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R的采煤设备检修培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83792发布日期:2023-06-08 04:53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AR的采煤设备检修培训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采煤设备演练拆装,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r的采煤设备检修培训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目前,煤矿中采煤设备的检修培训采用说明书或者图纸,通过口头授课的方式进行培训讲解。但是,该培训方法中人为因素对培训的效果影响很大,专业人员的流失也会影响培训结果,并且传统说明书或者图纸的培训教材不直观,可能会造成培训效果不理想。其中,理论的培训和实际的操作结合度低,不能通过虚拟的环境进行模拟实际操作培训,以及现有的仿真模型不直观,与现场设备有大量的不一致情况,降低了培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ar的采煤设备检修培训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ar的采煤设备检修培训方法,可以包括:

3、建立多个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

4、将所述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的故障类型显示在ar设备的显示屏上;

5、响应于用户通过ar设备选择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上的故障类型,将对应所述故障类型的检修操作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6、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ar的采煤设备检修培训装置,可以包括:

7、建立模型,用于建立多个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

8、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的故障类型显示在ar设备的显示屏上;

9、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通过ar设备选择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上的故障类型,将对应所述故障类型的检修操作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10、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设备,其中,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能够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11、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12、本申请提出的基于ar的采煤设备检修培训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中,建立多个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将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的故障类型显示在ar设备的显示屏上,响应于用户通过ar设备选择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上的故障类型,将对应故障类型的检修操作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由此,本申请可以真实还原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从而有效解决了检修培训中所用仿真器不直观,与现场设备不一致的问题,保证了检修培训中设备模型的真实性与适用性。同时,本申请通过虚拟环境与真实检修流程,使得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培训实操,从而提高了检修培训效果。

13、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ar的采煤设备检修培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采煤设备包括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掘进机、皮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的故障类型显示在ar设备的显示屏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用户通过ar设备选择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上的故障类型,将对应所述故障类型的检修操作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包括:响应于用户通过ar穿戴设备在虚拟环境中选择任一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上的故障类型,将对应所述故障类型的检修操作信息与真实数据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一种基于ar的采煤设备检修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采煤设备包括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掘进机、皮带。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的基于AR的采煤设备检修培训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中,建立多个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将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的故障类型显示在AR设备的显示屏上,响应于用户通过AR设备选择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上的故障类型,将对应故障类型的检修操作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由此,本申请可以真实还原采煤设备的三维模型,从而有效解决了检修培训中所用仿真器不直观,与现场设备不一致的问题,保证了检修培训中设备模型的真实性与适用性。同时,本申请通过虚拟环境与真实检修流程,使得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培训实操,从而提高了检修培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龚青,高原,常晨旭,裴凯凤,温宇珩,付元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科工集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