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体质量及体积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5046发布日期:2020-05-20 01:3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体质量及体积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体质量及体积演示置。



背景技术:

物理现象演示装置能够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物理现象,通过教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认识,帮助形成明确的概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一般利用实物,将抽象的现象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便学生直接感受;现有的教学用品缺乏能够在物理现象演示物体质量及体积的直观工具,并现有较少的物理物体质量及体积工具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物理物体质量及体积演示装置不够直观缺乏新意,无提高学生直观认识到实验的目的性以及效果。由于人为的因素无法保证物体在实验时同一体积不同质量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同一时间准确下落,从而无法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体质量及体积演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体质量及体积演示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端四角处分别设置滚轮,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储液桶,所述储液桶为上端开口半封闭结构,所述储液桶内腔中部竖直设置隔板,其隔板将储液桶分为两个等体积的储液室,所述储液桶的底部,即储液室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储液桶内侧壁上端横向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另一端竖直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侧壁开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圆孔,所述圆孔内螺接有螺栓,所述套管内滑动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冂形架,所述冂形架开口向下设置,所述冂形架相对于隔板对称设置,且开口端分别延伸至两储液室内,所述冂形架开口顶端分别设置有水平板,所述冂形架开口的顶端,即水平板的上面设置有推板,所述连接杆中部侧壁上水平设有回位弹簧,所述连接杆侧壁上,即回位弹簧的下面水平固定设置定位杆,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推出装置上端,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铰接推出装置的中部,所述推出装置的下端铰接推板。

进一步的,所述推出装置,包括立杆、横杆a、横杆b,所述立杆下端铰接推板,所述横杆b两端分别连接立杆中部,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与横杆b的中部铰接,所述横杆a两端分别连接立杆上端,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横杆a的中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桶为透明材料,有利观察储液桶内液体的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桶下端侧壁上设置排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桶外侧壁上竖直设置有刻度尺,便于直观的得出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测试物体质量时:将需要测试的物体,放到水平板上,然后调节连接杆上下的高度,按压横杆a,使推板将物体推出下落,通过观察相同液体时,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

测量物体体积时:将需要测试的物体,放到水平板上,然后调节连接杆上下的高度,按压横杆a,使推板将物体推出下落,通过刻度尺对比原有液体高度,与现有液体高度计算出测试物体的体积,也可以通过将高出的液体通过排水阀排出所上升的液体高度,放入特定容器内进行计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本装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物理感念视觉化,形成明确的概念,即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2、其结构设计合理,解决了现有实验装置的单一性;3、操作便捷,实用性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推出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滚轮、3-储液桶、4-隔板、5-储液室、6-连通管、7-支撑臂、8-套管、9-螺栓、10-连接杆、11-冂形架、12-水平板、13-推板、14-回位弹簧、15-定位杆、16-推出装置、1601-立杆、1602-横杆a、1603-横杆b、17-排水阀、18-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物体质量及体积演示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端四角处分别设置滚轮2,所述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储液桶3,所述储液桶3为上端开口半封闭结构,所述储液桶3内腔中部竖直设置隔板4,其隔板4将储液桶3分为两个等体积的储液室5,所述储液桶3的底部,即储液室5之间通过连通管6连接,所述储液桶3内侧壁上端水平设置有支撑臂7,所述支撑臂7另一端竖直设置有套管8,所述套管8侧壁开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圆孔,其圆孔内螺接有螺栓9,所述套管8内滑动套设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冂形架11,所述冂形架11开口向下设置,所述冂形架11相对于隔板4对称设置,且开口端分别延伸至两储液室5内,所述冂形架11开口顶端分别设置有水平板12,所述冂形架11开口的顶端,即水平板12的上面设置有推板13,所述连接杆10中部侧壁上水平设有回位弹簧14,所述连接杆10侧壁上,即回位弹簧14的下面水平固定设置定位杆15,所述回位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推出装置16上端,所述定位杆15的另一端铰接推出装置16的中部,所述推出装置16的下端铰接推板13。所述推出装置16,包括立杆1601、横杆a1602、横杆b1603,所述立杆1601下端铰接推板13,所述横杆b1603两端分别连接立杆1601中部,所述定位杆15的另一端与横杆b1603的中部铰接,所述横杆a1602两端分别连接立杆1601上端,所述回位弹簧14的另一端与横杆a160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储液桶3为透明材料,有利观察储液桶3内液体的变化。所述储液桶3下端侧壁上设置排水阀17。所述储液桶3外侧壁上竖直设置有刻度尺18,便于直观的得出数据。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测试物体质量时:将需要测试的物体,放到水平板上,然后调节连接杆上下的高度,按压横杆a,使推板将物体推出下落,通过观察相同液体时,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

测量物体体积时:将需要测试的物体,放到水平板上,然后调节连接杆上下的高度,按压横杆a,使推板将物体推出下落,通过刻度尺对比原有液体高度,与现有液体高度计算出测试物体的体积,也可以通过将高出的液体通过排水阀排出所上升的液体高度,放入特定容器内进行计算。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本装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物理感念视觉化,形成明确的概念,即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2、其结构设计合理,解决了现有实验装置的单一性;3、操作便捷,实用性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物体质量及体积演示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四角处分别设置滚轮(2),所述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储液桶(3),所述储液桶(3)为上端开口半封闭结构,所述储液桶(3)内腔中部竖直设置隔板(4),其隔板(4)将储液桶(3)分为两个等体积的储液室(5),所述储液桶(3)的底部,即储液室(5)之间通过连通管(6)连接,所述储液桶(3)内侧壁上端横向设置有支撑臂(7),所述支撑臂(7)另一端竖直设置有套管(8),所述套管(8)侧壁开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圆孔,且圆孔内螺接有螺栓(9),所述套管(8)内滑动套设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冂形架(11),所述冂形架(11)开口向下设置,所述冂形架(11)相对于隔板(4)对称设置,且开口端分别延伸至两储液室(5)内,所述冂形架(11)开口顶端分别设置有水平板(12),所述冂形架(11)开口的顶端,即水平板(12)的上面设置有推板(13),所述连接杆(10)中部侧壁上水平设有回位弹簧(14),所述连接杆(10)侧壁上,即回位弹簧(14)的下面水平固定设置定位杆(15),所述回位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推出装置(16)上端,所述定位杆(15)的另一端铰接推出装置(16)的中部,所述推出装置(16)的下端铰接推板(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物体质量及体积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装置(16),包括立杆(1601)、横杆a(1602)、横杆b(1603),所述立杆(1601)下端铰接推板(13),所述横杆b(1603)两端分别连接立杆(1601)中部,所述定位杆(15)的另一端与横杆b(1603)的中部铰接,所述横杆a(1602)两端分别连接立杆(1601)上端,所述回位弹簧(14)的另一端与横杆a(1602)的中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物体质量及体积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桶(3)为透明材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物体质量及体积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桶(3)下端侧壁上设置排水阀(17)。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中所述一种物体质量及体积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桶(3)外侧壁上竖直设置有刻度尺(18)。


技术总结
一种物体质量及体积演示装置,底座下端设置滚轮,底座上设置有储液桶,储液桶内腔中部竖直设置隔板,储液室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储液桶内侧壁上端横向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另一端竖直设置有套管,套管内滑动套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冂形架,冂形架开口顶端分别设置有水平板,水平板的上面设置有推板,连接杆中部侧壁上水平设有回位弹簧,连接杆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杆,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推出装置上端,定位杆的另一端铰接推出装置的中部,推出装置的下端铰接推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本装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物理感念视觉化,形成明确的概念,即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秦艺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艺源
技术研发日:2019.09.20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