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和扫描背光源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62173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和扫描背光源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扫描背光源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和扫描背光源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因为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保持型(hold-type)图像输出,所以在显示动态图像时,可能会出现图像的拖尾。图像的拖尾指的是,例如白色的球在黑色背景画面上移动时,在白色的球之后出现灰色的影子的现象。将发生拖尾的状态称为显示模糊。这是进行脉冲型(impulse-type)图像输出的CRT(阴极线管)显示器中没有的现象。作为降低这一显示模糊的方法,已知有将背光源间歇性地点亮的方法,例如已知有像专利文献I 3中记载的那样,将背光源分割为多个区域,依次点亮该分割后的区域的扫描背光源方式。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12323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063751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9-1339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图25是现有的扫描背光源方式中光源的点亮定时(点亮时序)的处理的说明图。作为光源,能够使用LED、CCFL, HCFL和有机EL等。如图25所示,在现有的扫描背光源方式中,与通过箭头Dt示意地表示的图像数据的写入定时(时序)同步地,从最上级一侧的扫描线至最下级一侧的扫描线,使与例如划分为区域& 区域S8的图像形成区域对应的各LED按各区域单位开/关。图中,S1是最上级,S2是从上起第二级。因此,例如会产生从第S1级区域向第S2级区域的漏光Lp图26是从第S1级区域向第S2级区域的漏光的影响的说明图。图中LS表示光源、LC表示液晶、Lm表示光源点亮、Loff表示光源熄灭、Re表示液晶已完成响应、R1表示液晶处于响应中途。如图26所示,在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各区域中,在液晶已完成响应的期间LED点亮,在液晶处于响应中途的期间LED熄灭。因此,在第S1级区域的LED点亮的期间,会产生向第S2级区域和第S3级区域等的漏光U。这样,由于第S2级区域和第S3级区域等的液晶处于响应中途,因此向第S2级区域和第S3级区域等漏出的光会对第S2级区域和第S3级区域等的显示带来不良影响。对于与第S1级区域相邻的第S2级区域,由于液晶处于响应中途的期间即将结束,因此影响比较小,而像第S3级区域、第S4级区域等那样越远离第S1级区域,由于成为响应中途的定时的照射,所以对显示的影响越大。即,在来自作为最上级的第S1级区域的漏光到达最下级的情况下,由于定时的偏离最大,因此对显示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大。
这种漏光的产生,不仅从上级ー侧区域的LED产生,也从下级ー侧区域的LED产生,漏光的存在导致前后帧的图像混杂在一起,产生显示质量劣化的问题。本发明鉴于以上问题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了降低显示质量的劣化的扫描背光源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和扫描背光源的控制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进行使从最上级至规定的下级的点亮定时延迟的延迟点亮处理,或使从最下级至规定的上级的熄灭定时提前的提前熄灭处理。具体来说,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液晶显示装置是扫描背光源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图像形成区域被划分为从扫描线的最上级ー侧的第S1级至最下级ー侧的第的多个区域,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对各区域进行照明的多个发光部的光源,与图像数据的写入定时同步地,按各区域単位,在各区域的发光部各自的从基准点亮定时到基准熄灭定时的一定点亮期间中,使与各区域对应的发光部点亮,其中,n为3以上的自然数,上述液晶显 示装置具有定时控制単元,该定时控制单元进行延迟点亮处理,使从第S1级区域的发光部至作为第i级的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定时比上述各自的基准点亮定时延迟,其中,I < i < n,i为自然数,或者,提前熄灭处理,使从第区域的发光部至作为第j级的第Sj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熄灭定时比上述各自的基准熄灭定时提前,其中,I < i < j < n,j为自然数。此处,基准点亮定时是各区域的各发光部成为点亮状态时成为基准的点亮的定吋。另外,基准熄灭定时是各区域的各发光部成为熄灭状态时成为基准的熄灭的定时。根据该结构,能够降低从第S1级区域至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向下级的漏光、从第Sjl区域至第A级区域的发光部向上级的漏光,因此能够降低液晶开始响应阶段的光的照射和液晶完成响应阶段的光的照射,使得光在液晶处于稳定的响应状态时照射,能够降低因前后帧的图像混在一起而导致的显示质量的劣化。此外,优选的是,上述定时控制単元,在上述延迟点亮处理中,使从第SJl区域的发光部至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定时分别延迟,成为与第si+1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定时相同。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削减从第S1级区域至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向下级的漏光,因此能够进ー步降低液晶开始响应阶段的光的照射,能够进一歩降低显示质量的劣化。此外优选的是,上述定时控制单元,在上述提前熄灭处理中,使从第Sn级区域的发光部至第も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熄灭定时分别延迟,成为与第もィ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熄灭定时相同。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削减从第Sn级区域至第A级区域的发光部向上级的漏光,因此能够进ー步降低液晶完成响应阶段的光的照射,能够进一歩降低显示质量的劣化。此外,上述第i级可以是第I级。根据该结构,能够降低对下级的显示带来最大不良影响的第S1级区域的发光部向下级的漏光。此外,上述第j级可以是第n级。根据该结构,能够降低对上级的显示带来最大不良影响的第区域的发光部向上级的漏光。此外,优选的是,上述定时控制単元,使从第S1级区域至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強度比其他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高。从第S1级区域至第Si级区域的点亮,由于分别使点亮定时延迟,所以点亮期间变短,因此发光量降低,但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从第S1级至第Si级的发光强度,能够防止发光量的降低。