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55412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根据 输入图像信号来显示均匀亮度的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器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显示器、等离子显示面板(PDP ) 以及液晶显示器(LCD)。
PDP通过利用气体放电所产生的等离子来显示字符和/或图像。OLED显 示器通过利用有机材料或聚合物的电场辐射来显示字符和/或图像。液晶显示 器通过向两个显示面板之间的液晶层施加电场并且控制电场的强度从而控制 穿过液晶层的光的透过率来显示图像。
LCD和OLED显示器中的每一个包括显示面板、4册极驱动器、灰度电压 生成器、数据驱动器和信号控制器。显示面板被提供有包括开关元件和显示 信号线的像素。栅极驱动器向显示信号线中的栅极线输出栅极信号,以导通/ 关断像素的开关元件。灰度电压生成器生成多个灰度电压。数据驱动器在灰 度电压中选择与图像数据对应的数据电压,以将该数据电压施加到显示信号 线中的数据线。信号控制器控制显示面板、栅极驱动器、灰度电压生成器和 数据驱动器。
每个驱动器被提供有预定的电压,并且其将该预定的电压转换成各种电 压以驱动显示设备。例如,栅极驱动器接收栅极导通电压和栅极关断电压, 并且向栅极线交替地提供该栅极导通和栅极关断电压作为栅极信号。栅极电 压生成器接收统一的参考电压,并且通过电阻器将该统一的参考电压分压, 以向数据驱动器提供分压后的电压。
液晶显示器(LCD)包括被提供有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两个显示面板、
阵形式,并且被连接到诸如薄膜晶体管(TFT)的开关元件,以依次接收每 行的数据电压。公共电极形成在显示面板的表面(例如整个表面)上,并且接收公共电压。像素电极、公共电极和液晶层形成液晶电容器,并且该液晶 电容器是与连接到其上的开关元件一起构成像素的单元。
在这样的液晶显示器中,向两个电极施加电压,以在液晶层中形成电场, 并且通过调整电场的幅度来控制穿过液晶层的光的透过率,以获得所期望的 图像。为了防止由于长时间以一个方向向液晶层施加电场而导致的退化现象, 对于各帧、各行或各像素来反转数据电压相对于公共电压的极性。
在其中以条形来安排显示同 一 色彩的多个像素的液晶显示器中,红色像 素被布置在左端而蓝色像素被布置在右端。分别将数据线布置在每个像素电 极的左侧和右侧附近。对于在像素中被布置在最左侧的像素,当将像素的开 关元件布置在该像素的右侧时,仅将数据线布置在像素电极的右侧。对于被 布置在最右侧的像素,当将像素的开关元件布置在该^^素的左侧时,仅将数 据线布置在像素电极的左侧。因而,对于数据线被布置在像素电极的两侧的 像素和数据线被布置在像素电极的一侧的像素来说,在数据线和像素电极之 间生成的静电电容并不相同。
在像素电极的左侧和右侧上的静电电容之间的差产生像素电极的变化。
因而,当液晶显示器是正常的白模式并且像素的开关元件被布置在该像
素的右侧时,被布置在像素的最左侧的红色像素R展示出比其它像素更高的 亮度。当液晶显示器是正常的黑模式并且像素的开关元件被布置在该像素的 右侧时,被布置在像素的最左侧的红色像素R展示出比其它像素更低的亮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一种显示设备可以根据输入图像信号显示 均匀的亮度。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包括栅极线;第一、第二 和第三数据线,其彼此平行安排并且与所述栅极线交叉;第一像素,其连接 到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并且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 数据线之间;第二像素,其连接到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并且被布 置在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之间;以及运算放大器,其分别电连 接所述第三数据线和第一数据线,以向所述第一数据线传送所述第三数据线 的信号。
所述运算放大器可以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第三数据线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数据线的输出端、以及连接到所述输出端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栅极线、第一至第三数据线和所述像素可以^皮形成在至少一个显示
面板上,并且所述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栅纟及驱动器,向所述栅极线施加栅 极信号;数据驱动器,向所述第二和第三数据线施加数据信号;以及信号控 制器,控制所述栅极驱动器和所述数据驱动器。
所述运算放大器可以被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之外。
所述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PCB),布置有所述信号控制器; 以及柔性印刷电路膜,用于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PCB)和所述显示面板。
所述运算放大器可以被布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PCB)和所述柔性印刷 电路膜中的一个上,并且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线,用于 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和所述第一数据线;以及第二连接线,用于电连接所 述运算放大器和所述第三数据线。
所述数据驱动器可以包括被安装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上的驱动器IC 芯片,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线可以与所述驱动器IC芯片分离。
