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或微型二极管构建的显示面板具有轻薄、省电、自发光的特点,成为显示领域研究的热点。
2、显示面板内具有呈阵列式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每一像素电路中发光元件通过一个像素驱动电路驱动发光。该像素驱动电路在一显示周期的运行过程包括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显示驱动阶段,在显示驱动阶段过程中,该像素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根据其栅极储存的阈值补偿后的驱动数据生成驱动信号时,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的晶体管会产生漏电流,从而影响驱动晶体管产生驱动信号的电流值的稳定性。
3、因此,如何保持驱动电流的稳定性成为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控制方法,用以解决像素驱动电路受漏电流影响,生成的驱动信号的电流值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3、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有电源线、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子像素电路;
4、各所述子像素电路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
5、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
6、第七晶体管,其第一端和所述电源线电连接,其控制端和所述栅极线电连接,被配置为获取第一扫描信号和第二电源信号,由所述第一扫描信号控制其导通状态,在其导通时从其第二端输出所述第二电源信号;
7、第六晶体管,其第一端和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其控制端和所述栅极线电连接,其第二端和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电连接,被配置为获取第二发光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由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信号控制其导通状态,在其导通时从其第二端输出第二电源信号,对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复位;
8、第三晶体管,其第一端和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其控制端和所述栅极线电连接,被配置为获取第二扫描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由所述第二扫描信号控制其导通状态,在其导通时从其第二端输出所述第二电源信号;
9、第一电容,其第一端和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被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二电源信号对其第一端复位。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像素驱动电路通过第七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组成的回路将第二电源信号传输至发光元件,对发光元件进行复位,保持第七晶体管对发光元件的复位功能,同时,通过第七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组成的回路将第二电源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对第一电容进行复位,来替代传统像素驱动电路中第四晶体管的功能,使得第一电容向第一晶体管提供阈值电压补偿后的驱动数据时,仅有第三晶体管的漏电流影响第一电容中储存的数据,减少了漏电途径,降低了漏电流对第一电容中存储的数据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第一晶体管基于第一电容中储存的数据生成驱动信号中驱动电流的稳定性。
1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一显示周期依次包括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显示阶段;
12、所述复位阶段包括复位子阶段;
13、在所述复位子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和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信号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三扫描信号和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为第二电平;
14、所述第七晶体管根据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导通,将其第一端获得的第二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
15、所述第六晶体管根据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信号导通,将其第一端获得的第二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
16、所述第三晶体管根据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导通,将其第一端获得的第二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容;
17、所述第一电容利用所述第二电源信号对其第一端复位;
18、所述发光元件根据所述第二电源信号对其第一端复位。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复位子阶段内,通过第一扫描信号和第二扫描信号使得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电源线之间的第七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组成的回路导通,第一电容无需利用原始像素驱动电路中用于向其提供第二电源信号的第四晶体管,仍能根据上述回路从电源线获取第二电源信号进行复位操作,使得第一晶体管在复位阶段之后,根据该第二电源信号导通,利用驱动数据生成阈值电压补偿的驱动数据,并根据该驱动数据生成驱动信号,该像素驱动电路在减少占用空间的基础上仍能实现对发光元件的驱动,有助于增加基于该像素驱动电路构建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提高显示装置对显示画面细节的显示。
20、此外,由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的晶体管的数量减少,使得第一电容在驱动第一晶体管生成驱动信号时,由于第四晶体管的取消,使得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减少一漏电途径,有助于提高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值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根据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位值生成的驱动信号的电流值的稳定性,缓解基于发光元件组成的显示面板的闪屏现象。
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如第一方面涉及的显示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22、控制第七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在同一时段内导通,以使所述第七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将第二电源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对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复位;
23、控制所述第七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在同一时段内导通,以使所述第七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将所述第二电源信号传输至发光元件,对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复位。
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第七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同时导通,以使第二电源信号作为复位信号为第一电容复位,取代了控制电连接于电源线和第一电容的第四晶体管的导通为第一电容复位的过程,可在原像素驱动电路中简化掉第四晶体管,减少了第一电容的漏电途径,减低了漏电流对第一电容中存储的数据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第一晶体管基于第一电容中储存的数据生成驱动信号中驱动电流的稳定性。
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上设置有电源线、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子像素电路,各子像素电路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七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一电容,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端和电源线电连接,第二端和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和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端从电源线获取第二电源信号,且第七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均导通时,将第二电源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对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复位,无需在像素驱动电路中设置连接于电源线和第一电容之间的单一晶体管进行复位,在第一电容向第一晶体管提供阈值电压补偿后的驱动数据时,仅有第三晶体管的漏电流影响第一电容中储存的数据,减少了漏电途径,降低了漏电流对第一电容中存储的数据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第一晶体管基于第一电容中储存的数据生成驱动信号中驱动电流的稳定性。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一晶体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五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扫描信号生成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扫描信号生成电路和第二扫描信号生成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显示周期包括多个显示时段;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还包括发光控制信号生成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显示周期依次包括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显示阶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包括数据写入子阶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阶段包括非发光阶段和发光阶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信号为第一电平;
12.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