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59077发布日期:2024-02-26 17:2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改善低亮度或低灰阶的画面均匀度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已知的显示装置中,在低亮度或低灰阶下,与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的临界电压(vth)及寄生电容有关的参数值会影响背光源的驱动电流而使得背光源的整体亮度均匀性变差,进而造成低灰阶或低亮度的画面质量不佳。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电路结构设计,其可以改善前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源、环境光传感器与控制器。背光源设置在显示面板下,且包括多个发光单元。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感测环境光亮度。控制器电性连接显示面板、背光源与环境光传感器,用以根据环境光传感器的感测结果判断为一般模式或低亮度模式,在低亮度模式时,显示面板的白画面亮度大于0尼特(nit)及小于或等于50尼特,而在一般模式时,显示面板的白画面亮度大于50尼特。背光源具有区域调光功能。当控制器判断为低亮度模式时,区域调光功能处于第一模式。当控制器判断为一般模式时,区域调光功能处于第二模式。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与背光源。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由对应不同颜色的多个子画面形成。当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具有最大亮度时,上述子画面同时具有最大灰阶值。背光源设置在显示面板下,且包括多个发光单元。背光源具有区域调光功能。当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的第一画面区域中,上述子画面的每一个在对应第一画面区域的位置的灰阶值都大于零灰阶值且小于或等于最大灰阶值的1/5,而在第一画面区域以外的第二画面区域中,上述子画面的至少一个在对应第二画面区域的位置的灰阶值大于最大灰阶值的1/5时,区域调光功能以第一模式控制对应上述第一画面区域的第一背光区域中的发光单元,且以第二模式控制对应上述第二画面区域的第二背光区域中的发光单元。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模式中,该区域调光功能关闭,且该背光源以预设亮度值发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模式中,该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画面包括特定画面区域,该区域调光功能使该背光源中对应该特定画面区域的第一背光区域中的所述发光单元以预设亮度值发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模式中,该背光源中对应该特定画面区域以外的第二背光区域中的所述发光单元不发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模式中,该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画面具有特定画面区域,该区域调光功能使该背光源中对应该特定画面区域的第一背光区域中的所述发光单元根据第一背光亮度-面板亮度比例关系发光以及对应该特定画面区域以外的第二背光区域中的所述发光单元不发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二模式中,该区域调光功能开启,且该背光源的所述发光单元根据第二背光亮度-面板亮度比例关系发光。

7.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模式中,对应该第一画面区域的该第一背光区域中的所述发光单元以预设亮度值发光。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模式中,该第一背光区域中的所述发光单元根据第一背光亮度-灰阶值比例关系发光,在该第二模式中,该第二背光区域中的所述发光单元根据第二背光亮度-灰阶值比例关系发光,且第一背光亮度-灰阶值比例关系与第二背光亮度-灰阶值比例关系不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背光区域中的所述发光单元根据该第一背光亮度-灰阶值比例关系所发出的最大亮度,大于该第二背光区域中的所述发光单元根据该第二背光亮度-灰阶值比例关系所发出的最小亮度。


技术总结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源、环境光传感器与控制器。背光源设置在显示面板下,且包括多个发光单元。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感测环境光亮度。控制器电性连接显示面板、背光源与环境光传感器,用以根据该环境光传感器的感测结果判断为一般模式或低亮度模式,在低亮度模式时,显示面板的白画面亮度大于0尼特(nit)及小于或等于50尼特,而在一般模式时,显示面板的白画面亮度大于50尼特。背光源具有区域调光功能。当低亮度模式时,区域调光功能处于第一模式。当一般模式时,区域调光功能处于第二模式。

技术研发人员:宋朝钦,洪信钲,朱健慈,宋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