所述运算放大器可以被形成在所述驱动器IC芯片中。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可以包括连接端,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连接端 子;以及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和第三数据线,并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连 接到所述运算放大器并且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PCB)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 线,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连接到所述运算放大器并且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 (PCB)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线。
所述第一像素可以包括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具有连接到所述栅极线的 控制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数据线的输入端、以及输出>^人所述第二数据线输入 的数据信号的输出端,并且所述第 一连接线被形成在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 出端相同的层上,而所述第二连接线被形成在与所述控制端相同的层上。
所述开关元件可以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像素的右侧,并且所述第一数据线 可以被布置在数据线中的最左侧。
所述开关元件可以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像素的左侧,并且所述第一数据线 可以被布置在数据线中的最右侧。
所述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电压生成器IC芯片,其用于生成到显示设备的 电压并且被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PCB)上,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可以被 形成在所述电压生成器IC芯片中。施加到所述第二数据线的数据信号和施加到所述第三数据线的数据信号 可以具有相反的电压极性。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所述显
示设备包括栅极线;第一、第二和第三数据线,其彼此平行安排并且与所 述栅极线交叉;第一像素,其连接到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并且被布 置在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以及第二^f象素,其连接到所述 栅极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并且被布置在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之 间,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向所述第二数据线施加第一彰:据信号;向所述第三 数据线施加第二数据信号;通过所述第三数据线防止所述第二数据线的负载 (load);以及向所述第三数据线传送所述第 一数据信号。
所述栅极线、第一至第三数据线以及所述像素可以被形成在至少一个显 示面板上,并且可以在所述显示面板之外执行所述防止第二数据线的负载。 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可以具有相反的极性。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可以防止亮 度不均衡,而无需增加数据线的负载和数据信号的延迟。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更容易理解, 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数据驱动器、显示面板单元 和PCB的布局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在液晶显示器中的一个像素的等效 电路些像素和与这些像素相邻的数据线的视图;以及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数据驱动器、显示面板单元 和PCB的布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更完整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具体化,并且不应被认为是局限于 在此所阐述的示范性实施例。当描述元件"耦接,,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 以直接耦接到另 一元件或通过第三元件电耦接到另 一元件。
参考图1至图3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框图。图2是示出了根 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图。
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单元 300、栅极驱动器400、数据驱动器500和信号控制器600。
参考图1,显示面板单元300包括多条信号线G广Gn和Do-Dm、以及连接 到所述信号线并且基本以矩阵安排的多个像素PX。
信号线GrGn和Do-Dm包括传送栅极信号(也称为"扫描信号")的多条 栅极线GrGn和用于传送数据信号的多条数据线D0-Dm。
栅极线GrGn基本沿行方向延伸,并且基本彼此平行。数据线Do-Dm基 本沿列方向延伸,并且基本彼此平行。