此外,优选的是,当设上述一定点亮期间为ta,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期间为ti时,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最大为上述其他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的ta/ti倍。此处,一定点亮期间1是光源的发光部的发光期间,由于光源的光对面板整个面均匀地照射,所以对于所有行而言是相等的期间。第Si级的点亮期间比作为通常的点亮期间的ta短,因此第Si级的点亮成为通常的点亮的ti/ta倍的发光量,而根据该结构,由于第Si级的发光强度最大为ta/ti倍,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第Si级的发光量的降低。此外,优选的是,上述定时控制单元使从第Sn级区域至第S」级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比其他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高。从第Sn级区域至第S」级区域的点亮,由于分别使熄灭定时提前,所以点亮期间变短,发光量降低,但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从第Sn级至第Sj级的发光强度,能够防止发光量的降低。
·
此外,优选的是,当设上述一定点亮期间为ta,第S」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期间为tj时,第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最大为上述其他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的ta/%倍。第S」级的点亮期间比作为通常的点亮期间的ta短,因此第Sj级的点亮成为通常的点亮的t/ta倍的发光量,而根据该结构,由于第Si级的发光强度最大为&/%倍,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第Sj级的发光量的降低。此外,优选的是,上述定时控制单元使从第S1级区域至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熄灭定时比各自的基准熄灭定时延迟。从第S1级至第Si级的点亮,由于使点亮定时延迟,所以点亮期间变短,所以发光量降低,但根据该结构,由于使熄灭定时延迟,所以能够通过补充点亮期间来防止发光量的降低。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结构中,使从第S1级区域至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各自的熄灭定时延迟的时间,比使各个发光部的点亮定时延迟的时间少。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防止因熄灭定时的延迟伴随的向下级的漏光,并同时可靠地防止发光量的降低。此外,优选的是,上述定时控制单元使从第Sn级区域至第S」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定时比各自的基准点亮定时提前。从第Sn级至第S」级的点亮,由于使熄灭定时提前,点亮期间变短,所以发光量降低,但根据该结构,由于使点亮定时提前,所以能够通过补充点亮期间来防止发光量的降低。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结构中,使从第Sn级区域至第S」级区域的发光部各自的点亮定时提前的时间,比使各个发光部的熄灭定时提前的时间少。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防止因点亮定时的提前伴随的向上级的漏光,并同时可靠地防止发光量的降低。此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扫描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图像形成区域被划分为从扫描线的最上级一侧的第S1级至最下级一侧的第Sn级的多个区域,且包括具有对各区域进行照明的多个发光部的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与图像数据的写入定时同步地,按各区域单位,在各区域的发光部各自的从基准点亮定时到基准熄灭定时的一定点亮期间中,使与各区域对应的发光部点亮,其中,η为3以上的自然数,在上述扫描背光源的控制方法中,进行延迟点亮处理,使从第S1级区域的发光部至作为第i级的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定时比上述各自的基准点亮定时延迟,其中,I < i < n,i为自然数,或者,提前熄灭处理,使从第Sn级区域的发光部至作为第j级的第S」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熄灭定时比上述各自的基准熄灭定时提前,I < i < j < n, j为自然数。
本发明中,通过延迟从最上级至规定的下级的点亮定时而减少向下级的漏光,通过提前从最下级至规定的上极的熄灭定时而减少向上级的漏光,由此能够降低显示质量的劣化。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降低液晶开始响应阶段的光的照射和液晶完成响应阶段的光的照射,所以能够降低显示质量的劣化。


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说明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图。图3是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4是抑制从第S1级区域向第S2级区域的漏光的原理的说明图。图5是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的处理的说明图。图6是抑制从第S8级区域向第S7级区域的漏光的原理的说明图。图7是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并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的处理的说明图。图8是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的处理的说明图。图9是使用光快门眼镜显示3D视频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说明图。图10是说明液晶的图像数据写入定时与光快门眼镜的光透过(开)/光不透过(关)的切换定时之间的偏差的图。图11是说明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的情况下,液晶的数据写入定时与光快门眼镜的光透过(开)/光不透过(关)的切换定时的图。图12是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的处理的说明图。图13是说明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熄灭定时提前的情况下,液晶的数据写入定时与光快门眼镜的光透过(开)/光不透过(关)的切换定时的图。图14是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并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的处理的说明图。图15是说明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并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熄灭定时提前的情况下,液晶的数据写入定时与光快门眼镜的光透过(开)/光不透过(关)的切换定时的图。图16是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的处理的说明图。