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置摄像头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22522发布日期:2022-03-04 22:4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具有内置摄像头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置摄像头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终端设备具有高屏占比的显示屏已经成为主流趋势。由于终端设备配置有采光需求的功能器件如摄像头、光线传感器等,显示屏的屏占比难以实现最大化。目前已发展出采用升降式摄像头和滑盖等方案以提高屏占比,但这些方案都需增加额外的模组结构或增加终端设备的厚度,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开孔等方案去除部分的显示屏,以提供功能器件的设置以及作为功能器件的采光窗口,因此未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屏。
4.现有的另一方案为将摄像头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参照图1,其显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1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1、背光模组12、摄像头15、遮光胶16、金属框17和密封胶18。背光模组12包括光导板13和光源14。显示面板11包括第一区域r1、第二区域r2和第三区域r3。显示面板11的第一区域r1仅作为摄像头15的采光窗口而不具有显示功能。此外,为防止背光模组12漏光而影响摄像头15的拍摄,必须设置用于遮光的遮光胶16、金属框17和密封胶18,进而使得显示面板11的第二区域r2呈现黑边。因此,该方案也未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屏。
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揭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置摄像头的显示装置,其可实现全面屏的显示效果和可避免背光模组漏光而影响摄像头的拍摄。
7.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揭示提供一种具有内置摄像头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第一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面,配置为提供光线给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开孔;第二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背光模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配置为提供光线给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背光模组包括第二开孔,以及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连通;第三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背光模组远离所述第一背光模组的表面,配置为提供光线给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三背光模组覆盖住所述第二开孔的远离所述第一背光模组的一端;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三背光模组远离所述第二背光模组的一侧,其中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三区域对准,配置为获取外部光线以拍摄图像,且所述外部光线通过所述第三区域进入至所述显示装置的内部;第一遮光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孔内,且包括镂空部,其中所述第一遮光柱配置为阻挡从所述第一背光模组横向进入所述第一遮光柱内部的光线;以及第二遮光柱,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三背光模组之间,且垂直延伸通过所述第二开孔和第一遮光柱的所述镂空部,其中所述第二遮光柱配置为阻挡从所述第一遮
光柱横向进入所述第二遮光柱内部的光线。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背光模组包括调光层和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调光层的至少一侧;以及通过控制施加至所述调光层的电压来控制所述调光层处于雾态或透明态,响应于所述调光层处于所述雾态,所述光源发光且所述光通过所述调光层传递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三区域,以及响应于所述调光层处于所述透明态,所述光源关闭且所述外部光线通过所述第三背光模组传递至所述摄像头。