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夹的夹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71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文件夹的夹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文件夹的夹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人常会以文件夹作为资料或文件的汇整与收藏,通过文件夹的使用,一方面可使原本凌乱的资料或文件获得较整齐的收纳与陈列,另方面亦有助于资料或文件的翻阅,实为一不可缺少的文具用品。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文件夹,大致可分为袋装及夹装两种不同型态,其中又以夹装式文件夹的运用最为广泛,其特点是价格低廉、夹装张数较不受限、增减取置容易、以及翻阅方便,是以深受一般消费者青睐及采用。
在此类夹装式文件夹的夹装结构设计上,通常采用铁夹、弹簧夹或簧片夹等夹具作为资料或文件的夹装固定,以铁夹式夹具而言,虽其使用较为简便,但其成本却甚为高昂,而弹簧夹及簧片夹的成本虽较为低廉,但其夹装上却必须先行对资料或文件加以打孔以供弹簧或簧片穿设,且在资料或文件的取置上均相当不便,难以符合经济、实用的原则。
再者,上述夹具多采用直接固定在文件夹的设计,导致其制造上必须经过额外的夹具与文件夹固结加工作业,无形中将影响其整体的成本,且若文件夹或夹具毁损时,其整体即不堪使用,对于其未损坏的部分而言,实为资源浪费,加上此类夹具固设在文件夹的设计,仅能适用在具有一定硬度的文件夹,对于软式的透明塑胶文件夹则不具适用性,诚为其产业利用上的不利限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文件夹的夹装结构设计不尽理想,本发明人特着手进行研发设计,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即其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文件夹的夹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文件夹的夹装结构,主要包括文件夹及夹具两部分,其特征在于该文件夹,系采用塑胶片材折制而成,以其折合侧为夹装部,在文件夹的夹装部上、下片部位通过弧曲切缝而分别冲裁设置有一对嵌片,该上片的嵌片呈开口朝前型态,而该下片的嵌片呈开口相对朝内型态;该夹具,系采用弹性材质折制而成,其整体呈U型夹态样,该夹具的上夹片端缘向内反折成倒钩部,同时上夹片端缘略与下夹片接触,使该夹具的开口侧保持夹合状态,并具有弹性张离裕度。
其中,该夹具的长度大致与文件夹夹装部下片的二嵌片间距相符,但大于文件夹夹装部上片的二嵌片的最大距离。
而该文件夹可在内部结合一内衬片,该内衬片相对于文件夹的折合侧而延伸折设一适当宽度的包覆片,构成文件夹的夹装部,同时配合其夹具的套夹需求而在该包覆片冲裁设有开口朝前的二嵌片,在该内衬片则冲裁设有开口相对朝内的二嵌片。
另外,该文件夹还可配合一外衬式夹片,另在外衬式夹片内部结合一内衬片,从而形成有一外衬套夹式的文件夹夹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经由针对文件夹所作的不同开口型嵌片设置,配合夹具的结构设计,使其能以最简易的结构提供文件夹对资料或文件的夹装功能需求,不但制造成本低廉,且在其夹装操作上,仅需以推移夹具方式即能轻易完成对资料或文件的夹装或释放,加上其文件夹与夹具采用可分离式设计,故而在其中一者毁损时,只需将毁损者更换成新品即可重复使用,可有效避免资源浪费,整体而言,确为一种结构简易、成本低廉且使用便利的夹装结构,诚具产业利用价值及实用性。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顶面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顶面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夹装使用状态一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夹装使用状态二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一夹装使用状态的剖面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9系本实用新型又一夹装使用状态的剖面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0系本实用新型另一夹装使用状态的剖面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1系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资料或文件的夹装作业步骤一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2系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资料或文件的夹装作业步骤二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3系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资料或文件的夹装作业步骤三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4系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资料或文件的夹装作业步骤四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5系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6系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17系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配合外衬式夹片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18系