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695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拟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护理教学用具领域,涉及护理教学器械,具体提出一种模拟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
背景技术
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如在护理实验课学生训练静脉输液时,一直沿用现有医用输液器和无菌液体作为模拟练习器具,训练中存在以下问题。医用输液器仅供学习者一次性的练习排气方法和体验全真操作的感受。由于输液管道内已经充满液体,即便是通过将输液瓶直立,使输液瓶针露出液面,高举输液瓶,加大 落差待空气进入输液管内将液体驱出;或拔出输液瓶针进行排气;或取下液体瓶、放置最低位置,打开输液长管调节器,使输液管道与输液瓶垂直,利用落差使输液管道内液体倒流入输液瓶。但这些方法均无法排尽输液管道内残留的液体和空气,不能再次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排气训练,又耗时费力。如果每次使用新的输液器,可因多次穿刺输液瓶塞导致漏水,或因多次排气练习使输液瓶液体排尽,均需要重新更换输液瓶。这种现状影响到学习者的练习效果和学习热情,无谓浪费的不仅仅是大量的无菌输液器和无菌液体,同时浪费了有效地学习工时,降低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多年从事临床护理或护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的静脉注射实验练习方式存在着一定缺陷,经过不断探索,反复改进,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拟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能够较好地解决现有的静脉输液练习方式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发明所米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模拟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其结构包括输液瓶,输液瓶针及护针帽,输液短管,茂菲氏滴管,输液长管,输液长管调节器,液体过滤器,头皮针及防护帽,其中,与输液瓶相连通设置有与自来水龙头相对接的反冲液体漏斗,在输液短管上设置有输液短管调节器,在茂菲氏滴管上方与输液短管相连通设置有与注射器乳头相对接的Y型注气管。本发明对现有医用输液器加以较大改进后,改变现有静脉输液练习方式,供模拟静脉输液排气和输液操作的重复训练使用。利用空气或自来水的压力通过增设装置,将输液管道的液体排出,或将液体反冲入空输液瓶内,在压入液体的同时,输液瓶内的空气会经Y型注气管或输液管道排出、排尽,以提供反复模拟操作练习和体验全真感受。I、排空输液器管道液体
一次排气完成后,关闭输液短管上的调节器,打开输液长管的调节器,打开Y型注气管,用大容量注射器乳头与Y型注气管相对接、推注空气,以排尽滴管和滴管以下输液管道内液体,打开短管调节器,关闭长管调节器,即可进行下一次排气练习。2、反冲液体
当输液瓶内的液体量不能满足练习时,取下输液瓶,打开输液长管调节器或Y型注气管,将反冲液体漏斗与自来水龙头对接,打开水龙头,利用水压将液体灌入输液瓶,此时液体瓶内的空气会经Y型注气管或输液管道排出,驱尽输液管道内残留的液体;当达到需要液量时,关闭水龙头、取下漏斗、关闭长管调节器,继续排气和输液的操作练习。使用模拟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可在不需要更换输液器和输液瓶,一次穿刺输液瓶塞的情况下,进行反复多次的模拟练习,使每一个学习者每次都能体验到静脉输液操作的真实感受。对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操作技巧、降低学习成本、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保护环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具有调节练习气氛,增加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的作用,很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模拟静脉输液练习中的问题和缺陷,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效果。


图I表不本发明模拟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的结构不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本发明模拟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的实施例,参见图I,其结构包括输液瓶I,输液瓶针及护针帽2,输液短管5,茂菲氏滴管7,输液长管9,输液长管调节器8,液体过滤器10,头皮针及防护帽11,与输液瓶针2相并联与输液瓶相连通设置的能与自来水龙头嘴相对接的反冲液体漏斗管3,在输液短管5上设置的输液短管调节器4,在茂菲氏滴管7上方与输液短管5相连通设置的能与注射器乳头相对接的Y型注气管及盖帽6。样品经试制,在静脉输液实验课学习者模拟训练、试用,效果理想,达到了设计目的,深受学习者和教师的喜爱。同样适用临床实习、见习者培训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模拟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包括输液瓶,输液瓶针及护针帽,输液短管,茂菲氏滴管,输液长管,输液长管调节器,液体过滤器,头皮针及防护帽,其特征是与输液瓶相连通设置有与自来水龙头相对接的反冲液体漏斗,在输液短管上设置有输液短管调节器,在茂菲氏滴管上方与输液短管相连通设置有与注射器乳头相对接的Y型注气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学护理教学用品,提出一种模拟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其特点在于与输液瓶相连通设置反冲液体漏斗,在输液短管上设置调节器,在茂菲氏滴管上方与输液短管连通设有注射器乳头相对接的Y型注气管,供模拟静脉输液排气和输液操作的重复训练使用,解决了长期以来静脉输液模拟训练存在的问题,具有节约经费、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教学效果,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率等显著优点。
文档编号G09B23/28GK102855801SQ20121035989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石玉, 唐瑶瑶, 吴文秀, 张庆远, 田林燕 申请人:石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