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及其修正值制成方法和程序以及记录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95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显示装置及其修正值制成方法和程序以及记录媒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在投影机、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的固定像素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用和显示图像的屏幕成对的图像生成设备显示图像时,有时在显示于屏幕上的图像的一部分的亮度输出值和颜色输出值等输出特性值中产生分布,这样的偏差作为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不均匀和颜色不均匀而被看出。一般认为这种亮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等是由于构成液晶光阀等图像生成设备的像素的元件的制造误差等引起的。
这样的亮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等因为能够通过修正以像素为单位产生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电信号来消除,所以以往提出有多种修正方法。
例如,提出了这样的技术,即,在确定显示于屏幕上的图像的颜色不均匀的修正量时,对显示于屏幕上的图像整体预先存储每一灰度的修正数据,把屏幕分割为棋盘格形,通过对分割后的每个图像适用修正数据根据灰度进行颜色不均匀修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另一例子提出了这样的技术,即,把显示于屏幕上的图像分割成三角形要素,在该三角形要素的各顶点生成修正数据,通过根据各顶点的修正数据插补生成三角形要素内部的修正数据,进行图像的颜色不均匀修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特开2000-284773号公报(图1,段落〔0024〕~〔0029〕)[专利文献2]特开2000-316170号公报(图2,段落〔0068〕)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技术是用均匀的多角形要素分割显示图像,在各个分割要素内进行修正的技术,存在以下的问题。
即,如果要提高修正的精度,得到高品质的图像,就必须增加屏幕的分割数,存储在图像显示装置的查找表等中的修正值的量变得巨大,存在为了存储这样的查找表而需要大容量的存储器的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尽可能减少修正值的量,考虑用大的多角形要素进行分割,把与少量的分割要素数相应的修正值存储在查找表中。但是,这种情况下,因为基于修正值的修正容易粗糙,无法高精度地修正图像,所以存在不能期待画质的大幅度的提高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局部偏在的亮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等的图像,不能成功地修正的可能性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有巨大的修正值的量并且能够高精度修正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生成方法,用于让计算机执行该方法的程序,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制成图像显示装置的上述修正值,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在和显示图像的屏幕成对的图像生成设备的输出特性值上具有分布的图像显示单元和根据与上述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相应的修正值修正输入的图像信号后输出到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步骤;根据检测出的输出特性分布,在该输出特性分布内设定节点的步骤;彼此连结已设定的节点,分割成多个要素区域的步骤;按照已分割的每个要素区域设定修正值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因为根据检测出的图像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来设定节点,彼此连结已设定的节点而分割为多个要素区域,在各要素区域上设定修正值,所以,可以设定与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相应的适宜的修正值,修正值的量不会巨大,并且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修正。
在此,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可以用以下2个办法达成,不仅是涉及修正值制成方法的发明,作为具备有用各修正值制成方法制成的修正值的图像显示装置,以及使计算机执行修正值制成方法的程序、记录有该程序的记录媒体也成立。
■1.利用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等位线制成修正值的方法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有在和显示图像的屏幕成对的图像生成设备的输出特性值中有分布的图像显示单元,和根据与上述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相应的修正值修正输入的图像信号后输出到上述图像显示单元的修正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修正单元具备根据输出特性值的分布设定多个连结了输出特性值大致相等的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内的像素的等位线,根据设定在各个等位线上的多个节点把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分割成多个要素区域,按照分割的每个要素区域存储修正值的修正值存储部;根据存储于上述修正值存储部的修正值,按照上述每个要素区域对上述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修正的修正处理部。
根据本发明,根据设定在等位线上的多个节点把显示在屏幕上的图像分割成多个要素区域,通过按照已分割的每个要素区域设定修正值,能够与显示在屏幕上的图像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相应地进行修正,能够高精度地修正输出特性值的分布。因而,能够用比以往的方法还少的修正值进行高精度的修正,不需要把存储修正值的存储器等设置为大容量,就可以设置显示高品质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中优选要素区域是用直线彼此连结等位线上的节点制成的相互不重叠的多角形状的要素区域,修正值存储部具备存储表示各要素区域的屏幕内的位置的节点位置信息、以及用节点位置信息给出的要素区域的修正参数的要素区域存储表、存储与修正参数相应的修正值的修正值表。
根据本发明,因为把与要素有关的信息和实际进行修正的修正值存储在各自的表中,所以能够降低与修正值有关的数据量。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修正值存储部中存储与不同的灰度图像相应的多个修正值。
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通过存储与图像显示单元的γ特性等相应的多个修正值,根据在图像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图像灰度进行适宜的修正,所以可以设置成能够显示更高品质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中优选输出特性值是上述图像生成设备的亮度输出值或者颜色输出值。
