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内筒的镂空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5453阅读:10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内筒的镂空笔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具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内筒的镂空笔筒。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笔筒结构功能单一、设计很普通、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市面上的吊坠结构功能单一、设计很普通、不美观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新型带内筒的镂空笔筒。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带内筒的镂空笔筒,包括镂空笔筒本体、装饰内筒、卡环,所述装饰内筒与所述镂空笔筒本体内部形状相对应并插入在镂空笔筒本体内部,所述装饰内筒通过卡环卡紧在所述镂空笔筒本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环由不同金属拼装组合而成,所述卡环由一个或两个设有u型凹槽的第一卡环部件和上部及/或下部设有与u型凹槽相应凸起的第二卡环部件扣构成,所述第二卡环部件的凸起嵌入在所述第一卡环部件的u型凹槽内拼装成一个完整的卡环。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v字型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环部件的u型凹槽外沿部表面平滑,所述第二卡环部件的v字型凸起的下部阶面表面平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环部件的u型凹槽切口处设计为光滑斜面或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v字型凸起上部两侧表面均设计为光滑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环部件和第二卡环部件的材质为相同或不相同的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为金、银、铜、钢、铝或金合金、银合金、铜合金、钢合金、铝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装饰内筒为宝石、琉璃、玻璃、玛瑙、香水瓶或香料。

进一步地,所述镂空笔筒本体材质为金、银、铜、锌合金或在银表面镀有一层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功能多样、设计新颖、很有科技感、密封性佳、防水性强;

(2)可透过镂空看到内部的装饰填充件,美观漂亮,装饰填充件可拆卸更换成宝石、琉璃、玻璃、玛瑙、香水瓶或香料;

(3)相同或不同颜色的金属通过物理方式内外嵌合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稳固的卡环,非常美观且具有质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内筒的镂空笔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内筒的镂空笔筒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卡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卡环部分截断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本发明卡环部分截断组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镂空笔筒本体;2、装饰内筒;3、卡环;31、第一卡环部件;310、u型凹槽;32、第二卡环部件;320、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内筒的镂空笔筒,包括镂空笔筒本体1、装饰内筒2、卡环3,所述装饰内筒2与所述镂空笔筒本体1内部形状相对应并插入在镂空笔筒本体1内部,所述装饰内筒2通过卡环3卡紧在所述镂空笔筒本体1内。

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卡环3由不同金属拼装组合而成,所述卡环3由一个或两个设有u型凹槽310的第一卡环部件31和上部及/或下部设有与u型凹槽310相应凸起320的第二卡环部件32扣构成,所述第二卡环部件32的凸起320嵌入在所述第一卡环部件31的u型凹槽310内拼装成一个完整的卡环3。

优选地,所述凸起320为v字型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环部件31的u型凹槽310外沿部表面平滑,所述第二卡环部件32的v字型凸起320的下部阶面表面平滑。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环部件31的u型凹槽310切口处设计为光滑斜面或弧面。

优选地,所述v字型凸起上部两侧表面均设计为光滑弧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环部件31和第二卡环部件32的材质为相同或不相同的金属。

优选地,所述金属为金、银、铜、钢、铝或金合金、银合金、铜合金、钢合金、铝合金。

优选地,所述装饰内筒2为宝石、琉璃、玻璃、玛瑙、香水瓶或香料。

优选地,所述镂空笔筒本体1材质为金、银、铜、锌合金或在银表面镀有一层金。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内筒的镂空笔筒,包括镂空笔筒本体、装饰内筒、卡环,所述装饰内筒与所述镂空笔筒本体内部形状相对应并插入在镂空笔筒本体内部,所述装饰内筒通过卡环卡紧在所述镂空笔筒本体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功能多样、设计新颖、很有科技感、密封性佳、防水性强;可透过镂空看到内部的装饰填充件,美观漂亮,装饰填充件可拆卸更换成宝石、琉璃、玻璃、玛瑙、香水瓶或香料;相同或不同颜色的金属通过物理方式内外嵌合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稳固的卡环,非常美观且具有质感。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小兵
技术研发日:2017.08.07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