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彩虹实验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41176阅读:923来源:国知局
自制彩虹实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教学装置,尤其是一种自制彩虹实验装置。包括水盆、镜子和白色底幕,其中,该实验装置还包括支撑架I和支撑架II,支撑架I和支撑架II呈垂直设置,同时支撑架I和支撑架II在支撑架的侧边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水盆放置在支撑架的底部,镜子放置在水盆内,镜子在水盆底部的边缘处设有挡块,镜子沿平行于支撑架I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架II的顶部固定有转筒,白色底幕缠绕在转筒上,水盆的侧壁上设有刻度指示线。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专利说明】自制彩虹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教学装置,尤其是一种自制彩虹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组成。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点,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的光谱。因此,彩虹一般会在雨后的天空中出现。彩虹的产生是非常有趣的物理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三棱镜也可以“制造”出彩虹,但是由于三棱镜价格较贵,不适于家庭购买,因此通过三棱镜制造彩虹的方法一般只在学校的实验室中才能实现;现有的家庭中可以利用在水中放入镜子产生彩虹,但是该方法需要多人协作,为了产生彩虹,必须让一个人实施调整镜子的角度,另一个人则需要举着白色纸张或底幕,并根据需要调整白底底幕的位置,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自制彩虹实验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000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制彩虹实验装置,包括水盆、镜子和白色底幕,其中,该实验装置还包括支撑架I和支撑架II,支撑架I和支撑架II呈垂直设置,同时支撑架I和支撑架II在支撑架的侧边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水盆放置在支撑架的底部,镜子放置在水盆内,镜子在水盆底部的边缘处设有挡块,镜子沿平行于支撑架I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架II的顶部固定有转筒,白色底幕缠绕在转筒上,水盆的侧壁上设有刻度指示线。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使用时只需一人对镜子的偏转角度进行调整,降低了实验者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0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09]图4是水盆和镜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支撑架I ;2转筒;3支撑架II ;4白底底幕;5水盆;6镜子;7挡块。【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2]该自制彩虹实验装置包括支撑架Il和支撑架113,支撑架Il和支撑架113呈垂直设置,支撑架Il和支撑架113在支撑架的侧边且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水盆5放置在支撑架的底部,镜子6放置在水盆5内,镜子6在水盆5底部的边缘处设有挡块7,通过挡块7可以随时调整镜子6的角度,并对镜子的角度进行固定。镜子6沿平行于支撑架Il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架Π3的顶部固定有转筒2,白色底幕4缠绕在转筒2上,当需要使用白底底幕4时,将白色底幕从转筒2上拉下;实验结束后,可以将白色底幕4重新缠绕在转筒2上。水盆5的侧壁上设有刻度指示线,用于限制倒入水盆5内的最多水量,以防止水盆5内水的溢出。
[0013]在晴天有阳光时可以进行该试验。将该装置放在户外阳光下,向水盆5内倒入水,阳光射入水中,通过镜子6反射的阳光投射到白底底幕4上,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由多种颜色的光波组成,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者由水中射入空气中,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不同光波折射角度不同,于是在这个实验中阳光便被分解为七种颜色。当改变镜子6的倾斜角度时,七种颜色的宽度也在发生改变,且宽度和亮度之间是有关系的,颜色越宽越暗,越窄越亮。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制彩虹实验装置,包括水盆(5)、镜子(6)和白色底幕(4),其特征在于:该实验装置还包括支撑架I (I)和支撑架II (3),支撑架I (I)和支撑架II (3)呈垂直设置,同时支撑架I (I)和支撑架II (3)在支撑架的侧边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水盆(5)放置在支撑架的底部,镜子(6)放置在水盆(5)内,镜子(6)在水盆(5)底部的边缘处设有挡块(7),镜子(6)沿平行于支撑架I (I)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架11(3)的顶部固定有转筒(2),白色底幕(4)缠绕在转筒(2)上,水盆(5)的侧壁上设有刻度指示线。
【文档编号】G09B23/22GK203490886SQ201320258645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7日
【发明者】王紫睿, 孙靖 申请人:王紫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