每个像素列被布置有数据线Do-Dm中的相邻的两条。数据线DrDm连接 到像素PX,并且被称作正常数据线。布置在最左侧的lt据线Dq不連接到像 素PX,并且被称作附加数据线。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布置在最右侧的数据线 可以是不连接到像素的附加数据线,并且其余数据线可以是正常数据线。
每个像素PX包括亮度控制元件(未示出)和开关元件(未示出)。开关 元件连接到栅极线G!-Gn和正常数据线DrDm,并且根据来自栅极线G广Gn 的栅极信号从数据线D()-Dm向像素PX传送数据信号。
每个亮度控制元件包括一对场生成电极以及形成在它们之间的电-光有 源层。 一个场生成电极连接到各自的像素PX。另一个场生成电极连接到所有 的像素PX。前者被称为"像素电极",而后者被称为"公共电极"。像素电极 可以接收数据信号或由数据信号得到的电极信号,而公共电极可以被施加以 7>共电压Vcom。
电-光有源层将施加到像素电极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根据本发明的示 范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包括作为光-电有源层的液晶层。
像素电极基本形成在由栅极线G,-Gn和数据线Do-Dm限定的区域中,并 且像素电极被形成为邻近栅极线G广Gn和数据线Do-Dm。因此,在像素电极与 栅极线GpGn和数据线Do-Dm之间生成寄生电容器。参考图1,数据线Do-Dm被布置在包括最左侧的每个像素的每个像素的
两侧,以使得在第一像素列和邻近其的两条数据线D。和Di之间产生的寄生 电容与在其它像素列和邻近其的数据线Dt和D2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几乎相 同。
栅极驱动器400连接到显示面板单元300的栅极线GrGn,并且向栅极 线G广Gn施加栅极信号,该栅极信号是栅极导通电压Von和栅极关断电压Voff 的组合。
数据驱动器500连接到显示面板单元300的数据线Do-Dm。数据驱动器 500生成并且向数据线Do-Dm施加数据信号。该数据信号可以是电压信号。 信号控制器600控制栅极驱动器400和数据驱动器500。
(PCB) 700、柔性印刷电路膜550和560、驱动器IC芯片510和520、以及 显示面板单元300。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器400、像素PX的开关元件以及信号线 GrGn和Do-Dm可以被集成在显示面板单元300上。信号控制器600以IC芯 片610的形式被安装在PCB 700上。数据驱动器500以多个驱动器IC芯片 510和520的形式被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膜550和560上。
每个驱动装置400、 500和600可以以至少一个IC芯片的形式被集成和 安装在显示面板单元300上,或可以以带载封装(TCP)的形式被安装在柔 性印刷电路膜(未示出)上并且然后附接到显示面板单元上。在示范性实施 例中,所有驱动装置400、 500和600可以被集成在单个芯片中。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用于在PCB700和驱动器IC芯片510和520之间、 在驱动器IC芯片510和520与显示面板单元300之间、以及在PCB 700和显 示面板单元300之间的电连接的布线结构被形成在柔性印刷电路膜550和560中。
连接端551和561将PCB 700与驱动器IC芯片510和520彼此电连接。 输出端556和566将驱动器IC芯片510和520与显示面4反单元300 4皮此电连 接。
连接端551和561包括多个连接端子。在示范性实施例中,这些连接端 子用于将PCB 700的信号控制器600与驱动器IC芯片510和520连接。参考 图2,连接端子552、 553、 554和555形成在柔性印刷电路膜550上并且被布置在最左侧。
输出端556和566包括多个输出端子Y!、 Y2.....Yk、 Yk+1、…,并且
将驱动器IC芯片510和520与正常数据线D。 D2.....Dk、 Dk+1、…彼此连接。
参考图2,柔性印刷电路膜550和560还可以包括用于将显示面板单元 300和PCB 700直接连接而无需通过驱动器IC芯片510和520、以及形成在 柔性印刷电路膜550上并且被布置在最左侧的连接线558和559的布线结构。 连接线558连接到显示面板单元300的附加数据线Do。连接线558通过PCB 700连接到连接端子553。连接线559电连接到显示面4反单元300的正常数据 线D广Dm之一上(例如第二正常数据线D2 ),并且通过PCB 700连接到连接 端子552。
通过显示面板单元300的导线310来形成连接线559和数据线D2之间的 连接。斥册极线G广Gn和数据线Do-Dm在显示面板单元300中彼此交叉,以使 得栅极线GrGn和数据线D『Dm经由在其间形成的绝缘层(未示出)而被布 置在不同的层。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导线310跨过第一正常数据线D^以使 得导线310可以被形成在与栅极线G广Gn相同的层。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导 线310可以被形成在与所有栅极线G广Gn和数据线D『Dm都不相同的层中。
驱动器IC芯片510和520根据信号控制器600的控制生成数据电压,以
将该数据电压施加到数据线D!、 D2.....Dk、 Dk+1、…。驱动器IC芯片510
还可以包括运算放大器511,用于向附加数据线Do施加信号。
运算放大器511包括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运算放大器511的输出 端连接到连接端子553,并且运算放大器511的两个输入端中的一个连接到 连接端子552,而另一个连接到输出端。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将从驱动器IC芯片510施加到数据线D2的数据信 号通过连接端子522传送到运算放大器511。运算放大器511输出所述输入信 号作为输出信号。通过连接端子553将输出信号施加到附加数据线D0。
