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527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用于膝上电脑中的作为用于对设置有显示装 置的屏幕的显示面板提供支撑的结构,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号
11-102235中所揭示的,在所述结构中设置有用于在设置有键盘的主体单 元的两端可旋转地支撑显示面板的支撑单元,并且该显示面板在位于显示 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位置处被支撑。
在桌上个人电脑的液晶显示面板等部件中,支撑臂大致设置为从布置 在桌上等位置处的液晶面板的主体单元向上直立,并且利用支撑臂来支撑 液晶面板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号11-10223
发明内容
但是,因为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涉及用于支撑显示面板宽度方向上的 中心部分或两端的结构,故在使用者观看显示面板时,不可避免地察觉到 通过支撑单元从主体单元连接至显示面板的结构部分。因此,对于使用者 而言,尽管使用者意图仅仔细地观看显示屏幕,但还是会察觉到通过支撑 单元从显示面板到主体单元的显示面板支撑结构。因此,使用者会察觉到 多余的结构,导致使用者不能够集中注意力仅仔细地观看显示屏幕。
如果显示面板的支撑单元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中心部分或两端,则会降 低相对于主体单元或显示面板设置支撑单元的自由度,由此在主体单元等 部件上设置操作按钮时,对操作按钮的设置会受到支撑单元的位置的限 制。
3为了尽可能防止非显示器表面的其他结构进入视线,可以新考虑以下 构造,S卩将显示装置的支撑单元在显示面板的横向方向上偏离中心部分 设置,并以悬臂方式来支撑显示面板。
希望提高支撑单元的刚性以可靠地支撑显示面板的重量,从而通过悬 臂方式来支撑显示板。希望设置用于调节显示面板的倾斜度的机构以增强 显示屏幕的可见性。但是,尚未提供用于调节倾斜位置并可靠地以悬臂方 式支撑显示面板的支撑方法。
本发明意在解决上述问题,并希望提供一种新颖并得到改进的显示装 置,其能够可靠地以悬臂方式来支撑显示面板,并能够通过旋转显示面板 来调节倾斜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主体单元;平 板状显示面板,其设置有显示屏幕;至少一个铰接板,其连接至所述显示 面板的后表面;轴,其被设置为沿所述显示面板的下端延伸,并且以相对 于中心轴线可转动的方式安装有所述铰接板;以及支撑单元,其在上端连 接至所述轴,并在下端连接至所述主体单元,用于以悬臂状态支撑显示单
元o
根据上述构造,至少一个铰接板被设置并连接至显示面板的后表面。 轴被设置为沿显示面板的下端延伸,而铰接板相对于轴的中心轴线可转动 地安装。支撑单元在上端连接至轴并在下端连接至主体单元。因此,被设 置为沿显示单元的下端延伸的轴成为与支撑单元一体的刚性构件,并可通 过安装至轴的铰接板以悬臂状态可靠地支撑显示面板。因为以可相对于轴 转动的方式安装铰接板,故可以调节显示器的倾斜位置。
此外,所述铰接板可包括配合部分,所述配合部分可转动地插入至所 述轴的至少两个端部。根据上述构造,配合部分插入至轴的两端,且铰接 板通过配合部分连接至轴及两端,由此可在轴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铰接 板,由此铰接板可以顺畅地转动。
此外,所述铰接板可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或更多个部分。根据上述构 造,设置至少两个或更多个铰接板,且每一个被划分的铰接板均连接至显 示单元的后表面并以相对于轴的中心轴线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因此,提高的各个铰接板的刚性,并可抑制铰接板的扭转。
此外,所述轴可通过与所述被划分的铰接板对应的至少两个或更多个 被划分的轴来构成。根据上述构造,对应于被划分的铰接板而设置至少两 个或更多被划分的轴,由此可相对于各个被划分的轴可转动地安装被划分 的铰接板。
所述被划分的铰接板中至少一者还可包括配合部分,所述配合部分可 转动地插入至所述被划分的轴的连接部分的附近。根据上述构造,被划分 的铰接板中至少一者还包括可转动地插入至所述被划分的轴的连接部分的 附近的配合部分,由此与插入至轴的两端的配合部分协作,可以整体上增 加在铰接板中与轴的配合位置。因此,可相对于轴可靠地保持铰接板,并 且可实现铰接板的顺畅操作。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以悬臂方式来支 撑显示面板,并能够通过旋转显示面板来调节倾斜位置的显示装置。


