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67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改进了的接地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组件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现象来显示图象的平板显示组件,更为突出的是,由于其具有优异的显示特征,如显示容量、亮度、对比度、残留图象和视角等,被认为是可以替代阴极射线管(CRT)的下一代平板显示组件。
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包括在其上显示图象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与PDP相对设置的底板。
PDP由前面板和后面板结合而成,前面板和后面板分别包括多个维持电极对和多个寻址电极。另外,放电单元被设置在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
具有上述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通过选择性地对放电单元放电来显示图象。因而,在底板上安装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安装了产生控制信号的电路器件。电路器件产生的控制信号通过接线电缆,如挠性印刷电路(FPC),传送给显示面板的电极。
但是,为了可靠地将精确控制信号施加给面板电极,应当在产生和传递上述信号的电路网络里恒定地保持参考电压(地线电压)。
根据传统工艺,接线电缆的地线与电路板的接地区电连接,而电路板的接地区接地至底板,因此接线电缆通过电路板间接接地至底板。
然而,由于接线电缆的接地是通过电路板实现的,所以参考电压线的长度增加,因此该线的电阻增加以及该线变得容易受到在组件内部和外部产生的噪音的影响。因此,不能恒定地保持参考电压。另外,由于接地结构变得复杂,因此接地的稳定性降低,外部的冲撞或震动会导致接地失效。特别地,近年来放电单元变得超细,因而应该在单元上安装更多的电路装置和接线电缆。因此,应当改进接地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了的接地结构以稳定驱动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于显示高清晰度图象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包括底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位于底板前面由底板支撑并且显示图象;电路板,在其上安装了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多个电路器件,该电路板位于底板后面由底板支撑;以及接线电缆,其电连接电路板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并直接接地至底板。
连接电路板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接线电缆可以是挠性印刷电路。
接线电缆的地线可以通过挤压部件紧贴在底板上。
可以在接线电缆上形成通孔,在底板上形成联结孔,并且挤压部件可以是穿过通孔与联结孔相联接的联结器。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代表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表示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示出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接地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沿图2中A-A线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横截面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沿图4中B-B线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表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表示图1中示出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透视图。另外,图3是表示沿图2中A-A线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1,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105被前壳110和后盖170所包围,从而成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1。
等离子体显示组件105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140,底板150和电路单元160。PDP 140包括前面板120和与前面板120相对的后面板130。由玻璃材料形成的PDP 140,成为利用放电现象来形成图象的图象显示单元。多个维持电极对(未示出)和多个寻址电极(未示出)分别以预定构图形成在前面板120和后面板130上。与电路板166相连的接线电缆161将信号传送给面板上的电极。
底板150起到促进PDP 140和电路单元160的热量发散的散热板的作用,并且它包括一大块区域以形成参考电压区域。因此,底板150是由具有更高热导率和电导率的材料形成的,例如,铝。底板150可以用模铸方法或模压方法制造。
电路单元160安装在底板150的后部用于驱动PDP 140。电路单元160包括电路板166和各种接线电缆,在电路板166上安装了将控制信号传送给PDP140的电极的多个电路器件165。在此,可以使用挠性印刷电路作为将面板的电极与电路板166连接的接线电缆161。
如图3所示,接线电缆161可以形成为层叠体,该层叠体包括基体膜161a,例如,聚酰胺膜;形成在基体膜161a下表面上的粘接层161b;铜层161c,在其上形成构图;以及阻焊(SR)层161d。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105中,连接电路板166和PDP 140的接线电缆161的地线162直接接地到底板150。参考图2和3,形成在接线电缆161两侧上的地线162可以形成为用于提高接地稳定性的大的面积。
另外,如图3所示,接线电缆161的保护层如SR层161d不是形成在地线162的下面,因而地线162是暴露于外的。因此,地线162通过暴露的部分直接接地至底板150。这里,地线162通过挤压部件163与底板150挤压接触,并且挤压部件163可以形成为联结器,例如,螺栓。另外,在接线电缆161上形成通孔161’,并且在底板150上形成联结孔(未示出),因而挤压部件163可以穿过通孔161’与联结孔联接,从而将地线162紧贴到底板150上。
如图2所示,如果将接线电缆161的通孔161’形成在地线162上,则被挤压部件163压紧的地线162能够有效地与底板150接触。
如上所述,由于接线电缆161的地线162直接接地至底板150,所以能够降低由参考电压线的电阻引起的电压变化以及在组件内部和外部产生电磁波引起的噪音影响,从而能够恒定保持参考电压。因此,能够可靠地将精确信号传送给面板140的电极,并且精确地显示想要的图象。
另外,由于接线电缆161的地线162直接接地至与底板150而没有通过电路板166,所以能够提高接地的稳定性,并且不管外部的冲撞或震动能够稳定地驱动组件105。
在附图中,地线162形成在接线电缆161的两侧,然而,形成地线162的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沿图4中B-B线该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的截面图。除下面将要描述的技术特征外,等离子体显示组件105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这些元件执行与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相同的功能。
参考图4和5,形成在接线电缆261两侧上的地线262通过暴露的部分直接接地至底板250。这里,挤压部件263使接线电缆261与底板250彼此挤压地接触,并且挤压部件263可以形成为包括突起263’的平板。突起263’形成在与地线262相应的部分上,从而有效地将地线262压向底板250。
另外,如图4所示,可以延长挤压部件263以同时挤压多个接线电缆261。可以用螺栓264将挤压部件263联结到底板上,其中螺栓264是穿过形成在挤压部件263两端的固定孔263”而与联结孔251相联结的。
如果使用上述的接地结构,就不需要在接线电缆261上形成通孔161’(参考图2),而且可以减少联接操作的步骤,因此提高了制造面板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另外,包括前面板220和后面板230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40、包括电路器件265和电路板266的电路单元260以及包括基体膜261a、粘接层261b、铜层261c和SR层261d的接线电缆261是与上面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相同的元件。
在等离子体显示组件中,给面板的电极提供信号的驱动器件可以直接安装在接线电缆上,并且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可以用于这种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由于连接电路板和面板电极的接线电缆的地线直接接地至底板,所以可以降低由参考电压线长度增加引起的线阻以及在组件内部和外部产生的噪音,因此恒定保持参考电压。
另外,通过简化接地结构可以提高接地稳定性,因而可以防止由外部的冲撞或震动所引起的接地失效。因此,能够稳定地将精确信号传送给面板的电极,并且稳定地显示想要的图象。
特别地是,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由于接地可靠,各种电路器件和接线电缆可以稳定工作,因此,该等离子体显示组件适合于显示高分辨率和高品质的图象。
虽然已经参考代表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地说明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下述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变动。
权利要求
1.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包括底板;由底板支撑位于底板前面并且显示图象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电路板,在其上安装了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多个线路器件,该电路板由底板支撑位于底板后面;电连接电路板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接线电缆,其直接接地至底板。
2.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连接电路板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接线电缆是挠性印刷电路。
3.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接线电缆的地线通过挤压部件紧贴在底板上。
4.权利要求3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在接线电缆上形成通孔,在底板上形成联结孔,挤压部件是穿过通孔联结到联结孔的联结器。
5.权利要求3的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其中挤压部件是板状材料,在其上形成突起。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组件。该组件包括底板;由底板支撑位于底板前面并且显示图象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电路板,在其上安装了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多个线路装置,其由底板支撑位于底板后面;和电连接电路板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接线电缆,其直接接地至底板。因此,具有这种接地结构的组件能够稳定地工作,适合于形成高分辨率的图象。
文档编号G09F9/313GK1609921SQ2004100921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6日
发明者金大圭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