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修正作为图像显示装置容易出问题的亮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所以能够设置成能够适宜地修正容易引起注意的这些图像显示单元的偏差,可以提供高品质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制成存储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单元中的修正值。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制成方法制成图像显示装置的上述修正值,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在和显示图像的屏幕成对的图像生成设备的输出特性值中具有分布的图像显示单元;根据与上述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相应的修正值修正输入的图像信号后输出到上述图像显示单元的修正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分布检测步骤;根据检测出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设定连结输出特性值大致相等的像素的等位线的间隔的等位线间隔设定步骤;根据设定的等位线间隔,设定多条等位线的等位线设定步骤;在设定的各等位线上设定多个节点的节点设定步骤;根据设定的节点,把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内分割设定为多个要素区域的分割要素设定步骤;按照已分割的每个要素区域设定修正值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用必要的最低限度的数据量制成存储在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单元中的修正值,所以不需要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大容量的储存器等存储单元。另外,因为根据设定在等位线上的多个节点进行修正,所以能够对显示于屏幕的图像的输出特性值进行与分布相应的修正,可以得到能够进行高精度修正的修正值。
在本发明中作为上述的等位线间隔设定步骤可以考虑以下的方法。
(1)通过根据检测出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取得检测出离原本应该显示的输出特性值相差最远的输出特性值的部分的步骤,和把取得的检测部分附近的等位线间隔设定得比其他部分还窄的步骤,来设定等位线间隔的方法。根据这样的等位线间隔的设定方法,因为能够在细小的要素区域上非常仔细地修正特别醒目的亮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等的部分,所以在修正具有峰值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时有效。
(2)通过根据检测出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生成与输出特性值相应的直方图的步骤,把生成的直方图的峰值附近的等位线间隔设定得窄的步骤,来设定等位线间隔的方法。根据这样的等位线间隔的设定方法,因为能够在宽范围中在细小的要素区域上仔细地修正亮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等,所以在修正颤动式的亮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等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中有效。
在本发明中优选输出特性值是上述图像生成设备的亮度输出值或者颜色输出值。
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修正作为图像显示装置容易成为问题的亮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所以能够制成可以适宜修正容易看出的这些图像显示单元的偏差的修正值。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程序的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本发明的记录媒体的特征在于,记录有该修正值制成程序。
根据这些发明,能够仅通过安装于通用的计算机实施上述的修正值制成方法而制成适宜的修正值。
■2.利用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极值制成修正值的方法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在和显示图像的屏幕成对的图像生成设备的输出特性值上具有分布的图像显示单元;根据与上述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相应的修正值修正输入的图像信号后输出到上述图像显示单元的修正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修正单元具备把显示在屏幕上的在图像内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成为输出特性值的极大或者极小的极值作为节点进行设定,根据设定的节点把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分割成多个要素区域,按照分割的每个要素区域存储修正值的修正值存储部;根据存储于上述修正值存储部的修正值,按照上述每个要素区域进行上述输入的图像信号的修正的修正处理部。
根据本发明,通过把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极值作为节点进行设定并分割成多个要素区域,能够与显示在屏幕上的图像的输出特性的分布相应地进行修正,能够高精度地修正输出特性值的分布。因而,能够用比以往的方法还少的修正值进行高精度的修正,不需要把存储修正值的存储器等设置成大容量就可以设置成能够显示高品质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中优选修正值存储部具备存储有表示各要素区域的屏幕内的位置的节点位置信息、以及用节点位置信息确定的要素区域的修正参数的要素区域存储表、和存储与修正参数相应的修正值的修正值存储表。
根据本发明,由于把与要素有关的信息和实际进行修正的修正值存储在各自的表中,所以能够降低与修正值有关的数据量。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修正值存储部中存储与不同的灰度图像相应的多个修正值。
根据本发明,因为通过存储与图像显示单元的γ特性等相应的多个修正值,能够与用图像显示单元显示的图像的灰度相应地进行适宜的修正,所以可以设置成能够显示更高品质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中优选输出特性值是上述图像生成设备的亮度输出值或者颜色输出值。
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修正作为图像显示装置容易成为问题的亮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所以通过适宜修正容易看到的这些图像显示单元的偏差,能够设置成可以提供高品质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制成存储于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单元中的修正值。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制成图像显示装置的上述修正值,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在和显示图像的屏幕成对的图像生成设备的输出特性值中具有分布的图像显示单元、和根据与上述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相应的修正值修正输入的图像信号后输出到上述图像显示单元的修正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的输出特性的分布的分布检测步骤;根据检测出的输出特性的分布,设定成为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极大或者极小的极值的极值设定步骤;把设定的极值作为节点,把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内分割为多个要素区域的分割要素设定步骤;按照分割出的每个要素区域设定修正值的修正值设定步骤。
在此,根据本发明制成的修正值可以适宜地用于固定像素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修正,例如,除了有机EL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外,可以适用于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而形成光学像并放大投影的投影机。
另外,在极值设定步骤中,例如在输入了让全部像素用同样亮度值进行显示的图像信号时,把与周围相比亮度最高的像素位置、与周围相比亮度最低的像素位置作为极值进行设定。
进而,作为基于分割要素设定步骤进行的要素分割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在空间数据的建模中使用的德劳内三角形分割法。
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用所需要最低限度的数据量制成存储在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单元中的修正值,所以不需要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大容量的存储器等的存储单元。另外,因为根据设定为输出特性值的极值的节点进行修正,所以能够根据输出特性值的分布进行显示在屏幕上的图像的修正,从而进行高精度修正。
