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3483326发布日期:2023-03-15 13:2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led液晶显示屏的不断发展,led显示屏已经能够做到分屏显示,且用于能够分别控制各分屏的亮度,分屏的亮度控制是通过背光驱动模块对背光源进行驱动,控制模块通过控制背光驱动模块的工作来实现的。
3.无论是曲面机型还是平面机型,在液晶聚集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姆拉(mura)问题,比如曲面型面板在弯成曲面的时候,玻璃弯曲让液晶分子未能按照平面放置时的方式排列,在弯曲的两边很容易出现mura,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消费者使用场景比较复杂多变,mura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多不好的体验,极其容易引起客诉,改善mura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改善显示面板中的姆拉问题,提高显示效果。
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面板被划分为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6.将显示区划分为多个子显示区;
7.对应每个子显示区设有对应的预设亮度值;
8.判断当前子显示区是否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若满足,则检测当前子显示区的亮度值,并与当前子显示区对应的预设亮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补偿值;若不满足,则不检测当前子显示区的亮度值;以及
9.根据补偿值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当前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
10.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为曲面显示面板,所述判断当前子显示区是否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若满足,则检测当前子显示区的亮度,并与当前子显示区对应的预设亮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补偿值;若不满足,则不检测当前子显示区的亮度的步骤中,
11.检测当前子显示区的曲率,若当前子显示区的曲率大于第一预设曲率视为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反之则视为不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
12.可选的,所述判断当前子显示区是否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若满足,则检测当前子显示区的亮度,并与当前子显示区对应的预设亮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补偿值;若不满足,则不检测当前子显示区的亮度的步骤中,
13.检测当前子显示区对应的液晶层的厚度,若当前子显示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大于第一预设厚度视为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反之则视为不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
14.可选的,所述将显示区划分为多个子显示区的步骤包括:
15.沿扫描线方向将显示区划分为多个子显示区;
16.其中,多个子显示区以显示区中间的子显示区对称,且呈对称的两个子显示区的曲率相同。
17.可选的,所述根据补偿值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当前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的步骤后包括:
18.检测所有子显示区的亮度,与所述预设亮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补偿值,根据每个子显示区对应的补偿值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每个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
19.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应所述子显示区设置的光敏电阻,所述判断当前子显示区是否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若满足,则检测当前子显示区的亮度值,并与当前子显示区对应的预设亮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补偿值;若不满足,则不检测当前子显示区的亮度值的步骤中,
20.当前子显示区对应的所述光敏电阻根据光照强度生成感光电流,根据感光电流计算得到亮度值,与预设亮度进行比较计算亮度差,基于亮度差生成补偿值。
21.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使用如上任一所述的驱动方法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判断模块、检测模块、比较模块、补偿模块、脉宽调制模块和背光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耦接,检测显示面板的子显示区的亮度值;所述比较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耦接;所述补偿模块与所述比较模块耦接;所述脉宽调制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和所述补偿模块耦接;所述背光模块,与所述脉宽调制模块耦接;其中,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当前子显示区是否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若满足,则检测模块检测当前子显示区的亮度值并反馈至所述比较模块,所述比较模块将当前子显示区检测得到的亮度值与对应的预设亮度值进行比较,并生成比较结果输入至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根据比较结果生成补偿值并输入至脉宽调制模块,所述脉宽调制模块根据补偿值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当前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若不满足,所述脉宽调制模块根据原始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当前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的亮度进行控制。
22.可选的,所述背光模块包括多个亮暗子模块,每个所述亮暗子模块包括四个串联的led灯,四个串联的led灯呈2*2排列;对应每个子显示区设有多个亮暗子模块;每个亮暗子模块设有一个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脉宽调制模块,所述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数据电压线,所述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led灯。