图1A及图1B是示意性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 示装置的外观;
图2是在前表面侧的左侧观察的示出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3是示出臂单元的构造的轮廓式视图4A至图4G是详细示出臂单元的构造的轮廓式视图5A至图5G是详细示出臂单元的盖体的构造的轮廓式视图6是示出显示器显示单元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7A至图7C是示出基板的构造的平面图8A及图8B是示出后盖体的构造的轮廓式视图9A至图9G是示出T盖的构造的轮廓式视图IO是轮廓式视图,示出了在拆卸了 T盖的情况下从后表面侧观察 的显示装置的状态;
图ll是轮廓式视图,示出了从图10的状态拆卸了诸如后盖及边框等 构件的状态;图12是示出铰链的构造的立体图13 (A)至图13 (E)是详细示出铰链的构造的轮廓式视图; 图14A至图14C是详细示出轴的构造的轮廓式视图; 图15A至图15B是示出第一铰接板与第二铰接板的配合状态以及轴的 轮廓式视图16A及图16B是示出轴的构造的另一示例的轮廓视图;而 图17是示出主体支座单元的示意性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以 及附图中,具有大致相同功能及结构的结构元件被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 并将省去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描述。
图1A及图1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的外 形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A是示出在前表面一侧从右上方观察的显示装置 1000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B是示出在显示装置1000的后表面一侧从右上 方观察的显示装置1000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在前表面一侧从左侧观察 的显示装置1000的示意性立体图。
如图1A、图1B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构造为包括 主体支座单元(主体单元)100、臂单元(支撑单元)200以及显示器显示 单元(显示单元)300。显示装置1000接收电视播放画面等,并将其显示 在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显示屏幕300a上。
显示器显示单元300包括用于利用有机EL现象来显示影像的显示面 板(有机EL (场致发光)面板)320。有机EL面板320构造为包括作为 自发光元件的多个有机EL元件,并且不包括诸如背光的构造,由此可以 使其厚度足够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器显示单元300是具有超 薄厚度的薄面板,厚度t被限制为小于或等于约数毫米(约3mm)。
臂单元200布置在主体支座单元100的后侧一位置处,并布置为从主 体支座单元100向上直立。将臂单元200设置为当从前表面一侧观察显示装置1000时在主体支座单元100的横向方向(水平方向)上相较于中心 上臂单元200更接近右侧,并且在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横向方向上相较 于中心臂单元200连接在右侧。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中, 臂单元200在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水平方向上布置在离开中心的左侧或 右侧其中一侧,并且以悬臂的方式支撑显示器显示单元300。