将数据线D。和Di布置在像素列的两端,以使得被布置在最左侧的像素 列形成与其它像素列基本相同的寄生电容。施加到净皮布置在位于最左侧的像 素列的两侧的数据线Do和Dt的lt据信号与施加到^皮布置在位于左侧第二列 的像素列的两侧的数据线Dj口 D2的数据信号相同。这样',由于两个像素列 中的数据信号的改变而产生像素PX的亮度变化。因而,在像素列之间降低了由于寄生电容的差和信号改变而导致的亮度不平tf。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运算放大器511将输入端的阻抗和输出端的阻抗分 开,以使得第二正常数据线D2的阻抗不会增加。如果不形成运算放大器511, 则第二正常数据线D2的阻抗增加,以致产生数据信号的延迟,并且可能产生 图像失真和由于图像失真导致的显示质量退化。例如,在大尺寸的液晶显示 器中可能产生显示质量的严重退化。
当将运算放大器布置在芯片的两侧来修复数据线DrDm,并且当在数据 线D!-Dm的中心部分产生连接断开时,不能将数据^f言号传送到该断开连接的 位置随后的数据线DrDm。因而,在显示面板单元300的边缘形成连接到所 述断开连接的数据线的端部的修复线,并且通过修复线将数据信号传送到断 开连接的位置随后的数据线。在示范性实施例中,通过运算放大器将数据信 号施加到修复线,从而降低通过修复线绕道所产生的信号延迟。
因而,在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为々务复IC芯片而包括的运算 放大器,以使得不需要额外的设计。
当将附加数据线Do布置在右侧而不是左侧时,可以通过在柔性印刷电路 膜550的右侧的连接端子554和555以及布置在驱动器IC芯片510的右侧的 运算放大器将数据信号施加到附加数据线Do。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可以将施 加到第二正常数据线Dw的信号施加到附加数据线D0。
参考图3,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单元300包括彼此面对的下面板100
液晶显示器的每个像素PX (例如连接到第i (i-l,2,…,n)条栅极线(Gi) 和第j (j=l,2,...,m)条数据线(Dj)的像素(PX))包括连接到信号线(Gi, Dj )的开关元件Q以及连接到开关元件Q的液晶电容器Clc和存储电容器Cst。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存储电容器Cst可以省略。
开关元件Q是提供给下面板100的三端元件,诸如薄膜晶体管。开关元 件Q的控制端连接到栅极线Gi,开关元件Q的输入端连接到数据线Di,而 开关元件Q的输出端连接到液晶电容器Clc和存储电容器Cst。
液晶电容器Clc具有两个端下面板100的Y象素电极191和上面板200 的公共电极270。形成在两个电极191和270之间的液晶层3充当电介质材 料。像素电极191连接到开关元件Q,而公共电极270被形成在上面板200 的整个表面上。将公共电压Vcom施加到公共电极270。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公共电极270可以被提供在下面板100上。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电极191和27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以线形或条形来形成。
辅助液晶电容器Clc的存储电容器Cst具有单独的信号线(未示出)和提供在下面板100上的像素电极191,以与插入其间的绝缘体重叠。将诸如公共电压Vcom的预定电压施加到该单独的信号线。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存储电容器Cst可以由被安排为通过绝缘体彼此重叠的像素电极和上面的前一栅极线Gw形成。
对于彩色显示,每个像素PX显示三原色之一 (空间分割)或每个像素PX随着时间流逝而交替地显示三原色(时间分割)。通过原色的空间或时间总和来识别所期望的色彩。例如,所述原色是红、绿和蓝三原色。图3示出了作为空间分割的示例、通过每个像素在与像素电才及191对应的上面板200的区域上显示原色之一的滤色器230。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滤色器230可以被提供在下面板100的像素电极191上或其下面。在条形配置中,可以根据像素PX的列来安排显示同一色彩的滤色器230,或可以根据像素PX的行来依次安排显示不同色彩的滤色器230。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可以以不同方式来安排滤色器230。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将用于使光偏振(polarize)的至少一个偏振器(未示出)附接到显示面板单元300的外表面。
信号控制器600接收输入图像信号R、 G和B并从外部图形控制器(未示出)接收用于控制输入图像信号R、 G和B的显示的输入控制信号。输入图像信号R、 G和B包括每个像素PX的亮度信息,并且该亮度具有给定数目的灰度,例如1024 (=210)、 256 (=28)或64 ( =26 )个。输入控制信号包括例如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主时钟信号MCLK和数据使能信号DE。
信号控制器600基于输入图像信号R、 G和B以及输入控制信号在液晶面板组件300和数据驱动器500的操作条件下处理输入图像信号R、 G和B。信号处理器600生成栅极控制信号C0NT1和数据控制信号CONT2、向栅极驱动器400发送栅极控制信号CONTl、然后向数据驱动器500输出凄t据控制信号CONT2和处理后的图像信号DAT。
栅极控制信号CONT1包括用于指示扫描的开始的扫描起始信号STV和用于控制栅极导通电压Von的输出时序的至少一个时钟信号。栅极控制信号CONT1可以包括用于限定栅极导通电压Von的持续时间的输出使能信号OE。
数据控制信号CONT2包括用于通知到一列像素的数字图像信号DAT传输的开始的水平同步起始信号STH、以及用于命令到数据线DrDm的模拟数据信号的负载的负载信号LOAD和数据时钟信号HCLK。数据控制信号CONT2可以包括用于反转数据电压相对于公共电压Vcom的电压极性的反转信号RVS。数据信号极性表示数据信号相对于公共电压的电压极性。
数据驱动器500接收用于一列像素的数字图像信号DAT,并且根据来自信号控制器600的数据控制信号CONT2将数字图像信号DAT转换为模拟数据信号。然后,将模拟数据信号提供给相应的数据线D,-Dm。
