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052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码相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数码相框。
背景技术
数码相框是一种展示数码照片的相框,不同于传统相框用放进纸质相片的方式来 展示照片。与传统的相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不但存储量大,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 更换照片、背景、音乐等。如今的数码相框市场异彩纷呈,为人们的生活添加了丰富的色彩。然而,传统的数码相框主要包括相框、液晶显示屏及背光模组等;所述背光模组用 于为液晶显示屏提供背光光源,所述液晶显示屏通过控制背光模组发射出的光线的角度, 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照片。这种数码相框的缺点在于要对背光模组进行持续供电,不利于节 约能源;另外,所述背光模组在长时间的工作负荷下,容易老化,从而影响照片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采用自然光作为背光光源的数码相框。一种数码相框,其包括一框架、一液晶显示屏、一扩散片、一聚光型透镜及一反射 板;所述框架包括一第一框边及一第二框边;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一观测面,该液晶显示 屏与扩散片分别固设在框架内,且所述扩散片位于液晶显示屏背离观测面的一侧;所述聚 光型透镜与反射板固设于所述扩散片背离液晶显示屏的一侧,且所述聚光型透镜的一端可 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框边上,所述反射板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框边上。本发明提供的数码相框通过聚光型透镜将自然光聚集,聚集后的光线经过反射板 的反射后,投射于液晶显示屏,以取代传统数码相框中由电能点亮的光源,可有效节约能 源;并且由所述自然光形成的光源还不会出现老化的现象。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数码相框的组合示意图。图2是图1中数码相框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中数码相框的光路示意图。图4是图1中数码相框的另一状态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数码相框10),包括一框架10、一 液晶显示屏20、一扩散片30、一增透膜层40、一聚光型透镜50、一反射板60及一支撑架70。 所述液晶显示屏20、扩散片30及增透膜层40依次固设于框架10内。所述聚光型透镜50 与反射板60的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靠近增透膜层40的框架10上。所述支撑架70可活 动的与反射板60相连接。
所述框架10为长方形框体,该框架10包括一第一框边11、一与第一框边11相平 行的第二框边12及一位于框架10内侧的内侧壁13。所述第一框边11上沿垂直于该第一 框边11的方向凸出至少一第一轴套111,所述第二框边12上沿垂直于该第一框边11的方 向凸出至少一第二轴套121,所述内侧壁13内凹设有限位槽131。所述液晶显示屏20卡设在框架10的限位槽131内。所述液晶显示屏20为 TFT(Thin-FilmTechnology)型显示屏,其包括一观测面21。该液晶显示屏20通过一控制 装置(图未示)控制其内部液晶的偏转角度,以形成不同的亮度与色彩。所述扩散片30卡设于框架10的限位槽131内,且所述扩散片30位于液晶显示屏 20背离所述观测面21的一侧。所述扩散片30让光线透过扩散涂层产生漫射,让光的分布 均勻化。所述增透膜层40卡设于框架10的限位槽131内,且所述增透膜层40位于扩散片 30背离液晶显示屏20的一侧。所述增透膜层40用于减少反射光的强度,从而增加透射光 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光型透镜50为一菲涅尔透镜。所述聚光型透镜包括一入 射面51及一出射面52。该聚光型透镜50的一端边缘对应设置有一第一转轴53,另一端的 出射面52上开设有一凹槽54。所述第一转轴53穿过所述第一框边11的第一轴套111,将 所述聚光型透镜50可转动的固设于框架10上。可以理解,所述聚光型透镜50也可以是多 个阵列式排布的凸透镜组。所述反射板60具有一反射面61。所述反射板60的一端边缘对应设置有一第二转 轴62,另一端设置有一凸起63。所述第二转轴62穿过所述第二框边12的第二轴套121,将 所述反射板60可转动的固设于框架10上。所述反射板60上与反射面61相对的另一表面
上设置有一第三轴套64。所述支撑架70的一端相对延伸出一第三转轴71,所述第三转轴71穿过所述反射 板60的第三轴套64,将所述支撑架70可转动的固设于反射板60上。所述支撑架70用于 保证数码相框100的稳定,防止倾斜。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70与反射板60之间也可 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如图3所示,在工作过程中,所述数码相框100被放置于一平台200上,再分别转 动聚光型透镜50与反射板60,使反射板60 —端的凸起63卡设于聚光型透镜50的凹槽54 内。然后将支撑架70打开,使支撑架70的一端抵持于平台200。