在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需要背光,因此显示器显示单元的厚度变厚且 重量加重。具体而言,考虑到对用于显示电视画面的显示器而非对计算机 显示器的使用,设置了比计算机显示器情况下更大量的背光以确保作为电 视接收器的影像品质。除了背光之外,在液晶显示器中还需要用于控制背 光的逆变器。因此,在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重量较重,且包括臂单元的 显示单元的刚性被较大的提高以通过悬臂方式来支撑显示器显示单元,由 此结构变得复杂且重量增加。因此,着眼于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及制造 成本等因素,以悬臂的方式来支撑液晶显示器不现实。
有机EL面板由作为自发光元件的有机EL元件构成,因此无需背光及 诸如相关的逆变器的构造构件,且可仅利用由薄玻璃板制成的面板而构造 的较轻。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可将显示器显示单元300自身设置的极 轻,由此可以通过悬臂方式来支撑显示器显示单元300。
相对于作为中心的臂单元200,利用连接部件,显示器显示单元300 在图2中的箭头Al的方向上可旋转,因此使用者能够将显示器显示单元 300的倾斜位置设置为希望的角度。
在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中,用于支撑显示面板的构件在一点支撑的情 况下从下侧于显示面板的横向方向上来支撑中心部分。在两点支撑的情况 下,从下侧支撑显示面板的横向方向上两端的附近。在本实施例中,设置 臂单元200以在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横向方向上从中心部分偏移并且以 悬臂方式来支撑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由此臂单元200处于使用者的视线 之外,由此使用者能够仅单独观察显示屏幕300a。使用者会得到如同不存 在臂单元200,显示器显示单元300飘浮在主体支座单元100上的印象。 因此通过以悬臂方式来支撑显示器显示单元300,使用者能够单独并密切 地仅观察显示屏幕300a。因为无需将臂单元200的根部连接至主体支座单元100的中心部分, 故安装臂单元200的自由度得到提高。因此,可以着眼于主体支座单元 100及衬底的内部结构的设置等因素来确定臂单元200相对于主体支座单 元100的安装位置,因此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可以着眼于主体支座单元 100的内部结构以最有效的方式来设置构造构件,由此可将显示装置1000 的尺寸抑制到最小。此外,因为臂单元200未设置在主体支座单元100的 中心部分,故可以在主体支座单元100的上表面处产生较宽的有效空间, 并且可以自由地在主体支座单元100的上表面上设置显示部分、操作按 钮、以及LED显示灯等。
如图1A,图1B及图2所示,设置臂单元200从主体支座单元100的 后侧朝向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后表面倾斜。在图2中,臂单元200相对 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e约为45°至60°。当从前表面观察显示器显示单元 300时,臂单元200会隐藏在显示器显示单元300后方,由此防止了臂单 元200进入使用者的视线。因此,根据从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中心部分 以偏移方式来设置臂单元200的协同作用,可以可靠地防止使用者观察到 臂单元200。
因为仅显示器显示单元300及主体支座单元100出现在使用者视线中 且臂单元200几乎未进入视线,故防止了使用者直接观察到显示器显示单 元300与主体支座单元100的连接状态。使用者因此会感觉如同显示器显 示单元300漂浮在空中。
在本实施例的构造中,因为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厚度极薄或者约为 数毫米,故使用者会注意到并认为显示器显示单元300极轻。因此,对于 使用者,在感觉如同显示器显示单元300漂浮在空中的情况下,上述协同 作用为显示器显示单元300提供了极佳的漂浮感及轻量感。
因此,使用者能够仅密切地注视被认为如同漂浮在空中的显示器显示 单元300的显示内容,并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显示内容上而不会受到其他 结构干扰。可以提供显示装置1000,其中可以在对使用者产生显示屏幕 300a正处于漂浮状态的感觉的同时保持充分的设计便利性,并且极大的改 进了显示屏幕300a的可视性。[臂单元的构造]