在本发明中优选具备在设定修正值的步骤后,取得用制成的修正值修正的图像的输出特性的分布的修正后分布取得步骤,和根据修正后的输出特性的分布进行修正图像的优劣的判定,如果判定为不良,则再次实施极值设定步骤至修正值设定步骤的修正图像评价步骤。
根据本发明,虽然与只进行1次修正值的制成相比数据量增加,但因为通过设定更为细致的修正值,能够大幅度提高图像品质,所以与数据量增加相应地,能够得到可以显示比以往修正方法品质高得多的图像的修正值。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再次实施的极值设定步骤中,在前一次的极值设定步骤中设定的极值中追加新的极值。
根据本发明,因为除了在最初的修正值生成时设定的极值外把新的极值作为节点进行追加而设定分割要素,所以新生成的修正数据的精密度与前一次的修正数据相比确实提高。
在本发明中优选输出特性值是上述图像生成设备的亮度输出值或者颜色输出值。
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修正作为图像显示装置容易成为问题的亮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所以能够制成可以适宜修正容易看到的这些图像显示装置的偏差的修正值。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程序的特征在于,让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本发明的记录媒体的特征在于,记录有修正值制成程序。
根据这些发明,则只要安装在通用的计算机中并实施上述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就可以制成适宜的修正值。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修正数据制成装置的构成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的亮度不均匀检测的模式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的作用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等位线间隔设定的模式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等位线间隔的设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等位线间隔设定的模式图。
图7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等位线间隔设定的模式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存储设定的等位线间隔的等位线间隔存储部的数据结构的模式图。
图9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等位线设定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存储有设定的等位线的等位线存储部的数据结构的模式图。
图11是用于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设定的等位线说明设定代表值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设定代表值的方法的模式图。
图1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基于多角形分割单元的多角形要素区域分割以及修正值设定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基于多角形分割单元的多角形要素区域分割以及修正值设定的方法的模式图。
图1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基于多角形分割单元的多角形要素区域分割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基于多角形分割单元的多角形要素区域分割的方法的模式图。
图17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制成的修正值的模式图。
图1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制成的修正值的数据结构的模式图。
图19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制成的修正值的数据结构的模式图。
图20是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修正数据制成装置的作用的流程图。
图21是具备修正数据存储单元的投影机的图像处理电路的模式图,修正数据存储单元存储由上述实施方式的修正数据制成装置制成的修正值。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修正数制成装置的构成的模式图。
图2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的亮度不均匀检测的模式图。
图2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的作用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的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的模式图。
图2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的作用的流程图。
图27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的方法的模式图。
图28是表示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基于多角形分割单元的多角形要素区域分割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30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基于多角形分割单元的多角形要素区域分割的方法的模式图。
图31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制成的修正值的模式图。
图3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制成的修正值的数据结构的模式图。
图3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制成的修正值的数据结构的模式图。
图3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修正数据判定单元的修正图像的优劣判定评价流程的流程图。
图35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修正数据判定单元的优劣判定后再次进行的极值设定以及多角形要素区域分割的模式图。
图36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修正数据判定单元的优劣判定后再次进行的极值设定以及多角形要素区域分割的曲线图。
图37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修正数据判定单元的优劣判定后再次进行的极值设定以及多角形要素区域分割的模式图。
图38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基于修正数据判定单元的优劣判定后再次进行的极值设定以及多角形要素区域分割的曲线图。
图39是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修正数据制成装置的作用的流程图。
图40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具备存储有由修正数据制成装置制成的修正值的修正数据存储单元的投影机的图像处理电路的模式图。
