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车载机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机用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显示设备的车载机早已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常见的带显示设备的车载机包括车载GPS,车载显示器等。而作为汽车上的使用设备,车载机需要经常在各种光照的交替变化下使用,为了达到很好得视觉效果,必须在不同的光照下对显示效果进行调节。目前,常见的车载机显示效果调节方式为亮度调节。然而,对于大多数车载显示设备而言,其通常为液晶显示显示屏,亮度大小由背光源来决定,如果亮度太大的话在环境光弱的情况使用者会觉得显示屏高亮而刺眼,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影响驾驶安全。并且高亮度往往导致高能耗,不符合节能环保的汽车发展要求。另外,在环境光强的情况,例如当受太阳光直射时,由于屏的反光现象,即使调高亮度后显示屏中的图像仍是灰暗不清晰的,特别是原本比较暗的图像如果只通过调高亮度的办法来提高显示,无法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此外,当前车载机在各种光照强度下的图像显示效果不可自动调节,只能通过手动按钮的方式来调节。由于汽车上各种光照变化交替频繁,这种手动调节方式极为不便且影响行车安全。有鉴于此,极为有必要开发一种根据光强变化自动调节,调节效果好的新型车载机图像显示调节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能根据环境变换自动实现图像增强的车载机图像显示调节系统。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那个基于上述图像显示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机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包括感光信号产生部分,接收感光信号的控制调节部分,以及与控制调节部分信号连接的图像处理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部分包含有图像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图像信号处理模块为具有图像增强功能的集成电路(1C)。作为改进地,所述图像信号处理模块为具有图像增强功能的电路模块。作为改进地,所述感光信号产生部分为具有感光元件的光电转换电路,所述感光元件为感光三极管。作为改进地,所述信号产生部分为具有调节旋钮或调节按键的信号产生电路。作为改进地,所述控制调节部分为具有编程功能的微控制器(MCU)或起控制调节作用的控制电路。
作为改进地,所述感光信号产生部分通过微控制器(MCU)与具有图像增强功能的集成电路(IC)或电路模块信号连接。作为改进地,所述控制调节部分连接有调节信号补偿装置。作为改进地,所述调节信号补偿装置为具有调节旋钮或调节按键的信号产生电路。作为改进地,所述光电转换电路,微控制器和图像增强IC集成在同一块电路板上。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前述图像显示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采用快亮慢暗的调节方法,即在光照迅速变亮的情况下,及时增强图像的亮度显示,而在光照迅速变 暗的情况下,延时逐渐减弱图像的亮度显示,延时时间控制在3 6秒内。与传统的图像显示调节系统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车载机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通过采用可编程的微控制器和具有图像增强功能的图像处理模块,实现对图像信号本身的色度、亮度、对比度综合自动调节,而不是一味地增加亮度,不仅调节效果好,而且节约能耗。二、采用感光元件,尤其用感光三极管代替通常用的感光电阻,能达到减少温度漂移的干扰,提高感光电路的测量精度的效果,并通过光电转换电路的设计,可实时根据光强变化实现对图像显示效果的调节,调节效果明显且自动化程度高,亦有利于行车安全。在调节图像的显示效果上,本发明结合实际光照变化情况下的视觉感受,通过采用快亮慢暗的调节方法,即在光照迅速变亮的情况下,及时增强图像的亮度显示,而在光照迅速变暗的情况下,延时逐渐减弱图像的亮度显示,直至达到理想的图像调节效果。这样的调节方法更能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
图I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框架结构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变换框架结构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框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如下。实施例一
如图I所示,一种车载机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包括感光信号产生部分,控制调节部分和图像处理部分;其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分包含有图像信号处理模块,该图像信号处理模块优选为具有图像增强功能的集成电路(1C),用来调整视频信号;所述感光信号产生部分为由感光元件和光电转换电路组成的感光电路,用来将环境光强变化转换为电信号;所述控制调节部分为具有编程功能的微控制器(MCU)。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信号处理模块为具有图像增强功能的电路模块,所述控制调节部分为起控制调节作用的控制电路;不限于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光电转换电路,微控制器(MCU)和图像增强IC集成在同一块电路板上,所述微控制器将光电转换电路和图像处理模块之间信号连接。实际调节图像时,感光元件实时感应外界环境的光强变化,并通过光电转换电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微控制器;通过对微控制器编程,将电信号转变成输出给图像处理模块的图像增益调节信号,图像处理模块根据调节信号大小实时将接收到的视频信号作过滤调整处理并输出到显示器显示出来,达到对图像显示效果可自动调节的目的。进一步地,为更好调整图像显示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光信号产生部分还包括调节信号补偿装置,该调节信号补偿装置通过调节旋钮给控制调节部分提供补偿信号,方便使用者对显示效果进行微调,如图2所示。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信号补偿装置为调节按键,不限于本实施例。实际调节时,为达到更好地显示效果上,结合实际光照变化情况下的视觉感受,采用快亮慢暗的调节方法,即在光照迅速变亮的情况下,快速增强图像的亮度显示,而在光照迅速变暗的情况下,延时逐渐减弱图像的亮度显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机图像显示调节系统,通过采用可编程微控制器的自动 调节功能和图像处理模块的图像处理功能,实现对图像信号本身的色度、亮度、对比度综合自动调节,而不是一味地增加亮度,不仅调节效果好,而且节约能耗。采用感光元件,光电转换电路,可实时根据光强变化实现对图像显示效果进行调节,调节效果明显且自动化程度高,亦有利于行车安全。在图像显示调节方面,采用快亮慢暗的调节方法,更具人性化,更具良好视觉效果。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机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一致,区别在于所述信号产生部分为具有调节旋钮或调节按键的信号产生电路,即通过旋钮方式输出电信号供微控制器转化为调节信号达到对图像显示效果的调节。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实质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并不能以此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而易见地,在本发明实质的启示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进行许多改进和修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改进和修饰都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机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包括感光信号产生部分,接收感光信号的控制调节部分,以及与控制调节部分信号连接的图像处理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部分包含有图像信号处理模块,该图像信号处理模块为具有图像增强功能的集成电路(1C)。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信号处理模块为具有图像增强功能的电路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信号产生部分为具有感光元件的光电转换电路,所述感光元件为感光三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产生部分为具有调节旋钮或调节按键的信号产生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调节部分为具有编程功能的微控制器(MCU)或起控制调节作用的控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信号产生部分通过微控制器(MCU)与具有图像增强功能的集成电路(IC)或电路模块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调节部分连接有调节信号补偿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信号补偿装置为具有调节旋钮或调节按键的信号产生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电路,微控制器和图像增强IC集成在同一块电路板上。
10.一种基于前述图像显示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快亮慢暗的调节方法,即在光照迅速变亮的情况下,及时增强图像的亮度显示,而在光照迅速变暗的情况下,延时逐渐减弱图像的亮度显示,延时时间控制在3 6秒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机图像显示调节系统,包括感光信号产生部分,控制调节部分和图像处理部分;其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分包含有图像增强IC(或图像处理模块),所述感光信号产生部分为由感光元件和光电转换电路组成的感光电路,所述控制调节部分为带编程功能的微控制器(MCU)。采用本发明可实时根据光强变化实现对显示效果的调节,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行车安全;同时,图像调节方式为调节图像信号本身的色度、亮度和对比度,调节效果好,节约能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
文档编号G09G5/00GK102800300SQ2012102897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
发明者刘智, 李树铖 申请人: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