图3是示出臂单元200的构造的轮廓式视图。如图3所示,沿其纵向 方向在臂单元200内形成穿过侧面的开口 230以使其具有中空结构。根据 该中空结构,臂单元200由位于上部的第一臂单元210以及位于下部的第 二臂单元220构成。第一臂单元210及第二臂单元220被设置为薄平板 状,并被布置成在开口 230夹置在两者间的情况下彼此相对,并且将第一 臂单元210及第二臂单元220的厚度抑制的极小。
如上所述,显示器显示单元300极薄,并被构造为具有极佳的轻量感 及漂浮感。因此,对于用于支撑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臂单元200,利用 中空结构通过将厚度抑制到最小,可以获得与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类似的 具有极佳轻量感及漂浮感的构造,并且可以着重显出显示装置1000整体 的轻量感及漂浮感。
因为液晶显示器的重量很重,故为了确保强度,难以使臂单元成为中 空结构以获得轻量感及飘逸感。在本实施例中,因为通过有机EL面板 320来构造显示器显示单元300,故即使臂单元200具有中空结构,也可 确保必要的强度。因此,可以可靠地支撑显示器显示单元300,并可以确 保在轻量感及飘逸感方面满意的设计便利性。
盖体240位于第一臂单元210的上表面上方。用于将主体支座单元 100电连接至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柔性印刷衬底250结合在第一臂单元 210的上表面与盖体240之间。
图4A至图4G是详细示出臂单元200的构造的轮廓式视图。图4A是 从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前表面一侧观察的臂单元200的前视图,图4B 是左侧视图,图4C是右侧视图,图4D是俯视图,图4E是仰视图,图4F 是后视图,而图4G是沿图4C中的点划线i-r所取的剖视图。可以通过铸 造或切削加工作为原材料的诸如铝的金属来将去除了盖体240的臂单元 200的主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加工。
图5是详细示出盖体240的构造的轮廓式视图。图5A是从显示器显 示单元300的前表面一侧观察的盖体240的前视图,图5B是左侧视图, 图5C是右侧视图,图5D是俯视图,图5E是仰视图,图5F是后视图,而图5G是沿图5C中的点划线n-n'所取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盖体包括
凹入部分242,以及装配进入第一臂单元210宽度方向上的侧面中位于凹 入部分242两侧的侧壁242a。柔性印刷衬底250在容纳于凹入部分242的 底部位置的同时布置在第一臂单元210与盖体240之间。由此柔性印刷衬 底250未暴露至外部。
可以将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重量抑制为最小,并且通过有机EL面 板320来设置显示器显示单元300,即使臂单元200具有中空结构,也可 确保必要的强度。获得设置地轻薄的显示器显示单元300,并且通过使臂 单元200具有中空结构并且将臂单元200的体积抑制为最小,能够使使用 者获得漂浮感及飘逸感。通过将柔性印刷衬底250结合在第一臂单元210 中可获得防止使用者察觉到布线存在的结构。
可以通过诸如聚碳酸酯、压克力或透明玻璃等透明树脂材料来制造臂 单元200。通过使臂单元200透明,可以进一步获得防止使用者察觉到臂 单元200的存在的结构。因此,使用者可以观察显示屏幕300a,并可使使 用者感受到显示装置1000更强的漂浮感及飘逸感。
图6是示出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构造的轮廓视图,并示出了显示器 显示单元30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6所示,构造显示器显示单元300以包 括边框310、有机EL面板320、石墨片330、基板340、 T衬底350、铰链 360、后盖420、以及T盖430。
基板340是构成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主要框架的构件,而臂单元 200通过铰链360连接至基板340。诸如有机EL面板320、 T衬底350、以 及铰链360的主要构造构件相对于基板340被固定。诸如有机EL面板 320、 T衬底350、铰链360、后盖420、以及T盖430的构造显示器显示 单元300的主要构件全部被安装至作为基础的基板340。
石墨片330安装至有机EL面板320的后表面。有机EL面板320通过 胶带固定至基板340,使得安装有石墨片330的表面面对基板340。
T衬底350由硬衬底制成,并连接有与有机EL面板320相连接的供电 线及信号线。T衬底350的尺寸与基板340的尺寸对应,并且T衬底350相对于基板340固定在与固定有有机EL面板320的表面相对的一侧。