图17是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的处理的说明图。图18是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并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的处理的说明图。图19是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的情况下,该区域的发光量减少的情形的说明图。图20是示意性地比较现有例中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实施方式I中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以及本实施方式10中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的说明图。图21是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的情况下,该区域的发光量减少的情形的说明图。图22是示意性地比较现有例中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实施方式2中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以及本实施方式11中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的说明图。图23是示意性地比较现有例中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实施方式I中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以及本实施方式12中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的说明图。图24是示意性地比较现有例中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实施方式2中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以及本实施方式13中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的说明图。
图25是现有的扫描背光源方式中光源的点亮定时的处理的说明图。图26是从第S1级区域向第S2级区域的漏光的影响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用于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以下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适宜置换而得到的其它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实施方式I)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900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说明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900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图。參照图I和图2对液晶显示装置90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液晶显示装置900中,作为透明基板的阵列基板111与对置基板112夹着液晶层126按规定间隔相对设置。对置基板112上形成有未图示的作为共用电极的对置电极。阵列基板111和对置基板112并不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玻璃板、石英板等具有光透过性的基板。作为液晶层126,虽然不特别限定,但例如能够使用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GH (guest-host,宾主)STN (super-twisted nematic,超扭曲向列)型、SBE(super-twisted birefringence effect,超扭曲双折射效应)型、ECB(electricallycontrolled birefringence,电控双折射)型等液晶。在阵列基板111上形成有多个扫描线114——形成在扫描方向的最上级ー侧的GLl至形成在最下级ー侧的GLm。并且,多个数据线113与多个扫描线114以彼此交叉的方式设置,在被数据线113和扫描线114呈矩阵状划分的像素区域中设置有像素电极115。像素电极115和对置电极由IT0(铟锡氧化物)等光透过性导电材料形成。在两配线的交叉部附近配置有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TFT) 116。薄膜晶体管116的源极电极与数据线113连接,栅极电极与扫描线114连接,漏极电极与面对保持电容125和液晶层126的像素电极115连接。各数据线113与数据驱动器133和数据线驱动电路137连接,各扫描线114与栅极驱动器134和扫描线驱动电路138连接。数据线驱动电路137和扫描线驱动电路138与控制电路130连接,由此被分别控制。外部数据信号被输入到控制电路130中,基于垂直 水平同步信号,生成用于向数据驱动器133导入数据的时钟信号和用于切换扫描线的时钟信号。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900的图像形成区域,从最上级ー侧的扫描线GLl至最下级ー侧的扫描线GLm,沿着水平方向的扫描线划分为多个区域——区域S1至区域Sn,本实施方式中划分为区域S1至区域S8这8个区域。背光源150以与阵列基板111相对的方式设置在阵列基板111的背面一侧,以对液晶显示装置900的背面的整个区域进行照明。背光源150形成为具有多个发光部,各发光部以照射划分出的各区域S1 S8的方式,被设置在各个区域。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发光部,背光源150具有8级的直下型LED151 158,与各区域S1 S8对应地设置。如图I所示,各LED与灯驱动电路131和作为定时控制单元的驱动电压定时控制电路132连接。驱动电压定时控制电路132控制使LED点亮或熄灭的定时。即,驱动电压定时控制电路132,进行使从第S1级区域的发光部至作为第i级的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定时比各自的基准点亮定时延迟的延迟点亮处理,或进行使从第Sn级区域的发光部至作为第j级的第S」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熄灭定时比各自的基准熄灭定时提前的提前熄灭处理。此处,i、j是满足I < i < j < 8的自然数。其中,在i为I的情况下,仅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在j为8的情况下,仅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也能·够同时进行延迟点亮处理和提前熄灭处理两者。接着,参照图I、图3和图4,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9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是使第SJS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的处理的说明图。图中S1是最上级,S2是从上起的第二级。图4是抑制从第S1级区域向第S2级区域的漏光的原理的说明图。图中LS表示光源、LC表示液晶、Lm表示光源点亮、Loff表示光源熄灭、Re表示液晶已完成响应、Rm表示液晶处于响应中途。以下也相同。如图I所示,数据驱动器133在开始脉冲上升(rising)的同时开始移位寄存器的动作,接收时钟信号开始动作。将与时钟信号同时输入的数据保存在由移位寄存器选择的采样存储器中,当水平线的全部显示数据已被发送时,从控制电路130输出锁存脉冲。