书写也可以打印“常规标签”的打印机,该标签至少包含一部分编码形式的(例如条形码形式的)和/或未编码形式的目的地信息,因此用一台装置既可以提供RFID标签又可以提供带目的地信息的常规标签是可能的。
如果待运输的物品已经有在上次运输操作中使用过的RFID标签,那么提供RFID标签的写/读单元,尤其是独立于打印机的写/读单元,是有利的。那样就可以核对RFID标签是否有错误或者是否该更换。在需要更换或重新制备RFID标签的情况下,如果打印机配有RFID标签的读取单元以核对新的或空白的RFID标签有无错误将更为有利。为此目的,已经证明如果RFID标签的读取单元按输送方向安置在打印机的打印单元的上游是有利的。关于这一点还需要指出的是,RFID标签的读取单元和RFID标签的书写单元既可以在该台打印机中分别提供又可以合成一个共用单元。
除了RFID标签的输送装置和另一种需要用打印单元在其上进行打印的标签的输送装置之外,还可以提供另外的输送装置,这样除了这两种标签之外,该打印机也可以生成别的文件,例如独立于待运输的物品而使用的文件。
每一种输送装置可以连接到供应单元上,该供应单元提供可以在其上打印的各种打印材料或待书写的RFID标签。这使得在RFID标签有缺陷的情况下分配新的RFID标签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该供应单元可以如此设计,使得卷筒的和单张的或成批的折叠成六角手风琴状的或成批的复写薄状的打印材料可以安置在打印机内。
除了RFID标签的读取单元,为了适应其它的信息传送形式也可以为打印机上的智能卡提供读取单元。例如如本发明所述的打印机的使用如果再次涉及空中旅行,那么也可以用智能卡替代机票,然后由打印机读取已经存储在智能卡上的飞行信息并打印成RFID标签,无论该RFID标签已经存在于待运输的物品上还是仍以空白的RFID标签的形式存在于打印机中,这为从智能卡到RFID标签的自动信息传送作好了准备。可以理解包含在智能卡内的信息也可以传送到第一标签以及其它每张标签或待由打印机生成的其他每份文件。关于这一点需要指出,除了为智能卡提供读取单元之外,也可以为以磁形式存储的其它信息条款(例如带有磁条的旅行文件,该磁条包含有旅行信息条款)提供读取单元。
关于这一点也应注意到,显然除了为智能卡提供读取单元之外,也可以为打印机内的智能卡提供书写单元。
与标记物有关的前述目的由权利要求10的特征实现。这一方面的有利配置在随后的权利要求11到22作了阐明。
为待运输的物品提供标记物使得能以保护形式接收RFID标签,例如在标记物的第一接收装置中接收RFID标签,并且在第一次运输操作之后该RFID标签仍留在待运输的物品上,在第一次运输操作之前或在第一次运输操作之中RFID标签已经粘贴在待运输的物品上。另外,该标记物使得接收其它的标签成为可能,例如包含至少一部分编码的和/或未编码的目的地信息的标签。该标签在第二接收装置中被接收。
由于包含在RFID标签中的信息通过无线电波从RFID标签传送到RFID标签,因此不需要在标记物之外提供RFID标签。因此,如果把待由打印机于其上进行打印的标签安置在RFID标签之上是有利的。例如可以把标记物的保护壁安置在RFID标签之下。
所以从外面可以看到其上打印有关于目的地的编码的或未编码的信息的标签,如果该标记物上配有该标签的读取窗口将是有利的。
除了待由打印机打印的第一标签之外,还可以提供第二标签,例如包含个人信息(例如名片式的)和广告信息的的第二标签,第二标签在RFID标签的每次书写操作中或者在第一标签的每次打印操作中生成,或者能长期不发生变化。为此目的,标记物中提供有接收该第二标签的第三接收装置。由于上文已经指出第二标签可以长期保留在标记物中,或者在书写RFID标签时可以重新生成并引入第三接收装置。
第三接收装置也有从外部即可读取的读取窗口。
为了保护RFID标签免遭破坏或其它的不利影响,可以进一步把RFID标签的第一接收装置安置在第二和第三接收装置之间,第二和第三接收装置用于打印第一和第二标签。
该接收装置的配置可以完全不同,例如可以用两根相对放置的导轨槽或导轨条形成接收装置,并且成C形环绕扁平的标签。这就意味着可以用简单的方式从标记物中抽出标签或者把标签推进标记物中。为了防止无意清除标记物中的标签,还可以进一步提供可松开的固定装置,例如钩环式拉锁和咬合式拉锁等。
所以该标记物适用于任何待运输的物品,如果固定装置是松紧型的将更为有利。
所以包含在RFID标签中的信息不会由于静电的突然释放而被破坏,如果RFID标签的外壳可以隔绝静电将更为有利。
另外,如果该外壳用不导电的材料制成将是有利的,尤其是用塑料材料。
为了防止RFID标签的弯曲和折叠,如果用硬质外壳更为有利。
根据权利要求23的特征,待运输的物品的识别系统得以实现。其有利配置在随后的权利要求24到27中作了阐明。
上述系统主要包括如权利要求2到9之一所述的打印机、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0到22所述的标记物和至少一个RFID标签。在此系统中,上文已经对打印机、标记物和RFID标签的优点作了讨论。仍要再次指出的是,RFID标签使得为待运输的物品(例如一件行李)长期提供(也就是说在多次运输操作中)同一个RFID标签成为可能,在每次运输操作中,该RFID标签可以重新书写相应的目的地信息或其中的部分信息。