栅极驱动器400根据来自信号控制器600的栅极控制信号CONT1向栅极线GrGn提供栅极导通电压,从而导通连接到栅极线G!-Gn的开关元件Q。然后,通过导通的开关元件Q将提供给数据线D广Dm的数据信号提供给相应的像素PX,以使得每个像素PX显示与包括到输入图像信号R、 G和B中的亮度信息对应的亮度。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施加到像素PX的数据信号的电压和所述公共电压Vcom之间的差是液晶电容器Clc的充电电压,即像素电压。液晶分子根据像素电压的电平来改变它们的排列。穿过液晶层3的光的偏振根据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而改变。这样的偏振变化是附接到显示面板组件300的偏振器的光的透过率变化,并且像素PX显示表示图像信号DAT的灰度的亮度。
通过以水平周期1H(等价于水平同步信号Hsync和数据使能信号DE的一个周期)为单位重复上述的操作,栅极导通电压Von纟皮依次提供给所有栅极线Gi-Gn,并且通过将数据信号提供给所有像素PX来显示一帧的图像。
例如,在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控制施加到数据驱动器500的反转信号RVS的状态,以使得施加到每个像素PX的数据信号电压的极性与前一帧中的数据信号电压的极性相反("帧反转")。可以根据反转信号RVS的特征,在同一帧中将施加到一条数据线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反转(例如,行反转和点反转)。施加到一行像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可以彼此不同(例如,列反转和点反转)。
在列反转和点反转中,施加到相邻数据线的数据电压的极性彼此相反。因而,在从第二像素列到最后像素列中的每个像素列邻近的两条数据线中的一条被施加有正电压,而另一条^皮施加有负电压。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将施加到附加数据线Do的电压确定为施加到第二正常数据线D2的数据电压,而不是施加到最靠近附加数据线D。的第一正常数据线Di的数据电压。这样,在第一像素列中,两条数据线D0和Dl中的一条被施加有正电压,而另 一条数据线被施加有负电压,如在其它像素列中一样。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的一些像素和邻近所述像素的数据线的视图。
在图4中,PEp和Qp (p-l,2,和3 )分别表示在第p个像素阵列中的像素的像素电极和开关元件,Dq (q=0,l,2和3 )表示第q条数据线,以及C闪表示在第p个像素阵列的像素电极和第q条数据线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CIO、C21和C32可以彼此相同,并且Cll、 C22和C33可以基本彼此相同。CIO、C21、 C32 、 Cll、 C22和C33可以基本4皮此相同。
在列反转和点反转中,如果向第一和第三正常数据线D!和D3施加负电压,并向第二正常数据线D2施加正电压,以使得向附加数据线D。也施加正电压。在下一水平周期中,向第一和第三正常数据线D!和D3施加正电压,并且向第二正常数据线D2和附加数据线D。施加负电压。这样,依次改变施加到lt据线Do-Dm的电压的极性。
如果将开关元件Ql、 Q2和Q3关断以使得像素电极PE1、 PE2和PE3变为浮置,则像素电极PE1、 PE2和PE3的电压也根据通过寄生电容器而连接的相邻数据线Do、 Dp D2和D3的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在示范性实施例中,4象素电才及PE1 、 PE2和PE3的电压的改变变化(change variations)依赖于彰:据线D()、 D卜D2和D3的寄生电容和电压变化。
例如,如果第一正常数据线D,的电压从Vli改变到Vlf并且附加数据线Do的电压从V2i改变到V2f,则第一像素电极PE1的电压变化AVp由下列等式1给出
等式l
△Vp = Cll (Vlf國Vli)/Ct + C10 (V2f-V2i)/Ct这里,Ct是像素电极PEl的总静电电容。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附加数据线Do的电压极性与第一正常数据线D!的电压极性相反,从而(Vlf-Vli)和(V2f-V2i)的符号彼此相反。因而,与其中不形成附加数据线D。的情况(即C10是0)的情况相比,像素电极PE1的电压变化AVp得以降低。如果附加数据线Do的电压极性与第 一正常数据线D!的电压极性相同,
则像素电极PE1的电压变化AVp增加。
如果第一正常数据线的电压Vd大于0,并且改变为-Vd,以及第二正常数据线的电压从-Vd改变为Vd,则像素电极PE1的电压变化AVp由下列等式2给出
等式2
AVp = Cl 1[Vd-(-Vd)]/Ct + C10(-Vd-Vd)/Ct=(2Vd/Ct)(Cll画CIO)
如果数据电压被反转并且返回到原始值,则像素电极PE1的电压返回到原始值。由于电压改变周期性地重复,所以如果得到如等式(3)的均方根值,则有效电压变化厶Vrp由下面的等式3给出。
等式3
△ Vrp=Vd(Cll-C10)/Ct
如等式3中所示,如果Cll和C10彼此相同,则有效电压变化AVrp不存在,但是如果它们之间的差增大,则有效电压变化AVrp变大。因而,在示范性实施例中,邻近像素电极PE1的两条数据线Do和Di生成的寄生电容相同。
例如,如果第二正常数据线D2的电压从Vd变为-Vd (这等于附加数据线的电压改变),并且第三正常数据线D3的电压从-Vd变为Vd,则第二像素电极PE2的有效电压变化△ Vrp2和第三像素电极PE3的有效电压变化△ Vrp3由下面的等式4给出
等式4
△ Vrp2=Vd(C22-C21 )/Ct以及
△ Vrp3=Vd(C33-C32)/Ct
如等式4中所示,有效电压变化与寄生电容的量值(magnitude)的差成正比,并且由于像素PE1 、 PE2和PE3以及数据线D<rD3被设计为基本相同,所以根据数据线D(rD3的电压改变的像素电极的电压变化在所有像素中相同。
因此,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由于寄生电容的差和像素列之间的电压改变的差而导致的亮度不均匀被降低了 。