数据驱动器133接收锁存脉冲,由此保持存储器将保存在采样存储器中的数据一并锁存。被锁存的数据经D/A变换后输出到数据线113,通过对一根扫描线114施加导通电压,使薄膜晶体管116的横向一行全部为导通状态,显示I线(Iline)的量的数据。这样,同样地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并同时对各扫描线114按照从上方向GLl至下方向GLm进行扫描,而驱动所有线。当扫描控制信号按照从扫描线GLl至GLm被依次供给时,灯驱动电路131使与被供给扫描线控制信号的扫描线114对应的LED点亮,LED151 158被依次点亮,驱动电压定时控制电路132如图3所示,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比基准点亮定时延迟,成为与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相同。即如图4所示,当使第S1级区域的点亮定时与第S2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对齐时,从第S1级区域向第S2级区域以后的漏光造成的不良影响消失,能够降低显示质量的劣化。来自第S1级区域的漏光,越远离第S1级区域,由于成为响应中途的定时的照射,所以对显示的影响越大,在到达最下级的情况下,由于定时的偏离最大,所以对显示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大,而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这种来自第S1级区域的漏光。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S1级区域的点亮定时与第S2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对齐,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变短、发光量减少,第S1级区域的亮度降低。不过,从抑制背光源的耗电的观点出发,优选一定程度上缩短点亮期间,而且由于亮度降低的是画面端部的部分,所以不太会有问题。(实施方式2)
上述实施方式I中使作为最上级的第S1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2中使作为最下级的第S8级区域的熄灭定时提前。图5是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的处理的说明图。图6是抑制从第S8级区域向第S7级区域的漏光的原理的说明图。如图5所示,实施方式2中,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比基准熄灭定时提前,成为与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相同。即如图6所示,当使第S8级区域的熄灭定时与第S7级区域的熄灭定时对齐时,从第S8级区域向第S7级区域以后的漏光造成的不良影响消失,能够降低显示质量的劣化。来自第S8级区域的漏光,越远离第S8级区域,由于成为响应中途的定时的照射,所以对显示的影响越大,在到达最上级的情况下,由于定时的偏离最大,因此对显示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大,而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这种来自第S8级区域的 漏光。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I同样地,第S8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变短,第S8级区域的亮度降低。不过,由于与实施方式I同样的理由,点亮期间的一定程度上的缩短不太会有问题。(实施方式3)上述实施方式I中使作为最上级的第S1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实施方式2中使作为最下级的第S8级区域的熄灭定时提前。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3中使第S1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并使第S8级区域的熄灭定时提前。图7是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并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的处理的说明图。如图7所示,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比基准点亮定时延迟,成为与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相同,并进一步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比基准熄灭定时提前,成为与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相同。由此,能够抑制从第S1级区域向第S2级区域的漏光,并抑制从第S8级区域向第S7级区域的漏光,能够进一步降低显示质量的劣化。(实施方式4)上述实施方式I中使作为最上级的第S1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4中使包括作为最上级的第S1级区域在内的多个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具体而言,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图8是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的处理的说明图。如图8所示,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比各自的基准点亮定时延迟,成为与第S3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相同。由此,能够抑制从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向第S3级区域的漏光,能够进一步降低显示质量的劣化。接着,对将本实施方式的扫描背光源的驱动应用到使用光快门眼镜显示3D视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情况进行说明。图9是使用光快门眼镜显示3D视频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说明图。如图9所示,光快门眼镜210将具有切换光的透过(开)与不透过(关)的功能的部件配置为右眼用与左眼用,使来自液晶显示装置900的视频光透过或将其截断,使左眼或右眼仅观察特定的图像。液晶显示装置900具有与图像周期同步地切换光快门眼镜210的光透过(开)/光不透过(关)的切换控制单元。即,液晶显示装置900具有光快门眼镜控制电路211,光快门眼镜控制电路211从液晶显示装置900接收同步信号221,将快门眼镜控制信号222发送到光快门眼镜210,与图像周期同步地切换光快门眼镜210的光透过状态/光不透过状态。图10是说明液晶的图像数据写入定时与光快门眼镜的光透过(开)/光不透过(关)的切换定时之间的偏差的图。此处以左眼进行白色显示、右眼进行黑色显示的情况为例。图中,LW表示对左眼进行白色显示,RB表示为右眼进行黑色显示,GRm表示眼镜的右侧on(开),GLm表示眼镜的左侧on(开)。以下也同样。如图10所示,开始对液晶写入数据的定时随液晶画面的部位而不同,因此液晶的数据写入定时与光快门眼镜的光透过(开)/光不透过(关)的切换定时之间产生偏差。图10所示的区域II中,在液 晶处于稳定的响应状态的期间tx以外,存在来自第S1级区域等上级区域的漏光,而在区域IV中,在液晶处于稳定的响应状态的期间tx以外,也存在来自第S1级区域等上级区域的漏光。因此,区域II和区域IV中漏光会导致图像进入相反的眼中。