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电子墨水屏的组合显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1952发布日期:2023-05-05 15:51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尺寸电子墨水屏的组合显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纸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大尺寸电子墨水屏的组合显示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各个场所使用的显示屏均为lcd显示屏,lcd显示屏需要长期供电才能实现图片的显示,并且需要配备背光源,越大尺寸的lcd自身及所需背光源耗电量越大。随着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的问题越发受到社会各界重视,显示行业也研发出电子墨水屏,电子墨水屏的显示原理为电泳原理,通过改变电场对带电粒子进行驱动,从而产生显示画面。选用小尺寸电子墨水屏进行组合拼接成大尺寸电子墨水屏,可以替代大尺寸lcd显示屏。相较现有的lcd显示屏,电子墨水屏供电只需要纽扣电池,无需长期供电,可以断电显示,更加省电;有自然光和室内光源的情况下,无需背光源,更加节能、护眼;电子墨水屏更加轻薄,节省空间,通过拼接的方式进行组装,可移动性与灵活性更好,可以拼接出多种形式与尺寸。同时,对于通过拼接的方式进行组装的电子墨水屏,由于电子墨水屏数量众多,因此,其驱动结构的设计也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尺寸电子墨水屏的组合显示结构,通过将电子墨水屏进行自由组合拼接,组成满足客户对尺寸的不同要求,利用多路分组控制线路可以对组合屏中每个单独的电子墨水屏进行驱动控制,实现一台主机对多个组合屏的控制操作。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大尺寸电子墨水屏的组合显示结构,包括电子墨水屏、主机、控制器、转接板和驱动板;所述的电子墨水屏包括多个,多个电子墨水屏组合拼接,每个电子墨水屏配置一个驱动板,多个驱动板分成n组,每组驱动板由一个控制器控制,每个控制器的输入端均连接主机,输出端连接转接板,经由转接板连接一组驱动板。

4、进一步地,所述的转接板上有多个多路复用开关芯片,每个多路复用开关芯片的输入端均连接控制器的一个信号端,输出端连接一组驱动板中每个驱动板的一个信号端。

5、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器选用树莓派。

6、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墨水屏选用12.48寸电子墨水屏。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子墨水屏进行自由组合拼接,利用多路分组控制线路可以对组合屏中每个单独的电子墨水屏进行控制,实现一台主机完成对多个组合屏的控制操作,以此实现客户对尺寸的不同要求,并且达到对大尺寸lcd显示屏进行替代,并且解决大尺寸lcd显示屏耗电量大,重量大,不能够灵活移动的缺点;

9、2)自行设计的转接板,利用多个多路复用开关芯片,每个多路复用开关芯片负责一个信号,多个多路复用开关芯片实现对各组的多个电子墨水屏的显示驱动;

10、3)采用树莓派作为每个组合屏的控制器,只需要使用一台主机对控制器进行控制,即可实现多个组合屏的实时控制,树莓派作为控制器,操作方便,更加小巧、便携,可移动性高;

11、4)使用12.48寸电子墨水屏,相较于2.13等小尺寸电子墨水屏,可以在使用数量最少,拼接缝隙最少的情况下,拼接出更大尺寸的电子墨水屏;相较于31.2寸等大尺寸电子墨水屏,制作工艺简单,成品率高,更方便移动,不易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尺寸电子墨水屏的组合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墨水屏、主机、控制器、转接板和驱动板;所述的电子墨水屏包括多个,多个电子墨水屏组合拼接,每个电子墨水屏配置一个驱动板,多个驱动板分成n组,每组驱动板由一个控制器控制,每个控制器的输入端均连接主机,输出端连接转接板,经由转接板连接一组驱动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电子墨水屏的组合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接板上有多个多路复用开关芯片,每个多路复用开关芯片的输入端均连接控制器的一个信号端,输出端连接一组驱动板中的一个信号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电子墨水屏的组合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选用树莓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电子墨水屏的组合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墨水屏选用12.48寸电子墨水屏。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尺寸电子墨水屏的组合显示结构,包括电子墨水屏、主机、控制器、转接板和驱动板;所述的电子墨水屏包括多个,多个电子墨水屏组合拼接,每个电子墨水屏配置一个驱动板,多个驱动板分成n组,每组驱动板由一个控制器控制,每个控制器的输入端均连接主机,输出端连接转接板,经由转接板连接一组驱动板。本技术通过将电子墨水屏进行自由组合拼接,组成满足客户对尺寸的不同要求,利用多路分组控制线路可以对组合屏中每个单独的电子墨水屏进行驱动控制,实现一台主机对多个组合屏的控制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翟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新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