符号说明1...修正数据制成装置、100...投影仪、101...修正数据存储单元、103...变换处理部、411...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412...等位线设定单元、413...代表值设定单元、414...修正数据生成单元、415...多角形分割单元、416...节点值设定单元、417...要素值设定单元、S3、S21...分布检测的步骤、S7、S22...等位线间隔设定步骤、S8、S23...等位线设定步骤、S14、S26...分割要素设定步骤、S15、S20、S27、S28...修正值设定步骤、S18、S25...节点设定步骤、B1...修正数据制成装置、B411...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B412...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3...多角形分割单元、B414...节点值设定单元、B415...要素值设定单元、B416...修正数据判定单元、BS3、BS15...分布检测单元、BS6、BS16...极值设定步骤、BS8、BS17...分割要素设定步骤、BS12、BS20...修正后分布取得步骤、BS13、BS14、BS21...修正图像评价步骤、BS9、BS18、BS19...修正值设定步骤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1.修正数据制成装置1的构成(1)装置整体的构成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投影机的修正数据制成装置1的模式图,该修正数据制成装置1具备屏幕2、CCD照相机3,以及计算机4,是制成修正作为成为修正数据制成对象的投影机100的投影图像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亮度不均匀的修正数据的装置。
屏幕2是投影成为修正数据制成对象的投影机100的投影图像的部分,CCD照相机3具有作为拍摄投影在屏幕2上的投影图像的摄像装置的功能,用该CCD照相机3摄像的图像变换为电信号输出到计算机4。
计算机4是读入用CCD照相机3摄像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生成投影机100的修正数据的部分。
在该计算机4中生成的修正数据存储在设置于投影机100中的存储器等的修正数据存储单元101中,在用投影机100投影图像时,用存储在该修正数据存储单元101中的修正数据对图像信号进行修正后投影图像,详细内容以后说明。
计算机4具备CPU41以及存储装置42,与用CCD照相机3拍摄的图像有关的电信号变换为数字图像数据在CPU41中进行处理。
CPU41具备作为在计算区域上展开的程序的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411、等位线设定单元412、代表值设定单元413、以及修正数据生成单元414,在存储装置42中为了保存这些检测值、设定值等,在存储区域的一部分上确保有亮度不均匀分布存储部421、等位线存储部422、等位线间隔存储部423,以及代表值存储部424。
(2)CPU41内的功能性单元的构成(2-1)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411的构成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411是根据来自摄像了从投影机100投影出的投影图像的CCD照相机3的输出来检测亮度不均匀的部分,具体地说,执行图2以及图3的处理。
首先,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411把亮度不均匀检测用投影图像数据TP输入到成为修正数据制成对象的投影机100,从投影机100中把与该图像数据相应的投影图像投影在屏幕2的投影面上(处理S1)。而且,此时的亮度不均匀检测用投影图像数据TP显示为一定灰度的单色图像。
接着,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411用作为摄像装置的CCD照相机3拍摄投影在投影面上的投影图像,把投影数据A1作为数字数据取入(处理S2)。
最后,进行图像处理使得在投影数据A1中精密反映亮度不均匀,取得成为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亮度不均匀分布A2,在亮度不均匀分布存储部421中存储数据(处理S3分布检测步骤)。
(2-2)等位线设定单元412的构成等位线设定单元412是根据取得的亮度不均匀分布A2,设定亮度不均匀相等的等位线的间隔,根据设定的等位线的间隔,在亮度不均匀分布A2上设定等位线的部分,具体地说,执行图4以及图5的处理。
首先,等位线设定单元412取得存储在亮度不均匀分布存储部421中的亮度不均匀分布A2(处理S4)。
接着,等位线设定单元412从取得的亮度不均匀分布A2中取得亮度不均匀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处理S5)。
进而,等位线设定单元412从亮度不均匀分布A2中取得亮度不均匀的直方图A3(处理S6)。
等位线设定单元412根据得到的直方图A3,设定等位线的间隔(处理S7等位线间隔设定步骤)。
例如,当取得图6所示的亮度不均匀分布图像A4,该亮度不均匀分布是直方图A5所示那样的状态的情况下,在以E≥160,140≤E<160,120≤E<140,E<120的方式等间隔地取等位线的间隔的情况下,亮度不均匀分布图像A4如图像A6那样分类。另一方面,当以E≥160,150≤E<160,130≤E<150,E<130的方式不等间隔地取等位线的间隔的情况下,亮度不均匀分布图像A4如图像A7那样分类。即,根据进行何种修正可以任意设定基于等位线设定单元412的等位线间隔的设定。
如果进一步详细说明,则例如如图7所示,在取得具有如直方图A8那样的亮度不均匀分布的亮度不均匀分布图像A9的情况下,等位线设定单元412可以根据修正数据的特性自由地设定为图像A10那样的等间隔的等位线A、图像A11那样的不等间隔的等位线B,以及图像A12那样的不等间隔的等位线C。
等位线A是等间隔设定的最简单的等位线间隔的设定方法,在间隔设定时,具有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的优点。
等位线B是在亮度不均匀分布的最大值周围使间隔变窄的等位线间隔的设定方法,在亮度不均匀分布图像A9的大致中央部分的等位线间隔变窄。根据这样的设定方法,可以设定能够细致地修正特别醒目的不均匀的修正数据,在具有峰值的不均匀的修正中有效。
等位线C是在亮度不均匀分布图像A9的直方图A8的峰值附近使间隔变窄的等位线间隔的设定方法,在亮度不均匀分布图像A9的周边部分上等位线间隔变窄。根据这样的设定方法,可以设定能够细致地修正扩散在宽范围的区域的亮度不均匀的修正数据,在颤动形的不均匀的修正中有效。
这样设定的各个等位线间隔如图8所示,作为把等位线间隔序号、亮度不均匀最小值以及亮度不均匀最大值作为1个记录的表T1存储在等位线间隔存储部423中。
返回图5,如果等位线间隔的设定结束,则等位线设定单元412根据亮度不均匀分布A2、已设定的等位线间隔进行等位线的设定(处理S8等位线设定步骤)。
该等位线的设定具体地说按照图9的流程图所示的顺序进行。
首先,等位线设定单元412读入亮度不均匀分布A2(处理S81),接着进行等位线间隔T1的读入(处理S82)。
接着,等位线设定单元412计算用等位线间隔序号置换了亮度不均匀分布的亮度不均匀分布(处理S83)。即,就是把上述图6所示的亮度不均匀分布图像A4置换为图像A6和图像A7那样的图像。
最后,等位线设定单元412使用边界线跟踪法计算等位线(处理S84)。作为边界线跟踪法可以采用4连结边界线跟踪法、8连结边界线跟踪法之一。
计算出的全部的等位线如图10所示,作为把等位线序号、亮度不均匀值、边界点数以及边界点的位置信息作为1个记录的表T2存储在等位线存储部422中。
(2-3)代表值设定单元413的构成代表值设定单元413是根据在等位线设定单元412中设定的等位线的数据,设定修正亮度不均匀的亮度修正参数的代表值的部分,具体地说,执行图11以及图12的处理。
首先代表值设定单元413从等位线存储部422读入等位线的数据(处理S9),作为等位线的数据,例如可以列举等位线序号、亮度不均匀值、边界点数以及边界点的位置信息等。
接着,代表值设定单元413进行预先准备的把亮度不均匀和亮度不均匀修正参数对应起来的亮度不均匀-亮度不均匀修正参数关系表的读入(处理S10)。该亮度不均匀-亮度不均匀修正参数关系表如图12的曲线图A13那样,是把亮度不均匀E和修正参数V对应起来的表,具有亮度不均匀E越大,由修正参数产生的修正量越大的关系。
最后,代表值设定单元413根据等位线的数据以及亮度不均匀-亮度不均匀修正参数关系表,把与各等位线的亮度不均匀的值相应的各等位线的亮度修正参数或者用于计算亮度修正参数的参数作为代表值进行设定(处理S11)。该代表值例如构成为包含亮度修正参数序号、对应的等位线序号、以及亮度修正参数值,设定的代表值存储在代表值存储部424中。
(2-4)修正数据生成单元414的构成修正数据生成单元414是根据用等位线设定单元412设定的等位线生成成为修正值的修正数据的部分,如图1所示,构成为具备多角形分割单元415、节点值设定单元416、以及要素值设定单元417,这些各单元具体地执行图13以及图14所示的处理。
首先,多角形分割单元415从等位线存储部422中如图14所示那样取得区域A14那样的等位线(处理S12)。
如果等位线的取得结束,则多角形分割单元415设定在区域A15中所示的基于等位线的闭区域(处理S13)。
如果这些闭区域的设定结束,则把各闭区域内分割为多个多角形要素区域(处理S14分割要素设定步骤)。
最后,节点值设定单元416以及要素值设定单元417根据各多角形要素区域,设定成为亮度修正参数的要素值,或者成为用于计算亮度修正参数的参数的节点值(处理S15修正值设定步骤)。
如果更详细地说明由多角形分割单元415、节点值设定单元416,以及要素值设定单元417进行的这些设定,则按照图15以及图16所示的顺序进行设定。
首先,多角形分割单元415如图16所示,根据基于等位线的闭区域边界L1来设定闭区域边界的分割数(处理S16节点设定步骤)。而且,在图16中,例如,如果把闭区域边界的分割数N例如设定为6,则在边界线上可设定6个节点P1~P6。