另一方面,图11是说明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的情况下,液晶的图像数据写入定时与光快门眼镜的光透过(开)/光不透过(关)的切换定时的图。本实施方式中,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成为与第S3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相同,抑制从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向第S3级区域的漏光,因此,如图11所说明的那样,能够抑制液晶开始响应阶段的光的照射。因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扫描背光源的驱动应用到使用光快门眼镜的显示3D视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图像进入相反的眼中。(实施方式5)上述实施方式4中,使作为最上级的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5中,使包括作为最下级的第S8级区域在内的多个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具体而言,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图12是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的处理的说明图。如图12所示,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比各自的基准熄灭定时提前,成为与第S6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相同。由此,能够抑制从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向第S6级区域的漏光,能够进一步降低显示质量的劣化。接着,对将本实施方式的扫描背光源的驱动与上述实施方式4同样地应用到使用光快门眼镜显示3D视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情况进行说明。如上述图10所示,在区域I中,光快门眼镜的右眼为光透过(开),但会获得左眼的图像,在区域III中,光快门眼镜的左眼为光透过(开),但会获得右眼的图像。因此,在图10所示的区域I和III会发生串扰。另一方面,图13是说明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熄灭定时提前的情况下,液晶的图像数据写入定时与光快门眼镜的光透过(开)/光不透过(关)的切换定时的图。本实施方式中,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成为与第S6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相同,抑制从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向第S6级区域的漏光,因此,如图13所说明的那样,能够抑制液晶完成响应阶段的光的照射。这样,虽然如上所述在图10的区域I和区域III会发生串扰,但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区域I和区域III中的LED的发光。因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扫描背光源的驱动应用到使用光快门眼镜的显示3D视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因发生串扰而导致不合适的视频进入眼中。(实施方式6)上述实施方式4中,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上述实施方式5中,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熄灭定时提前。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6中使包括作为最上级的第S1级区域在内的多个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并使包括作为最下级的第S8级区域在内的多个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具体而言,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并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图14是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并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的处理的说明图。如图14所示,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比各自的基准点亮定时延迟,成为与第S3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相同。由此抑制从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向第S3级区域的漏光。并且,使第S8级区 域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比各自的基准熄灭定时提前,成为与第S6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相同。由此抑制从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向第S6级区域的漏光。因此,能够更大幅地降低显示质量的劣化。接着,对将本实施方式的扫描背光源的驱动与上述实施方式4和实施方式5同样地应用到使用光快门眼镜显示3D视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5是说明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并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熄灭定时提前的情况下,液晶的图像数据写入定时与光快门眼镜的光透过(开)/光不透过(关)的切换定时的图。本实施方式中,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LED点亮定时延迟,成为与第S3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相同,抑制从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向第S3级区域的漏光,并且,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成为与第S6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相同,抑制从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向第S6级区域的漏光。因此,如图15所说明的那样,能够抑制液晶开始响应阶段和完成响应阶段的光的照射。由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扫描背光源的驱动应用到使用快门眼镜的显示3D视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抑制漏光而防止图像进入相反的眼中,并能够防止因发生串扰而导致不合适的视频进入眼中。(实施方式7)上述实施方式4中,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成为与第S3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相同。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7中不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点亮定时与第S3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对齐。图16是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的处理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至比第S3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早的时间。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与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相同。本实施方式中,向第S3级区域的漏光的抑制程度低于实施方式4,但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发光量能够维持得比实施方式4大。(实施方式8)
