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实质性器官创伤模型造模实验台

文档序号:33855379发布日期:2023-04-20 02:3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腹腔实质性器官创伤模型造模实验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腹腔实质性器官创伤模型造模实验台。


背景技术:

1、腹腔内的脏器可以分为空腔脏器和实质性脏器,其中实质性脏器主要包括肝脏、脾脏、肾脏和胰腺等。创伤是由于外力作用于人体,进而引起人体的一系列损害,根据发生地点、受伤部位、致伤因素及皮肤完整性等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腹部器官根据创伤病因不同可以分为锐器伤、钝器伤;开放损伤、闭合损伤等。创伤局部表现有伤区疼痛、肿胀、畸形及功能障碍等,严重创伤可引起全身反应,如致命的大出血、休克、窒息及意识障碍。为了研究创伤对腹部实质性器官造成损害的病理过程和分子机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需要建立腹部实质性器官的创伤模型,从而模拟人体受到创伤后的疾病进展,目前没有专门制作模型的装置,通常是应用手动或者电动的打击器造模,如应用带有尖齿的钳子钳夹肝脏,然后进行病理切片等后续实验,目前的实验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能准确模拟人体创伤的过程,不能精确记录创伤过程的参数,最终导致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腹腔实质性器官创伤模型造模实验台,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的制作模型、实现更为科学和准确的腹部实质性器官创伤模拟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腹腔实质性器官创伤模型造模实验台,包括plc控制器和实验台体,实验台体的上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连接有拉绳;

3、实验台体上设置有l型安装架,l型安装架的上端部固定有竖直的安装盒,安装盒的侧壁开设有长孔,所述安装盒内安装有垂直加速机构,垂直加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设置有安装块,垂直加速机构用于驱动安装块竖直向下运动,其中安装块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安装盒的侧面设置有打击头,打击头的端部穿设于安装盒的长孔内,且打击头的端部设置有铁块,铁块位于电磁铁的正下方,铁块与电磁铁可相互吸附,所述打击头的上表面设置有配重块;

4、在安装盒的底部固定有底板,底板位于打击头的正下方,底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5、所述实验台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plc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屏、压力传感器和垂直加速机构数据连接,显示屏用于显示压力传感器监测的数据。

6、进一步的,实验台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插孔,所有插孔呈矩形阵列布置,其中若干个插孔内插设有圆柱插件,圆柱插件通过连接绳连接有夹子。

7、进一步的,所述实验台体的侧部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l型安装架固定在滑块上。

8、进一步的,l型安装架包括竖向杆和横向杆,竖向杆和横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且竖向杆和横向杆均为伸缩杆结构,横向杆的另一端部转动安装有转台;所述安装盒的上端固定在转台上。

9、进一步的,垂直加速机构包括马达、旋转式电位器和链条链轮传动机构,马达用于驱动链条链轮传动机构传动,所述旋转式电位器用于控制马达的转速;

10、所述安装块固定在链条链轮传动机构的链条上,实验台体上设置有马达控制开关。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模拟打击伤和挤压伤,并通过更换打击头,模拟钝器伤或锐器伤,能够记录打击力度,方便准确的模拟创伤过程并记录参数,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和科学性。



技术特征:

1.腹腔实质性器官创伤模型造模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和实验台体,实验台体的上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连接有拉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实质性器官创伤模型造模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实验台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插孔,所有插孔呈矩形阵列布置,其中若干个插孔内插设有圆柱插件,圆柱插件通过连接绳连接有夹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实质性器官创伤模型造模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体的侧部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l型安装架固定在滑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腔实质性器官创伤模型造模实验台,其特征在于:l型安装架包括竖向杆和横向杆,竖向杆和横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且竖向杆和横向杆均为伸缩杆结构,横向杆的另一端部转动安装有转台;所述安装盒的上端固定在转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腔实质性器官创伤模型造模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垂直加速机构包括马达、旋转式电位器和链条链轮传动机构,马达用于驱动链条链轮传动机构传动,所述旋转式电位器用于控制马达的转速;


技术总结
腹腔实质性器官创伤模型造模实验台,包括PLC控制器和实验台体,实验台体的上表面四角处均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连接有拉绳;实验台体上设置有L型安装架,L型安装架的上端部固定有竖直的安装盒,安装盒的侧壁开设有长孔,所述安装盒内安装有垂直加速机构;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以模拟打击伤和挤压伤,并通过更换打击头,模拟钝器伤或锐器伤,能够记录打击力度,方便准确的模拟创伤过程并记录参数,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和科学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储,黄伟,刘中砥,王天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