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96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平面显示器,特别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通信产业不断地推陈出新,带动了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市场的蓬勃发展。液晶显示器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与低消耗功率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本计算机、桌上型显示器、车用显示器、及投影电视等消费性通讯或电子产品。加上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产业与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这些消费性通讯或电子产品亦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尤其是在计算机产品方面,除了高性能、高速度的桌上型计算机外,携带方便的笔记本计算机更是受到极大的注意与重视。
传统上,小尺寸液晶显示模块均将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固定于一模块框架中。并利用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的可挠特性,将其一端与液晶面板连接,而另一端则反折于模块框架的后方。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所构成的背光模块发光源,则利用另一软性电路板安装于框架之中,以提供光源。此LED的软性电路板再利用焊接或连接器等方式,将其与连接在液晶面板的系统软性电路板(Main Flex)连接。参阅图4绘示两软性电路板利用焊接方式连结,而后再顺着箭头方向反折于模块框架的后方。
此外,部分的传统液晶显示模块则将LED光源同时配置于系统软性电路板上,并将此软性电路板反折并以胶带黏贴于框架的后方,以固定系统软性电路板,并将LED光源折迭于显示模块背面。参阅图5绘示一传统软性电路板,其顺着箭头的方向被反折并黏贴于框架的后方。
无论是利用单一软性电路板或者是利用两个独立的软性电路板的小型液晶显示模块,由于软性电路板反折后并黏附于框架的后方,将因此而增加模块的厚度,进而使应用此液晶显示模块的电子装置的总厚度增加,不利于电子装置的小型化。
此外,两个独立软性电路板的连接,则更增加连接器或焊接等成本,也因此增加了液晶显示模块的制造成本。而单一软性电路板反折并黏附于模块的后方,则常常因为软性电路板的回弹力而翘起造成拨离,以致于使LED位置偏移,进而导致光学辉度严重偏移。
因此,如何能在有效降低小型平面显示装置的外观尺寸与制造成本,并提供一种结合系统软性电路板与LED软性电路板的固定结构为各方所企盼。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先前技术说明中,传统的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固定方式,将造成平面显示器的厚度增加,更有可能因为LED位置的偏移,而导致严重的光学辉度偏移。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固定平面显示器的软性电路板,不仅可以进一步缩小平面显示器的厚度,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平面显示器的质量,同时降低平面显示器的生产成本。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将软性电路板折迭于框架与显示面板之间,以有效降低平面显示装置的厚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将软性电路板折迭于框架与显示面板之间,以有效避免软性电路板剥离的风险,进而改善光学辉度偏移的现象。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将配置有发光二极管与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的软性电路板折迭于框架与显示面板之间,提高发光二极管与导光组件的对准精度,因此,不仅能简化平面显示装置的组装制作工艺,同时提高平面显示器的质量。
根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具有一框架、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软性电路板。显示面板设置在框架上。软性电路板具有发光组件与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其一端连接于显示面板,另一端则反折于显示面板的后方,因此,发光组件与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被安置于框架与显示面板之间。此平面显示装置还包括有一导光组件安装于框架之中,使发光组件经由导光组件以照亮显示面板。其中,导光组件配置位于框架与显示面板之间,且发光组件对准导光组件的一入光处。
当导光组件安装于框架之中后,框架与导光组件形成一凹槽,以容置发光组件与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中显示面板优选地为一液晶显示面板,而发光组件优选地为一发光二极管。此平面显示装置优选地是应用在一手机之上,且软性电路板还包括一连接端以电性连接手机的一主控制电路板。而框架周围还包括有一档墙,以容置显示面板、软性电路板与导光组件。