上述实施方式5中,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熄灭定时提前,成为与第S6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相同。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8中不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熄灭定时与第S6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对齐。图17是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的处理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熄灭定时提前至比第S6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迟的时间。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与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相同。本实施方式中,向第S6级区域的漏光的抑制程度低于实施方式5,但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发光量能够维持得比实施方式5大。(实施方式9)上述实施方式7中,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上述实施方式8中,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熄灭定时提前。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9中,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且不与第S3级区域的LED的 点亮定时对齐,并且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熄灭定时提前且不与第S6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对齐。图18是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并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的处理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使第S1级区域和第S2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至比第S3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早的时间,并使第S8级区域和第S7级区域的熄灭定时提前至比第S6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迟的时间。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与第S2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相同。第S7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与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相同。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维持一定程度的发光量,同样一定程度上抑制向第S3级区域的漏光和向第S6级区域的漏光。(实施方式10)上述实施方式I中,由于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所以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变短、发光量减少。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但也抑制发光量的减少。图19是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的情况下,该区域的发光量减少的情形的说明图。如上述实施方式I所示,在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比基准点亮定时延迟的情况下,第S2级区域至第S8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为一定点亮期间ta,但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为比ta短的期间h。因此,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变短,发光量减少图中所示\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使延迟了点亮定时的第SdS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比其以外的LED的发光强度高。图20是示意性地比较现有例中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实施方式I中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以及本实施方式10中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的说明图。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使点亮定时与现有技术相比延迟的同时,还使LED的发光强度最大为&/%倍。图中M(ta/ti)表示LED的发光强度为KZt1倍。由此,能够抑制从第S1级区域向第S2级区域的漏光,降低显示质量的劣化,并同时防止发光量的降低。另外,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大于ta/ti倍是不理想的。这是因为当发光强度大于ta/ti倍时,不仅不能够满足抑制背光源的耗电的需求,而且画面端部部分的亮度被强调,可能会得到存在不协调感的显示。(实施方式11)上述实施方式2中,由于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所以第S8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变短、发光量减少。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但也抑制发光量的减少。图21是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的情况下,该区域的发光量减少的情形的说明图。