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9670发布日期:2020-12-22 10:5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星座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而人造卫星是极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当今人们准确实时全面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卫星的各项应用已经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人造卫星从设计到发射到轨道维护,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活动,仿真技术由于其可控制、可重复、经济且高效,可以显著地减少研究成本。

目前对于卫星轨道的仿真主要依赖于软件,如最常见的stk软件等。但是一些主流的轨道仿真软件价格昂贵,软件模拟中卫星参数和深空环境参数取决于人为设置,对实际情况的模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在物理仿真中,各元器件的真实误差比软件仿真要更加贴合实际情况,为此

本技术:
提出一种物理仿真的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以解决软件仿真成本高、模拟具有一定局限性且观察不够直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包括直轨道、支撑座、支撑架、托盘、地球仪、小车以及轨道连接器,所述地球仪通过托盘固定于支撑架顶部,以所述地球仪的中心为极点,设置用于模拟同步地球卫星的卫星轨道,所述卫星轨道包括多个通过轨道连接器首尾连接的直轨道,所述小车配置于直轨道上用于模拟沿卫星轨道移动的模拟卫星,所述支撑座固定于卫星轨道底部。

优选的,所述卫星轨道的数量为八个,且每个所述卫星轨道对应设置一个小车。

优选的,所述直轨道整体呈弧状,其两侧分别设置有轨道槽。

优选的,所述轨道连接器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直轨道连接,所述连接主体中部内侧通过紧固件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与连接主体之间构成与轨道槽宽度相同的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小车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夹持于直轨道内侧拱形夹板,所述夹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滑轮,所述滑轮嵌设于所述轨道槽内。

优选的,所述小车的驱动组件还包括微处理器、车载电源和驱动电机,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车载电源以及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连接滑轮。

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上还连接有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用于微处理器与外接通信。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光束投射器,所述光束投射器用于从小车上向地球仪透射光束。

优选的,所述托盘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用于使托盘带动地球仪旋转从而模拟地球自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为物理仿真,通过直轨道和轨道连接器组装成为同比缩小的卫星轨道,并通过小车在卫星轨道上移动模拟卫星的环球飞行轨迹,能更清晰更直观的把所要实现的功能表现出来,可以及时的做出调整和改进;同时装卸方便,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直轨道,11.轨道槽,2.支撑座,3.支撑架,4.托盘,41.旋转电机,5.地球仪,6.小车,61.夹板,62.滑轮,7.轨道连接器,71.连接主体,72.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包括直轨道1、支撑座2、支撑架3、托盘4、地球仪5、小车6以及轨道连接器7,地球仪5通过托盘4固定于支撑架3顶部,以地球仪5的中心为极点,设置用于模拟同步地球卫星的卫星轨道,卫星轨道包括多个通过轨道连接器7首尾连接的直轨道1,小车6配置于直轨道1上用于模拟沿卫星轨道移动的模拟卫星,支撑座2固定于卫星轨道底部;托盘4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41,旋转电机41用于使托盘4带动地球仪5旋转从而模拟地球自转。

其中,卫星轨道的数量为八个,且每个卫星轨道对应设置一个小车6。

如图2所示,直轨道1整体呈弧状,选用尼龙材质(碳纤维为备选材料)其两侧分别设置有轨道槽11;轨道连接器7包括连接主体71,连接主体71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直轨道1连接,连接主体71中部内侧通过紧固件固定有圆盘72,圆盘72与连接主体71之间构成与轨道槽11宽度相同的连接槽;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两个轨道连接器7进行连接固定时,只需要两个连接主体71以及一个圆盘72并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

小车6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夹持于直轨道1内侧拱形夹板61,夹板61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滑轮62,滑轮62嵌设于轨道槽11内;小车6的驱动组件还包括微处理器、车载电源以及驱动电机,微处理器分别与车载电源以及驱动电机电性连接,微处理器分别与车载电源以及驱动电机电性连接,驱动电机的主轴连接滑轮62;微处理器上还连接有无线模块,无线模块用于微处理器与外接通信。

驱动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光束投射器,光束投射器用于从小车6上向地球仪5透射光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轨道、支撑座、支撑架、托盘、地球仪、小车以及轨道连接器,所述地球仪通过托盘固定于支撑架顶部,以所述地球仪的中心为极点,设置用于模拟同步地球卫星的卫星轨道,所述卫星轨道包括多个通过轨道连接器首尾连接的直轨道,所述小车配置于直轨道上用于模拟沿卫星轨道移动的模拟卫星,所述支撑座固定于卫星轨道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轨道的数量为八个,且每个所述卫星轨道对应设置一个小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轨道整体呈弧状,其两侧分别设置有轨道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连接器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直轨道连接,所述连接主体中部内侧通过紧固件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与连接主体之间构成与轨道槽宽度相同的连接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夹持于直轨道内侧拱形夹板,所述夹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滑轮,所述滑轮嵌设于所述轨道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的驱动组件还包括微处理器、车载电源和驱动电机,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车载电源以及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连接滑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上还连接有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用于微处理器与外接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光束投射器,所述光束投射器用于从小车上向地球仪透射光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用于使托盘带动地球仪旋转从而模拟地球自转。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星座通讯网络模拟系统,模拟卫星与地球,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信状态,为卫星通讯数据交换提供动态演示效果;本系统是动态演示系统,模拟8路卫星与地球的通讯状态,模拟地球自转,卫星围绕地球公转,卫星与地球扫描轨迹,卫星间通讯演示;本系统包含地球仪、支撑座、支撑架、托盘、小车、轨道以及轨道连接器;地球仪通过托盘固定于支撑架顶部并旋转,模拟地球自转;以地球仪的中心为极点,设置8条用于模拟同步地球卫星的卫星轨道;卫星小车配置于直轨道上用于模拟沿卫星轨道移动的模拟卫星,卫星小车的转速与地球仪自转的转速有比例关系;更清晰更直观把所要实现的功能表现出来,可以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技术研发人员:陈茂良;朱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清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2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