参考图5和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数据驱动器500、显示面板单元300和PCB 700的布局图。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单元300、印刷电路板(PCB) 700、柔性印刷电路膜570和驱动电路芯片530。
显示面板单元300可以包括像素(未示出)、栅极线(未示出)和数据线 (D0-Dm )。
驱动器IC芯片530被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膜570上。连接端571、输出 端576以及连接线578和579被形成在柔性印刷电路膜570上。输出端576 包括多个输出端子Yi、 Y2...、 Yk、 Yk+1...。
电压生成器IC芯片910和信号控制器IC芯片610被安装在印刷电路板 (PCB) 700上。
电压生成器IC芯片910 (其是DC-DC变换器)从电源设备(未示出) 接收电压,并且将该电压转换为用于显示设备的工作电压。电压生成器IC芯 片910包括运算放大器911。运算放大器911的一个输入端通过连接线579 电连接到显示面板单元300的正常数据线D!-Dm之一 (例如,第二正常数据 线02)。运算放大器911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输出端,该输出端通过连接 线578连接到附加数据线D0。
参考图2,运算放大器511可以被形成在驱动器IC芯片510和20中。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运算放大器911可以被形成在电压生成器IC芯片910中。 连接关系根据运算放大器911的位置而改变。
因为一些电压生成器IC芯片可以包括多个运算放大器,所以不必额外设 计运算放大器来实践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运算放大器可以布置在不同位置。
尽管在此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但是应理解,本发明 不限于这些精确的实施例,并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本 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各种其它改变和修改。所有这样的改变和修改应当包 括在如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栅极线;第一、第二和第三数据线,其被配置为彼此平行并且与所述栅极线交叉;第一像素,其连接到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并且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第二像素,其连接到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并且被布置在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之间;以及运算放大器,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三数据线和第一数据线,以向所述第一数据线传送所述第三数据线的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第三数据线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到 所述第 一数据线的输出端、以及连接到所述输出端的第二输入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栅极线、第一至第三数据线和所述像素被形成在至少一个显示面板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 栅极驱动器,向所述栅极线施加栅极信号;数据驱动器,向所述第二和第三数据线施加数据信号;以及 信号控制器,控制所述栅极驱动器和所述数据驱动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运算放大器被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之外。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印刷电路板PCB,布置有所述信号控制器;以及 柔性印刷电路膜,用于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PCB和所述显示面板。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被布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PCB和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 中的一个上,并且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包括第一连接线,用于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和 所述第一数据线;以及第二连接线,用于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和所述第三数据线。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驱动器包括被安装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上的驱动器IC芯片;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驱动器IC芯片分离。