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61850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的技术,尤其是关于一种通过施加稳定的波形,能够稳定壁电荷控制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板利用He+Xe、Ne+Xe、He+Ne+Xe等气体放电时所发出的147nm紫外线激射荧光体的方法进行发光,从而能够显示包含了文字和图像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这种等离子显示板通过根据视频数据调整各个像素放电时间,显示映像。最近正加大对这种显示技术的开发,以提供更优质的画面图像。
尤其是3电极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板由于放电时利用了电介质层积累的壁电荷,因此就降低了放电所必须的电压,并由于有了等离子体的溅射(Sputtering)对各个电极进行保护,因此这种等离子显示板具有电压驱动低和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1是显示现有的以矩阵变换电路形态排列在交流型等离子显示板上的放电单元结构斜视图,图2是图1所示放电单元的截面图。
如图1和图2所示,3电极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板的放电单元由设置在上部基板10上的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以及设置在下部基板18上的寻址电极(X)组成。各个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都包含了透明电极12Y、12Z和金属Bus电极13Y、13Z。金属总线(以下简称Bus)电极13Y、13Z的线幅比透明电极12Y、12Z的线幅小,设置在透明电极的一侧边缘部位。
透明电极12Y、12Z通常由锡化铟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锡锌氧化物(Indium Tin Zinc OxideITZO)等金属氧化物制成,设置在上部基板10上。金属Bus电极13Y、13Z通常由铬(Cr)等金属材料制成,设置在透明电极12Y、12Z上,起到了减小由电阻很高的透明电极12Y、12Z引起的电压降的作用。并排设置了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的上部基板10上设置了电介质层14和保护膜16。
保护膜16能够防止由于等离子体放电时发生溅射而引起的电介质层14损伤,并且能够提高2次电子的放出效率。保护膜16通常采用氧化镁(MgO)材料制作而成。
设置寻址电极(X)的下部基板18包含有下部电介质层22、间隔壁24。下部电介质层22和间隔壁24表面涂有荧光体层26。寻址电极(X)的设置方向与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的方向交叉。
间隔壁24与寻址电极(X)并排设置,能够防止气体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和可视光线泄漏到相邻的放电单元中。荧光体层26受到等离子体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的激射,能够放射出红色(R)、绿色(G)或者蓝色(B)等颜色中的任意一种颜色。在上/下部基板44a、44b与间隔壁124之间的放电空间中,注入了能够进行气体放电的He、Ne、Ar、Xe、Kr等惰性气体、上述气体的组合放电气体(也称为混合气体)或者能够通过放电产生紫外线的卤素(Excimer)气体。
图3是显示用于体现256灰度的8bit默认码(Default Code)的帧结构示意图。
这种3电极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板为了体现画面图像的灰度(GrayLevel),将一帧分成多个发光次数不同的子域。又分别被划分成了能够进行均衡放电的复位期间、用于选择放电单元的寻址期间以及根据放电次数体现灰度的维持期间。举例说明,在想要将画面图像以256灰度进行显示的情况下,相当于1/60秒的画面期间(16.67ms)被划分成了8个子域(Subfield)(SF1至SF8),8个子域(Subfield)(SF1至SF8)又分别被划分成了复位期间、寻址期间和维持期间。各子域(Subfield)的复位期间和寻址期间是相同的。用于对要进行放电的单元进行选择的寻址放电是由作为X电极和Y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引起的。维持期间在各子域(Subfield)中呈22(n=0、1、2、3、4、5、6、7......)的比率增加。在各个子域中,由于维持期间不同,因此就显示出了画面图像的灰度。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现有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波形图。