除了打印机中已经存在的RFID读取单元之外,系统也可能包括独立的RFID读取单元。独立于打印机的该RFID读取单元的作用是在书写RFID标签之前用新的目的地信息核实RFID标签有无错误。除了独立于打印机的RFID读取单元之外,也可以为系统提供若干个带有便携式RFID读取单元的人,这些便携式RFID读取单元在合适的位置读取RFID标签上的信息,并以纯文本的形式、也即未编码的形式为用户加以说明。因此,万一发生错误或其它故障,包含在RFID标签内的信息仍可以读取出来,并可以把该件行李人工运输到指定的地点。
已经进一步证明,如果系统包含计算机输入/输出单元是有利的,依靠该输入/输出单元可以在输入的信息的基础上生成目的地信息,并把目的地信息转换成RFID标签的合适的编码形式。在这一方面还发现,如果输入/输出单元配有以磁形式存储的数据的读取单元是有利的。这样,例如乘机旅行时,就可以自动读取机票中包含的所有相关信息,如目的地、飞行号等等,并用计算机处理这些信息条款,然后为该件行李的RFID标签提供各自的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28的特征,上述方法得以实现。这一方面的有利配置在随后的权利要求29到33中作了阐明。
原则上需要指出,该方法能够实现上文中的RFID标签、打印机、标记物和系统已经实现的同样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其他的有利配置和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关于这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所用的术语“左”、“右”、“下”和“上”与附图中的图有关,附图标记位于常规的可以读取的位置。附图中
图1是如本发明所述的的系统的各个组分的示意图,图2是如本发明所述的打印机的横截面的简图,图3A-3D是如本发明所述的标记物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显示了如本发明所述的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打印机10在图1中仅是示意图,下文将参照图2对其加以详细说明,它位于合适的位置以分发RFID标签40和待打印的标签50,各自的目的地信息是未编码的和/或编码的形式。另外,打印机10也可以生成RFID标签和待打印的标签的结合体,该结合体有编码的和/或未编码的目的地信息,如图1的右边所示的条形RFID标签40′。此时,条形RFID标签40′的两个端部涂有一层粘合剂(未示出),在条形RFID标签40′通过待运输的物品上的孔之后,这些端部依靠该层粘合剂粘合在一起,从而使条形RFID标签40′粘贴到物品上。可以用合适的薄膜保护该粘贴剂涂层,当端部粘合在一起之后,薄膜被原封不动地抽出。
标记物60可以接收RFID标签40和待打印的或已经打印的标签,这些标签带有编码的和/或未编码的目的地信息,标记物60附在待运输的物品上,例如附在各件行李箱K的手柄上。如果该件行李K上已经有接收至少一个RFID标签40的标记物60,那么打印机就不必分配新的RFID标签40,只须通过合适的RFID标签书写/读取单元提供RFID标签40,下文将对此作详细描述。当该件行李K靠近打印机10或独立于打印机的、RFID标签的书写和/或读取单元时,可以在RFID标签40上书写新的目的地信息条款或从RFID标签中读取目的地信息条款。然而,如果该件行李K没有配备RFID标签40或者说如果已经存在的RFID标签40有缺陷,那么打印机10可以分配新的RFID标签40并在新的RFID标签40上书写合适的目的地信息,新的RFID标签40被打印机10分配之后被标记物60接收。
需要指出的是,优选RFID标签40或40′为被动式RFID标签,也就是说,标签自身不提供能量。书写或读取操作分别受到感应影响或受到由书写/读取单元发射或接收的无线电波的影响。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打印机10首先有外壳12,该外壳容纳了打印机的各个组成部分,下文将对此加以详细说明。正如图2所示,外壳12可以由两部分组成,即上壳12a和下壳12b。采用其他任何分割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打印至少一张标签,打印单元14安置在上壳12a的左侧区域,打印单元14在该标签上至少打印编码的或未编码的、待运输的物品的目的地信息条款。打印单元14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打印方式操作。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打印单元14优选基于热迁移打印方式操作。除了标签外,打印单元14也可以打印或生成其他文件。