接着,多角形分割单元415根据构成闭区域边界L1的边界点数,和闭区域边界的分割数来计算边界线分割线元素的长度(处理S17)。
接着,根据闭区域边界L1和边界线分割线元素的长度,在闭区域边界上配置节点(处理S18)。
而后,多角形分割单元415进行把闭区域边界上的节点P1~P6,和用德劳内三角形分割法把三角形要素节点A~F关联起来的处理(处理S19)。
最后,节点值设定单元416设定用于根据等位线以及三角形要素区域的节点位置计算作为各三角形要素区域的节点值的亮度修正参数的参数,要素值设定单元417设定亮度修正参数作为与等位线以及三角形要素区域相应的要素值(处理S20修正值设定步骤)。
最终修正数据生成单元414把用这些单元设定的三角形要素区域、节点值以及要素值作为根据每个三角形要素区域设定的表结构的数据进行存储。
具体地说,例如如图17所示,在闭区域边界L1以及闭区域边界L2上设定三角形要素节点A~F,在闭区域边界L1以及闭区域边界L2之间设定三角形要素区域1~4,如果作为要素值设定了V1,则修正数据生成单元414生成图18所示那样的表T3以及图19所示那样的表T4。
表T3具备与三角形要素区域1、2、3、4...相应地把节点位置信息(xA,yA)、(xB,yB)、(xF,yF)...、要素值V1、要素节点值L1、L2存储在1个记录中的结构。例如,被赋予了用要素序号1的三角形要素区域1设置成节点位置信息是(xA,yA)、(xB,yB)、(xF,yF)、要素值V1、在闭区域边界L1上的节点A,B的要素节点值是L1、在闭区域边界L2上的节点F的要素节点值是L2。
在此,在表T3上,要素值V1、要素节点值L1、L2都作为修正参数进行设定,具体的修正数据存储在图19所示的修正值表T4中。
在该修正值表T4中,存储与上述的要素值V1、要素节点值L1、L2等相应的具体的修正数据,根据两表T3、T4在每个三角形要素区域上进行基于修正数据的修正。
另外,要素值V1是修正三角形要素区域内的修正参数,而要素节点值L1、L2被设定为作为节点的修正参数,在不使用要素值V1进行修正的情况下,通过插补计算要素节点值L1、L2,可以作为修正数据进行使用。
■2.修正数据制成装置1的作用接着,根据图20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具备有上述的各功能单元的修正数据制成装置1的作用。
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411向成为修正对象的投影机100输入亮度不均匀检测用投影图像数据TP,在用CCD照相机3拍摄后,根据投影数据取得亮度不均匀分布(处理S21分布检测步骤)。
等位线设定单元412从取得的亮度不均匀分布中取得亮度不均匀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取得直方图,根据该直方图设定等位线的间隔(处理S22等位线间隔设定步骤)。
接着,等位线设定单元412根据设定的等位线的间隔,在亮度不均匀分布上设定等位线(处理S23等位线设定步骤)。
在等位线设定后,代表值设定单元413根据由等位线设定单元412设定的等位线的数据,和亮度不均匀-亮度不均匀修正参数关系表,把与各等位线的亮度不均匀的值相应的亮度修正参数作为代表值进行设定(处理S24)。
在代表值设定单元413的代表值的设定结束后,修正数据生成单元414的多角形分割单元415在等位线上设定多个节点(处理S25节点设定步骤),把基于等位线的闭区域边界之间分割成多个三角形要素区域(处理S26分割要素设定步骤)。
接着,对于分割的各三角形要素区域,节点值设定单元416进行在闭区域边界上的要素节点值的设定(处理S27修正值设定步骤),要素值设定单元417进行各三角形要素区域的要素值的设定(处理S28修正值设定步骤)。
修正数据生成单元414把设定的要素节点值、要素值,和节点位置信息以及三角形要素区域的要素序号对应起来,把规定灰度值的修正数据写入成为修正对象的投影机100的修正数据存储单元101(处理S29)。
修正数据生成单元414判定是否已写入全部灰度图像的修正数据(处理S30),如果判定为未写完,则改变亮度不均匀检测用投影图像数据的灰度(处理S31),从处理S21开始重复,如果全部灰度的修正数据的写入得到确认,则结束处理。
■3.投影机100的构成用上述的修正数据制成装置1制成修正数据的投影机100的图像处理电路如图21所示,构成为具备A/D变换器102、变换处理部103、D/A变换器104以及液晶显示驱动电路105,从RGB端子106输入的图像信号用该图像处理电路处理后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形成光学像。
A/D变换器102是数字变换作为模拟信号输入的图像信号的部分,经过数字化的图像信号输出到变换处理部103。
作为修正处理部的变换处理部103具备用上述修正数据制成装置1制成的修正数据存储单元101。变换处理部103以根据该修正数据存储单元101变换输入的图像信号成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亮度值的方式修正图像信号。
在该修正数据存储单元101中,存储有存储着与不同的灰度相应的节点位置信息、节点值、要素值的多个修正数据表101A、101B、101C...,变换处理部103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的灰度,选择适宜修正数据表101A、101B、101C...进行图像信号的修正。进而,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判定以帧为单位进行,可以对图像整体的亮度值进行平均化,或根据面积最大部分的图像的亮度值进行。
而后,用变换处理部103修正的图像信号输出到后段的D/A变换器104。
D/A变换器104是模拟变换用变换处理部13修正的图像信号,输出到液晶显示驱动电路105的部分。
液晶显示驱动电路105根据经由D/A变换器104输入的经过修正的图像信号,驱动液晶显示装置,把消除了亮度不均匀的投影图像投影在屏幕上。
根据具备这样的修正数据存储单元101的投影机100,由于通过把亮度不均匀的极值作为节点对每个灰度存储修正数据表101A、101B、101C...,根据显示在屏幕上的图像的亮度不均匀设定亮度不均匀修正值,所以,能够高精度修正亮度不均匀,设置成可以以所需要的最小限度的数据量提供高品质的图像的投影机。
■1.修正数据制成装置B1的构成(1)装置整体构成图22表示实施方式2的投影机的修正数据制成装置B1的模式图,该修正数据制成装置B1具备屏幕B2、CCD照相机B3、以及计算机B4,是制成对成为修正数据制成对象的投影机B100的投影图的输出特性值分布的亮度不均匀进行修正的修正数据的装置,。
屏幕B2是投影成为修正数据制成对象的投影机B100的投影画面的部分,CCD照相机B3具有作为拍摄投影在屏幕B2上的投影图像的摄像装置的功能,用CCD照相机B3摄像的图像变换为电信号输出到计算机B4。
计算机B4是取入用CCD照相机B3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生成投影机B100的修正数据的部分。
用该计算机B4生成的修正数据存储在设置于投影机B100中的存储器等修正数据存储单元B101中,在用投影机B100进行投影图像的投影时,使用存储在该修正数据存储单元B101中的修正数据修正图像信号,投影图像。详细内容在后面说明。
计算机B4具备计算处理装置B41以及存储装置B42,用CCD照相机B3拍摄到的与图像有关的电信号变换为数字图像数据在计算处理装置B41中处理。
计算处理装置B41具备作为在计算区域上展开的程序的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B411、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多角形分割单元B413、节点值设定单元B414、要素值设定单元B415,以及修正数据判定单元B416,在存储装置B42中为了保存这些检测值、设定值等,在存储区域的一部分上确保有亮度不均匀分布存储部B421、亮度不均匀极值存储部B422。
(2)计算处理装置B41内的功能单元的构成(2-1)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B411的构成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B411是根据来自拍摄了由投影机B100投影的投影图像的CCD照相机B3的输出来检测亮度不均匀的部分,具体地说,执行图23以及图24的处理。
首先,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B411把亮度不均匀检测用投影图像数据BTP输入到成为修正数据制成对象的投影机B100,由投影机B100把与该图像数据相应的投影图像投影在屏幕B2的投影面上(处理BS1)。而且,此时的亮度不均匀检测用投影图像数据BTP显示为一定灰度的单色图像。
接着,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B411用作为拍摄装置的CCD照相机3拍摄投影在投影面上的投影图像,把拍摄数据BA1作为数字数据取入(处理BS2)。
最后,进行图像处理使得在拍摄数据BA1上精密地反映亮度不均匀,取得成为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亮度不均匀分布BA2,在亮度不均匀分布存储部B421存储数据(处理BS3分布检测步骤)。