如附图4所示,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帧中包含的第一个子域(SF1)分成复位期间(RPD)、寻址期间(APD)和维持期间(SPD)进行驱动。
复位期间(RPD)中,复位脉冲(RP)提供到扫描电极(Y)上。复位脉冲(RP)当其以上升斜坡(Ramp-up)波形上升(Set-up)时,电压将会增加,当其下降时,电压就会降低。上升(Set-up)时,就会产生复位放电,上部电介质层14上生成壁电荷。然后,在下降时,根据降低的电压,将部分不必要的荷电粒子清除,防止壁电荷进行错误放电,并对接下来的寻址放电提供一定的帮助。为了减少壁电荷,复位脉冲在(RP)下降(Set-down)时,必须向维持电极(Z)提供正极(+)直流电压。
这种复位脉冲(RP)所提供的正极(+)直流电压由于呈缓慢减少的状态,因此在复位脉冲(RP)下降时,扫描电极(Y)就会相对维持电极(Z),变成负极(-),这样极性就发生了转换,从而减少了上升(Set-up)时所产生的壁电荷。
寻址期间(APD)中,扫描电极(Y)接收到具有负极(-)扫描电压(Vy)的扫描脉冲(SP),同时寻址电极(X)接收到了数据脉冲(DP),这样就产生了寻址放电。能形成寻址放电的壁电荷被维持在进行不同放电单元寻址期间中。
维持期间(SPD)的开始步骤,扫描电极(Y)会接收到触发脉冲(TP),寻址期间(APD)中形成了充分壁电荷的放电单元就会开始进行维持放电。然后,交替向维持电极(Z)和扫描电极(Y)提供与维持电压(Vs)相关的维持脉冲(SUSPz、SUSPy),保持住维持区间(SPD)中的维持放电。这时,在提供最后维持脉冲(SUSPy)的图4所示的(A)时间点上扫描电极(Y)就会堆积壁电荷,图4所示的(A)时间点上,扫描电极(Y)被加上了维持脉冲(SUSPy),维持电极(Z)被加上了接地电位(GND)。那么,利用扫描电极(Y)与维持电极(Z)之间的维持电压差(Vs),正极(+)电压就提供到了扫描电极(Y)上,扫描电极(Y)的电介质层上就会堆积如附图5(a)所示的负极(-)壁电荷。而且,维持电极(Z)受到的负极(-)电压与扫描电极(Y)上的相同,这样维持电极(Z)的电介质层就会堆积如附图5(a)所示的正极(+)壁电荷。此外,由于寻址电极(X)被加上了接地电位(GND),因此寻址电极(X)受到的负极(-)电压与维持电极(Z)相同,这样寻址电极(X)的电介质层也会堆积正极(+)壁电荷。
在紧接着维持期间(SPD)的消除区间(EPD)中,维持电极(Z)接收到清除脉冲(EP),并终止进行维持放电。清除脉冲(EP)具有放光程度较小的灯波,并且为了消除放电,还具有1 程度的较窄脉冲幅。通过这种清除脉冲(EP)短时间的消除放电,就会清除荷电粒子,并终止进行放电。也就是说,当维持电极(Z)被加上具有电压差的清除脉冲(EP),壁电荷逐渐消除的话,扫描电极(Y)与维持电极(Z)之间就会产生消除放电。更详细的说,通过逐渐增减维持电极(Z)的正极(+)电压,维持电极(Z)的电介质层上的负极(-)壁电荷就会逐渐增加。因此,在图4的(A)时间点上,维持电极(Z)的电介质层上堆积着的正极(+)壁电荷就会与渐渐增加的负极(-)壁电荷中和,然后逐渐减少。与此相同,如果给维持电极(Z)加上清除脉冲(EP)的话,扫描电极(Y)的电介质层上就会渐渐堆积起正极(+)壁电荷。因此,在附图4的(A)时间点上,扫描电极(Y)的电介质层上堆积着的负极(-)壁电荷因为与逐渐增加的正极(+)壁电荷相中和而减少。
然后,在维持电极(Z)被加上清除脉冲(EP)之后的附图4的(B)时间点上,从维持电极(Z)堆积壁电荷的形态来看,如附图5b所示,利用消除放电,扫描电极(Y)上就堆积了少量的负极(-)壁电荷,维持电极(Z)堆积了少量的正极(+)壁电荷。
在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驱动的现有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中,在寻址期间中,为了选择放电单元,扫描电极(Y)被加上了低电压,维持电极(Z)被加上了用于产生寻址放电的电压。这时,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之间,为了减少各个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之间的电压差,防止在进行寻址放电之前产生错误放电,必须维持一定水准的电压。这种电压供给增加了耗电量,并由于持续进行电压供给,因此会导致放电单元构成要素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耗电量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基于细分为以下期间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向第1电极和第2电极中的至少其中一个依次提供扫描信号,对放电单元进行初始化的复位期间;用于选择放电单元的寻址期间;维持住被选择放电单元进行放电的维持期间。本发明还包含下述步骤在上述寻址期间期间中,在向上述第1电极提供包含扫描信号的灯电压的同时,将灯电压外加给上述第2电极。