铰链360是用于将臂单元200与基板340连接的构造构件。设置铰链 360以包括诸如由金属制成并具有三角形平面形状的第一铰接板362及第 二铰接板364、以及由金属制成的轴366等构造构件。轴366沿显示器显 示单元300的下端水平布置。第一铰接板362及第二铰接板364相对于基 板340固定,并相对于轴366可旋转地安装。轴366相对于臂单元200固 定。因此,基板340可相对于固定至臂单元200的轴366旋转,在此情况 下旋转中心轴变为轴366的中心轴。因此,可在图2中箭头Al的方向上 使显示器显示单元300旋转,并且可以改变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倾斜角 度。
边框310是安装在有机EL面板320的边缘处的构件,并构成显示器 显示单元300的边缘的外形。后盖420及T盖430是覆盖显示器显示单元 300的后表面的金属盖。后盖420具有形成在与T衬底350及铰链360的 位置对应的部分处的开口 422,并且主要覆盖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后表 面的上部。设置T盖430以对应于开口 422的位置安装以覆盖T衬底350 及铰链360。
基板340、 T衬底350、以及铰链360全部仅布置在小于显示器显示单 元300的下侧一半的区域处,并且相对于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总面积, 被基板340、 T衬底350、以及铰链360占据的面积被抑制为最小。除了布 置有基板340、 T衬底350、以及铰链360的区域之外,主要仅有机EL面 板320、石墨片330、以及后盖420这三个构件界定了显示器显示单元300 的厚度。因此,具体而言,在包括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上半部的区域 中,如上所述,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厚度可以极薄,并且可将厚度抑制 为约3mm。
因为显示装置1000通常放置在桌上等位置处,故使用者很少会从下 侧观察显示器显示单元300,并且从上侧了解到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厚 度。因此,通过将诸如基板340、 T衬底350、以及铰链360的构件设置在 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下侧,并且将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上侧的厚度抑 制为最小,使用者可着重感受到显示器显示单元300极薄。因此,在如上所述产生漂浮感及飘逸感的同时,可以维持令人满意的的设计便利性。
图7是示出基板340的构造的平面图。图7A是从显示器显示单元300 的后表面一侧观察的基板340的前视图,图7B是图7A的仰视图,而图 7C是图7A的后视图。由压铸金属板来构造基板340。如图7所示,多个 螺纹孔342,螺纹孔344形成在基板340中。使用螺纹孔342来固定第一 铰接板362及第二铰接板364。使用其他螺纹孔344来固定显示器显示单 元300的诸如T衬底350及T盖430的部件。
边框310通过胶粘固定至有机EL面板320的周边。如图6所示,在 边框310中形成用于暴露有机EL面板320的显示屏幕300a的开口 312。
图8是示出后盖420的构造的轮廓式视图。图8A是从显示器显示单 元300的前表面一侧观察的后盖420的前视图,而图8B是从显示器显示 单元300的后表面一侧观察的后盖420的后视图。
图9是示出T盖430的构造的轮廓式视图。图9A是从显示器显示单 元300的前表面一侧观察的T盖430的前视图,图9B是左侧视图;图9C 是右侧视图,图9D是俯视图,图9E是仰视图,图9F是后视图,而图9G 是沿图9A中的点划线ni-in'所取的剖视图。
如图8所示,开口 422对应于基板340、 T衬底350、以及铰链360的 位置形成在后盖420中。用于插入螺丝以固定后盖420的通孔424形成在 后盖420中。如下所述,相对于边框310来固定后盖420以覆盖有机EL 面板320的后表面一侧的上部。
图10示出了在去除了 T盖430的情况下从后表面一侧观察的显示装 置1000的状态。基板340、 T衬底350、以及铰链360布置在显示器显示 单元300的下侧的区域中,其中在去除了 T盖430的情况下T衬底350及 铰链360从后盖420的开口 422暴露至外部。
