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任务载荷装卸训练通用平台

文档序号:34099645发布日期:2023-05-10 12:5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任务载荷装卸训练通用平台

本技术涉及装卸训练平台,具体涉及一种飞机任务载荷装卸训练通用平台。


背景技术:

1、目前飞机在飞行任务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载荷测试训练,如果直接将任务载荷挂在飞机上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会对飞机造成较大损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维护较为麻烦,并且无法根据不同的机型的飞机的机翼工作高度、实际挂点距离等进行方便快速的调整,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机任务载荷装卸训练通用平台,可以通过升降机体的控制和机翼上可调整距离的支撑横梁,安全方便的对不同机种、不同型号的飞机的机翼工作高度、实际挂点距离进行调整,维护简单,通用性较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机任务载荷装卸训练通用平台,包括升降机体和仿真机翼,升降机体为双柱龙门升降台,升降机体包括前立柱、后立柱、支撑横梁、运动横梁和电控盒,仿真机翼有两个,且成对设置在运动梁的左右两侧,仿真机翼左右伸展,机翼为框架结构,且机翼内部中空,每个仿真机翼的框架的边条上下方向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框架的上下方向横向设置有多个支撑梁,每个支撑梁的下部均设置有用于对任务载荷进行悬挂的挂架,支撑梁上设置有多个悬挂孔。

3、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体的上下控制、挂点的左右调整,即可仿真真实的操作空间,机翼下方可以通过不同的挂架、挂卸不同的任务载荷,通用性强。

4、支撑横梁设置在前立柱和后立柱的顶部之间,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且位于支撑横梁的下方设置有运动横梁,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上设置有驱动运动横梁进行升降的升降机,电控盒设置在前立柱的外侧壁上部,升降机体为双柱龙门升降台,其工作原理如汽车修理的龙门升降台一样,通过电控盒的开关控制前立柱和后立柱内的升降机,使中部的运动横梁上下运动。

5、前立柱的前方设置有用于对不同机型的机翼高度进行标注的机型高度尺,在前立柱前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机型高度尺,标注有不同机型的机翼高度,可在实际操作训练中根据对应机型确定中部的运动横梁的升降高度。

6、仿真机翼的正前方侧面粘贴有挂点标识卡,可以根据不同机型的挂点位置设置,标识对应上下方向的安装孔。

7、支撑梁通过螺栓固定在仿真机翼的框架边条的上下方向上,挂架通过卡扣卡接在支撑梁上部的悬挂孔内支撑横梁上有挂架的安装孔支撑梁根据不同机型,分为多种配套型号,对应不同的挂架,可与实际操作科目中的各型挂架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开展各种训练科目。

8、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9、1、升降机体通过电控盒的开关控制前立柱和后立柱内的升降机,使中部的运动横梁上下运动,可以模拟出不同机种、不同型号的飞机的机翼工作高度,使用机型广泛。

10、2、挂架通过卡扣卡接在支撑梁上部的悬挂孔内支撑横梁上有挂架的安装孔支撑梁根据不同机型,分为多种配套型号,对应不同的挂架,可与实际操作科目中的各型挂架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开展各种训练科目,方便易操作。

11、3、机型高度尺,标注有不同机型的机翼高度,可在实际操作训练中根据对应机型确定中部的运动横梁的升降高度,更加方便。

12、4、仿真机翼的框架的边条上下方向均设置的多个安装孔,可以根据需要对实际挂点距离进行调整,维护简单,通用性较高。



技术特征:

1.一种飞机任务载荷装卸训练通用平台,包括升降机体(100)和仿真机翼(200),所述升降机体(100)为双柱龙门升降台,所述升降机体(100)包括前立柱(101)、后立柱(102)、支撑横梁(103)、运动横梁(104)和电控盒(105),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机翼(200)有两个,且成对设置在运动梁的左右两侧,所述仿真机翼(200)左右伸展,所述机翼为框架结构,且所述机翼内部中空,每个所述仿真机翼(200)的框架的边条上下方向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孔(202),所述框架的上下方向横向设置有多个支撑梁(201),每个所述支撑梁(201)的下部均设置有用于对任务载荷本体(204)进行悬挂的挂架(203),所述支撑梁(201)上设置有多个悬挂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任务载荷装卸训练通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103)设置在前立柱(101)和后立柱(102)的顶部之间,所述前立柱(101)和后立柱(102)之间且位于支撑横梁(103)的下方设置有运动横梁(1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任务载荷装卸训练通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105)设置在前立柱(101)的外侧壁上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飞机任务载荷装卸训练通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101)的前方设置有用于对不同机型的机翼高度进行标注的机型高度尺(30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任务载荷装卸训练通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机翼(200)的正前方侧面粘贴有挂点标识卡(4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任务载荷装卸训练通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01)通过螺栓固定在仿真机翼(200)的框架边条的上下方向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机任务载荷装卸训练通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203)通过卡扣卡接在支撑梁(201)上部的悬挂孔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飞机任务载荷装卸训练通用平台,包括升降机体和仿真机翼,所述升降机体为双柱龙门升降台,所述升降机体包括前立柱、后立柱、支撑横梁、运动横梁和电控盒,所述仿真机翼有两个,且成对设置在运动梁的左右两侧,所述仿真机翼左右伸展,所述机翼为框架结构,且所述机翼内部中空,每个所述仿真机翼的框架的边条上下方向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框架的上下方向横向设置有多个支撑梁,每个所述支撑梁的下部均设置挂架,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多个悬挂孔。本技术可以通过升降机体的控制和机翼上可调整距离的支撑横梁,安全方便的对不同机种、不同型号的飞机的机翼工作高度、实际挂点距离进行调整,维护简单,通用性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介战铎,姜丙坤,王皖阳,王迎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