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配合外衬式夹片及文件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技术手段及功效达成方面,谨配合图式再予举例进一步具体说明在后首先,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3本实用新型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及图4、5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主要包括文件夹10及夹具20两部分,其中该文件夹10,系采用塑胶片材折制而成,以其折合侧为夹装部,在文件夹10的夹装部上、下片11、12部位通过弧曲切缝而分别冲裁设置有一对嵌片13、13′、14、14′,该上片11的嵌片13、13′是呈开口朝前型态,其二嵌片13、13′的最大距离必须小于夹具20的长度,而该下片12的嵌片14、14′则呈开口相对朝内型态,其二嵌片14、14′的间距概与夹具20的长度相符;该夹具20,系采用略具弹性的材质折制而成,其整体概呈U型夹态样,夹具20的长度大致与文件夹10下片12二嵌片14、14′间距相符,但大于文件夹10上片11的二嵌片13、13′的最大距离,该夹具20的上夹片21端缘向内反折成倒钩部22,同时上夹片21端缘略与下夹片23接触,使夹具20的开口侧保持夹合状态,并具有弹性张离裕度;经由上述结构设计,将该夹具20套夹在文件夹10的夹装部时,可利用文件夹10下片12的二嵌片14、14′对夹具20下夹片23侧缘形成含夹导持型态,使夹具20作前后推移操作,而通过文件夹10上片11的二嵌片13、13′则对夹具20上夹片21的倒钩部22形成嵌卡限位,以限制夹具20的向后推移行程(请参阅图6~10所示);以此文件夹10预设的嵌片13、13′、14、14′配合夹具20构成的本实用新型夹装结构(请参阅图11~14所示),在实施资料或文件1的夹装作业时,先将夹具20向后推移,并将资料或文件1夹置在文件夹10内部后,再将夹具20往前推移,利用文件夹10下片12的二嵌片14、14′对夹具20下夹片23形成的稳定导持效果,配合夹具20开口侧的弹性张离裕度,可使夹具20轻易地顺势对资料或文件1取得夹装固定;而欲取下资料或文件1时,亦仅需将夹具20往后推移,即可释放夹具20对资料或文件1的夹装状态,并通过文件夹10上片11的二嵌片13、13′对夹具20上夹片21倒钩部22的嵌卡限位,可有效避免夹具20因操作不慎或用力过猛而脱离文件夹10,以利于再次的夹装操作;另外,请参阅图15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及图16的结构组合示意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其主要是将本实用新型的夹装结构运用在不同型式的文件夹30上,该文件夹30基本上仍采用塑胶片材折制而成,在其内部进一步结合有内衬片31,并使该内衬片31相对于文件夹30的折合侧而延伸折设一适当宽度的包覆片32,以构成文件夹30的夹装部,而配合其夹具20的套夹需求,在该包覆片32冲裁设有开口朝前的二嵌片33、33′,而在该内衬片31则冲裁设有开口相对朝内的二嵌片34、34′,由此,同样可利用内衬片31的二嵌片34、34′对夹具20下夹片23侧缘形成含夹导持型态,使夹具20作前后推移操作,以对资料或文件1形成夹装或释放,而通过其包覆片32的二嵌片33、33′则对夹具20上夹片21的倒钩部22形成嵌卡限位,以防止夹具20向后推移时不慎脱出,使其具有使用便利性与实用性;另请参阅图17、18系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配合一外衬式夹片35及文件1的结构组合示意图,其余结构组成与使用方法与上述另一较佳实施例类似,在此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文件夹的夹装结构,主要包括文件夹及夹具两部分,其特征在于该文件夹,系采用塑胶片材折制而成,以其折合侧为夹装部,在文件夹的夹装部上、下片部位通过弧曲切缝而分别冲裁设置有一对嵌片,该上片的嵌片呈开口朝前型态,而该下片的嵌片呈开口相对朝内型态;该夹具,系采用弹性材质折制而成,其整体呈U型夹态样,该夹具的上夹片端缘向内反折成倒钩部,同时上夹片端缘与下夹片接触,该夹具的开口侧保持夹合状态,并具有弹性张离裕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的夹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具的长度与文件夹夹装部下片的二嵌片间距相符,但大于文件夹夹装部上片的二嵌片的最大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的夹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文件夹在内部结合一内衬片,该内衬片相对于文件夹的折合侧而延伸折设一适当宽度的包覆片,构成文件夹的夹装部,同时配合其夹具的套夹需求而在该包覆片冲裁设有开口朝前的二嵌片,在该内衬片则冲裁设有开口相对朝内的二嵌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的夹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文件夹配合一外衬式夹片,另在外衬式夹片内部结合一内衬片,形成有一外衬套夹式的文件夹夹装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文件夹的夹装结构,包括文件夹及夹具两部分,其特点为在一体折制成的文件夹的折合侧上、下片部位分别冲裁设置有一对嵌片,其中该上片的嵌片呈开口朝前型态,其下片的嵌片呈开口相对朝内型态;而该夹具则呈U型夹态样,其上夹片端缘向内反折成倒钩部,同时夹具的开口侧保持呈夹合状态,并具有弹性张离裕度。本实用新型能以最简易的结构提供文件夹对资料或文件的夹装功能需求,不但制造成本低廉,且在其夹装操作上,仅需以推移夹具方式即能轻易完成对资料或文件的夹装或释放,加上其文件夹与夹具采用可分离式设计,故而在其中一者毁损时,只需将毁损者更换成新品即可重复使用,可有效避免资源浪费。
文档编号B42F9/00GK2637181SQ03232218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3日
发明者苏恳瑞 申请人:苏恳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