如图9所示,T盖430包括对应于铰链360的轴366的凹入部432、对 应于设置有基板340的区域的凹入部434、 T衬底350、第一铰接板362、 以及第二铰接板364。切口 436在对应于臂单元200的位置处形成在T盖 430中。
当T盖430布置在后盖420上方时,轴366容纳在凹入部432中,并且T衬底350、第一铰接板362、以及第二铰接板364容纳在凹入部434 中。因此,如图IO所示,诸如T衬底350及铰链360的构造构件被T盖 430覆盖。臂单元200从T盖430的切口 436向后侧突伸。
因此,仅后盖420、 T盖430、以及臂单元200于显示器显示单元300 的外表面一侧暴露至外部,并且可以获得极为简单且精致的外形。具体而 言,因为在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上侧与厚度相关的构造构件主要是有机 EL面板320、石墨片330、以及后盖420这三个构件,故可以设置极薄并 且具有漂浮感及轻量感的显示器显示单元300。因为基板340为显示器显 示单元300的刚性构件并且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主要部件相对于基板 340固定,故可以设置超薄且具有足够强度的显示器显示单元300。
图11是示出了从后表面一侧观察的显示装置1000的状态,并示出了 将诸如后盖420及边框310的构件从图10的状态去除的状态的视图。图 12是示出铰链360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13是详细示出铰链360的构造的轮廓式视图。图13 (A)是从显示 器显示单元300的后表面一侧观察的铰链360的前视图,图13 (B)是右 侧视图,图13 (C)是俯视图,图13 (D)是仰视图,而图13 (E)是后 视图。
铰链360的轴366相对于臂单元200固定。如图4A至图4G所示,待 与轴366安装的接收面202被布置在臂单元200的上部的末端处。凸起 202a及孔202b形成在接收面202中。
如图12所示,扁平表面372形成在轴366的外周表面的一个部分处。 扁平表面372形成有待插入臂单元200的接收面202的凸起202a的孔 372a。扁平表面372在与孔202b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螺纹孔372b。
扁平表面372接触臂单元200的接收面202,并且凸起202a被插入孔 372a。在此状态下,螺丝从臂单元200的后侧被插入孔202b,并拧入螺纹 孔372b以将轴366固定至臂单元200。如图11所示,铰链360的轴366 与臂单元200形成为一体。形成为一体的轴366及臂单元200变为支撑显 示器显示单元300的刚性构件。轴366沿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下侧水平布置。在轴366作为旋转中 心的情况下,第一铰接板362及第二铰接板364可旋转地配合至轴366。
如图13 (A)所示,多个孔362f形成在第一铰接板362中。多个孔 364f形成在第二铰接板364中。通过将插入孔362f, 364f的螺丝拧入基板 340的螺纹孔342,在T衬底350夹置在基板340之间的情况下,孔 362f, 364f对应于基板340的螺纹孔342的位置,并且第一铰接板362及 第二铰接板364相对于基板340固定。第一铰接板362及第二铰接板364 因此变为用于利用基板340来确保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刚性的强度构 件。
图14是详细示出轴366的构造的轮廓式视图。图14A是从显示器显 示单元300的后表面一侧示出轴366的前视图,右侧视图,以及左侧视 图。图14B是沿轴366的中心轴线所取的剖视图。图14C是沿图14A中的 点划线IV-IV'所取的剖视图。
如图14所示,轴366在中间被划分为包括两根轴368及370。上述扁 平表面372布置在轴368上。
如图14A及图14B所示,槽375形成在轴368与轴370连接的部分 处。待插入轴370的配合孔370a的配合轴368a布置在轴368的端部。扁 平表面370g形成在轴370的端部。
如图14B所示,待插入销369的两个孔368b被形成在轴368的配合 轴368a。待插入销369的两个孔370b形成在形成有轴370的扁平表面 370g的部分处。
通过利用插入配合孔370a的配合轴368a来将销369插入并压紧至孔 368b及孔370b来固定轴368及轴370。在此情况下,销369的外径以及孔 368b及孔370b的内径通过压紧被配合并固定。
如图14A所示,配合轴368c布置在轴368与配合轴368a相对一侧的 端部处。配合轴368d布置在槽357的位置处。沿配合轴368c中的中心轴 线形成具有预定深度的孔368e。在配合轴368c的端面的一部分处形成具 有预定深度的配合槽368f。