(2-2)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的构成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是根据已取得的亮度不均匀分布设定亮度不均匀极值的部分,具体地说,执行图25以及图26的处理。
首先,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取得存储于亮度不均匀分布存储部B421的亮度不均匀分布BA2(处理BS4)。
如果取得了亮度不均匀分布BA2,则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计算亮度不均匀分布BA2中亮度值比附近周围的亮度值还高或还低的部分(处理BS5)。具体地说,如图25的BA3所示那样,如果判定亮度不均匀极值如图像BA31那样,则如表BA32那样计算各点的极值序号、极值的位置、极值。
在此,亮度不均匀极值的判定能够通过执行图27以及图28的处理实现。
首先,如图27所示,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在取得的亮度不均匀分布BA5内分割设定多个极值搜索范围BA51、BA52...(处理BS51)。
接着,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在各搜索范围BA51、BA52...内用双二次函数插补搜索范围内的亮度不均匀分布(处理BS52)。
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如图27所示,由近似某一搜索范围BA5N内的亮度不均匀分布的双二次函数BA61,计算近似函数的极值(近似函数的斜率=0的位置)(处理BS53)。
最后,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判定在搜索范围BA5N内是否有极值,如果有就把它作为极值进行设定(处理BS54)。
返回图25以及图26,接着在得到的极值中,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进行要作为节点使用的极值的设定,把设定的极值点群的数据存储在亮度不均匀极值存储部B422中(处理BS6极值设定步骤)。
要作为节点使用的极值的设定例如在如图25的BA4所示那样在附近周围的亮度不均匀和极值部分的亮度不均匀的偏差少时,通过根据需要进行删除而进行。而且,为了进行删除只要预先设定阈值,用是否超过该阈值进行判定即可。例如,在图25中,如果判定为在图像BA41中的点3的极值部分的亮度不均匀的偏差少,则通过在计算出的极值序号、极值的位置、以及极值的表BA42中删除极值序号3的记录,就可以删除要作为节点使用的极值。
(2-3)多角形分割单元B413的构成多角形分割单元B413是根据在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中设定的极值点群的数据,把显示在屏幕上的图像分割为把极值作为节点的多角形要素区域的部分,具体地说,执行图29以及图30所示的处理。
首先,多角形分割单元B413取得存储于亮度不均匀极值存储部B422的亮度不均匀极值(处理BS7)。
多角形分割单元B413根据取得的亮度不均匀极值,用把亮度不均匀极值的点群作为节点的多角形要素区域,把显示在屏幕上的图像分割为多个要素区域(处理BS8分割要素设定步骤)。
在要素区域的分割中,例如可以利用把多角形要素区域作为三角形的德劳内三角分割法。即,如图30所示,从用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B411检测出的亮度不均匀分布BA2,由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得到如图像BA41那样的亮度不均匀极值的点群,多角形分割单元B413把该极值作为节点进行要素分割,图像BA41用图像BA7那样的多个三角形要素进行要素分割。
(2-4)节点值设定单元B414以及要素值设定单元B415的构成节点值设定单元B414以及要素值设定单元B415是生成与用多角形分割单元B413分割的三角形要素相应的修正值的部分,例如,如图31所示,如果假设分割成4个三角形要素1~4,则节点值设定单元B414例如在设置要素1的节点值的情况下,设定要素1的要素节点A、B、F的节点值,要素值设定单元B415设定成为要素1的修正值的要素值。
具体地说,如图32所示,这些单元根据三角形要素序号生成存储有三角形要素的节点位置、此时的节点值以及要素值的要素区域存储表BT1。
例如,要素序号1的节点位置当在成为修正对象的显示图像上设定了XY坐标时,以要素节点1是(xA,yA),要素节点2是(xB,yB),要素节点3是(xF,yF)的形式被存储,把要素值作为要素V1存储,把要素节点1~3的要素节点值作为LA、LB、LF存储在涉及要素序号1的记录中。
在此,要素值V1以及要素节点值LA、LB、LF都是要素序号1的三角形要素的亮度不均匀修正数据(修正值),而在本例子中,把这些值作为修正参数进行设定,成为实际的修正值的数值数据存储在图33所示的修正值表BT2中。在该修正值表BT2中,与修正参数V1、LA、LB、LF相应地存储成为实际的修正值的数值数据。
而且,要素值V1意味着赋予要素序号1的三角形要素区域的亮度不均匀修正数据(修正值)。另一方面,在不使用该要素值V1的情况下,使用要素节点LA、LB、LF,内部的要素序号1的三角形要素区域内的修正值通过插补计算要素节点LA、LB、LF,可以计算出三角形要素区域内的实际的亮度不均匀修正数据(修正值)。
(2-5)修正数据判定单元B416的构成修正数据判定单元B416是根据用上述的多角形分割单元B413、节点值设定单元B414,以及要素值设定单元B415设定的亮度不均匀修正数据,检测用投影机B100投影的经过亮度不均匀修正的投影图像的修正图像的亮度不均匀分布,并判定其优劣的部分,具体地说,执行图34所示的处理。
首先,如图34所示,修正数据判定单元B416向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B411输出控制指令,再次向投影机B100输出亮度不均匀检测用投影图像数据BTP,由投影机B100对与该图像数据相应的投影图像进行亮度不均匀修正后投影在屏幕上,由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B411取得亮度不均匀分布(处理BS10)。
接着,修正数据判定单元B416取得用上述各单元取得的亮度不均匀修正数据(修正值)(处理BS11),根据在处理BS10中新得到的亮度不均匀分布,和亮度不均匀修正数据,计算亮度不均匀修正后的亮度不均匀分布(处理BS12修正后分布取得步骤)。
而后,修正数据判定单元B416对亮度不均匀修正后的亮度不均匀分布,在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中进行极值的设定,对设定后的极值的优劣进行判定(处理BS13修正图像评价步骤)。在此,优劣判定评价可以通过判定亮度不均匀修正后的亮度不均匀分布的极值的大小是否全部纳入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内而进行。
优劣判定的结果,在判定为已纳入设定的阈值的范围中时,结束处理,而当判定为未收纳在已设定的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修正数据判定单元B416在设定了亮度不均匀修正数据时的极值设定中,追加设定此次得到的阈值,向多角形分割单元B413输出控制指令,进行基于多角形分割单元B413的要素分割,根据得到的多角形要素区域,再次让节点值设定单元B414以及要素值设定单元B415计算要素值以及要素节点值(处理BS14修正图像评价步骤)。
如果参照图35至图38更详细说明基于这样的修正数据判定单元B416的修正图像的评价则如下。
首先,采用第1次一连串处理的亮度不均匀修正数据的生成如图35所示,用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B411取得亮度不均匀分布BA8那样的分布。根据该分布用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如BA9所示设定亮度不均匀的极值P11、P12、P13,由多角形分割单元B413分割成如BA10那样的多个三角形要素区域。
如果用一维的曲线图说明该处理,则如图36所示,亮度不均匀分布可以理解表达为曲线BG1那样的曲线,从理解表达的曲线进行成为极值的点P11、P12、P13的极值设定(曲线BG2)。而后,把各极值P11、P12、P13作为三角形分割要素区域L1、L2、L3进行设定(曲线BG3)。
接着,基于第2次的一连串处理的亮度不均匀修正数据的生成如图37所示,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B411取得如亮度不均匀分布BA11那样的分布。根据该分布,由前一次的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新设定的极值P21、P22、P23...如BA12那样设定。如果根据新设定的极值P21、P22、P23...再次进行多角形分割,则如BA13所示,分割成比第1次更细小的多角形要素区域。
如果和上述一样用一维的曲线说明该处理,则如图38所示,修正后的亮度不均匀分布可以理解表达成曲线BG4。而且,和曲线BG4的亮度不均匀分布的X轴相交的部分是在前一次修正时设定的极值P11、P12、P13,在这些点P11、P12、P13中,因为已经由第1次的修正进行了修正所以不产生亮度不均匀。根据该曲线BG4进行第2次的极值设定,把新的点P21、P22、P23作为极值进行追加设定(曲线BG5)。
