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倒车入库考试车辆姿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94036发布日期:2022-06-14 18:3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倒车入库考试车辆姿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考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叉车倒车入库考试车辆姿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3.叉车作为一种特种设备,由于其既具有机动车的特点,又具有起重机械的特点,其安全作业至关重要,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对叉车驾驶、操作的考试也日趋严格,为此,质监局的驾考职能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考试流程和评判标准,以追求考试过程中评判的精准化,并追求考试评分的客观公正,做到扣分有依据。
4.目前,针对叉车的场地考试,其中有一项考试科目是对叉车入库后的车辆姿态进行测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评判考生在驾驶叉车入库后,是否将车库的桩杆撞倒在地;另一方面是评判考生在驾驶叉车入库后,叉车的后轮是否整体越过车库的后侧实线。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评判的需要设计一种检测装置,来实时检测考生在驾驶叉车入库后的车辆姿态是否满足所设定的评判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叉车倒车入库考试车辆姿态检测装置,采用反应灵敏、精度高的传感器检测手段和光电检测手段,即可评判桩杆是否被撞到在地以及叉车后轮是否整体越过车库的后侧实线,来为考试系统的自动评判提供了精准的依据,以实现自动化、精准化评判,进而以实现考试评分的客观公正。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叉车倒车入库考试车辆姿态检测装置,包括有设置于考试中心的后台服务器,施划于地面、用于标记为车库的匚形实线,以及分别对应立于所述匚形实线四角的四根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根桩杆上均安装有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的压电薄膜传感器与所述的后台服务器电连接;所述匚形实线的后方的地面上分别立有二根立杆,所述的二根立杆在相对的一侧分别对应安装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接收管与所述后台服务器电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电薄膜传感器呈环形设置,围绕在所在桩杆的端部。
9.进一步的,所述匚形实线的后方的地面上施划有条形实线,所述的条形实线与所述匚形实线的后侧之间的间距略小于叉车后轮的直径。
10.进一步的,所述的二根立杆分别对应立于所述条形实线的两端。
11.进一步的,所述二根立杆的间距不小于所述车库的宽度。
12.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离地高度等于叉车后轮的半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在车库的桩杆上安装压电薄膜传感器,即采用反应灵敏、精度高的传感器检测手段即可评判桩杆是否被撞到在地;此外,在车库的后方设置二根立杆,并在二根立杆上分别对应安装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即采用光电检测手段即可评判叉车后轮是否整体越过车库的后侧实线,从而为考试系统自动评判考生在驾驶叉车入库后的车辆姿态是否满足所设定的评判标准提供了精准的依据,实现了自动化、精准化评判,做到了考试评分的客观公正。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叉车后轮越过匚形实线的后侧时的状态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参见图1-3,一种叉车倒车入库考试车辆姿态检测装置,包括有设置于考试中心的后台服务器1,施划于地面、用于标记为车库的匚形实线2,以及分别对应立于匚形实线2四角的四根桩杆3,四根桩杆3上均安装有压电薄膜传感器4,压电薄膜传感器4与后台服务器1电连接;匚形实线2的后方的地面上分别立有二根立杆5,二根立杆5在相对的一侧分别对应安装有红外发射管6和红外接收管7,红外接收管7与后台服务器1电连接。
20.本实用新型中,压电薄膜传感器4呈环形设置,围绕在所在桩杆的端部。由此,无论桩杆受到撞击向任意一个方向倒地,环形的压电薄膜传感器4均能与地面相碰撞,提高了检测精度。
21.本实用新型中,匚形实线2的后方的地面上施划有条形实线8,条形实线8与匚形实线2的后侧之间的间距略小于叉车后轮9的直径。
22.本实用新型中,二根立杆5分别对应立于条形实线8的两端。
23.本实用新型中,二根立杆5的间距不小于车库的宽度。由此,在叉车入库后,即便发生了叉车后轮9越过匚形实线2的后侧,也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叉车后轮9撞击二根立杆5,保证了红外发射管6和红外接收管7不会受到破坏。
24.本实用新型中,红外发射管6和红外接收管7的离地高度等于叉车后轮9的半径。由此,在叉车入库后,在叉车后轮9整体越过匚形实线2时,刚好能够遮挡红外发射管6所发射的红外光,提高了检测精度。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6.考试时,考生驾驶叉车入库(倒车),在入库后,可能会撞倒桩杆,也可能使得叉车后轮9整体越过匚形实线2的后侧,即叉车后轮9整体越线。
27.当桩杆被撞到在地时,压电薄膜传感器4随之倒地,在与地面接触时会受到冲击,压电薄膜传感器4的薄膜上、下电极表面之间就会产生一个电压信号,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1,后台服务器1据此即可判定桩杆倒地,此时依据相应的考试评判标准作出考试不合格的评判。
28.当叉车后轮9整体越过匚形实线2的后侧时,红外发射管6所发射的红外光(穿透力不强)被越线的车后轮9所遮挡,红外接收管7无法正常接收红外光,从而无法向后台服务器1发送电压信号,后台服务器1据此即可判定叉车后轮9整体越过匚形实线2的后侧,此时依据相应的考试评判标准作出考试不合格的评判。
29.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30.故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叉车倒车入库考试车辆姿态检测装置,包括有设置于考试中心的后台服务器,施划于地面、用于标记为车库的匚形实线,以及分别对应立于所述匚形实线四角的四根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根桩杆上均安装有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的压电薄膜传感器与所述的后台服务器电连接;所述匚形实线的后方的地面上分别立有二根立杆,所述的二根立杆在相对的一侧分别对应安装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接收管与所述后台服务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倒车入库考试车辆姿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薄膜传感器呈环形设置,围绕在所在桩杆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倒车入库考试车辆姿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形实线的后方的地面上施划有条形实线,所述的条形实线与所述匚形实线的后侧之间的间距略小于叉车后轮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叉车倒车入库考试车辆姿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根立杆分别对应立于所述条形实线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叉车倒车入库考试车辆姿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根立杆的间距不小于所述车库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叉车倒车入库考试车辆姿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离地高度等于叉车后轮的半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车倒车入库考试车辆姿态检测装置,包括有设置于考试中心的后台服务器,施划于地面、用于标记为车库的匚形实线,以及分别对应立于匚形实线四角的四根桩杆,四根桩杆上均安装有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与后台服务器电连接;匚形实线的后方的地面上分别立有二根立杆,二根立杆在相对的一侧分别对应安装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红外接收管与后台服务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反应灵敏、精度高的传感器检测手段和光电检测手段,即可评判桩杆是否被撞到在地以及叉车后轮是否整体越过车库的后侧实线,从而为考试系统的自动评判提供了精准的依据,实现了自动化、精准化评判,做到了考试评分的客观公正。正。正。


技术研发人员:冯一鸣 倪敏华 余翔 陈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市特种设备检测院
技术研发日:2022.02.10
技术公布日:2022/6/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