在上述寻址期间中,给上述第1电极加上灯电压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将上升到第1电压的灯电压加到第1电极上的步骤;在第1电极的电压上升到上述第1电压之后,给第1电极加上上述扫描信号的步骤;在加上了上述扫描信号之后,使上述第1电极的电压下降到基底电压的步骤。
在上述寻址期间中,给上述第2电极加上灯电压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在给第2电极加上上述扫描信号的时候,将上升到第2电压的灯电压提供给上述第2电极的步骤;在第2电极被加上了上述扫描信号的期间中,上述第2电极维持住上述第2电压的步骤;上述第2电极的电压在上述第2电压中下降到基底电压。
上述第1电压和第2电压之和为能够产生寻址放电的电压值。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基于向扫描电极提供扫描信号,向寻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并选择放电单元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包含了在上述扫描信号的前后渐进改变上述扫描电极电压的步骤。
对于本发明除上述目的之外的其他目的和效果,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通过在寻址期间中以灯波形态向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提供电压,能够很容易地积累壁电荷,并且与以往急剧增加和减少的波形供给相比,提高了放电单元的应答速度。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显示现有的3电极交流面放电等离子显示板放电单元的斜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等离子显示板的截面图。
图3是显示用于体现256灰度的8bit默认码(Default Code)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波形图。
图5a和图5b是显示根据图4的波形,堆积在上部电介质层中的壁电荷形态示意图。
图6是显示对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进行驱动的驱动波形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Y扫描电极Z维持电极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6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驱动波形的示意图。
如附图6所示,复位期间的上升期间(SU)中所有的扫描电极(Y)都同时被加上了上升斜坡(Ramp-up)波形。与此同时,维持电极(Z)和寻址电极(X)被加上了0[V]电压。利用上升斜坡(Ramp-up)波形,在整个画面的放电单元的扫描电极(Y)与寻址电极(X)之间以及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之间进行作为无光放电的上升放电。在这种上升放电的作用下,寻址电极(X)和维持电极(Z)上就会堆积正极(+)壁电荷,扫描电极(Y)上就会堆积负极(-)壁电荷。复位期间的下降期间(SD)中,下降Ramp-up波形被同时加到了扫描电极(Y)上。下降斜坡(Ramp-up)波形能使电压大致从维持电压(Vs)开始逐渐下降到基底电压(GND)或0[V]电压。在这个下降斜坡(Ramp-up)波形被提供到扫描电极(Y)的期间中,维持电极(Z)和寻址电极(X)上就接收到了0[V]电压。当要提供这种下降斜坡(Ramp-up)波形的时候,扫描电极(Y)与寻址电极(X)之间以及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之间进行作为无光放电的下降放电。这时,利用下降放电,就能清除上升放电时所产生的壁电荷中寻址放电所不需要的过量的壁电荷。从这种复位期间中壁电荷的变化来看,寻址电极(X)上的壁电荷几乎没有变化,上升放电时所产生的扫描电极(Y)上的负极(-)壁电荷中的一部分会由于下降放电而发生减少。相反,维持电极(Z)在上升放电时虽然形成了正极壁电荷,但是相当于在下降放电时扫描电极(Y)所减少的负极壁电荷也被加到了维持电极(Z)。
寻址期间中,向扫描电极(Y)提供的电压波形在基底电压(GND)或0[V]电压中以灯波形态上升到第1电压,然后,矩形波形态的负极扫描脉冲(scan)被加到了第1电压中,第1电压又以灯波形态重新减少到了基底电压(GND)或0[V]电压。在这里,正极的数据脉冲(data)与负极扫描脉冲(scan)同步被加到了寻址电极(X)上。此外,在同一时间段中,提供给维持电极(Z)的电压波形除了不能提供扫描脉冲(scan)之外,提供了与提供给扫描电极(Y)的波形类似的波形。也就是说,在给扫描电极(Y)加上扫描脉冲(scan)之前,电压将以灯波形态上升到正极直流电压(Zdc),在扫描电极(Y)被加上了扫描脉冲(scan)的期间中,维持正极直流电压(Zdc),在向扫描电极(Y)提供扫描脉冲(scan)完成之后,电压又将以灯波形态减少到基底电压(GND)或0[V]电压。