因此,本发明的平面显示装置,不仅方便组装,同时减少平面显示装置的厚度,还可以确保发光二极管与导光组件的对准精度,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且提升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软性电路板剥离的风险,使得平面显示装置的外观尺寸更为精确,且更易于组装。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模块的示意图;图2A为本发明的平面显示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的平面显示装置的爆炸示意图的后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平面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模块的部分侧视图;图4是传统软性电路板利用焊接方式连结的示意图;以及图5是另一传统软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显示面板模块110显示面板120软性电路板 122折弯处124发光二极管 126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8连接端 200框架210凹槽220档墙230导光组件232入光处300平面显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平面显示装置,不仅有效降低平面显示装置的外观尺寸,且方便组装,还可以确保发光二极管与导光组件的对准精度,同时有效避免软性电路板的剥离的风险,不仅降低制造成本,更提升产品的质量。以下将以图示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参阅图1,示出本发明的平面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模块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显示面板模块100,包括有显示面板110,例如是液晶面板,与软性电路板120。软性电路板120一端连接于显示面板110,而另一端则反折于显示面板110的后方。软性电路板120还包括有发光二极管124与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6,以用来提供显示面板模块100所需的背光光源,以及控制显示面板110。软性电路板120的折弯处122位于显示面板110的一侧,并使发光二极管124与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6平置于显示面板110的后方。此外,软性电路板120还包括有一连接端128以用来与电子装置的控制电路板相连接。
参阅图2A与图2B,其示出本发明的平面显示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及其后视图。图3则示出其部分侧视图。如图中所示,在将软性电路板120反折于后,并使发光二极管124平置于显示面板110的后方的显示面板模块100,可以方便地安装于框架200之中,以形成本发明的平面显示装置300。
其中,框架200还包括有档墙220使显示面板模块100与导光组件230可准确地放置于其中,而在导光组件230安置于框架200之后,框架200的一侧形成了一凹槽210。凹槽210在显示面板模块100安装于框架200时,提供发光二极管124与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6的容置空间。而发光二极管124则对准导光组件230的入光处232,以提供平面显示装置300所需的背光。
由于软性电路板120反折后,并贴附于显示面板模块100的后方,接着再将显示面板模块100安装于框架200之中,并将显示面板模块100与导光组件230黏附在一起,以固定于框架200之中。因此,软性电路板120可被有效的固定于显示面板模块100的后方,以避免剥离的情况发生,更使得发光二极管124的位置可以有效地对准导光组件230的入光处232,进而降低光学辉度偏移的现象。
同时,由于软性电路板120是先反折于显示面板模块100的后方,并安装于显示面板110、导光组件230与框架200之间,使得本发明的平面显示装置300的整体厚度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减少了传统软性电路板贴附于框架后方的厚度与剥离的问题,使得平面显示装置300的外观尺寸更为精确,且更为方便组装。
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所了解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发明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包括一框架;一显示面板,设置在该框架之上;以及一软性电路板,连接于该显示面板,该软性电路板上具有一发光组件以及一显示面板驱动电路,且该软性电路板反折后固定于该显示面板的后方,使该发光组件与该显示面板驱动电路介于该框架与该显示面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导光组件安装于该框架之中,使该发光组件经由该导光组件以照亮该显示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中该导光组件位于该框架与该显示面板之间,且该发光组件位于该导光组件的一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中该框架具有一凹槽,以容置该发光组件与该显示面板驱动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面板为一液晶显示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中该发光组件包括一发光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中该软性电路板还包括一连接端以电性连接一电子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包括一手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中该框架具有一档墙位于该框架的周缘,以容置该显示面板与该软性电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中该软性电路板上更具有另一发光组件。
全文摘要
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包括有一框架、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软性电路板。显示面板设置在框架上。软性电路板具有一发光组件与一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一端连接于显示面板,另一端则反折于显示面板的后方。使得发光组件与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被安置于框架与显示面板之间,而软性电路板介于平面显示装置的内部,而无须黏附于框架的后方。此平面显示装置还包括有一导光组件安装于框架之中,使发光组件经由导光组件以照亮显示面板。
文档编号G09G3/36GK1811539SQ20061000900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6日
发明者柯俊民, 蔡宜桦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