而后,如果据此进行多角形分割则如曲线BG6所示,分割成更细小的多角形要素区域,亮度不均匀也变小。因而,通过多次重复该过程,可以把亮度不均匀分布收敛到无限消失的方向上。
■2.修正数据制成装置B1的作用接着,根据图39所示的流程图说明配备有上述的各功能单元的修正数据制成装置B1的整体作用。
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B411向成为修正对象的投影机B100输入亮度不均匀检测用投影图像数据BTP,在用CCD照相机B3拍摄后,根据摄影数据BA1,取得亮度不均匀分布BA2(处理BS15分布检测步骤)。
接着,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根据取得的亮度不均匀分布,设定亮度不均匀极值(处理BS16极值设定步骤)。
如果亮度不均匀极值的设定结束,则多角形分割单元B413将把极值点群作为节点显示在屏幕上的图像分割为多个要素区域(处理BS17分割要素设定步骤)。
节点值设定单元B414进行各多角形要素区域的节点值的设定(处理BS18修正值设定步骤),要素值设定单元B415进行各多角形要素区域的要素值的设定(处理BS19修正值设定步骤),生成图32以及图33所示的要素区域存储表BT1以及修正值表BT2。
如果修正值的制成结束,则修正数据判定单元B416通过亮度不均匀检测单元B411显示根据要素区域存储表BT1以及修正值表BT2进行修正的修正图像,计算修正图像的亮度不均匀分布(处理BS20)。
修正数据判定单元B416让亮度不均匀极值设定单元B412根据亮度不均匀修正后的亮度不均匀分布进行极值的设定,进行设定的极值是否在阈值范围内的优劣判定评价(处理BS21)。
当判定为是阈值范围外的情况下,修正数据判定单元B416在前一次设定的极值上新加上此次的极值,再次进行要素区域的分割,进行新分割的每个多角形要素区域的节点值设定以及要素值设定,在修正图像到达阈值之前重复进行。
另一方面,当判定为在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修正数据判定单元B416把生成的要素区域存储表BT1以及修正值表BT2写入成为修正对象的投影机B100的修正数据存储单元B101(处理BS22)。
如果对修正数据存储单元B101的写入结束,则修正数据判定单元B416判定是否制成不同的灰度图像的修正值(处理BS23)。在制成不同的灰度图像的修正值的情况下,变更检测用投影图像数据的灰度(处理BS24),根据新的灰度图像,开始修正值的制成,重复必要的灰度图像数的修正值的制成。
■3.投影机B100的构成用上述的修正数据制成装置B1制成修正数据的投影机B100的图像处理电路如图40所示,构成为具备A/D变换器B102、变换处理电路B103、D/A变换器B104、以及液晶显示装置驱动电路B105,从RGB端子106输入的图像信号用该图像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后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形成光学像。
A/D变换器B102是数字变换作为模拟信号输入的图像信号的部分,经过数字化的图像信号输出到变换处理部B103。
作为修正处理部的变换处理部B103具备用上述的修正数据制成装置B1制成的修正数据存储单元B101。变换处理部B103根据该修正数据存储单元B101变换输入的图像信号,以成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亮度值的方式修正图像信号。
在该修正数据存储单元B101中,存储着存储有与不同的灰度相应的节点位置信息、节点值、要素值的多个修正数据表B101A、B101B、B101C...,变换处理部B103与输入的图像信号的灰度相应地选择适当的修正数据表B101A、B101B、B101C...进行图像信号的修正。而且,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判定以帧为单位进行,可以对画面整体的亮度值进行平均化,根据面积最大部分的图像的亮度值进行。
而后,由变换处理部B103进行了修正的图像信号输出到后段的D/A变换器B104。
D/A变换器B104是模拟变换由变换处理部B103进行了修正的图像信号并输出到液晶显示驱动电路B105的部分。
液晶显示驱动电路B105根据经由D/A变换器B104输入的经过了修正的图像信号,驱动液晶显示装置,把消除了亮度不均匀的投影图像投影在屏幕上。
根据配备有这样的修正数据存储单元B101的投影机B100,因为通过把亮度不均匀的极值作为节点针对每个灰度存储修正数据表B101A、B101B、B101C...,与显示在屏幕上的图像的亮度不均匀相应地设定亮度不均匀修正值,高精度地修正亮度不均匀,所以能够设置成以必要的最小限度的数据量提供高品质的图像的投影机。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等当然包含在本发明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对于修正显示在屏幕上的图像的亮度不均匀的修正数据表101A、101B、101C...应用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在进行颜色不均匀修正的情况下,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制成修正数据,把它存储在投影机的修正数据存储单元中,进而,还可以把亮度不均匀数据以及颜色不均匀修正数据双方都预先存储在投影机中,设置成能够同时修正亮度不均匀以及颜色不均匀的投影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为了修正投影机100的投影图像,制成了修正数据表101A、101B、101C...,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在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PDP、有机EL显示器等的自发光型的图像现显示装置中适用本发明。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对于修正显示在屏幕上的图像的亮度不均匀的修正数据制成表B101A、B101B、B101C...适用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在进行颜色不均匀修正的情况下,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制成修正数据,把它预先存储在投影机的修正数据存储单元中,进而,还可以把亮度不均匀修正数据以及颜色不均匀修正数据双方都预先存储在投影机中,设置成能够同时修正亮度不均匀以及颜色不均匀的投影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为了修正投影机B100的投影图像,制成了修正数据表B101A、B101B、B101C...,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适用于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PDP、有机EL显示器等的自发光型的图像显示装置。
其他,本发明在实施时的具体的结构以及形状等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中可以设置成其他的结构。
本发明除了适用于投影机外,可以很好地用于PDP、有机EL显示器等的图像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其制成具备在和显示图像的屏幕成对的图像生成设备的输出特性值中有分布的图像显示单元、和用与上述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相应的修正值对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修正后输出到上述图像显示单元的修正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上述修正值,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步骤;根据检测出的输出特性分布,在该输出特性分布内设定节点的步骤;彼此连结已设定的节点,把上述图像分割成多个要素区域的步骤;以及对分割的每个要素区域设定修正值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上述节点的步骤包括根据检测出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设定连结了大致相等的输出特性值的像素的等位线的间隔的等位线间隔设定步骤;根据设定的等位线间隔,设定多条等位线的等位线设定步骤;在设定的各等位线上设定多个节点的节点设定步骤;以及根据设定的节点,把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内分割成多个要素区域的分割要素设定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等位线间隔设定步骤包括根据检测出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取得检测出输出特性值离原本应该显示的输出特性值相差最远的部分的步骤;以及把取得的检测部分附近的等位线间隔设定得比其他部分更窄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等位线间隔设定步骤包括根据检测出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生成与输出特性值相应的直方图的步骤;以及把生成的直方图的峰值附近的等位线间隔设定得窄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特性值是上述图像生成设备的亮度输出值或者颜色输出值。