23.可选的,所述脉宽调制模块包括多个脉宽调制芯片,每个子显示区对应一个脉宽调制芯片;每个所述脉宽调制芯片根据补偿模块的补偿值向所述背光模块输出对应占空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当前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
24.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
25.相对通过改变液晶材料或者其他膜层的材料的方案来说,本技术通过检测判断出姆拉(mura)区域,将有mura(如暗团、水波纹)的区域区分开,进而根据亮度值的比较结果生成补偿值,通过补偿值利用背光源,针对暗团mura部分使用pwm调光的方式,提高有mura区域对应的背光亮度,改善甚至消除mura问题,提高显示效果,从而提高用户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26.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27.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分区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pwm与led电压的线性关系图;
33.图7是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led亮度与led电压线性关系图;
34.图8是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35.其中,100、显示面板;110、显示区;111、子显示区;120、非显示区;200、驱动电路;210、判断模块;220、检测模块;230、比较模块;240、补偿模块;241、微控制器;250、脉宽调制模块;251、脉宽调制芯片;260、背光模块;261、亮暗子模块;262、开关管;300、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6.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38.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9.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0.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41.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面板被划分为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42.s1:将显示区划分为多个子显示区;
43.s2:对应每个子显示区设有对应的预设亮度值;
44.s3:判断当前子显示区是否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若满足,则检测当前子显示区的亮度值,并与当前子显示区对应的预设亮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补偿值;若不满足,则不检测当前子显示区的亮度值;以及
45.s4:根据补偿值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当前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
4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改善mura问题,将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划分成多个子显示区,针对当前子显示区进行判断检测,若当前区域存在mura问题,即属于满足mura区域的预设条件,则对该子显示区进行亮度检测,通过检测得到当前子显示区的亮度值,并与当前子显示区对应的预设亮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补偿值,利用该补偿值生成对应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以对当前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针对暗团部分使用pwm调光的方式,将有mura的区域区分开,提高有mura地方的背光亮度,改善甚至消除子显示区的mura问题,从而提高显示效果,该驱动方法适用于曲面显示面板和平面显示面板;通过向所述背光模块输出对应占空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当前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led)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解决显示区内的mura问题。
47.进一步的,针对曲面显示面板,在步骤s3中,主要通过检测当前子显示区的曲率来判断当前子显示区是否属于姆拉区域,具体的,若当前子显示区的曲率大于第一预设曲率视为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反之则视为不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考虑到子显示区设置有多个,针对不同的子显示区的姆拉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第一预设曲率的值;以一曲面显示面板为例,沿扫描线方向将显示区划分为五个区域,左右两侧的区域关于中间区域对称,曲面屏在弯曲时可能导致两侧的区域都存在液晶聚集的情况发生,进而导致mura问题的产生,然后左右两侧的子显示区的弯曲程度不同,产生的液晶聚集的量也不同,故mura问题的程度也不同,在影响显示区的情况下,将对应的曲率比较大的导致mura问题的程度严重的区域设置的预设曲率大,即把曲率大的子显示区筛选出来,进而通过控制该子显示区对应的背光亮度,从而改善该子显示区存在的mura问题。
48.另外,针对曲面显示面板或者平面显示面板来说,在步骤s3中,也可以通过检测当前子显示区对应的液晶层的厚度,若当前子显示区的液晶层的厚度大于第一预设厚度视为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反之则视为不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即不是姆拉区域,无需对亮度进行检测,无论是曲面显示面板还是平面显示面板都可能存在液晶聚集,导致mura问题的产生,通过侦测液晶层的厚度来判断该区域是否属于mura区域,进而再检测该区域的亮度与预设亮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补偿值,pwm可以通过补偿值来调整对应的背光亮度,使得mura区域的亮度增加,进而改善甚至消除mura问题。
49.在步骤s1中,会对显示区进行区域划分,一般的,若显示面板为曲面显示面板,则沿扫描线方向将显示区划分为多个子显示区;多个子显示区的面积相同,每个子显示区对应的数据线的数量相同,多个子显示区以显示区中间的子显示区对称,且呈对称的两个子显示区的曲率相同,当发现一边存在mura问题的时候,对称的另一边可以不做检测判断,直接采用相同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另一边的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可以更加快速准确的得到mura区域进行进行mura区域的亮度调节。