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光层包括上电极、下电极和聚合物层,以及所述聚合物层设置在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之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反射层;第一光传导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射层上;第一扩散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光传导层上;第一增亮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扩散层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入光面之间;以及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光传导层的至少一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一光传导层、所述第一扩散层和所述第一增亮层分别包括相同尺寸的开孔,并且所述开孔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开孔,以及所述第一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开孔的孔径。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孔包括第一子开孔和第二子开孔;所述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一光传导层、所述第一扩散层和所述第一增亮层分别包括开孔;所述第一反射层和所述第一光传导层的所述开孔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子开孔,所述第一扩散层和所述第一增亮层的所述开孔共同构成所述第二子开孔,以及所述第一子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子开孔的孔径;以及所述第一遮光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开孔内,且与所述第一子开孔的孔壁接触。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开孔的所述孔径等于所述第二开孔的孔径,且所述第二遮光柱与所述第二子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的孔壁接触。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开孔的所述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孔的孔径,且所述第二遮光柱与所述第二子开孔的孔壁接触;以及所述第二遮光柱与所述第二开孔的孔壁间隔横向距离。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三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环绕所述第一子区域,且所述第二子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子区域之间;所述第三背光模组包括调光层和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调光层的至少一侧,所述调光层包括可独立调控雾度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以及所述第三背光模组的所述第一段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二遮光柱传递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子区域,以及所述第三背光模组的所述第二段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依序通过所述第二开孔、所述第一遮光柱、所述第一扩散层和所述第一增亮层传递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子区域。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柱包括第一透光柱体和第一遮光层,并且所述第一遮光层覆盖住所述第一透光柱体的侧表面;以及述第二遮光柱包括第二透光柱体和第二遮光层,并且所述第二遮光层覆盖住所述第二透光柱体的侧表面。
17.相较于先前技术,本技术通过通使用不同的背光模组提供光线至显示面板的不同区域,实现了可独立控制显示面板的不同区域的明暗,还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屏显示。并且,通过遮光柱的设置,可避免因第一背光模组的光线漏出而影响摄像头的拍摄,进而实现优异的防漏光效果以及确保摄像头的拍摄品质。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19.图1显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20.图2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21.图3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22.图4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23.图5显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24.图中部件标识如下:
25.显示装置10,显示面板11,背光模组12,光导板13,光源14,摄像头15,遮光胶16,金属框17,密封胶18,第一区域r1,第二区域r2,第三区域r3;
