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61351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驱动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多媒体社会的急速进步,多半受惠于半导体元件或人机显示装置的飞跃性进步。就显示器而言,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因具有优异的显示品质与其经济性,一直独占近年来的显示器市场。然而,对于个人在桌上操作多数终端机/显示器装置的环境,或是以环保的观点切入,若以节省能源的潮流加以预测,阴极射线管因空间利用以及能源消耗上仍存在很多问题,而对于轻、薄、短、小以及低消耗功率的需求无法有效提供解决之道。因此,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低辐射等优越特性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一般而言,现今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皆已达到全彩画面的要求,不仅可显示出黑白画面,更可显示出各种鲜艳的色彩。每个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中具有多个像素(pixel),而每个像素的内部电路如图1所示。
图1绘示为一般常见的像素内部电路的电路图。请参照图1,像素110中包括红色像素单元120、绿色像素单元130、以及蓝色像素单元140。顾名思义,红色像素单元120用以显示红光,绿色像素单元130用以显示绿光,而蓝色像素单元140则用以显示蓝光。红色像素单元120中包括薄膜晶体管121与红色的液晶电容122,绿色像素单元130中包括薄膜晶体管131与绿色的液晶电容132,而蓝色像素单元140中包括薄膜晶体管141与蓝色的液晶电容142。其中Vcom表示为共同电位。每一种颜色的像素单元皆耦接至一条扫描线,且每一颜色的像素单元亦分别耦接至数据线1、数据线2、以及数据线3。以下以图2来说明像素单元的驱动方式。
图2绘示以已有驱动方法驱动像素单元的信号时序图。为了说明的方便,先以红色像素单元120的信号时序为例,并请依照说明的需要而参照图2与图1。图2中的100表示为扫描线上的信号,而200表示为数据线1上的信号,D1表示为第一笔由数据线1提供红色像素单元120所须显示的数据电压,而D2表示为下一个画面由数据线1提供红色像素单元120所需要显示的数据电压,数据电压D1与D2的极性相反,主要是为了让液晶能够分别以正向与反向的方式旋转,以避免液晶极化。G1表示为当红色像素单元120需要显示第一笔数据时,由扫描线所送出开启薄膜晶体管121所需的致能信号,而G2则是当欲显示下一个画面时,由扫描线所送出开启薄膜晶体管121所需的致能信号。
当扫描线输出致能信号G1,进而开启红色像素单元120中的薄膜晶体管121时,数据线1也输出位准为D1的数据电压,以通过薄膜晶体管121对液晶电容122充电,进而使红色像素单元120显示出某一亮度的红色光。当扫描线输出致能信号G2,进而开启红色像素单元120中的薄膜晶体管121时,数据线1也输出位准为D2的数据电压,以通过薄膜晶体管121对液晶电容充电,进而使红色像素单元120显示出同一亮度的红色光。依照上述,绿色像素单元130与红色像素单元120也以相同的方式来驱动,接着再通过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等三色光混色后而达到像素110显示的目的,然后再由众多个像素来呈现出一个画面。
以显示白色画面而言,其系以红光、绿光以及蓝光混色成白光以显示白色画面,而白光的阶调(gray level)则随着红光、绿光以及蓝光的阶调变化。举例而言,阶调32的白光是利用阶调32的红光、绿光以及蓝光混成。此外,依据全国电视系统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NTSC)所制订的色彩再现性(color reproducibility)规范,以特定比例的红光、绿光与蓝光所混合成的白光会对应到一特定的色温(color temperature)。
图3绘示已有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显示白色画面时不同阶调的色温关系曲线,而图4表列图3中不同阶调的白光所对应的色温。其中,图3中的曲线10是未调整红光、绿光或蓝光混合比例前的阶调色温关系曲线,图3中的曲线20则为调整红光、绿光或蓝光混合比例后的阶调色温关系曲线,而图4表列了图3中曲线10与曲线20的阶调以及色温的数值。请参照图3与图4,由图3的曲线10与图4中表列的数值可看出,已有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显示白色画面时,以红光、绿光以及蓝光混成的不同阶调的白光会对应到不同的色温。然而,各阶调的白光对应的色温相差甚多,导致了人眼感官上的异常,例如特定画面偏红或偏蓝等。由此可知,已有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存在有色彩偏异(color shift)的问题,导致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品质不佳。
