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03414发布日期:2024-01-16 11:3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像素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即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正在成为中小尺寸智能设备的主流,画面显示的质量正成为该类智能设备的一个重要卖点。当前的amoled屏幕虽然在分辨率,画面显示的细腻程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某些场景下任然会出现显示异常,如:在极低亮度(2nit)场合下,手机字体在拖动时出现偏色。该现象成为提高amoled屏幕显示画质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能够避免画面显示异常。

2、基于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包括:驱动模块、数据写入模块、阈值补偿模块、第一初始化模块和第二初始化模块;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写入数据电压;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控制端的电压产生驱动电流驱动发光模块发光;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初始化信号线,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二初始化信号线,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模块;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二扫描线,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在一帧时间内且在所述数据电压第一次写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之前,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和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至少同时导通2次。通过这样的设计,在初始化阶段同时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和发光器件的阳极进行至少2次初始化,以改善显示异常。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一帧时间内且在数据电压第一次写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之前,第一初始化模块和第二初始化模块同时导通2-10次。通过合理控制初始化的次数以兼顾显示画面的品质及数据写入模块的写入至的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数据电压(也称灰阶电压),该写入的数据电压保证在发光阶段维持驱动模块导通且可有效提升流过驱动模块的电流。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存储电容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所述存储电容模块包括存储电容,存储电容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所述存储电容模块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阈值补偿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及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初始化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及第六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电性连接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电性连接第一初始化信号线,第五晶体管的栅极和第六晶体管的栅极均电性连接第一扫描线。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初始化模块包括第七晶体管,第七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第一扫描线,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电性连接第二初始化信号线,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电性连接发光模块的第一端。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初始化信号线提供第一初始化电压,第二初始化信号线提供第二初始化电压,第一初始化电压与第二初始化电压不同。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电性连接数据信号线,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电性连接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第二扫描线。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发光模块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驱动模块的第二端及第二初始化模块的第二端,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性接地。

11、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公开还公开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该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模块、数据写入模块、第一初始化模块和第二初始化模块;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数据信号线;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电性连接发光模块;第一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一扫描线,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初始化信号线,第二端电性连接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第二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一扫描线,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二初始化信号线,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模块;该驱动方法包括:在初始化阶段,间歇性的至少2次将第一初始化信号线提供的第一初始化电压施加至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且同时至少2次将第二初始化信号线提供的第二初始化电压施加至发光模块的第一端;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数据电压写入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在发光阶段,驱动模块响应于数据电压,控制发光模块发光。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初始化电压为正电压,所述第二初始化电压为负电压。

13、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公开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像素驱动电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在初始化阶段的首次数据写入前通过初始化信号,同时分别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和发光模块(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进行至少2次初始化(即至少2次将第一初始化信号线提供的第一初始化电压施加至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且同时至少2次将第二初始化信号线提供的第二初始化电压施加至发光模块的第一端),这样使得驱动模块的控制端长时间的处于负压状态,即驱动模块包括的晶体管的栅极长时间处于nbs(negative gate bias stress,负栅压应力)状态,以此改善显示时受到的pbs(positive gate bias stress,正栅压应力)的影响,对发光模块的第一端初始化,使得发光模块处于导通前的临界状态,这样可以减缓首帧导通与后续其它帧间的差异,以改善屏幕显示的异常。



技术特征: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包括:在初始化阶段,间歇性的至少2次将第一初始化信号线提供的第一初始化电压施加至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且同时至少2次将第二初始化信号线提供的第二初始化电压施加至所述发光模块的第一端;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数据电压写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在发光阶段,所述驱动模块响应于所述数据电压,控制所述发光模块发光。该方法在初始化阶段,利用初始化信号同时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及发光器件的阳极状态进行至少2次初始化以改善显示异常。

技术研发人员:孙光远,杜希华,马志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