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削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7550发布日期:2020-08-07 17:21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组合削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具用品,具体涉及涉及一种组合削笔器。



背景技术:

削铅笔是学生做作业必须具备的技能,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和小学生,用传统刀片削铅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这一群体适用的文具仍应是削笔器。

专利号:cn201410077387.0一种自动进退笔的削笔器,其采用抽屉式笔屑收纳盒。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便、拆卸维修内部结构的组合削笔器。

一种组合削笔器,它包括壳体以及笔屑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依次排列的三个舱室,所述笔屑收纳盒罩装在壳体底部,夹紧固定连接三个舱室;第一舱室内设置有传动机构,第二舱室内设有切削机构,第三舱室内设置有进退笔机构,传动机构分别驱动连接切削机构、进退笔机构,第一舱室上设置有进笔口,第二舱室与第一舱室之间设置有容纳笔进入或退出第二舱室的进退笔通道,第二舱室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连通第二舱室与笔屑收纳盒,进笔口与进退笔通道相对。

采用外壳式笔屑收纳盒,整体结构更佳合理、紧凑;且通过粉料仓实现组合削笔器整体组合连接,取下笔屑收纳盒,即可分离壳体成,完成削笔器拆卸,这就露出削笔器的内部结构,方便进行维修;维修完成后,将其拼在一起,装上笔屑收纳盒即完成削笔器的组装,削笔器拆卸、组合方便。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第一舱室由左壳体与第一隔板连接构成,所述第二舱室由中间壳体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连接构成,所述第三舱室由右壳体与第二隔板连接构成;所述进退笔通道为设置在第二隔板上的圆孔;所述进笔口设置在右壳体上;所述开口设置在中间壳体的底部。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笔屑收纳盒夹紧固定连接左壳体与第一隔板、中间壳体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右壳体与第二隔板。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转轴、副转轴以及摇把;主转轴旋转安装在第一隔板上,并穿过第一隔板伸入第二舱室驱动连接切削机构,副转轴旋转安装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并依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伸入第三舱室驱动连接进退笔机构;摇把旋转安装在左壳体上,并与主转轴连接,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去屑保持架、去屑铣刀;去屑保持架与主转轴连接,正对进退笔通道,去屑铣刀旋转安装在去屑保持架上,并与去屑保持架铣削配合连接,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内齿轮套,内齿轮套与去屑保持架同心,且之间留有间隙,内齿轮套与设置在去屑铣刀上的齿轮啮合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进退笔机构包括两个滚轮;两个滚轮分别套装在滚轴上,滚轴通过支架旋转安装在第二隔板,两个滚轮对称且位于进退笔通道两侧,两个滚轮之间留有容纳笔通过的间隙,两个滚轴之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其中任意一滚轮与副转轴之间通过锥齿轮啮合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滚轮为橡胶滚轮,且在其上设置有u形或v形环槽;摩擦力大,方便进退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外壳式笔屑收纳盒,整体结构更佳合理、紧凑,能够满足自动进退笔的同时方便、拆卸维修内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削笔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壳体与笔屑收纳盒分离示意图。