类似的,在轴370的端部处设置配合轴370c。沿配合轴370c中的中心轴线形成具有预定深度的孔370e。在配合轴370c的端面的一部分处形 成具有预定深度的配合槽370f。
如图12及图13 (A)至图13 (E)所示,与位于轴368两端的配合轴 368c, 368d配合的两个配合部分362a, 362b通过弯曲处理形成在第一铰 接板362的两端。通孔362c (在图12及图13 (A)至图13 (E)中未示 出)形成在配合部分362a, 362b中。
与设置在轴370 —端的配合轴370c配合的配合部分364a通过弯曲处 理形成在第二铰接板364的一端。如图13 (B)所示,通孔364c形成在配 合部分364a中。
图15是示出第一铰接板362及第二铰接板364与轴366的配合状态的 轮廓式视图,从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下侧示出了轴366。图15A示出了 第一铰接板362可旋转地安装至轴366的状态。图15B示出了第二铰接板 364可旋转地安装至轴366的状态。
如图15A所示,在垫圈378插入配合轴368c的情况下,第一铰接板 362的配合部分362a的通孔362c被插入轴368的配合轴368c。配合部分 362b的通孔362c插入配合轴368d。在弹簧垫圈379插入配合轴368c的情 况下,锁止位置调节板380安装至配合轴368c的末端,并且压紧销 (caulking pin) 382被推入孔368e,由此将压紧销382固定至孔368e。锁 止位置调节板380固定在配合轴368c的末端面处,并且第一铰接板362可 旋转地安装至轴368。
如图15B所示,在垫圈378插入配合轴370c的情况下,第二铰接板 364的配合部分364a的通孔364c插入配合轴370c,并且弹簧垫圈379插 入配合轴370c。锁止位置调节板380安装至配合轴370c的末端,并且压 紧销382被推入孔370e,由此将压紧销382固定至孔370e。锁止位置调节 板380固定至配合轴370c的末端面,并且第二铰接板364可旋转地安装至 轴370。
当装配铰链360时,首先在轴366被分为轴368及轴370的情况下将 第一铰接板362的配合部分362b的通孔362c插入轴368的配合轴368d。 垫圈378插入配合轴368c,并且配合部分362a的通孔362c插入配合轴368c。
轴368的配合轴368a插入轴370的配合孔370a,销369被插入并压 紧至孔368b及孔370b以固定并使轴368及轴370成为一体。槽375形成 在轴368与轴370之间,并且配合部分362b与槽375中的配合轴368d配 合。
然后垫圈378被插入轴370的配合轴370c,并且第二铰接板364的配 合部分364a的通孔364c被插入配合轴370c。弹簧垫圈379被插入位于轴 366两端的配合轴368c及配合轴370c,锁止位置调节板380安装至配合轴 368c及配合轴370c的末端面,而压紧销382被插入并压紧至孔368e及孔 370e。
因为布置在两个位置处的配合部分362a, 362b的通孔362c相对于位 于轴368两端的配合轴368c, 368d可旋转地配合,故相对于轴366可旋转 地支撑第一铰接板362。因为布置在一个位置处的配合部分364a的通孔 364c相对于位于轴370的一个端部处的配合轴370c可旋转地配合,故相 对于轴366可旋转地支撑第二铰接板364。因此,第一铰接板362及第二 铰接板364两者相对于轴366可旋转地安装。
因此,通过将第一铰接板362及第二铰接板364安装至基板340,在 作为刚性构件的轴366为旋转中心轴线的情况下,可以可旋转地支撑显示 器显示单元300。
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轴366可旋转地支撑第一铰接板362及第二铰 接板364,但是可以可旋转地支撑一个铰接板。但是,如果轴366较长, 如果在布置在一个铰接板的两端的配合部分处可旋转地支撑铰接板,则铰 接板会在轴366的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处在远离轴的方向上形变。铰接 板可在旋转方向上扭转,并且在铰接板的两端之间会产生旋转角度位置的 差异,由此铰接板不能顺畅地旋转。如果如在本实施例中铰接板划分为第 一铰接板362及第二铰接板364,并且两个配合部分362a, 362b设置在第 一铰接板362的两端,则可以在铰接板中将与轴366的配合位置整体增加 至三个位置,由此抑制铰接板于轴366的中间部分附近在远离轴的方向上 形变。通过划分铰接板,可以增大各个铰接板的刚性,并可以抑制铰接板
16的扭转,由此位于轴366两端的第一铰接板362及第二铰接板364的旋转 角位置变为相同。因此,第一铰接板362及第二铰接板364相对于轴366 顺畅地旋转,并且可以顺畅地实现显示器显示单元300的倾斜操作。
