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揭开双层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3745发布日期:2023-08-24 21:1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局部揭开双层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伪标签,具体涉及一种局部揭开双层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1、防伪标签学名防伪标识,又名防伪商标,是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或标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签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签的灵魂,防伪是对那些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所采取的防止措施。防伪标签是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区别于假冒产品而自愿制作使用的一个参照物。

2、现有的揭开式防伪标签的标签面材反面经特殊工艺加工形成一种离型层,密码和相关的防伪信息印刷在离型层,然后涂上不干胶或覆上双面胶,使用时贴到被防伪物体上,当标签从承贴物表面揭起时,预先设定的字模或图案将会完整地留在承贴物表面,且不能重贴回去,使用不方便。而且现有的揭开式防伪标签结构设置不合理,揭开容易导致离型层上的防伪信息残缺,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揭开时不会损坏防伪信息层且实用性好的局部揭开双层防伪标签。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局部揭开双层防伪标签,包括底纸层和标签本体层,所述标签本体层的上表面上一体设置有矩形凸块,所述矩形凸块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置物空腔,所述置物空腔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金属定位片、弹性件和防伪金属片,所述防伪金属片的上方设置有遮盖纸层,所述遮盖纸层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易碎纸层,所述易碎纸层的下表面与矩形凸块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所述易碎纸层的下表面遮盖住置物空腔的凹槽口,所述防伪金属片的上表面位于易碎纸层下表面的下方;

3、所述遮盖纸层位于防伪金属片的正上方位置设置有第一撕开线;所述矩形凸块与标签本体层的上表面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撕开线。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撕开线和第二撕开线均为点断线或是刻痕线,且第一撕开线围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二撕开线为直线形状或是s型曲线形状。

5、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物空腔为矩形凹槽,所述防伪金属片呈矩形结构,所述防伪金属片的厚度为0.5-1mm,防伪金属片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伪图文激光雕刻层和感光变色防伪层。

6、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光变色防伪层为感光变色粉层或感光变色树脂层,且感光变色防伪层的厚度为0.1—0.5mm。

7、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矩形凸块的高度为3—10mm,所述置物空腔的深度为1.5—8mm。

8、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签本体层的上表面对准置物空腔位置设置有置物凹槽,所述金属定位片的下表面与置物凹槽的内底面粘接固定,所述金属定位片的上表面与弹性件的下端一体设置,所述弹性件上端与防伪金属片的下表面一体设置,所述金属定位片、弹性件和防伪金属片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弹性件为弹片或弹簧。

9、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签本体层的下表面上固定粘接有不干胶层。

10、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签本体层为塑料材质,所述底纸层为硅油纸。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防伪金属片设置在矩形凸块的置物空腔,防伪金属片隐蔽性好,需要查看防伪金属片时,用户揭开遮盖纸层和易碎纸层后才能看到防伪金属片或通过按压第一撕开线撕开遮盖纸层和易碎纸层后看到防伪金属片或直接将矩形凸块沿第二撕开线揭开后看到防伪金属片,使用方便,揭开时不会损坏防伪信息层,防伪金属片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伪图文激光雕刻层和感光变色防伪层,2种防伪组合结构,不易仿冒,防伪性能好且实用性好。

1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局部揭开双层防伪标签,包括底纸层(1)和标签本体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本体层(2)的上表面上一体设置有矩形凸块(21),所述矩形凸块(21)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置物空腔(211),所述置物空腔(21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金属定位片(3)、弹性件(4)和防伪金属片(5),所述防伪金属片(5)的上方设置有遮盖纸层(6),所述遮盖纸层(6)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易碎纸层(7),所述易碎纸层(7)的下表面与矩形凸块(21)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所述易碎纸层(7)的下表面遮盖住置物空腔(211)的凹槽口,所述防伪金属片(5)的上表面位于易碎纸层(7)下表面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揭开双层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撕开线(61)和第二撕开线(22)均为点断线或是刻痕线,且第一撕开线(61)围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二撕开线(22)为直线形状或是s型曲线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局部揭开双层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空腔(211)为矩形凹槽,所述防伪金属片(5)呈矩形结构,所述防伪金属片(5)的厚度为0.5-1mm,防伪金属片(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伪图文激光雕刻层(51)和感光变色防伪层(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局部揭开双层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变色防伪层(8)为感光变色粉层或感光变色树脂层,且感光变色防伪层(8)的厚度为0.1—0.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局部揭开双层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凸块(21)的高度为3—10mm,所述置物空腔(211)的深度为1.5—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局部揭开双层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本体层(2)的上表面对准置物空腔(211)位置设置有置物凹槽,所述金属定位片(3)的下表面与置物凹槽的内底面粘接固定,所述金属定位片(3)的上表面与弹性件(4)的下端一体设置,所述弹性件(4)上端与防伪金属片(5)的下表面一体设置,所述金属定位片(3)、弹性件(4)和防伪金属片(5)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弹性件(4)为弹片或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局部揭开双层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本体层(2)的下表面上固定粘接有不干胶层(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揭开双层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本体层(2)为塑料材质,所述底纸层(1)为硅油纸。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局部揭开双层防伪标签,包括底纸层和标签本体层,标签本体层的上表面上一体设置有矩形凸块,矩形凸块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置物空腔,置物空腔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金属定位片、弹性件和防伪金属片,防伪金属片的上方设置有遮盖纸层,遮盖纸层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易碎纸层,易碎纸层的下表面与矩形凸块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易碎纸层的下表面遮盖住置物空腔的凹槽口,防伪金属片的上表面位于易碎纸层下表面的下方;遮盖纸层位于防伪金属片的正上方位置设置有第一撕开线;矩形凸块与标签本体层的上表面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撕开线。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揭开时不会损坏防伪信息层且实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献藏,张伟豪,胡长青,王意,王宇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豪格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