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吸墨方便的墨水瓶及瓶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办公和学习盛放书写墨水的墨水瓶及瓶盖。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墨水瓶都是由一个带螺纹瓶口和瓶盖及瓶体构成。这种结构的墨水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当墨水较满时,用笔吸墨水,因不易掌握墨水深浅,容易沾污笔杆,需要用纸或干布擦干净才能使用,当墨水较少时,又易使笔尖触到瓶体损伤笔尖,而且当墨水少到一定程度,笔已无法吸入墨水,使每瓶墨水都残留有一部分墨水被浪费掉,造成损失。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吸墨方便,不会浪费墨水的墨水瓶及瓶盖。本实用新型的墨水瓶及瓶盖,包括瓶体、瓶盖,其特征是瓶体上有带螺纹的瓶口A和瓶口B,瓶体底壁加厚,并在瓶底对应瓶口A中部开有圆形凹坑;在瓶口A上有瓶盖A,瓶口B上有瓶盖B,瓶盖A上部设有带防尘盖的储墨池,下部有与瓶口配合的连接螺纹和密封垫圈,中间有连接输墨管的通孔,输墨管装在储墨池底与圆形凹坑底之间,下端为斜口;瓶盖B内有与瓶口B配合的连接螺纹和密封垫圈,盖上设有打气胶囊,打气胶囊有气嘴穿过瓶盖B进入到瓶体内。
当用笔吸墨时,先用手压打气胶囊使墨水瓶内产生压力,瓶内墨水受压后通过输墨管上升到瓶盖上部的储墨池内,这时可方便直观地在瓶上进行吸墨操作。吸完墨后,并将瓶盖B拧松减压,储墨池内的墨水会自动流回到瓶内,待储墨池的墨水全部回流到瓶内后,再将瓶盖B拧紧即可。
本实用新型吸墨方便的墨水瓶及瓶盖,解决了现有墨水瓶所存在的问题,不沾污笔杆,不伤笔尖,不浪费墨水,使用方便。
四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吸墨方便的墨水瓶及瓶盖的示意图。
图中1是瓶体,2是瓶盖A,3是打气胶囊,4是瓶盖B,5是输墨管,6是气嘴,7是防尘盖,8是储墨池,9是瓶口A,10是瓶口B,11为圆形凹坑。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按瓶体1高为65mm,宽为95mm,瓶的四周壁厚为3mm,瓶底壁厚5mm,瓶底圆形凹坑11深为2.5mm,直径为8mm,瓶口A、B高为17mm,外径为26mm,壁厚为3mm,两瓶口中心之间相距为46mm,制成瓶体1;瓶盖A高为37mm,内径为26mm,壁厚为2.5mm,下部与瓶口连接部分高为17mm,上部的储墨池8为漏斗形,高为20mm,中间连接输墨管5的通孔直径为2mm,输墨管5外径与瓶盖通孔相符,以能紧密连接为宜,输墨管5装接在储墨池8底与圆形凹坑11底之间,下端为斜口;瓶盖B高为17mm,内径为26mm,盖内有与瓶口B配合连接的螺纹和密封垫圈,盖上设有打气胶囊3,打气胶囊的气嘴6穿过瓶盖B进入瓶体内。
权利要求1.一种吸墨方便的墨水瓶及瓶盖,包括瓶体(1)及瓶盖,其特征是瓶体(1)上开有带螺纹的瓶口A(9)和瓶口B(10),瓶体(1)底壁加厚,并在瓶体底对应瓶口A(9)中部开有圆形凹坑(11);在瓶口A(9)上有瓶盖A(2),瓶口B(10)上有瓶盖B(4),瓶盖A(9)上部设有带防尘盖(7)的储墨池(8),下部有与瓶口配合的连接螺纹和密封垫圈,中间有连接输墨管(5)的通孔,输墨管(5)装在储墨池(8)底与圆形凹坑(11)底之间,下端为斜口;瓶盖B(4)内有与瓶口B(10)配合的连接螺纹和密封垫圈,盖上设有打气胶襄(3),打气胶襄(3)有气嘴(6)穿过瓶盖B(4)进入到瓶体(1)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墨方便的墨水瓶及瓶盖,其特征是瓶体(1)上有瓶口A(9)和瓶口B(10),瓶体底对应瓶口A(9)中部有圆形凹坑(11);在瓶口A(9)上有瓶盖A(2),瓶口B(10)上有瓶盖B(4),瓶盖A(2)上部设有带防尘盖(7)的储墨池(8),下部有与瓶口配合的连接螺纹,中间连接有输墨管(5);瓶盖B(4)内有与瓶口B(10)配合的连接螺纹,盖上设有打气胶囊(3),打气胶囊(3)有气嘴(6)穿过瓶盖B(4)进入瓶体(1)内。吸墨时,用手按打气胶襄打气,使瓶内产生压力,瓶内墨水受压后通过输墨管(5)上升至瓶盖上部的储墨池(8),这样,就可直观地在瓶外进行吸墨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墨水瓶及瓶盖,吸墨时不沾污笔杆,不伤笔尖,不浪费墨水,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43L25/00GK2541207SQ02236498
公开日2003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4日
发明者李小燕 申请人:李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