为了改善此问题,已有技术中另有一种方法,其利用适度减少红光、绿光或是蓝光的混合比例以合成各阶调的白光。其中,对于调整前色温较高的白光而言,适度减少蓝光的混合比例将可使色温降低。对于调整前色温较低的白光而言,适度减少红光的混合比例则可提高色温。请继续参照图3与图4,由图3中的曲线20以及图4中调整后的数值可看出,在适当减少红光、绿光或是蓝光的混合比例后,不同阶调的白光所对应的色温较为接近。然而,在整体亮度降低到某一定值的后,这种利用减法原理来调整色温的方式便无法再应用。换言之,较低阶调的白光的色温依旧偏高,色彩偏异现象依旧存在。

发明内容有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方法,其可改善色彩偏异。
为达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适于驱动一显示面板,此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扫描线、至少一数据线以及至少一像素单元,且像素单元与扫描线以及数据线电性相连。此驱动方法包括于一画面周期中,通过扫描线开启像素单元;于上述画面周期中以及于像素单元的开启期间,通过数据线载入画面信号至像素单元;于该画面周期与该画面周期的下一个画面周期之间,通过扫描线开启像素单元;于该画面周期与该画面周期的下一个画面周期之间以及于像素单元的开启期间,通过数据线载入修正信号至像素单元,以改善像素单元的色彩偏异。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中画面信号与修正信号各自包括红信号、绿信号、蓝信号三者至少一者。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中修正信号的红信号、绿信号、蓝信号三者的值互不相等。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中于目前画面周期与下一个画面周期之间包括垂直空白期间,而像素单元于垂直空白期间被载入修正信号,以改善像素单元的色彩偏异。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中于任两相邻画面周期中,画面信号的电压极性相反。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中于任两相邻画面周期中,修正信号的电压极性相反。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中载入画面信号至像素单元的持续时间与载入修正信号至像素单元的持续时间不相同。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上述的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上述的像素单元显示的颜色包括红色、绿色或蓝色。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上述的显示面板采用常态黑画面(normally black)显示模式,且修正信号的电压小于画面信号的电压。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上述的显示面板采用常态白画面(normally white)显示模式,且修正信号的电压大于画面信号的电压。
在本发明所提出的驱动方法,由于在每一画面周期中开启像素单元至少二次,且在其中一次开启像素单元时,载入画面信号至像素单元,而在其他时间开启像素单元时,则载入修正信号至像素单元,且由于修正信号的电压大小与画面信号的电压大小不同,因此在同一画面周期中,像素单元在每次开启时都会对应地显示出不同的色彩亮度。若针对显示红光、绿光、蓝光的像素单元其中的一或其中两者以上,以此驱动方式驱动,则可以调控各阶调的白光的色温。换言之,利用此驱动方法驱动一显示面板,将可改善显示面板色彩偏异的问题,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为一般常见的像素内部电路的电路图。
图2绘示以已有驱动方法驱动像素单元的信号时序图。
图3绘示已有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显示白色画面时不同阶调的色温关系曲线。
图4表列图3中不同阶调的白光所对应的色温。
图5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的信号时序图。
图6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7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的信号时序图。
图8为不需要进行色彩补偿的像素单元的信号时序图。
图9绘示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驱动方法驱动的显示面板显示白色画面时不同阶调的色温关系曲线。
图10表列图9中不同阶调的白光所对应的色温。
图11绘示另一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驱动方法驱动的显示面板显示白色画面时不同阶调的色温关系曲线。
图12绘示红、绿、蓝三色灰阶对亮度的关系曲线。
图13绘示白色画面在不同阶调下的偏异程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5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的信号时序图。图6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为了说明的方便,以下实施例以图1所示电路来说明,并预先假设实施本方法的显示面板是采用常态黑画面(normally black)的显示模式。请依照说明的需要而参照图5、图6与图1。