50.为了提高mura区域的精确度,也可以根据曲率划分子显示区,根据显示区的曲率,沿扫描线方向将显示区划分为多个子显示区;若子显示区的曲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曲率且
小于第二预设曲率则设定为第一子显示区,若子显示区的曲率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曲率且小于第三预设曲率则设定为第二子显示区,若子显示区的曲率小于第一预设曲率且小于第二预设曲率则设定为第三子显示区;其中,第一预设曲率小于第二预设曲率,第二预设曲率小于第三预设曲率;针对曲率比较大的子显示区进行检测,如检测第一子显示区的亮度,与第一预设亮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第一补偿值;检测第二子显示区的亮度,与第二预设亮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第二补偿值;第一子显示区根据第一补偿值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第一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第二子显示区根据第二补偿值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第二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通过曲率的大小也可以给出调试的程度大小。
51.针对步骤s3,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3中,亮度值的检测主要通过对应子显示区设置的光敏电阻来实现,检测到当前子显示区符合姆拉区域后,当前子显示区对应的所述光敏电阻根据光照强度生成感光电流,根据感光电流计算得到亮度值,与预设亮度进行比较计算亮度差,基于亮度差生成补偿值。可以根据光学仪器实测面板不同区域的亮度差(例如ca410),通过pwm去调试背光亮度消除曲面形成的mura,定位也可以通过感光元件做一个反馈电路给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让微控制器根据反馈的结果定位到暗的区域,从而对mura区域进行亮度调节。
52.如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是对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细化和改进,所述根据补偿值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当前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的步骤后包括:
53.s5:检测所有子显示区的亮度,与所述预设亮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补偿值,根据每个子显示区对应的补偿值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每个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
54.即在对mura区域进行亮度调整后,考虑到整个显示区的显示效果,如果其他区域存在偏亮的情况,那么也可以通过检测其他子显示区的亮度,与所述预设亮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补偿值,根据每个子显示区对应的补偿值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每个子显示区的背光模块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进而保证整个显示区的亮度均匀;针对mura区域部分使用pwm调光的方式,将有mura的区域区分开,提高有mura地方的背光亮度,实现mura消失,同时,也将有亮度较高的地方调暗,实现整个画面亮度显示均匀的效果。
55.当检测所有子显示区的步骤也不一定是要在调整好mura区域的亮度之后进行检测,可以在检测判断当前子显示区是否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的时候同步进行,即无论当前子显示区是否满足mura区域,都会对当前子像素的亮度进行检测;另外,判断是否属于mura区域的条件也可以根据检测到子显示区的亮度差异和预设亮度差异进行比较得出,从而更加精确的检测出mura区域。
56.如图3所示,作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公开了对应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驱动电路200,所述驱动电路200使用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方法驱动所述显示面板100,所述驱动电路200包括判断模块210、检测模块220、比较模块230、补偿模块240、脉宽调制模块250和背光模块260;所述检测模块220与所述判断模块210耦接,检测显示面板100的子显示区111的亮度值;所述比较模块230与所述检测模块220耦接;所述补偿模块240与所述比较模块230耦接;所述脉宽调制模块250与所述判断模块210和所述补偿模块240耦接;
所述背光模块260,与所述脉宽调制模块250耦接。
57.所述判断模块210判断当前子显示区111是否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若满足,则检测模块220检测当前子显示区111的亮度值并反馈至所述比较模块230,所述比较模块230将当前子显示区111检测得到的亮度值与对应的预设亮度值进行比较,并生成比较结果输入至补偿模块240,所述补偿模块240根据比较结果生成补偿值并输入至脉宽调制模块250,所述脉宽调制模块250根据补偿值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当前子显示区111的背光模块260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若不满足,所述脉宽调制模块250根据原始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当前子显示区111的背光模块260的亮度进行控制。
58.针对曲面显示面板100,采用mini led作为背光源,针对mura区域部分使用pwm调光的方式,将有mura的区域区分开,提高有mura地方的背光亮度,实现mura消失,同时,也可以将有亮度较高的地方调暗,实现整个画面亮度显示均匀的效果,另外背光模块260的背光源也可以采用micro led作为背光。
59.作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是对上述第三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如图4和图7所示,所述脉宽调制模块250包括多个脉宽调制芯片251,每个子显示区111对应一个脉宽调制芯片251;每个所述脉宽调制芯片251根据补偿模块240的补偿值向所述背光模块260输出对应占空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即控制开关管262打开时间占总周期的比例以对当前子显示区111的背光模块260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比如将曲面显示面板100垂直分为5个区域,同时将mini led背光也分为相同的五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使用一颗脉宽调制芯片251(pwm ic)控制开关管262的开关(mos的开关即led灯的开关),即区域