26.显示装置100,显示面板110,第一背光模组120,第二背光模组130,第三背光模组140,摄像头150,第一遮光柱160,第二遮光柱170,第一区域111,第二区域112,第三区域113,入光面114,第一反射层121,第一光传导层122,第一扩散层123,第一增亮层124,第一光源125,第一开孔126,第二反射层131,第二光传导层132,第二扩散层133,第二增亮层134,第二光源135,第二开孔136,调光层141,第三光源142,上电极1411,下电极1412,聚合物层1413,第一透光柱体161,第一遮光层162,镂空部163,第二透光柱体171,第二遮光层172,孔径d1、d2,光线l;
27.显示装置200,显示面板210,第一背光模组220,第二背光模组230,第三背光模组240,摄像头250,第一遮光柱260,第二遮光柱270,第一区域211,第二区域212,第三区域213,第一反射层221,第一光传导层222,第一扩散层223,第一增亮层224,第一光源225,第一子开孔2261,第二子开孔2262,第二反射层231,第二光传导层232,第二光源235,第二开孔236,镂空部263,孔径d11、d12、d3;
28.显示装置300,显示面板310,第一背光模组320,第二背光模组330,第三背光模组340,摄像头350,第一遮光柱360,第二遮光柱370,第一区域311,第二区域312,第一子区域3131,第二子区域3132,第一反射层321,第一光传导层322,第一扩散层323,第一增亮层324,第一光源325,第一子开孔3261,第二子开孔3262,第二开孔336,调光层341,第三光源342,上电极3411,下电极3412,聚合物层3413,第一段3401,第二段3402;
29.终端设备1,显示装置2,显示面板3,第一区域31,第二区域32,第三区域33。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请参照图2,其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第一背光模组120、第二背光模组130、第三背光模组140、摄像头150、第一遮光柱160和第二遮光柱170。显示面板110包括第一区域111、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在显示装置100的立体结构中,第三区域113为对应摄像头150的几何(如圆形、方形、多
边形等)区域。第二区域112为围绕第三区域113的环形区域。第一区域111为显示面板110中除了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以外的所有区域,且第二区域112位于第一区域111和第三区域113之间。显示面板110包括入光面114和出光面,其中出光面为显示图像的表面。
32.如图2所示,第一背光模组120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入光面114,配置为提供光线给显示面板110的第一区域111。第一背光模组120包括第一反射层121、第一光传导层122、第一扩散层123、第一增亮层124、第一光源125和第一开孔126。第一光传导层122设置在第一反射层上121。第一扩散层123设置在第一光传导层122上。第一增亮层124设置在第一扩散层123上,且设置在第一扩散层123和显示面板110的入光面114之间。第一光源125设置在第一光传导层122的至少一侧。第一开孔126贯穿第一反射层121、第一光传导层122、第一扩散层123和第一增亮层124。应当注意的是,在图中,带箭头的线条表示虚结构(如开孔、镂空部),不带箭头的线条表示实体结构。
33.如图2所示,第二背光模组130设置在第一背光模组120远离显示面板110的表面,配置为提供光线给显示面板110的第二区域112。第二背光模组130包括第二反射层131、第二光传导层132、第二扩散层133、第二增亮层134、第二光源135和第二开孔136。第二光传导层132设置在第二反射层上131。第二扩散层133设置在第二光传导层132上。第二增亮层134设置在第二扩散层133上,且设置在第二扩散层133和第一背光模组120之间。第二光源135设置在第二光传导层132的至少一侧。第二开孔136贯穿第二反射层131、第二光传导层132、第二扩散层133和第二增亮层134。再者,第一开孔126与第二开孔136连通。较佳地,第一开孔126与第二开孔136同轴心设置。
34.如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背光模组120的第一反射层121、第一光传导层122、第一扩散层123和第一增亮层124分别包括相同尺寸的开孔,并且该些开孔共同构成第一背光模组120的第一开孔126。第二背光模组130的第二反射层131、第二光传导层132、第二扩散层133和第二增亮层134分别包括相同尺寸的开孔,并且该些开孔共同构成第二背光模组130的第二开孔136。第一开孔126的孔径d1大于第二开孔136的孔径d2。
35.如图2所示,第三背光模组140设置在第二背光模组130远离第一背光模组120的表面,配置为提供光线给显示面板110的第三区域113。第三背光模组140覆盖住第二背光模组130的第二开孔136的远离第一背光模组120的一端。第三背光模组140包括调光层141和第三光源142。第三光源142设置在调光层141的任意一侧或两侧。调光层141包括上电极1411、下电极1412和聚合物层1413。聚合物层1413设置在上电极1411和下电极1412之间。上电极1411和下电极1412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聚合物层1413由电致雾度可调节材料制成。通过控制施加至调光层141的上电极1411和下电极1412的电压来控制调光层141处于雾态或透明态。电致雾度可调材料包含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聚合物网络液晶(polymer network liquid crystal,pnlc)、胆甾相液晶的焦锥态(focal-conic state)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背光模组140还包括光反射膜,其覆盖第三光源142的入光侧和调光层141的部分区域,用于提高第三背光模组140的光线利用率。