以修正红色像素单元120所显示的颜色来说,在一画面周期中,如图5所示的画面周期1,通过扫描线传送致能信号G1,以开启红色像素单元120(如图6的步骤601)。并于画面周期1中以及于红色像素单元120的开启期间,通过数据线1输出位准为D1的数据电压,进而通过薄膜晶体管121对液晶电容122充电(此动作可视为将画面信号,亦即红信号载入至红色像素单元120,如图6的步骤602,同样地,对于绿色像素单元130而言就是载入绿信号,对于蓝色像素单元140而言就是载入蓝信号),因此在T1时间中,红色像素单元120会对应地显示出一亮度的红色。
接着,于画面周期1(即目前画面周期)与画面周期2(即下一个画面周期)之间,通过扫描线传送致能信号G1’,以再次开启红色像素单元120(如图6的步骤603)。并于画面周期1与画面周期2之间以及于红色像素单元120的开启期间,通过数据线1输出位准为D1’的数据电压,进而通过薄膜晶体管121对液晶电容122充电(此动作可视为将修正信号,亦即修正用的红信号载入至红色像素单元120,如图6的步骤604,同样地,对于绿色像素单元130而言就是载入修正用的绿信号,对于蓝色像素单元140而言就是载入修正用的蓝信号),因此在T2时间中,红色像素单元120会对应地显示出另一亮度的红色。
类似地,在画面周期2中,通过扫描线传送致能信号G2,以开启红色像素单元120。并于画面周期2中以及于红色像素单元120的开启期间,通过数据线1输出位准为D2的数据电压,进而通过薄膜晶体管121对液晶电容122充电,因此在T3时间中,红色像素单元120会对应地显示出一亮度的红色。然而由于数据电压D2的大小与数据电压D1相同,只是极性相反,因此红色像素单元120在T3与T1时间所显示出的亮度相同。
接着,于画面周期2(即目前画面周期)与画面周期3(即下一个画面周期)之间,通过扫描线传送致能信号G2’,以再次开启红色像素单元120。并于画面周期2与画面周期3之间以及于红色像素单元120的开启期间,通过数据线1输出位准为D2’的数据电压,进而通过薄膜晶体管121对液晶电容122充电,因此在T4时间中,红色像素单元120会对应地显示出另一亮度的红色。然而由于数据电压D2’的大小与数据电压D1’相同,只是极性相反,因此红色像素单元120在T4与T2时间所显示出的亮度相同。至于其他的画面周期请依此类推,不再赘述。
换言之,由于数据电压D1与数据电压D1’二者不相同,因此在画面周期1中,红色像素单元120会显示出相同颜色但深浅不同的两种色彩,以混合成新的颜色深度。同样地,由于数据电压D2与数据电压D2’二者不相同,因此在画面周期2中,红色像素单元120也会显示出相同颜色但深浅不同的两种色彩,以混合成新的颜色深度,然画面周期1以及画面周期2所混成的新颜色二者相同。如此一来,便可利用新混成的红光来与绿色像素单元130所显示的绿光,以及蓝色像素单元140所显示的蓝光相互搭配,就可以改善色彩偏异。
若要区别本驱动方法与图2所示已有技术的不同的处,简明地来说,就是在已有技术中,每一画面周期只具有一个致能信号(例如G1与G2),而本驱动方法却在每一画面周期中增加致能信号的数目。以此实施例来说,就是在致能信号G1的后,再增加一个致能信号G1’,以及在致能信号G2的后,再增加一个致能信号G2’。并且本驱动方法在加入致能信号G1’与G2’的同时,就改变数据线1的电压大小,进而改变红色像素单元120所显示的颜色。当然,高阶的使用者不仅是变化数据电压的大小,还变化致能信号G1’与致能信号G2’的加入时机,也就是改变T2与T4的持续时间,以进行更精细的色彩控制。
通过上述的驱动方法驱动显示红光、绿光、蓝光的像素单元其中的一或其中的一以上,就可以使各阶调的白光对应到相近的色温。且修正信号的红信号、绿信号、蓝信号三者中至少有二者的值互不相等,或是三者的值皆不相等。而修正信号的载入时机包括在二个画面周期之间所包含的垂直空白期间(Vertical BlankPeriod,VBP),或者是在二条相邻的扫描线所各自传送的致能信号之间。
此外,上述的显示面板可为液晶显示面板或是其他适当的显示面板,且本驱动方法不仅可应用于采用常态黑画面(Normally Black)显示模式的显示面板,亦可应用于采用常态白画面(Normally White)显示模式的显示面板,只是应用于二者的操作方式恰好相反。举例来说,若应用本驱动方法于采用常态黑画面显示模式的显示面板时,则修正信号的电压应小于画面信号的电压。反之,若应用本驱动方法于采用常态白画面显示模式的显示面板时,则修正信号的电压应大于画面信号的电压。
以下举个实际应用的例子,来使使用者能更了解本发明。请再参照图1与图5,并以图5的画面周期1为例子。当显示画面的色温偏高时,在正常显示画面阶段T1的时间内,数据线1、2、以及3皆输出位准为D1的数据电压。数据电压D1为一正常显示电压信号,也就是红色像素单元120、绿色像素单元130、以及蓝色像素单元140所分别接收到的红色、绿色、以及蓝色信号的电压位准为欲显示的画面影像的电压位准。