待打印的标签或材料通过由四根相互分开的输送轴16a-16d构成的整体送入打印单元14。输送轴16a-16d是常规的结构,因此这儿不作详细描述。仅需指出的是,输送轴16a-16d相互重叠地安置在扇形结构内,这样对各种输送材料而言,输送轴16a-16d的卸料口(未作详细界定)的方向使得其当输送离开各自的输送装置16a-16d之后通过同一条通道。
RFID标签的书写/读取单元18安置在输送轴16a-16d和打印单元14之间。如图2所示,输送轴16a-16d的朝向以及RFID标签的书写/读取单元18的设置使得该标签既可以以卷筒的形式又可以以折叠成六角手风琴形结构的单张的形式安置在打印机10的下壳12b内,由于由输送装置16a-16d所确定的所有的输送通道都开在一条共同的传送通道内,该传送通道经过书写/读取单元18到达打印单元14。
在本实施例中,标签卷筒20安置在上壳12a内,该标签卷筒20借助于垂直的延伸轴22在上壳12a内旋转。标签纸幅24可以借助于第一输送轴16a和RFID标签的书写/读取单元18从标签卷筒20进至打印单元14或打印单元14的打印头并在此打印。打印之后,用切割单元26把打印过的标签从标签纸幅24上切断,然后经上壳12a内的分配口(未作详细说明)沉积在沉积面28上,切割单元26沿输送方向位于打印单元14的下游,沉积面28安置在打印机的上壳12a的外部。所以打印过的标签不会离开沉积面28,沉积面28可以斜向上。
又如图2所示,三个盒子30a-30c安置在下壳12b内且相互间有某种程度的重叠,这样折叠成六角手风琴形结构的、待打印或待书写的材料就容纳在各个盒子30a-30c内。正如上文已经指出的那样,RFID可以是卷筒形的或折叠的六角手风琴形的。
单个的盒子30a-30c可以从下壳12b中一个一个抽出或者一起抽出,并按照这种方式再次重新充填。
还需要指出的是,打印机10还有操作板42,该操作板42位于上壳12a顶部的左侧面,并且包含常规的操作元件和显示装置。操作元件和显示装置可以另外提供给RFID标签40、40′的书写/读取单元18,这样将要书写在RFID标签40、40′上的信息条款可以由打印机10直接输入,并由打印机10读取和显示。
图3A-3D显示了如本发明所述的标记物60的部分剖视图。标记物60的外壳62基本上是硬质的矩形框架。外壳62由非导体塑料材料制成,能保护RFID标签40免遭突然释放的、外部感应的静电的危害。固定装置64位于矩形框架62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装置由整体成形于框架62上的环形部分构成。
可以理解,固定装置64的结构能使它脱离矩形框架62并再次锁定到其上,使得标记物60可以从待运输的物品K上除去或连接在其上。
在框架62的内部有三个相互重叠的接收装置66a-66c,接收装置66a-66c由框架62的三个内部侧壁上的槽形成。接收装置66a-66c的每个槽的宽度使标签40、50能插入其中。
如图3D所示,在矩形框架62上与固定装置64相对的一端有一个开口68,通过它标签40、50可以插入接收装置66a-66c。为了能抽出单张标签40、50,矩形框架62在这一端的中心至少部分被隔断,这样就能抽出标签40、50中的一张,例如用手即可抽出。
接收装置66a-66c中间的一个、也即第一接收装置66b接收RFID标签40,而外面的两个接收装置66a、66c,也即第二和第三接收装置66a、66c分别接收各自的标签50,标签50由如本发明所述的打印机10的打印单元14打印。一方面,框架62是这样一种结构它在标记物60的顶部形成了一个视窗70,通过视窗70从外部即可读取标签50,标签50安置在上接收装置66a和下接收装置66c内。可以理解,矩形框架62也可以是这样一种结构安置在那两个接收装置66a、66c内的标签50只有一张能被看到。
如图3A-3D所示,标签50插入上接收装置66a内,该标签50记载有待运输的物品K的目的地信息,该信息以未编码的形式复制在标签50上。可以理解,那里也可以提供记载有编码形式的目的地信息条款的标签,例如以条形码的形式。
下面将参照与飞机乘客有关的例子对如本发明所述的系统的操作方式和如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加以说明已经有机票的飞机乘客首先去登记处,他在那里出示机票并把行李K放在登记处的称重装置上。首先假定行李K已经带有在标记物60里接收的RFID标签40。打印机内提供的RFID标签40的书写/读取单元18或可能单独提供的读取单元首先核对该RFID标签40是否适于操作。如果适于操作,已经读取并确定的机票内的数据借助于优先由RFID标签的书写和/或读取单元发射的无线电波被传递到该RFID标签40,该书写和/或读取单元独立于打印机10被提供。与此同时,或稍早或稍后,打印机10打印出登机牌和另一张标签50,在这种情况下,标签50也包含编码形式的、也即条形码形式的和/或未编码形式的、也即纯文本形式的目的地信息条款。该标签50被插入标记物60的第二接收装置66b。可能的是,另一张标签也可以由打印机10生成,该标签包含飞机乘客的个人信息等等,并被插入第三接收装置66c。然后该件行李K可以由传送系统传递至各架飞机上,在这种情况下,该传送操作受包含在RFID标签40内的数据的控制,该数据在控制点等处被读取并有选择地补充。