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运算放大器被形成在所述驱动器IC芯片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包括连接端,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连接端子;以及 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和第三数据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连接到所述运算放大器并且通过所述印刷电路 板PCB连接到所述第 一连接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连接到所述运算放大器并且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PCB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线。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像素包括开关元件,具有连接到所述栅极线的控制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数据线的 输入端、以及输出从所述第二数据线输入的数据信号的输出端,并且所述第一连接线被形成在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相同的层上,而所 述第二连接线被形成在与所述控制端相同的层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开关元件被布置在所述第 一像素的右侧,并且所述第 一数据线被布 置在凄t据线中的最左侧。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开关元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像素的左侧,并且所述第一数据线被布 置在数据线中的最右侧。
14.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电压生成器IC芯片,用于生成到显示设备的电压,所述电压生成器IC 芯片被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PCB上,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被形成在所述电压生成器IC芯片中。
1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施加到所述第二数据线的数据信号和施加到所述第三数据线的数据信号 具有相反的电压极性。
16. —种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栅极线;第一、第 二和第三数据线,其被配置为彼此平行并且与所述栅极线交叉;第一像素, 其连接到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并且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 第二数据线之间;以及第二像素,其连接到所述4册极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并 且被布置在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之间,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向所述第二数据线施加第一数据信号; 向所述第三数据线施加第二数据信号;防止所述第二数据线的负载,所述负载由所述第三数据线产生;以及 向所述第三数据线传送所述第 一数据信号。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栅极线、第一至第三数据线以及所述像素被形成在至少一个显示面 板上,并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外部执行所述防止第二数据线的负载。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具有相反的极性。
19.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单元,至少包括像素、4册极线、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数据线,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数据线依次形成;印刷电路板PCB,包括电压生成器IC芯片,用于接收第一电压并将所 述第一电压转换成用于所述显示面板单元的操作的第二电压,所述电压生成 器IC芯片包括运算放大器;以及柔性印刷电路膜,包括驱动电路芯片、连接端、输出端以及第一和第二 连接线,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 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第 一连接线连接到所述第 三数据线,并且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到所 述第一数据线。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 PCB上的信号控制器IC芯片。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该显示设备包括栅极线;第一、第二和第三数据线,其被配置为互相平行并且与所述栅极线交叉;第一像素,其连接到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并且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第二像素,其连接到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并且被布置在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之间;以及运算放大器,其电连接到所述第三数据线和第一数据线,以向所述第一数据线传送所述第三数据线的信号。
文档编号G09G3/20GK101483027SQ200810212819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8日
发明者李癸宪, 李美埃, 金景旭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