因此,吾等可在画面周期1中的T2时间针对红色信号做颜色补偿,而此时所加入的数据电压D1’对应于数据电压D1的电压位准为一低阶电压(当显示面板采用常态黑画面显示模式时)或高阶电压(当显示面板采用常态白画面显示模式时)。绿色及蓝色信号则不补偿,其数据电压的电压位准为零阶电压(当显示面板采用常态黑画面显示模式时)或最高阶电压(当显示面板采用常态白画面显示模式时)。所谓最高阶电压,在六位元显示器为第六十四阶电压;在八位元显示器则为第二五五阶电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短时间内使用者接收到色温较高的白色画面及一红色画面,但由于人眼的积分效应(Integral Effect),造成使用者会查觉到一介于中间色温的白光。利用此种原理,则可以调控各阶调的白光对应至所需色温。当各阶调的白光对应相近色温,使用者便不会观看到偏红或偏蓝的画面,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因此而大幅地提升。
当然,除了以上述的驱动方法驱动红色像素单元120以外。更可以针对红色像素单元120以及绿色像素单元130,以上述的驱动方法驱动,而蓝色像素单元140则在画面周期1中的T2时间以及画面周期2中的T4时间施加一零阶电压。类似地,对于色温偏低的阶调,可以只针对蓝色像素单元140,以上述的驱动方法来驱动,而红色像素单元120与绿色像素单元130则在画面周期1中的T2时间以及画面周期2中的T4时间施加一零阶电压。由于原理与上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对本发明的驱动方法描述了数种可能的实施型态,但此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知,本发明的驱动方法仍有其他种类的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驱动方法当不限制于上述的实施型态。换言之,只要在同一画面周期中增加致能信号的数目,以多次开启像素单元,并在开启像素单元时,载入不同电压大小的修正信号至像素单元,以改善色彩偏异,就已经是符合了本发明的精神所在。以下再简易地列举另外一种其他的可能实施型态,如图7所示。
图7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的信号时序图。请依照说明的需要而参照图5与图7。图7与图5的不同的处在于,图7中的每一个画面周期多增加了一个致能信号,例如在画面周期1中所新增的致能信号G1”,且修正信号也随着致能信号G1、G1’、以及G1”而分别呈现D1、D1’、以及D1”位准。通过图7可知,使用者可增加致能信号的个数,以及修正信号的位准的种类,来更细腻地控制像素单元的显示颜色。
上述图7所绘示的是针对须做色彩补偿的像素单元的信号时序图。然而,对于不需要进行色彩补偿的像素单元而言,其信号时序如图8所示。图8为不需要进行色彩补偿的像素单元的信号时序图。由图8可以看出,在T2时间与T3时间中,修正信号D1’与D1”的位准相同,皆为0阶电压。而在T5时间与T6时间中,修正信号D2’与D2”的位准亦相同,皆为0阶电压。
图9绘示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驱动方法驱动的显示面板显示白色画面时不同阶调的色温关系曲线,而图10表列图9中不同阶调的白光所对应的色温。其中,图9中的曲线10是已有未调整红光、绿光或蓝光混合比例前的阶调色温关系曲线,图9中的曲线30则是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驱动方法调控后的白光阶调色温关系曲线,而图10表列了图9中曲线10与曲线30的阶调与色温的数值。请参照图9与图10,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提出的驱动方法调控各阶调的白光的色温后,各阶调的白光会对应到相近的色温。因此,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驱动方法驱动一显示面板,将可改善显示面板色彩偏异的问题,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此外,由于修正信号具有与画面信号不同的电压位准而使显示的画面接近暗态画面,使得画面显示方式类似于传统阴极射线管的脉冲显示(Pulse Type)。如此,使用者比较不易观看到动态影像残留(Motion Blur)的现象,即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驱动方法驱动显示面板,将可获得更佳的显示品质。
以上论述是以暗态画面为低电压当作基础,但在暗态画面为高电压时原理也相同,只有补偿电压值须做改变,以图11、12、以及13来说明的。图11绘示另一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驱动方法驱动的显示面板显示白色画面时不同阶调的色温关系曲线。图12绘示红、绿、蓝三色灰阶对亮度的关系曲线。图13绘示白色画面在不同阶调下的偏异程度。请依照说明的需要而参照图11、12、以及13。
请先参照图11。在不做色彩补偿的模拟状况下,初始色温呈现一不稳定的状态,如曲线10所示。但是在利用相同处理方式加入修正信号的后,其色温曲线将呈现一稳定状态,如曲线30所示。而其红、绿、蓝三色灰阶对亮度曲线如图12所示,在初始状态,其蓝色特性曲线与红色及绿色特性曲线并不一致,然而在加入修正信号后,其蓝色特性曲线已下降,并与红色及绿色特性曲线趋于一致。此外,由图13可看出其白色画面在不同阶调下,其x与y偏异的程度,当(x,y)座标值在阶调改变的情况下其偏异越大时,其画面色彩表现会有所偏差,但在加入修正信号改善后,其(x,y)值对于不同灰阶下,其变异有明显缩小。因此不论是在低电压为暗态画面或是高电压为暗态画面,其处理方式皆可实施。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驱动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一、在本发明提出的驱动方法中,于每一画面周期中,像素单元载入的修正信号具有不同的电压位准,使像素单元在每次开启时会对应显示不同阶调但相同颜色的色彩。若以此驱动方式驱动显示红光、绿光以及蓝光的像素单元其中之一或其中两者以上,则可以调控各阶调的白光对应的色温。因此,利用此驱动方法驱动一显示面板,将可改善显示面板色彩偏异的问题并提显示面板的高显示品质。