如图21所示,在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比基准熄灭定时提前的 情况下,第S1级区域至第S7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为一定期间ta,但第S8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为比ta短的期间t8。因此,第S8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变短,发光量减少图中所示Al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使提前了熄灭定时的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比其以外的LED的发光强度高。图22是示意性地比较现有例中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实施方式2中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以及本实施方式11中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的说明图。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使熄灭定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提前的同时,还使LED的发光强度最大为ta/t8倍。图中M(ta/t8)表示LED的发光强度为ta/t8倍。由此,能够抑制从第S8级区域向第S7级区域的漏光,降低显示质量的劣化,并同时防止发光量的降低。另外,根据与实施方式10同样的理由,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大于ta/t8倍是不理想的。(实施方式12)上述实施方式10中,对于因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变短而导致的发光量的减少,通过提高LED的发光强度来抑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延迟,但通过与实施方式10不同的结构来抑制发光量的减少。图23是示意性地比较现有例中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实施方式I中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以及本实施方式12中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的说明图。如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比基准点亮定时延迟的同时,还使熄灭定时也比其以外的区域(第S2级区域至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延迟。虽然点亮定时延迟会导致点亮期间变短,因此发光量减少,但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延迟熄灭定时而延长点亮期间,能够抑制发光量的减少。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熄灭定时延迟的时间tB1小于使第S1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的时间tF1。换而言之,本实施方式的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t1A,优选比上述实施方式I中第S1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h长,并且比第S2级区域 第S8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ta短。这是因为当使熄灭定时延迟的时间tB1比使第S1级区域的点亮定时延迟的时间tF1长时,不仅不能够满足抑制背光源的耗电的需求,而且画面端部部分的亮度被强调,可能会得到存在不协调感的显示。(实施方式13)上述实施方式11中,对于因第S8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变短而导致的发光量的减少,通过提高LED的发光强度来抑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提前,但也通过与实施方式11不同的结构来抑制发光量的减少。图24是示意性地比较现有例中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实施方式2中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以及本实施方式13中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的说明图。如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比基准熄灭定时提前的同时,还使点亮定时也比其以外的区域(第S1级区域至第S7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提前。虽然熄灭定时提前会导致点亮期间变短,因此发光量减少,但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提前点亮定时而延长点亮期间,能够抑制发光量的减少。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点亮定时提前的时间tF2小于使熄灭定时提前的时间tB2。换而言之,本实施方式的第S8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t8A,优选比上述实施方式2中第S8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t8长,并且比第S1级区域 第S7级区域的LED的点亮期间ta短。 这是因为当使点亮定时提前的时间tF2比使熄灭定时提前的时间tB2长时,不仅不能够满足抑制背光源的耗电的需求,而且画面端部部分的亮度被强调,可能会得到存在不协调感的显示。(其他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10中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最大为ta/ti倍,上述实施方式11中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最大为&八8倍,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最大为ta/ti倍,并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发光强度最大为ta/t8倍。另外,上述实施方式12中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延迟,上述实施方式13中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提前,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使第S1级区域的LED的熄灭定时延迟,并使第S8级区域的LED的点亮定时提前。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背光源150采用了具有多个直下型LED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具有多个冷阴极荧光灯的结构。工业可利用性本发明能够利用于采用扫描背光源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并且也能够利用于使用光快门显示3D视频的液晶显示装置。附图标记说明111 :阵列基板112:对置基板113:数据线114:扫描线115:像素电极116:薄膜晶体管125:保持电容126 :液晶层130:控制电路132 :驱动电压定时控制电路133 :数据驱动器134 :栅极驱动器