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在和显示图像的屏幕成对的图像生成设备的输出特性值中有分布的图像显示单元、和用与上述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相应的修正值对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修正后输出到上述图像显示单元的修正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修正单元具备与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相应地设定多个连结了输出特性值大致相等的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内的像素的等位线,根据设定在各个等位线上的多个节点把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分割成多个要素区域,按照分割的每个要素区域存储修正值的修正值存储部;以及用存储于上述修正值存储部的修正值,按照上述每个要素区域对上述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修正的修正处理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要素区域是直线连结等位线上的节点而作成的相互不重合的多角形状的要素区域;上述修正值存储部具备存储有表示各要素区域的屏幕内的位置的节点位置信息、以及用节点位置信息确定的要素区域的修正参数的要素区域存储表;以及存储有与上述修正参数相应的修正值的修正值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修正值存储部中存储有与不同的灰度图像相应的多个修正值。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特性值是上述图像生成设备的亮度输出值或者颜色输出值。
1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程序,使计算机制成图像显示装置的上述修正值,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在和显示图像的屏幕成对的图像生成设备的输出特性值中有分布的图像显示单元、和根据与上述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相应的修正值对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修正后输出到上述图像显示单元的修正单元,其特征在于使上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修正值制成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有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修正值制成程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上述节点的步骤包括根据检测的输出特性的分布,设定成为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极大或者极小的极值的极值设定步骤;以及把设定的极值作为节点,把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内分割成多个要素区域的分割要素设定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设定上述修正值的步骤后,取得用已制成的修正值进行了修正的图像的输出特性的分布的修正后分布取得步骤;以及根据修正后的输出特性的分布进行修正图像的优劣判定,如果判定为不良,则再次实施上述极值设定步骤至上述修正值设定步骤的修正图像评价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再次实施的极值设定步骤中,在由前一次的极值设定步骤设定的极值中追加新的极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特性值是上述图像生成设备的亮度输出值或者颜色输出值。
1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在和显示图像的屏幕成对的图像生成设备的输出特性值中有分布的图像显示单元、和用与上述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相应的修正值对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修正后输出到上述图像显示单元的修正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修正单元具备把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在图像内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成为输出特性值的极大或者极小的极值作为节点进行设定,根据设定的节点把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分割成多个要素区域,按照分割的每个要素区域存储修正值的修正值存储部;以及根据存储于上述修正值存储部的修正值,按照上述每个要素区域进行上述输入的图像信号的修正的修正处理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修正值存储部具备存储有表示各要素区域的屏幕内的位置的节点位置信息、以及用节点位置信息确定的要素区域的修正参数的要素区域存储表;以及存储有与上述修正参数相应的修正值的修正值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者17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修正值存储部中存储与不同的灰度图像相应的多个修正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特性值是上述图像生成设备的亮度输出值或者颜色输出值。
2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值制成程序,使计算机制成图像显示装置的上述修正值,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在和显示图像的屏幕成对的图像生成设备的输出特性值中有分布的图像显示单元、和用与上述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相应的修正值对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修正后输出到上述图像显示单元的修正单元,其特征在于使上述计算机运行权利要求12至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修正值制成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有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修正值制成程序。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修正值不会为巨量,并且能够高精度地修正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数据生成方法。图像显示装置的修正数据生成方法具备检测显示在屏幕上的图像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的分布检测步骤(S21);根据检测到的输出特性值的分布设定连结大致相等的输出特性值的像素的等位线的间隔的等位线间隔设定步骤(S22);根据设定的等位线间隔,设定多条等位线的等位线设定步骤(S23);在设定的各等位线上设定多个节点的节点设定步骤(S25);根据设定的节点把显示在上述屏幕上的图像内分割成多个要素区域的分割要素设定步骤(S26);在分割的每个要素区域上设定修正值的修正值设定步骤(S27)、(S28)。
文档编号G09G5/10GK1825422SQ200610008050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3日
发明者山田喜士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