图16是示出连接轴368及轴370的构造的另一示例的轮廓式视图。图 16A是沿轴366的中心轴线所取的剖视图。图16B是示出沿图16A中的点 划线V-V'所取的剖视图的轮廓式视图。在图16的示例中,轴368的配合 轴368d被插入轴370的孔370h,并且孔370h的键370i与配合轴368d的 键槽368g配合以调节轴368以及轴370的角位置。通过将固定压紧销367 压紧至轴370,轴368及轴370构造成使得轴368不会从轴370滑脱。在 上述构造中,也可以调节轴368的配合槽368f以及轴370的配合槽370f 的角位置,并且倾角位置锁止处的位置在第一铰接板362及第二铰接板 364两者中变得相同。
图17是示出主体支座单元100的示意性构造的分解立体图,示出了 去除了位于主体支座单元100的上表面上的盖体的状态。主体支座单元 100的壳体由金属制成。用于执行信号处理以驱动显示器显示单元300、 电路衬底(B-CAS衬底)490、冷却风扇520、以及散热板(散热器)500 等的电路衬底(0衬底)480被紧凑地结合在主体支座单元100内部。诸 如用于卫星播送(BS, CS)、地面数字波等、LAN、 HDMI、及USB等 的调谐器等的各种终端被结合在主体支座单元100中,并且用于接收地面 数字波的杆状天线104 (参见图1B)被布置在后表面一侧。扬声器箱以及 操作按钮等也被结合在主体支座单元100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及其他因素,可以出现各 种不同改变、组合、子组合以及替换,只要其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或 其等同范围内。
虽然已经参考了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应当理解本发明 并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 以进行各种不同的修改及改变,并且意在将全部这些修改及改变均包含在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与于2007年5月23日向日本专利局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JP2007-137111相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包含于本说明书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主体单元;平板状显示面板,其设置有显示屏幕;至少一个铰接板,其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轴,其被设置为沿所述显示面板的下端延伸,并且以相对于中心轴线 可转动的方式安装有所述铰接板;以及支撑单元,其在上端连接至所述轴,并在下端连接至所述主体单元, 用于以悬臂状态支撑显示单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铰接板包括配合部 分,所述配合部分可转动地至少插入至所述轴的两个端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铰接板被划分为至少两个或更多个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轴由与所述被划分的铰接板对应的至少两个或更多个被划分的轴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被划分的铰接板中至 少一者还包括配合部分,所述配合部分以可转动方式插入至所述被划分的 轴的连接部分的附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主体单元;平板状显示面板,其设置有显示屏幕;至少一个铰接板,其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轴,其被设置为沿所述显示面板的下端延伸,并且以相对于中心轴线可转动的方式安装有所述铰接板;以及支撑单元,其在上端连接至所述轴,并在下端连接至所述主体单元,用于以悬臂状态支撑显示单元。
文档编号G09F9/35GK101311993SQ200810098318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3日
发明者坂田龙也, 安达大机, 宫下真, 小山幸子, 高桥礼纪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