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5921发布日期:2023-09-16 17:5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破拆救援训练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破拆救援技术是救援训练中常用“直接开创空间”接触并营救被困者的手段之一,因此在日常训练时需要模拟救援队员在特殊倾斜狭小空间环境下的破拆训练。

2、现有模拟破拆救援训练装置多是用矩形框架来固定预制板,然后对预制板进行破拆进行救援训练,虽然能对破拆流程进行模拟训练,但无法模拟幸存者在特殊倾斜狭小空间环境下的破拆训练情况,因此训练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全面进行模拟。

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包括:破拆支架、倾斜平台、升降平台、限位孔、限位螺栓、管道、固定绑带、底座、支架、侧支架、破拆槽、预制板、固定螺栓、倾斜平台架体、第一支杆、第一托架、固定支杆、升降平台架体、第二支杆、第二托架;所述破拆支架包括位于底部的底座,且支架焊接安装在底座两端的上方;所述侧支架焊接安装在支架的外侧壁上,且侧支架与底座焊接连接;所述破拆槽插接安装在支架内,且预制板插接安装在破拆槽内,预制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支架上部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孔,且破拆槽通过限位螺栓支撑;所述倾斜平台位于破拆支架的一侧,且倾斜平台包括底部的倾斜平台架体,且第一支杆通过焊接在两端的第一托架与倾斜平台架体卡合;所述倾斜平台架体上部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孔,且第一托架与倾斜平台架体通过限位螺栓贯穿固定;所述第一支杆的上方放置有管道,且管道与倾斜平台架体通过固定绑带固定;所述固定支杆焊接安装在倾斜平台架体的下部;所述升降平台位于破拆支架的另一侧,且升降平台包括底部的升降平台架体;所述第二支杆通过焊接在两端的第二托架与升降平台架体卡合,且第二托架与升降平台架体通过限位螺栓贯穿固定;所述第二支杆的上方放置有管道,且管道与升降平台架体通过固定绑带固定。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架为横截面呈“u”形的柱状结构,且破拆槽插接安装在支架的内侧,并且支架的外壁上均布有多个限位孔。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破拆槽为整体外观呈“u”形且横截面呈“u”形的板状结构。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破拆槽两侧的外壁上拧接安装有多个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的端部贯穿破拆槽与预制板抵接。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倾斜平台架体为左高右低的矩形框架结构,且固定支杆位于倾斜平台架体低端的内侧壁上。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支杆为圆管结构,且第一支杆在倾斜平台架体的上部间隔设有多处。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支杆为方管结构,且第二支杆在倾斜平台架体的上部间隔设有多处。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均为“u”形板状结构,且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圆孔。

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2、1、本实用新型支架为横截面呈“u”形的柱状结构,且破拆槽插接安装在支架的内侧,并且支架的外壁上均布有多个限位孔的设置,实现了破拆槽的升降,且通过升降能灵活调节破拆槽的高度,满足不同的训练需求,而支架外壁上开设的限位孔便于将破拆槽固定在所需高度。

13、2、本实用新型破拆槽两侧的外壁上拧接安装有多个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的端部贯穿破拆槽与预制板抵接,破拆槽两侧的外壁上拧接安装有多个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的端部贯穿破拆槽与预制板抵接的设置,便于安装预制板,且通过固定螺栓顶紧预制板,对预制板起到固定作用,且便于不同厚度预制板的固定。

14、3、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杆为圆管结构,且第一支杆在倾斜平台架体的上部间隔设有多处,第二支杆为方管结构,且第二支杆在倾斜平台架体的上部间隔设有多处,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均为“u”形板状结构,且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圆孔的设置,第一托架对第一支杆起到限位作用、第二托架对第二支杆起到限位作用,并通过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实现了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的滑动升降,第一支杆通过升降可灵活调节管道的倾斜角度,第二支杆通过升降可灵活调节管道的高度,满足不同的训练需求。

15、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便于不同厚度预制块的安装与固定,便于调节,灵活性强,能满足不同的训练需求,训练效果好,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包括:破拆支架(1)、倾斜平台(2)、升降平台(3)、限位孔(4)、限位螺栓(5)、管道(6)、固定绑带(7)、底座(101)、支架(102)、侧支架(103)、破拆槽(104)、预制板(105)、固定螺栓(106)、倾斜平台架体(201)、第一支杆(202)、第一托架(203)、固定支杆(204)、升降平台架体(301)、第二支杆(302)、第二托架(303);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拆支架(1)包括位于底部的底座(101),且支架(102)焊接安装在底座(101)两端的上方;所述侧支架(103)焊接安装在支架(102)的外侧壁上,且侧支架(103)与底座(101)焊接连接;所述破拆槽(104)插接安装在支架(102)内,且预制板(105)插接安装在破拆槽(104)内,预制板(105)通过固定螺栓(106)固定;所述支架(102)上部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孔(4),且破拆槽(104)通过限位螺栓(5)支撑;所述倾斜平台(2)位于破拆支架(1)的一侧,且倾斜平台(2)包括底部的倾斜平台架体(201),且第一支杆(202)通过焊接在两端的第一托架(203)与倾斜平台架体(201)卡合;所述倾斜平台架体(201)上部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孔(4),且第一托架(203)与倾斜平台架体(201)通过限位螺栓(5)贯穿固定;所述第一支杆(202)的上方放置有管道(6),且管道(6)与倾斜平台架体(201)通过固定绑带(7)固定;所述固定支杆(204)焊接安装在倾斜平台架体(201)的下部;所述升降平台(3)位于破拆支架(1)的另一侧,且升降平台(3)包括底部的升降平台架体(301);所述第二支杆(302)通过焊接在两端的第二托架(303)与升降平台架体(301)卡合,且第二托架(303)与升降平台架体(301)通过限位螺栓(5)贯穿固定;所述第二支杆(302)的上方放置有管道(6),且管道(6)与升降平台架体(301)通过固定绑带(7)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2)为横截面呈“u”形的柱状结构,且破拆槽(104)插接安装在支架(102)的内侧,并且支架(102)的外壁上均布有多个限位孔(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拆槽(104)为整体外观呈“u”形且横截面呈“u”形的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拆槽(104)两侧的外壁上拧接安装有多个固定螺栓(106),且固定螺栓(106)的端部贯穿破拆槽(104)与预制板(105)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平台架体(201)为左高右低的矩形框架结构,且固定支杆(204)位于倾斜平台架体(201)低端的内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202)为圆管结构,且第一支杆(202)在倾斜平台架体(201)的上部间隔设有多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杆(302)为方管结构,第二支杆(302)在倾斜平台架体(201)的上部间隔设有多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203)及第二托架(303)均为“u”形板状结构,且第一托架(203)及第二托架(303)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106)的圆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包括:破拆支架、倾斜平台、升降平台;所述破拆支架包括位于底部的底座,且支架焊接安装在底座两端的上方;所述侧支架焊接安装在支架的外侧壁上,且侧支架与底座焊接连接;所述破拆槽插接安装在支架内,且预制板插接安装在破拆槽内,预制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支架上部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孔,且破拆槽通过限位螺栓支撑;本技术通过对可模拟特殊环境的破拆救援训练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便于不同厚度预制块的安装与固定,便于调节,灵活性强,能满足不同的训练需求,训练效果好,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浩,张健强,冯博,王英达,胡雪枫,魏永磊,张晶,殷新宇,曹博,王博,恵悦,李心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