在这里,提供给扫描电极(Y)的电压波形的增加和减少的方式类似,因此能够使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之间的电压差保持稳定。这种电压波形以提供给扫描电极(Y)的扫描脉冲(scan)为基准,依次分别被提供给了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在这里,提供给维持电极(Z)的电压波形能够与向扫描电极(Y)提供扫描脉冲(scan)的同时提供高扫描电极(Y),另外,通过在维持电极(Z)内对电极线进行扫描,能够决定电压波形灯波倾斜率和峰值电压。另外,作为提供给扫描电极(Y)的灯电压峰值的第1电压与提供给维持电极(Y)的正极直流电压(Zdc)相加,选择能够进行寻址放电的电压。这种第1电压根据依次提供的扫描脉冲(scan),可以利用能够产生以不同倾斜度提供的灯电压进行确定,并能够适应放电单元的特性。
维持期间中,交替向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提供了维持脉冲(sus)。在将利用寻址放电选择的放电单元内的壁电压与维持脉冲(sus)相加的同时,每当要提供维持脉冲(sus)的时候,在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之间产生维持放电(即,显示放电)。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波形通过在寻址期间中以灯波形态向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提供电压,能够很容易地积累壁电荷,并且与现有的急剧增加和减少地波形供给相比,提高了放电单元的应答速度。在这里,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波形通过在寻址期间中,向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提供类似的灯波形态电压,能够使电压差在扫描脉冲(scan)被加上前和加上后保持稳定,防止产生错误放电。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第1电极和第2电极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电极依次提供扫描信号,对放电单元进行初始化的复位期间;用于选择放电单元的寻址期间;维持住被选择放电单元进行放电的维持期间;在上述寻址期间中,在向上述第1电极提供包含扫描信号的灯电压的同时,将所述灯电压外加给上述第2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寻址期间中,给上述第1电极加上灯电压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将上升到第1电压的灯电压加到所述第1电极上的步骤;在所述第1电极的电压上升到上述第1电压之后,给所述第1电极加上上述扫描信号的步骤;在加上了上述扫描信号之后,使上述第1电极的电压下降到基底电压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寻址期间中,给上述第2电极加上灯电压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在给所述第2电极加上上述扫描信号的时候,将上升到第2电压的灯电压提供给上述第2电极的步骤;在所述第2电极被加上了上述扫描信号的期间中,上述第2电极维持住上述第2电压的步骤;上述第2电极的电压在上述第2电压中下降到基底电压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电压和第2电压之和等于能够产生寻址放电的电压值。
5.一种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是基于向扫描电极提供扫描信号,向寻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并选择放电单元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在上述扫描信号的前后渐进地改变上述扫描电极电压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基于细分为以下期间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向第1电极和第2电极中的至少其中一个依次提供扫描信号,对放电单元进行初始化的复位期间;用于选择放电单元的寻址期间;维持住被选择的放电单元进行放电的维持期间。本发明还包含下述步骤在上述寻址期间中,在向上述第1电极提供包含扫描信号的灯电压的同时,将所述灯电压外加给上述第2电极。本发明能够很容易地积累壁电荷,并且与以往急剧增加和减少的波形供给相比,提高了放电单元的应答速度。
文档编号G09G3/20GK1971682SQ200510110810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5日
发明者李升竣, 李载景 申请人: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