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平均律与自然关系大小调推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8950发布日期:2020-07-14 16:53阅读:10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音乐基础乐理理论研究,教学领域的学习用具。



背景技术:

乐理学习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生学习音乐犹如建空中楼阁,越往后就越难继续下去,理论课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这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往往学得一知半解。音乐本身就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产物,我在学习中也曾感到非常的困难,好在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坚持了下来,为了提高自己的原创音乐水平,更好完成好教学任务,大量的去学习参考了乐理及和声学的书籍,总算摸清了乐理理论的脉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又看到了孩子们脸上浮现我曾有过的困惑。“直面问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决心+教学中积累的办法+突然间获得的灵感+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改进=十二平均律与自然关系大小调推算器”的研制成功。这一切都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创造了丰富的理论财富,我将它巧妙的变成一个直观的,可触摸的音乐理论实物教学用具,希望给热爱音乐的朋友带来帮助。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那时的电力供应是短缺且昂贵的,很多人都嘲笑说还没有点蜡烛实惠,但是爱迪生有一个远大的愿景,要让今后用的起蜡烛的人都是有钱人,如今电灯照亮了地球,照亮了天空,现在吃浪漫烛光晚餐的的确是有钱人了。我也有个愿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穷人的孩子不会因为昂贵的学费对学习音乐望而却步,都能快乐的学习。



技术实现要素:

十二平均律与自然关系大小调推算器采用两块板镶嵌而成。

1,底板长30cm,宽6cm,四周设有滑动槽。

2,底板板面刻有1cm间距的十二平均律半音阶音名,音域为三个八度,上下对齐,上行为大写“…c、#c(bd)、d、#d(be)、e、f、#f(bg)、g、#g(ba)、a、#a(bb)、b、”

…下行为小写…c、#c(bd)、d、#d(be)、e、f、#f(bg)、g、#g(ba)、a、#a(bb)、b…

3,上板成菱形四边形,长14cm,宽7cm,开上下两行一平方厘米方孔各七个。

4,上板方孔的排列顺序为上行自然大调的音程关系“全全半全全全半”间距1厘米,下行为自然小调的音程关系“全半全全半全全”间距1厘米。

5,在上板方孔下标注七个基本音级级数“ⅰ、ⅱ、ⅲ、ⅳ、ⅴ、ⅵ、ⅶ”

使用方法;

1,学习十二平均律的半音阶排列,熟悉每个音的固定音名。

2,学习自然大小调的各音程关系<音程关系公式>。

3,滑动上板,ⅰ级的方孔对应的就是该调的主音,后面方孔中依次显示的就是这个调的音阶音名。

如ⅰ级方孔对应的是音名“c”,这个调为c大调,音阶音名为“cdefgab”。同时下方方孔显示的便是对应的自然关系小调a小调,音阶音名为“abcdefga”。滑动上板,如果ⅰ级音方孔对应的是“g”,得出的调为g大调,音阶音名为“gabcde#f”,由此推算出g大调有一个“#”号音即#f。同时下方的方孔显示的是g自然大调的自然关系小调e小调,音阶音名为“e#fgabcd”。

4,特殊说明;1,升c调即降d调,2,降c调即b调,3,升f调即降g调。小调原理同上。



技术特征:

1.十二平均律与自然关系大小调推算器,首次设计出将十二平均律,按照半音音程等距离划分,并在制作中采用一厘米单位间距,在底板记录三个八度音程的音域。


技术总结
十二平均律与自然关系大小调推算器。所属领域:十二平均律与自然关系大小调推算器,属于音乐理论研究,教学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音乐理论教学很抽象,推算器把自然大小调音程关系作为固定公式,对十二平均律进行推算,就能直观明了的得到每个自然大调及关系小调音阶。用途:音乐老师音乐理论课堂教学,音乐培训机构乐理教学,学生自行推算学习。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俊杰
技术研发日:2020.04.29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