36.如图2所示,摄像头150设置在第三背光模组140远离第二背光模组130的一侧。摄像头150与显示面板110的第三区域113对准。
37.如图2所示,第一遮光柱160为立体环形柱状结构,以及第二遮光柱170为立体柱状
结构。第一遮光柱160设置在第一开孔126内。第一遮光柱160配置为阻挡第一背光模组120发出的光线l横向进入第一遮光柱160内部。具体来说,第一遮光柱160包括第一透光柱体161、第一遮光层162和镂空部163。第一遮光层162覆盖住第一透光柱体161的侧表面。镂空部163贯穿第一透光柱体16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应当注意的是,第一遮光层162未覆盖住第一透光柱体16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使得第一遮光柱160作为垂直传递的光线的通道,并且阻挡横向传递的光线l通过。举例来说,垂直传递的光线意旨从第二背光模组130传递至显示面板110的光线,横向传递的光线l意旨从第一背光模组120朝向第一遮光柱160内部行进的光线l。
38.如图2所示,第二遮光柱170设置在显示面板110和第三背光模组140之间,且垂直延伸通过第二背光模组130的第二开孔136和第一遮光柱160的镂空部163。第二遮光柱170配置为阻挡横向进入第二遮光柱170的内部光线,例如第二背光模组130发出的光线或从第一背光模组120漏出且通过第一遮光柱160传播的光线。具体来说,第二遮光柱170包括第二透光柱体171和第二遮光层172。第二遮光层172覆盖住第二透光柱体171的侧表面。应当注意的是,第二遮光层172未覆盖住第二透光柱体17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使得第二遮光柱170作为垂直传递的光线的通道,并且阻挡横向传递的光线通过。举例来说,垂直传递的光线意旨从第三背光模组140传递至显示面板110的光线,横向传递的光线意旨从第一背光模组120和/或第二背光模组130朝向第二遮光柱170内部行进的光线。
39.在本技术中,当显示装置100显示画面且摄像头150未启动时,第一背光模组120、第二背光模组130和第三背光模组140的光源启动,以及第三背光模组140的调光层141切换为雾态。响应于调光层141处于雾态,第三光源142发出的光线进入调光层141并通过雾度材料的散射作用向各个方向出光,进而通过第二遮光柱170传传递至显示面板110的第三区域113。此时,显示面板110的第一区域111、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皆可接收到来自对应的背光模组的光线,因此显示面板110的第一区域111、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皆可显示画面,进而实现全面屏的显示。在本技术中,由于第三背光模组140的发光效能较低,为保证显示面板110的亮度均一性,理论上第三背光模组140的尺寸受到了限制。然而,通过第二背光模组130提供显示面板110的第二区域112的显示光源,使得第三背光模组140的尺寸不会受第一背光模组120的第一开孔126的尺寸限制,可以做得尽量小,确保了显示面板110的整体的亮度均一性达到最佳化。
40.另一方面,当显示装置100显示画面且摄像头150启动时,第一背光模组120的第一光源125启动,第二背光模组130和第三背光模组140的光源关闭,以及第三背光模组140的调光层141切换为透明态。响应于调光层141处于透明态,外部光线通过显示面板110的第三区域113进入至显示装置100的内部,并且外部光线还可通过处于透明态的第三背光模组140的调光层141传递至摄像头150,进而使得摄像头150获取外部光线以拍摄图像。此时,显示面板110的第一区域111显示画面,以及显示面板110的第二区域112和第三区域113不显示画面。应当注意的是,当摄像头150启动时,第一遮光柱160可遮蔽从第一背光模组120横向漏出的光线,即朝向第一遮光柱160内部行进的光线。第二光源135关闭,确保了不会有来自于第二背光模组130的光线进入摄像头150的采光路径。并且,从第一背光模组120漏出的弱光通过第二背光模组130的各层的反射和吸而被进一步减弱。再者,第二遮光柱170的第二遮光层172可进一步遮蔽朝向第二遮光柱170内部行进的光线,进而确保仅有外部光线可
进入摄像头150。也就是说,通过第二背光模组130可以避免第一背光模组120的漏光处与摄像头150的采光通道相邻,即可增加第一背光模组120的漏光处到摄像头150的采光通道的横向距离,并且搭配遮光柱的设置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因漏光而降低拍摄品质的风险。
41.请参照图3,其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210、第一背光模组220、第二背光模组230、第三背光模组240、摄像头250、第一遮光柱260和第二遮光柱270。显示面板210包括第一区域211、第二区域212和第三区域213。第二区域212围绕第三区域213,且第二区域212位于第一区域211和第三区域213之间。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大致相同,差别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背光模组220包含不同尺寸的第一子开孔2261和第二子开孔2262,以及第二背光模组230仅包含第二反射层231、第二光传导层232、第二光源235和第二开孔236。
