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鎏金反光软标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7670发布日期:2023-08-14 11:2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鎏金反光软标牌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反光软标牌,属于车标的,尤其涉及一种鎏金反光软标牌。


背景技术:

1、车身的标识一般采用电镀标和车身反光贴;一般电镀标通过焊接在车身上,通过车标可以了解车辆的型号,提高了品牌的辨识度,但是电镀车标其本身是金属材质,不易弯曲且成本较高,无法适应车辆弧形的车身,无法弯曲贴合车身,产生空隙。电镀标在夜间也无法提供自发的亮光,所以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2、车身反光贴俗称汽车反光贴,是安装在车身表面的被动光能,主要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车身贴不仅可用于汽车、货车上,也可大量用于道路、公交站等其它场合。但现有的车身反光贴一般是塑料注塑而成或者是多组反光膜组合而成,其本身立体感不够,而且由于是被动光能,所以当没有其他光线照射在反光贴上,也无法自发光。

3、另外,现有的车身反光标识一般都是直接将光线反射到光能处的,因此会产生刺眼的光芒回导致其它车辆驾驶司机的眼镜出现短暂的看不清道路,因此会造成其它车辆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贴附在车身任何弯曲的表面,且无论有无灯光照射都可以实现自发光功能的鎏金反光软标牌。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鎏金反光软标牌,包括鎏金软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与鎏金软标之间设有防潮膜层,所述鎏金软标的顶部设有反光膜层;所述反光膜层的顶部设有透明的保护膜层,所述反光膜层与保护膜层之间设有夜光膜层,所述夜光膜层通过吸附光能实现发光。

4、优选地,所述夜光膜层的两侧设有集光膜,所述集光膜用于将光能汇集在夜光膜层内。

5、优选地,所述集光膜包括u字型结构的框架,所述u字型结构的框架两端分别设置在夜光膜层的两侧。

6、优选地,所述u字型结构的集光膜的两端分别设有倒角结构,所述两个倒角结构上的斜切面相对设置,且位于夜光膜层正上方的两侧。

7、优选地,所述倒角结构的夹角在30°-40°之间。

8、优选地,所述倒角结构上接插设有透明的亚克力板。

9、优选地,所述基材与鎏金软标之间设有纤维网层。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反光膜层和夜光膜层实现在无论有无灯光照射下都可以实现自发光功能。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发光效果提高车辆在行驶中的安全性。

13、3、本实用新型采用软标材质可以贴附在车身任何弯曲的表面。

14、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潮膜层可以避免雨水对鎏金软标的浸泡,以免发生鼓泡。

15、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材与鎏金软标之间纤维网层,提高了鎏金软标的整体的强度,提高抗变形能力。

16、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夜光膜层的两侧设置集光膜,用于白天对光能的密集收集,发光时效可达10个小时。



技术特征:

1.一种鎏金反光软标牌,包括鎏金软标(1)和基材(8),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8)与鎏金软标(1)之间设有防潮膜层(5),所述鎏金软标(1)的顶部设有反光膜层(2);所述反光膜层(2)的顶部设有透明的保护膜层(4),所述反光膜层(2)与保护膜层(4)之间设有夜光膜层(3),所述夜光膜层(3)通过吸附光能实现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鎏金反光软标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夜光膜层(3)的两侧设有集光膜(6),所述集光膜(6)用于将光能汇集在夜光膜层(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鎏金反光软标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光膜(6)包括u字型结构的框架,所述u字型结构的框架两端分别设置在夜光膜层(3)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鎏金反光软标牌,其特征在于,所述u字型结构的集光膜(6)的两端分别设有倒角结构,所述两个倒角结构上的斜切面相对设置,且位于夜光膜层(3)正上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鎏金反光软标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结构的夹角在30°-4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鎏金反光软标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结构上接插设有透明的亚克力板(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鎏金反光软标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8)与鎏金软标(1)之间设有纤维网层(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鎏金反光软标牌,包括鎏金软标,所述基材与鎏金软标之间设有防潮膜层,所述鎏金软标的顶部设有反光膜层。本技术通过设置反光膜层和夜光膜层实现在无论有无灯光照射下都可以实现自发光功能。且通过发光效果提高车辆在行驶中的安全性。本技术采用软标材质可以贴附在车身任何弯曲的表面。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潮膜层可以避免雨水对鎏金软标的浸泡,以免发生鼓泡。本技术通过在基材与鎏金软标之间纤维网层,提高了鎏金软标的整体的强度,提高抗变形能力。本技术通过在夜光膜层的两侧设置集光膜,用于白天对光能的密集收集,发光时效可达10个小时。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立,文国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星焰印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