在对已经存在于行李K上的RFID标签40进行功能测试的过程中,如果证明该标签不再适于操作,那么打印机10立即分发新的RFID标签40,新的RFID标签40已经由打印机10内的RFID标签40的书写/读取单元18书写了目的地信息条款。然后该RFID标签40被操作员插入标记物60的中间的或第二个接收装置66a。然后已经作过说明的该操作继续进行。
如果没有RFID标签被标记物60或另一件合适的装置粘贴到行李K上,那么打印机10,例如在使用探测性RFID标签的情况下,可以分配至少部分书写有行李K的目的地信息条款的新RFID标签40,然后新RFID标签40由合适的标记物60连接到行李K上。
最后还应该指出,除了行李K的目的地信息之外,RFID标签40、40′或由打印机10的打印单元14打印的标签50还可以包含其他的信息条款。
权利要求
1.RFID标签(40)的使用方法,该RFID标签(40)是待运输的物品(K)、尤其是一件行李的目的地信息的载体,其特征在于能可逆地附着在物品(K)上的RFID标签(40)是作为能重复书写的目的地信息的载体保留在物品(K)上以进行下一次运输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标签(40)的使用方法,该RFID标签(40)是待运输的物品(K)的目的地信息的载体,其特征在于RFID标签(40′)有额外的打印区域,可以接收以编码和/或非编码形式打印的目的地信息条款。
3.一种打印机,它至少生成作为待运输的物品、尤其是一件行李的目的地信息的载体的标签,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打印标签(50)的打印单元(14),标签(50)上至少有待运输的物品(K)的、编码和/或非编码形式的目的地信息条款,第一输送轴(16a),用于把标签(50)送入打印单元(14),书写单元(18),用于书写RFID标签(40,40′),RFID标签(40,40′)上至少有待运输的物品(K)的目的地信息条款,和第二输送轴(16b),用于需要用书写单元(18)书写的RFID标签(40)的供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它有RFID标签(40)的读取单元(18)。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至少RFID标签(40)的读取单元(18)按标签(40,40′,50)的输送方向安置在打印单元(14)的上游。
6.如权利要求3到5之一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除了第一和第二输送轴(16a,16b)之外,至少还有一根其它的输送轴(16c),输送轴(16c)用于递送待由打印单元(14)打印的打印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根输送轴(16a,16b,16c,16d)连接到待打印的各种打印元件(50)或待书写的RFID标签(40)的供应单元(20,30a,30b,30c)上。
8.如权利要求3到7之一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它有一个智能卡读取单元。
9.如权利要求3到8之一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它有一个智能卡书写单元。
10.用于待运输的物品、尤其是一件行李的标记物,包括至少一个外壳(62),用于接收至少一张标签(40,50),固定装置(64),用于使外壳(62)附着在待运输的物品(K)上,和至少一个第一接收装置(66a),它位于外壳(62)内,用于接收RFID标签(40)。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标记物,其特征在于它有一个第二接收装置(66b),用于接收带有编码的和/或非编码的打印信息的标签(50)。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第二接收装置(66b)位于第一接收装置(66a)之上。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第二接收装置(66b)有读取窗口(70)。