二、由于每一画面周期的所加入的修正信号,其具有暗态显示的电压位准,使得画面显示方式会类似于传统阴极射线管的脉冲显示。使用者比较不易的观看到影像残留的现象。即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驱动方法驱动的显示面板,将可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另外,本发明也与灰插入(即插入”灰”画面)的技术不同。就定义而言所谓灰(gray)的定义与红(red)、蓝(blue)、绿(green)、黄(yellow)、桃红(magenta)、靛青(cyan)的定义本身就不相同。就发明的目的而言灰插入主要是补偿亮度以及解决动态拖影的问题,然而本发明主要在于解决色偏问题。再者,所谓灰画面系单纯以0~255阶(8位元)来定义,也就是RGB的值为(0,0,0)、(1,1,1)、...、(254,254,254)、或(255,255,255);而本发明插入的画面,也就是RGB的值为(1,3,0)、(0,2,0)、(16,0,0)、或(0,0,8)...等各种可能。
并且,本发明须经由数据判断而针对每个不同像素(pixel)作补偿,也就是说,本发明的补偿数据须以的前的显示画面为基准作补偿,所以每个像素补偿的亮度、颜色、时间及判断方式均不同。因此如果眼睛够快而可看见补偿画面时,其呈现的颜色是不规则的,而且亮度并不会很亮。总的,本发明与灰插入是两种不同的技术。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适于驱动一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扫描线、至少一数据线以及至少一像素单元,其中该像素单元与该扫描线以及该数据线电性相连,而该驱动方法包括于一画面周期中,通过该扫描线开启该像素单元;于该画面周期中以及于该像素单元的开启期间,通过该数据线载入一画面信号至该像素单元;于该画面周期与该画面周期的下一个画面周期之间,通过该扫描线开启该像素单元;以及于该画面周期与该画面周期下一个画面周期之间以及于该像素单元的开启期间,通过该数据线载入一修正信号至该像素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画面信号与该修正信号各自包括红信号、绿信号、蓝信号三者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修正信号的红信号、绿信号、蓝信号三者的值互不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于目前画面周期与下一个画面周期之间包括一垂直空白期间,而该像素单元于该垂直空白期间被载入该修正信号,以改善该像素单元的色彩偏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于任两相邻画面周期中,该画面信号的电压极性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于任两相邻画面周期中,该修正信号的电压极性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载入该画面信号至该像素单元的持续时间与载入该修正信号至该像素单元的持续时间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像素单元显示的颜色包括红色、绿色或蓝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采用常态黑画面显示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修正信号的电压小于该画面信号的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采用常态白画面显示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修正信号的电压大于该画面信号的电压。
全文摘要
一种可改善色彩偏异的驱动方法,适于驱动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扫描线、至少一数据线及至少一像素单元,且像素单元与扫描线及数据线电性相连。此驱动方法包括于一画面周期中,通过扫描线开启像素单元;于画面周期中以及于像素单元的开启期间,通过数据线载入画面信号至像素单元;于该画面周期与该画面周期的下一画面周期之间,通过扫描线开启像素单元;于该画面周期与该画面周期的下一画面周期之间以及于像素单元的开启期间,通过数据线载入修正信号至像素单元,以改善像素单元的色彩偏异。
文档编号G09G3/36GK1945672SQ200610146470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0日
发明者林峰守, 张育源, 沈国良, 余良彬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