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乏风余热回收实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14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矿井乏风余热回收实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乏风余热回收实验平台。风道的左端固定风机,风机的进风口上固定尘布置装置,风机出风口的风道内固定第一测压装置、加湿喷管和第一测温装置,加湿喷管与蒸汽加湿器密封相通,风道通过弯头与竖直的乏风扩散塔密封相通,乏风扩散塔的顶部出风口处固定有填料层,填料层的上方有喷嘴,喷嘴通过水管与高压水泵的出水口密封相通,高压水泵的进水口与蓄水池相通,蓄水池固定在乏风扩散塔的底部,喷嘴喷出的水会最后流入蓄水池,蓄水池通过第一循环水泵与热泵密封相通,热泵通过第二循环水泵与热用户密封相通。它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设备拆卸简单方便,能充分模拟装置回收排风中热能的过程。
【专利说明】矿井乏风余热回收实验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关低热值能提取、转换、利用设备研究的实验平台,用来研究矿井乏风中低热值能源的提取、转换、利用问题。

【背景技术】
[0002]冬季空气温度很低时,从矿井乏风回风温度达到17?22°C,所排出的风蕴藏了丰富的地热资源,现使用矿井乏风喷淋换热器(分是否添加填料层两种情况)和屋顶式矿井乏风专用蒸发器将乏风的低热值能源提取出来。需要模拟研究以上两者工作过程中不同工况下的相关数据,使研究人员更好地掌握两者工作情况,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改进,使可再生能源和低品位能源得到高效利用,促进节能减排的技术进步。但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乏风余热回收实验平台,它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设备拆卸简单方便,能充分模拟装置回收排风中热能的过程。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风道的左端固定风机,风机的进风口上固定尘布置装置,风机出风口的风道内固定第一测压装置、加湿喷管和第一测温装置,加湿喷管与蒸汽加湿器密封相通,风道通过弯头与竖直的乏风扩散塔密封相通,乏风扩散塔的顶部出风口处固定有填料层,填料层的上方有喷嘴,喷嘴通过水管与高压水泵的出水口密封相通,高压水泵的进水口与蓄水池相通,蓄水池固定在乏风扩散塔的底部,喷嘴喷出的水会最后流入蓄水池,蓄水池通过第一循环水泵与热泵密封相通,热泵通过第二循环水泵与热用户密封相通。
[0005]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1)、能充分模拟装置回收排风中热能的过程;2)、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设备拆卸简单方便;3)、能满足实验平台的多样化、灵活化的要求,同时具备进一步升级改造的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0009]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矿井乏风喷淋换热器加填料层时的示意图。
[0011]风道3的左端固定风机5,风机5的进风口上固定尘布置装置6,风机5出风口的风道3内固定第一测压装置8、加湿喷管7和第一测温装置2,加湿喷管7与蒸汽加湿器4密封相通,风道3通过弯头与竖直的乏风扩散塔I密封相通,乏风扩散塔I的顶部出风口处固定有填料层18,填料层18的上方有喷嘴19,喷嘴19通过水管17与高压水泵16的出水口密封相通,高压水泵16的进水口与蓄水池9相通,蓄水池9固定在乏风扩散塔I的底部,喷嘴19喷出的水会最后流入蓄水池9,蓄水池9通过第一循环水泵10与热泵12密封相通,热泵12通过第二循环水泵14与热用户密封相通。
[0012]所述喷嘴19上方的乏风扩散塔I出风口上固定挡水板21。
[0013]所述的喷嘴19上方的乏风扩散塔I出风口上固定第二测压装置20和第二测温装置22。
[0014]所述第一循环水泵10的吹水口上有第三测温装置11。
[0015]所述第二循环水泵14的吹水口上有第四测温装置。
[0016]图2为本发明矿井乏风喷淋换热器无填料层时的示意图。其结构与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矿井乏风喷淋换热器加填料层时的结构相同。
[0017]图3为本发明屋顶式矿井乏风专用蒸发器时的示意图。其结构与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矿井乏风喷淋换热器加填料层时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它省去了蓄水池9、第一循环水泵10、高压水泵16和喷嘴19 ;屋顶式矿井乏风专用蒸发器通过水管17直接与热泵12密封相通。
【权利要求】
1.一种矿井乏风余热回收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风道(3)的左端固定风机(5),风机(5)的进风口上固定尘布置装置¢),风机(5)出风口的风道(3)内固定第一测压装置(8)、加湿喷管(7)和第一测温装置(2),加湿喷管(7)与蒸汽加湿器(4)密封相通,风道(3)通过弯头与竖直的乏风扩散塔(I)密封相通,乏风扩散塔(I)的顶部出风口处固定有填料层(18),填料层(18)的上方有喷嘴(19),喷嘴(19)通过水管(17)与高压水泵(16)的出水口密封相通,高压水泵(16)的进水口与蓄水池(9)相通,蓄水池(9)固定在乏风扩散塔(I)的底部,喷嘴(19)喷出的水会最后流入蓄水池(9),蓄水池(9)通过第一循环水泵(10)与热泵(12)密封相通,热泵(12)通过第二循环水泵(14)与热用户密封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乏风余热回收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9)上方的乏风扩散塔(I)出风口上固定挡水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乏风余热回收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19)上方的乏风扩散塔(I)出风口上固定第二测压装置(20)和第二测温装置(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乏风余热回收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10)的吹水口上有第三测温装置(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乏风余热回收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水泵(14)的吹水口上有第四测温装置。
【文档编号】G09B25/00GK104504981SQ201410697440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发明者】张昌建, 王景刚, 张 杰, 党晓慧, 杨永华, 冯小飞, 苏莉, 孙洋 申请人:河北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