图3是组合削笔器爆炸示意图。

图4是组合削笔器半剖示意图。

图中壳体1、左壳体1-1、第一隔板1-2、中间壳体1-3、第二隔板1-4、右壳体1-5、笔屑收纳盒2、进退笔机构3、滚轮3-1、切削机构4、去屑保持架4-1、去屑铣刀4-2、传动机构5、主转轴5-1、副转轴5-2、摇把5-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组合削笔器,它包括壳体1以及笔屑收纳盒2,所述壳体1包括依次排列的三个舱室,所述第一舱室由左壳体1-1与第一隔板1-2连接构成,所述第二舱室由中间壳体1-3与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4连接构成,所述第三舱室由右壳体1-5与第二隔板1-4连接构成;所述进退笔通道为设置在第二隔板1-4上的圆孔;所述进笔口设置在右壳体1-5上,进笔口与进退笔通道相对;所述笔屑收纳盒2罩装在壳体1底部,所述笔屑收纳盒2夹紧固定连接左壳体1-1与第一隔板1-2、中间壳体1-3与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4、右壳体1-5与第二隔板1-4;第一舱室内设置有传动机构5,第二舱室内设有切削机构4,第三舱室内设置有进退笔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主转轴5-1、副转轴5-2以及摇把5-3;主转轴5-1旋转安装在第一隔板1-2上,并穿过第一隔板1-2伸入第二舱室内,副转轴旋转5-2安装在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4上,并依次穿过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4伸入第三舱室内;摇把5-3旋转安装在左壳体1-1上,并与主转轴5-3连接,主转轴5-3与副转轴5-2之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切削机构4包括去屑保持架4-1、去屑铣刀4-2;去屑保持架4-1与主转轴5-3连接,正对进退笔通道,去屑铣刀4-2旋转安装在去屑保持架4-1上,并与去屑保持架4-1铣削配合连接,第一隔板1-2上设置有内齿轮套,内齿轮套与去屑保持架4-1同心,且之间留有间隙,内齿轮套与设置在去屑铣刀4-2上的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进退笔机构3包括两个滚轮3-1;两个滚轮3-1分别套装在滚轴上,滚轴通过支架旋转安装在第二隔板1-4,两个滚轮3-1对称且位于进退笔通道两侧,两个滚轮3-1之间留有容纳笔通过的间隙,两个滚轴3-1之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其中任意一滚轮与副转轴5-2之间通过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滚轮3-1为橡胶滚轮,且在其上设置有u形或v形环槽;摩擦力大,方便进退笔;所述第一隔板1-2上设置有容纳副齿轮通过的圆孔,圆孔与第一隔板1-2上副转轴的安装孔连通;所述主转轴5-1两端分别设置有多边形状轴头;所述摇把5-3、去屑保持架4-1上分别设置有多边形槽;轴头与槽契合连接。

以上公开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非用以限制其本身,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内涵的情况下,所作的变化和改动,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削笔器,它包括壳体以及笔屑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依次排列的三个舱室,所述笔屑收纳盒罩装在壳体底部,夹紧固定连接三个舱室;第一舱室内设置有传动机构,第二舱室内设有切削机构,第三舱室内设置有进退笔机构,传动机构分别驱动连接切削机构、进退笔机构,第一舱室上设置有进笔口,第二舱室与第一舱室之间设置有容纳笔进入或退出第二舱室的进退笔通道,第二舱室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连通第二舱室与笔屑收纳盒,进笔口与进退笔通道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室由左壳体与第一隔板连接构成,所述第二舱室由中间壳体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连接构成,所述第三舱室由右壳体与第二隔板连接构成;所述进退笔通道为设置在第二隔板上的圆孔;所述进笔口设置在右壳体上;所述开口设置在中间壳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屑收纳盒夹紧固定连接左壳体与第一隔板、中间壳体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右壳体与第二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转轴、副转轴以及摇把;主转轴旋转安装在第一隔板上,并穿过第一隔板伸入第二舱室驱动连接切削机构,副转轴旋转安装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并依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伸入第三舱室驱动连接进退笔机构;摇把旋转安装在左壳体上,并与主转轴连接,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去屑保持架、去屑铣刀;去屑保持架与主转轴连接,正对进退笔通道,去屑铣刀旋转安装在去屑保持架上,并与去屑保持架铣削配合连接,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内齿轮套,内齿轮套与去屑保持架同心,且之间留有间隙,内齿轮套与设置在去屑铣刀上的齿轮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退笔机构包括两个滚轮;两个滚轮分别套装在滚轴上,滚轴通过支架旋转安装在第二隔板,两个滚轮对称且位于进退笔通道两侧,两个滚轮之间留有容纳笔通过的间隙,两个滚轴之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其中任意一滚轮与副转轴之间通过锥齿轮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橡胶滚轮,且在其上设置有u形或v形环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容纳副齿轮通过的圆孔,圆孔与第一隔板上副转轴的安装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多边形状轴头;所述摇把、去屑保持架上分别设置有多边形槽;轴头与槽契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削笔器,它包括壳体以及笔屑收纳盒,所述壳体包括依次排列的三个舱室,所述笔屑收纳盒罩装在壳体底部,夹紧固定连接三个舱室;第一舱室内设置有传动机构,第二舱室内设有切削机构,第三舱室内设置有进退笔机构,传动机构分别驱动连接切削机构、进退笔机构,第一舱室上设置有进笔口,第二舱室与第一舱室之间设置有容纳笔进入或退出第二舱室的进退笔通道,第二舱室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连通第二舱室与笔屑收纳盒,进笔口与进退笔通道相对。采用外壳式笔屑收纳盒,整体结构更佳合理、紧凑,能够满足自动进退笔的同时方便、拆卸维修内部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吴宝国;吴曾瑶;彭思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翰书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6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