当自然光线A1从聚光型 透镜50的入射面51入射后经过聚光型透镜50聚集成光线A2,穿过出射面52后投射于反 射板60的反射面61上,由于所述聚光型透镜50的作用,所述光线A2的强度和亮度都高于 光线A1 ;所述光线A2经过反射面61反射后变成反射光线A3投射于所述增透膜层40上, 所述增透膜层40让光线A3的强度增加形成光线A4 ;所述光线A4投射到扩散片30后经过 扩散片30的扩散行成面光源A5,所述面光源A5通过液晶显示屏20形成图像。由于所述面 光源A5的强度和亮度高于自然光线A1,所以人眼能清楚的分辨液晶显示屏20所呈现出的 图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数码相框100还包括一辅助光源(图未示),所述辅助光源为 一可拆卸的装置,且其具有独立的电连接端。当光线较暗时,使用者将辅助光源放置于聚光 型透镜50的入射面51,并点亮所述辅助光源;所述辅助光源发射出光线经过聚光型透镜50的入射面51和出射面52后,投射于反射板60,再经过增透膜层40和扩散片30的作用后投 射于液晶显示屏20。使使用者即使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也可看清数码相框100所显示的 图像。如图4所示,当使用者需要携带所述数码相框100时,可分别转动所述聚光型透镜 50、反射板60及支撑架70,将所述数码相框100折叠成一长方体状结构,可方便使用者的携
市o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数码相框通过聚光型透镜将自然光聚集,聚集后的光线经 过反射板的反射后,投射于液晶显示屏,以取代传统数码相框中由电能点亮的光源,可有效 节约能源;并且由所述自然光形成的光源还不会出现老化的现象。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 出其它各种像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 围。
权利要求
一种数码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相框包括一框架、一液晶显示屏、一扩散片、一聚光型透镜及一反射板;所述框架包括一第一框边及一第二框边;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一观测面,该液晶显示屏与扩散片分别固设在框架内,且所述扩散片位于液晶显示屏背离观测面的一侧;所述聚光型透镜与反射板固设于所述扩散片背离液晶显示屏的一侧,且所述聚光型透镜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框边上,所述反射板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框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型透镜的另一端开设有一凹 槽,所述反射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相框还包括一增透膜层,所述 增透膜层固设于框架内,且增透膜层位于扩散片背离液晶显示屏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相框还包括一支撑架,所述支 撑架活动固设于反射板背离扩散片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型透镜的一端边缘对应设置 有一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框边上设置有对应于第一转轴的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第 一轴套将聚光型透镜与第一框边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码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的一端边缘对应设置有一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框边上开设有对应于第二转轴的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转轴穿过第二轴 套将反射板与第二框边活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型透镜为菲涅尔透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屏为TFT型显示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相框还包括一辅助光源,光线 较暗时,所述辅助光源放置于聚光型透镜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码相框,其包括一框架、一液晶显示屏、一扩散片、一聚光型透镜及一反射板;所述框架包括一第一框边及一第二框边;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一观测面,该液晶显示屏与扩散片分别固设在框架内,且所述扩散片位于液晶显示屏背离观测面的一侧;所述聚光型透镜与反射板固设于所述扩散片背离液晶显示屏的一侧,且所述聚光型透镜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框边上,所述反射板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框边上。本发明的数码相框通过聚光型透镜将自然光聚集后投射于反射板,再经过反射板的反射,投射于液晶显示屏,以取代传统数码相框中由电能点亮的光源,可有效节约能源。
文档编号G09F9/35GK101877197SQ200910301988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9日
发明者张仁淙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