137:数据线驱动电路138:扫描线驱动电路150 :背光源151 158 :LED210:光快门眼镜211 :光快门眼镜控制电路 221:同步信号222 :快门眼镜控制信号900 :液晶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是扫描背光源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图像形成区域被划分为从扫描线的最上级一侧的第S1级至最下级一侧的第Sn级的多个区域,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对各区域进行照明的多个发光部的光源,与图像数据的写入定时同步地,按各区域单位,在各区域的发光部各自的从基准点亮定时到基准熄灭定时的一定点亮期间中,使与各区域对应的发光部点亮,其中,η为3以上的自然数,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定时控制单元,该定时控制单元进行 延迟点亮处理,使从第S1级区域的发光部至作为第i级的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定时比所述各自的基准点亮定时延迟,其中,I < i <n, i为自然数,或者, 提前熄灭处理,使从第Sn级区域的发光部至作为第j级的第S」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熄灭定时比所述各自的基准熄灭定时提前,其中,I < i < j < n, j为自然数。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时控制单元,在所述延迟点亮处理中,使从第S1级区域的发光部至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定时分别延迟,成为与第Si+1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定时相同。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时控制单元,在所述提前熄灭处理中,使从第Sn级区域的发光部至第S」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熄灭定时分别提前,成为与第Sg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熄灭定时相同。
4.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级是第I级。
5.如权利要求I 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j级是第η级。
6.如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时控制单元使从第S1级区域至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比其他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设所述一定点亮期间为ta,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期间为\时,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最大为所述其他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的ta/ti倍。
8.如权利要求I 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时控制单元使从第Sn级区域至第S」级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比其他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设所述一定点亮期间为ta,第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期间为h时,第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最大为所述其他区域的发光部的发光强度的ta/%倍。
10.如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时控制单元使从第S1级区域至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熄灭定时比各自的基准熄灭定时延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从第S1级区域至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各自的熄灭定时延迟的时间,比使各个发光部的点亮定时延迟的时间少。
12.如权利要求I 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时控制单元使从第Sn级区域至第S」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定时比各自的基准点売定时提iu。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从第Sn级区域至第S」级区域的发光部各自的点亮定时提前的时间,比使各个发光部的熄灭定时提前的时间少。
14.一种扫描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图像形成区域被划分为从扫描线的最上级一侧的第S1级至最下级一侧的第SJk的多个区域,且包括具有对各区域进行照明的多个发光部的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与图像数据的写入定时同步地,按各区域单位,在各区域的发光部各自的从基准点亮定时到基准熄灭定时的一定点亮期间中,使与各区域对应的发光部点亮,其中,η为3以上的自然数, 在所述扫描背光源的控制方法中,进行 延迟点亮处理,使从第S1级区域的发光部至作为第i级的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定时比所述各自的基准点亮定时延迟,其中,I < i <n, i为自然数,或者, 提前熄灭处理,使从第Sn级区域的发光部至作为第j级的第S」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熄灭定时比所述各自的基准熄灭定时提前,其中,I < i < j < n, j为自然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使得显示质量的劣化降低的扫描背光源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900)。扫描背光源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900)中,图像形成区域被划分为从扫描线(114)的最上级一侧的第S1级至最下级一侧的第Sn级的多个区域,包括具有对各区域进行照明的多个发光部的背光源(150)其中,n为3以上的自然数,与数据信号的写入定时同步地使发光部点亮,其中,使从第S1级区域的发光部至作为第i级的第Si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点亮定时比各区域的图像数据的写入定时延迟,1≤i<n,i为自然数。使从第Sn级区域的发光部至作为第j级的第Sj级区域的发光部的熄灭定时比各区域的图像数据的写入定时提前,1≤i<j≤n,j为自然数。
文档编号G09G3/20GK102859577SQ20118001925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8日
发明者上野哲也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