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空心吸水澄泥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书写或绘图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澄泥砚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砚台是一种书法、绘画的工具,传统的澄泥砚在研磨书写时,墨汁容易干涸,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也影响书写的质量,尤其是写小字时更容易出现此问题。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澄泥砚,它是在传统砚台上设一个水池,水池内放入水,使墨池与水接触来解决墨干问题,这种结构形式的砚台,密封差,水池内的水容易蒸发,补水时较麻烦,易洒水,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密封性好,外形美观的空心吸水澄泥砚。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方案实现的,空心吸水澄泥砚,包括有砚台主体和墨池,砚台主体的腹部设空心水腔,砚台主体的台面上设有加水槽,加水槽内设有与水腔相通的进水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与水腔相通的加水孔有两个,以保证加水时,排空水腔内有空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心吸水澄泥砚整体上是一块,砚的腹部全是空心,可储水500克,避免了频繁加水影响书写注意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墨池防干效果好,砚台腹部为空心,可储水500克,水不易吸干,所以砚台上泼墨后永不会干涸;2、砚体外形美观,无衔接痕迹,仍保持了传统澄泥砚的外形结构;3、加入容易,因加水孔设在台面上,使用者很容易想到加水,而且也便于操作;4、本发明是传统澄泥砚台的更新换代产品,定会受到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图1为空心吸水澄泥砚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砚台主体2-墨池3-水腔4-进水孔5-加水槽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
本实施例以说明书附图中所示的砚台为例,但其他外形的砚台也同样可以制成腹部为空心的砚台。
空心吸水澄泥砚,由砚台主体1和墨池2和水腔3构成。砚台主体1的腹部设有空心水腔3,砚台的台面上设有加水槽5,加水槽5上设有两个与水腔相通的加水孔4,空心吸水澄泥砚是用古代湖里的沉积泥为原料,经制浆、过滤、制坏、雕刻、烧制,上腊等而制成,在制坏工艺中,将砚台腹部挖空,使砚台腹部形成空腔,而后用粘胶再粘结起来,用沉积泥将粘结痕迹处理,使其无衔接痕迹。其它工艺与传统工艺基本相同。使用时先从加水孔4将水腔3中的水加满,即可在墨池2上泼墨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空心吸水澄泥砚,包括有砚台主体和墨池,其特征是砚台主体(1)的腹部设空心水腔(3),砚台的台面上设有加水槽(5),加水槽(5)内设有与水腔相通的进水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吸水澄泥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水槽(5)上设有两个与水腔相通的加水孔(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书写或绘图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空心吸水澄泥砚,包括有砚台主体和墨池,砚台主体的腹部设空心水腔,砚台主体的台面上设有加水槽,加水槽内设有与水腔相通的进水孔,空心吸水澄泥砚整体上是一块,砚的腹部全是空心,可储水500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墨池防干效果好,砚台腹部为空心,可储水500克,水不易吸干,所以砚台上泼墨后永不会干涸;2.砚体外形美观,无衔接痕迹,仍保持了传统澄泥砚的外形结构;3.加入容易,因加水孔设在台面上,使用者很容易想到加水,而且也便于操作;4.本实用新型是传统澄泥砚台的更新换代产品,定会受到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文档编号B43L27/00GK2900193SQ200620024430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5日
发明者温生康 申请人:温生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