42.如图3所示,第一背光模组220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入光面,配置为提供光线给显示面板210的第一区域211。第一背光模组220包括第一反射层221、第一光传导层222、第一扩散层223、第一增亮层224、第一光源225和第一开孔,其中第一开孔包括第一子开孔2261和第二子开孔2262。第一反射层221、第一光传导层222、第一扩散层223和第一增亮层224分别包括开孔。第一反射层221和第一光传导层222具有相同尺寸的开孔,且该些开孔共同构成第一子开孔2261。第一扩散层223和第一增亮层224具有相同尺寸的开孔,且该些开孔共同构成第二子开孔2262。第一子开孔2261的孔径d11大于第二子开孔2262的孔径d12,以及第二子开孔2262的孔径d12等于第二背光模组230的第二开孔236的孔径d3。第一背光模组220的第二子开孔2262与第二背光模组230的第二开孔236对齐。
43.如图3所示,第一遮光柱260设置在第一背光模组220的第一子开孔2261内,且与第一子开孔2261的孔壁接触。第二遮光柱270设置在显示面板210和第三背光模组240之间,且垂直延伸通过第二背光模组230的第二开孔236、第一遮光柱260的镂空部263和第一背光模组220的第二子开孔2262。并且,第二遮光柱270与第二开孔236的孔壁、镂空部263的外周围、第二子开孔2262的孔壁接触。
44.如图3所示,第一背光模组220的第二子开孔2262的孔径d12小于第一子开孔2261的孔径d11,因此第二背光模组230发出的光线会通过第一背光模组220的第一扩散层223和第一增亮层224,进而通过第一扩散层223和第一增亮层224提高光使用率。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二背光模组230利用第一背光模组220的部分结构来起到扩散和增亮的效果,故第二背光模组230可不需要配置相关的膜层,进而可减少第二背光模组230的厚度。此外,第一背光模组220的第一扩散层223和第一增亮层224覆盖住第一子开孔2261和第一遮光柱260的边界,因此可以弱化由第一子开孔2261和第一遮光柱260接合处产生的显示边界。
45.请参照图4,其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300包括显示面板310、第一背光模组320、第二背光模组330、第三背光模组340、摄像头350、第一遮光柱360和第二遮光柱370。显示面板310包括第一区域311、第二区域312和第三区域。第二区域312围绕第三区域,且第二区域312位于第一区域311和第三区域之间。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大致相同,差别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背光模组320的第二子开孔3262的所述孔径d12小于第二背光模组330的第二开孔336的孔径d2,显示面板310的第三区域包含第一子区域3131和第二子区域3132,以及第三背光模组
340的调光层341包括可独立调控雾度的第一段3401和第二段3402。应当理解的是,以立体角度观看时,调光层341的第一段3401为对应摄像头350的区域,以及调光层341的第二段3402为环绕第一段3401的环形区域。
46.如图4所示,第一背光模组320设置在显示面板310的入光面,配置为提供光线给显示面板310的第一区域311。第一背光模组320包括第一反射层321、第一光传导层322、第一扩散层323、第一增亮层324、第一光源325和第一开孔,其中第一开孔包括第一子开孔3261和第二子开孔3262。第一反射层321、第一光传导层322、第一扩散层323和第一增亮层324分别包括开孔。第一反射层321和第一光传导层322具有相同尺寸的开孔,且该些开孔共同构成第一子开孔3261。第一扩散层323和第一增亮层324具有相同尺寸的开孔,且该些开孔共同构成第二子开孔3262。第一子开孔3261的孔径d11大于第二子开孔3262的孔径d12,以及第二子开孔3262的孔径d12小于第二背光模组330的第二开孔336的孔径d2。第一背光模组220的第一子开孔3261和第二子开孔3262与第二背光模组230的第二开孔236同轴心设置。
47.如图4所示,第一遮光柱360设置在第一背光模组320的第一子开孔3261内,且与第一子开孔3261的孔壁接触。第二遮光柱370设置在显示面板310和第三背光模组340之间,且垂直延伸通过第二背光模组330的第二开孔336、第一遮光柱360的镂空部和第一背光模组320的第二子开孔3262。并且,第二遮光柱370与镂空部的外周围和第二子开孔3262的孔壁接触,以及第二遮光柱370与第二开孔336的孔壁间隔横向距离。
48.如图4所示,第二背光模组330利用第一背光模组320的第一扩散层323和第一增亮层324来起到扩散和增亮的效果,故第二背光模组330可不需要配置相关的膜层,进而可减少第二背光模组330的厚度。此外,第一背光模组320的第一扩散层323和第一增亮层324覆盖住第一子开孔3261和第一遮光柱360的边界,因此可以弱化由第一子开孔3261和第一遮光柱360接合处产生的显示边界。再者,通过第一背光模组320和第二背光模组330的模层错位设计,可以减弱因第二背光模组330的边界而形成的显示边界。
49.如图4所示,第三背光模组340设置在第二背光模组330远离第一背光模组320的表面,配置为提供光线给显示面板310。第三背光模组340覆盖住第二背光模组330的第二开孔336的远离第一背光模组320的一端。第三背光模组340包括调光层341和第三光源342。第三光源342设置在调光层341的至少一侧。调光层341包括上电极3411、下电极3412和聚合物层3413。聚合物层3413设置在上电极3411和下电极3412之间。通过控制施加至调光层341的上电极3411和下电极3412的电压来控制调光层341处于雾态或透明态。再者,调光层341包含可独立调控雾度的第一段3401和第二段3402。具体来说,调光层341的第一段3401的上、下电极和第二段3402的上、下电极分别连接至不同的电压控制端,因此第一段3401和第二段3402可被施加不同的电压,进而可独立调控第一段3401和第二段3402的雾度。