14.如权利要求10到13之一所述的标记物,其特征在于它有第三接收装置(66c),用于接收带有编码的和/或非编码的打印信息的其他标签。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第三接收装置(66c)有可从外部读取的读取窗口。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接收装置(66a)位于第二和第三接收装置(66b,66c)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0到16之一所述的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接收装置(66a-66c)分别由两两相对的导轨槽形成,该导轨槽成C形环绕标签(40,50)的边缘。
18.如权利要求10到17之一所述的标记物,其特征在于标签也可以安置在接收装置(66a-66c)内。
19.如权利要求10到18之一所述的标记物,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64)最好是可松开的。
20.如权利要求10到19之一所述的标记物,其特征在于RFID标签(40)关于静电绝缘。
21.如权利要求10到20之一所述的标记物,其特征在于外壳(62)由不导电的材料制成,优选塑料。
22.如权利要求10到21所述的标记物,其特征在于外壳(62)是硬质的。
23.一种用其目的地信息标注待运输的物品、尤其是一件行李的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3到9之一所述的打印机(10),如权利要求10到22之一所述的至少一个标记物(60),和至少一张RFID标签(40)。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有独立于打印机(10)的RFID标签的书写和/读取单元,在识别RFID标签(40)的基础上用于检测其有无错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RFID标签的书写和/或读取单元是可携带的。
26.如权利要求23到25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打印机(10)连接到计算机的输入/输出单元上。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输出单元包括读取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编码信息的单元。
28.一种用其目的地信息标注待运输的物品、尤其是一件行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带有RFID标签的待运输的物品,在RFID标签内至少写入目的地信息条款,和为该物品提供至少一个标签,其上至少打印有编码和/或非编码形式的目的地信息条款。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到达目的地之后,该RFID标签保留在该物品上。
30.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物品上已经有RFID标签的情况下,要在书写该RFID标签之前核实其有无错误。
31.如权利要求28到3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RFID标签有缺陷的情况下,分配装置会分配新的RFID标签,已经为新的RFID标签提供了相应的目的地信息条款。
32.如权利要求28到3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书写该RFID标签之前或之后,为待运输的物品打印并分配至少一个标签,该标签包含编码的和/或非编码的目的地信息条款。
33.如权利要求28到3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RFID标签和该至少一个的标签由标记物接收,标记物可以附着在待运输的物品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RFID标签(40)的使用、打印机(10)、系统以及所用的方法。RFID标签(40)是待运输的物品(K)、尤其是行李的目的地信息的载体;打印机(10)至少用于制备标签(50),标签(50)也是待运输的物品(K)的目的地信息的载体;所述的系统用于标注待运输的物品(K)。根据本发明,RFID标签(50)保留在待运输的一件行李(K)上,直到所述的标签(40)出现故障而不得不更换。
文档编号G09F3/18GK1582454SQ01817816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3日
发明者延斯·拉库尔·苏伯格 申请人:埃弗里-丹尼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