对应pwm ic-a,区域

对应pwm ic-b,区域

对应pwm ic-c,区域

对应pwm ic-d,区域

对应pwm ic-e,这样就可以用一颗pwm ic通过开关实现对一个区域的背光亮度进行控制,使用五个pwm ic即可实现整个面板的分区域背光亮度控制,在检测出mura区域后,可以针对特定的pwm ic进行修改,以实现亮度的补偿。
60.一般的,补偿模块240包括微控制器241,通过微控制器241调编码(code)方式,将区域



部分的led灯亮度调高,进而消除mura问题(暗团),同时也可以将比较亮的区域调暗,从而达到使画面显示均匀的效果。
61.如图5所示,所述背光模块260包括多个亮暗子模块261,对应每个子显示区111设有多个亮暗子模块261;每个亮暗子模块261设有一个开关管262,所述开关管262的控制端连接脉宽调制模块250,所述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数据电压线data led,数据电压线输入led的电源电压led dc,所述开关管26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led灯,每个所述亮暗子模块261包括四个串联的led灯,四个串联的led灯呈2*2排列,首尾两个led之间连接一个电容c。
62.控制开关管262的开启与关断,通过增加开启的时间即可控制led的输入电压大小,如图6所示,且此关系是线性关系,控制相对简易方便,如图7所示,当led等输入电压在变化时,就可以实现对led灯亮度的控制;通过微控制器241对不同区域的pwm ic进行调试,可以实现根据下式面板实际的显示情况,达到一个画面均匀无mura的显示效果。
63.每个子显示区111下的led灯排列方式为:将四个led串接一起作为一个亮暗子模块261,四个led同时亮,同时暗,四个led控制的区域会比较均匀,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开关管262(mos管),也可以做到在此区域下亮度更加均匀,将四个led灯串接一起作为一个小的模组,这样相同的mos管下,可以放置更多的led灯带,相对于传统led灯布线有节省成本的优
势,mos控制的区域比较集中,受到的干扰会比较小(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另外出现led损坏的情况,比较容易定位,方便维修。
64.针对曲面显示面板100的mura问题,可以定位到如图二中的区域

和区域

两个部分,将区域



部分的led灯亮度调高,改善甚至消除mura问题,同时也可以将比较亮的区域调暗,从而达到使画面显示均匀的效果,如果要将曲面在平面下使用,可以根据平面的实际mura情况,在进行pwm ic的调节,也可以避免使用tcon ic做曲面demura后无法在平面下使用的情况,且通过pwm ic的方式mini-led背光亮度去消除曲面显示面板100的mura方案容易实现且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
65.作为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8所示,所述显示装置300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驱动电路200和显示面板100,所述驱动电路200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100,所述驱动电路200中的判断模块210判断当前子显示区111是否满足姆拉区域的预设条件,若满足,则检测模块220检测当前子显示区111的亮度值并反馈至所述比较模块230,所述比较模块230将当前子显示区111检测得到的亮度值与对应的预设亮度值进行比较,并生成比较结果输入至补偿模块240,所述补偿模块240根据比较结果生成补偿值并输入至脉宽调制模块250,所述脉宽调制模块250根据补偿值生成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当前子显示区111的背光模块260的亮度进行控制调节;若不满足,所述脉宽调制模块250根据原始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对当前子显示区111的背光模块260的亮度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显示面板200的显示画面的亮度保证显示画面的亮度的均匀。
66.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涉及到的各步骤的限定,在不影响具体方案实施的前提下,并不认定为对步骤先后顺序做出限定,写在前面的步骤可以是在先执行的,也可以是在后执行的,甚至也可以是同时执行的,只要能实施本方案,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6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68.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