50.如图4所示,第三背光模组340的第一段3401将第三光源342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二遮光柱370传递至显示面板310的第三区域的第一子区域3131。第三背光模组340的第二段3402将第三光源342发出的光线依序通过第二开孔336、第一遮光柱360、第一扩散层323和第一增亮层324传递至显示面板310的第二子区域3132。
51.如图4所示,第一背光模组320的第一扩散层323和第一增亮层324与第三背光模组340的第二段3402重叠,故来自第三背光模组340的第二段3402可通过第一背光模组320的第一扩散层323和第一增亮层324来提高光线利用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背光模组340的
第二段3402保持较低雾度,第三背光模组340的第一段3401保持较高雾度。从第三背光模组340的第二段3402发射出的光线会较弱,但光线经过第一背光模组320的第一扩散层323和第一增亮层324后,亮度会提升。因此,通过调整施加在第三背光模组340的第一段3401和第二段3402的电压,可弱化结构交界处形成的显示边界,以及使得显示面板310的各区域的显示亮度一致。
52.请参照图5,其显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的示意图。终端设备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笔记本、台式显示器、电视、车载显示器等。终端设备1可以包括以下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显示装置2、外壳、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显示装置2包含上述任一种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电路板设置在外壳限定的空间内。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配置为向终端设备1的每个电路或设备供电。存储器配置为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储存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运行与这些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执行上述不同背光模组的控制以及实现调节显示面板3的第一区域31、第二区域32和第三区域33的光线。
53.处理器通常控制终端设备1的整体操作,例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执行指令以在上述背光控制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中执行动作。此外,处理器可包括促进处理器与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的一个或多个模块。例如,处理器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促进多媒体组件和处理器之间的交互。
54.存储器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终端设备1的操作。此类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设备1上操作的任何应用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信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设备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闪存、磁盘或光盘。
55.电源电路向终端设备1的各种组件供电。电源电路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以及与终端设备1的电力的产生、管理和分配相关联的任何其他组件。
5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组件来实现,用于实现上述背光控制。
57.在本技术中,摄像头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下方,且显示面板不具有开孔,确保了显示面板的完整性。通过使用不同的背光模组提供光线至显示面板的不同区域,实现了可独立控制显示面板的不同区域的明暗,还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屏显示。并且,通过遮光柱的设置,可避免因第一背光模组的光线漏出而影响摄像头的拍摄,进而实现优异的防漏光效果以及确保摄像头的拍摄品质。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省略了遮光胶、金属框和密封胶等遮光元件,进而可避免画面显示出黑边。
58.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
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