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转地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3124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自转地球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球仪,具体涉及自转地球仪。所提供的自转地球仪,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空心支杆,设置于空心支杆的上部内的电动机,盖设于空心支杆的顶端并将电动机固定于空心支杆内的端盖,电动机的转轴由端盖上伸出,固定于转轴上端的磁性主动转子,套设于空心支杆上的球体,球体的底部开设有套设空心支杆的杆身的第一通孔,球体的重心位置固定有套设于磁性主动转子的固定孔,固定孔的底部固定有与磁性主动转子相吸的磁性从动转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转地球仪具有稳定、可随意用手转动但不会损害的优点。
【专利说明】自转地球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球仪,具体涉及自转地球仪。

【背景技术】
[0002]作为教育用具或装饰用具等多种用途,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已非常常见。
[0003]传统的地球仪,并未设置驱动装置从而无法自行转动,需用用手转动;为实现地球仪的自行转动,现有技术提供了不少技术方案。类似于磁悬浮技术,如专利号“201020501956.7”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示,现有技术已经提供了可以悬浮并旋转的地球仪,但此类地球仪的球体不稳定容易跌落,更无法用手转动;更早的现有技术,大多类似于如专利号“200720053971.8”公开的技术方案所示,通过电动机进行驱动,通过齿轮进行传动,此类地球仪虽然球体不容易跌落,但是由于通过电动机驱动并通过齿轮进行传动,因此,当用手转动时——由于教学时经常需要用手转动地球仪,容易造成电动机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稳定、可随意用手转动但不会损害的自转地球仪。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自转地球仪,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空心支杆,设置于所述空心支杆的上部内的电动机,盖设于所述空心支杆的顶端并将所述电动机固定于所述空心支杆内的端盖,所述电动机的转轴由所述端盖上伸出,固定于所述转轴上端的磁性主动转子,套设于所述空心支杆上的球体,
[0007]所述球体的底部开设有套设所述空心支杆的杆身的第一通孔,所述球体的重心位置固定有套设于所述磁性主动转子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底部固定有与所述磁性主动转子相吸的磁性从动转子。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转地球仪具有稳定、可随意用手转动但不会损害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转地球仪的球体与支座分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转地球仪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图2A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同时参照图1、2、3。
[0014]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转地球仪,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I上的空心支杆2,设置于空心支杆2的上部内的电动机3,盖设于空心支杆2的顶端并将电动机3固定于空心支杆2内的端盖4,电动机3的转轴31由端盖4上伸出,固定于转轴31上端的磁性主动转子5,套设于空心支杆2上的球体6,
[0015]球体6的底部开设有套设空心支杆2的杆身的第一通孔61,球体6的重心位置固定有套设于磁性主动转子5的固定孔62,固定孔62的底部固定有与磁性主动转子5相吸的磁性从动转子7。
[0016]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转地球仪,球体6套设于空心支杆2上,通过第一通孔61以及固定孔62即可实现球体6稳定的固定于空心支杆2上。电动机3的供电方式可以米用外接电源或内置电源方式进行。其中外接电源的方式可以是在底座I设置电源接口,该电源接口可以外接电源,同时该电源接口通过设置于空心支杆2内的电源线向电动机3供电;而内置电源的方式可以是在底座I设置电池仓安装干电池或蓄电池,干电池或蓄电池通过设置于空心支杆2内的电源线向电动机3供电。
[0017]当电动机3转动时固定于电动机3的转轴31的磁性主动转子5即随之转动,此时将带动磁性从动转子7的转动,磁性从动转子7转动时球体6即随之转动。由此可知,由于磁性主动转子5通过磁力与磁性从动转子7进行传动,该磁性主动转子5与磁性从动转子7之间的接触面可以制作的尽可能光滑,因此当用手转动球体6的转动方向与电动机3的转动方向不一致或转动的速度不一致甚至是在电动机3转动的过程中定住球体6时,均不会对电动机3、或磁性主动转子5以及磁性从动转子7造成任何损害。
[0018]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转地球仪具有稳定、可随意用手转动但不会损害的优点。
[0019]本实施例中,球体6包括相互盖合的上半球体63与下半球体64,还包括设置于上半球体63以及下半球体64之间的中圈65 ;
[0020]第一通孔61设置于下半球体64的底部,固定孔62设置于中圈65的中部,中圈65的外周设置有分别与上半球体63以及下半球体64连接的第一凸起651以及第二凸起652。
[0021]将该球体6设置为上半球体63以及下半球体64,而且还在上半球体63以及下半球体64设置中圈65的方式,可以方便球体6的生产、组装。在具体组装时可以分别将上半球体64通过第一凸起651粘接于中圈65,将下半球体64通过第二凸起652粘接于第二凸起652,以此将上半球体63与下半球体64组合成完整的球体6。
[0022]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将球体6设置为左半球体以及右半球体的形式,但该形式的或许组装不便。
[0023]本实施例中,磁性主动转子5的顶部为弧面突起,磁性从动转子7与磁性主动转子5的接触面为弧面凹陷。
[0024]磁性主动转子5的顶部为弧面突起,一方面可以作为导向面,从而方便球体6套设空心支杆2上;另一方面磁性主动转子5的弧面突起与磁性从动转子7的弧面凹陷,可以加强磁性主动转子5与磁性从动转子7之间的配合,还可以使磁性更加容易吸合。
[0025]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61以及固定孔62内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轴套81以及第二金属轴套82。
[0026]通过该第一金属轴套81以及第二金属轴套82,一方面可以减少球体6与空心支杆2的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球体6与空心支杆2的之间的磨损。
[0027]以上为本实用新型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
1.自转地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空心支杆(2),设置于所述空心支杆(2)的上部内的电动机(3),盖设于所述空心支杆(2)的顶端并将所述电动机⑶固定于所述空心支杆⑵内的端盖(4),所述电动机(3)的转轴(31)由所述端盖(4)上伸出,固定于所述转轴(31)上端的磁性主动转子(5),套设于所述空心支杆(2)上的球体(6), 所述球体(6)的底部开设有套设所述空心支杆(2)的杆身的第一通孔(61),所述球体(6)的重心位置固定有套设于所述磁性主动转子(5)的固定孔(62),所述固定孔(62)的底部固定有与所述磁性主动转子(5)相吸的磁性从动转子(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转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6)包括相互盖合的上半球体(63)与下半球体(6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半球体(63)以及所述下半球体(64)之间的中圈(65); 所述第一通孔(61)设置 于所述下半球体(64)的底部,所述固定孔(62)设置于所述中圈(65)的中部,所述中圈(65)的外周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上半球体(63)以及所述下半球体(64)连接的第一凸起(651)以及第二凸起(65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转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主动转子(5)的顶部为弧面突起,所述磁性从动转子(7)与所述磁性主动转子(5)的接触面为弧面凹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转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61)以及所述固定孔(62)内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轴套(81)以及第二金属轴套(82)。
【文档编号】G09B27/08GK203858816SQ201420161437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日
【发明者】陈云飞 申请人:陈云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