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型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5936发布日期:2024-02-20 20:4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超薄型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具体为超薄型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1、随着led芯片技术的发展,汽车的照明技术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汽车内饰灯、外灯都使用led作为光源。以led为光源,因为led发光芯片较小,且发光角度可控,添加光学系统时,更加容易设计、控制发光角度。且led作为绿色光源,寿命长,能耗低,效率高,减少电能的使用。led响应速度快,led的点亮仅需要微秒级别,随着汽车照明技术的提高,特别是随着新光源led的广泛应用,汽车logo灯逐渐普及应用到各种车型。由于车厂对logo灯的亮度及均匀性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光能利用率成了logo灯的设计关键目前,一些车型使用间接式logo灯光学设计,但是光能利用率低,亮度暗;还有一些车型使用直接式logo灯光学设计,但是光学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不均匀,其原因是led发光角度一般是120度,但光能主要集中在60度内,因此led光线直射到logo会出现亮斑,因此logo灯边缘会较暗logo中间亮、边缘暗,从而导致汽车logo发光距离短,发光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超薄型背光模组,解决了logo灯发光距离短,发光不均匀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超薄型背光模组,包括后壳,所述后壳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后壳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插接有凸块,所述后壳远离凸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的输出端插接在插槽的内部,所述线路板的表面等距固定安装有方形led灯珠,所述线路板的表面贴合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贴合有导光板,所述隔板和导光板的表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导光孔,所述隔板和导光板的表面均等距开设有第二导光孔,所述后壳的外表面固定卡接有前壳,所述前壳远离后壳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透光板,所述后壳的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线路板、隔板和导光板的内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柱相匹配的插孔,所述后壳的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定位柱,线路板、隔板和导光板的表面等距开设有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限位柱的外表面插接在插孔的内部,所述定位柱的外表面插接在定位孔的内部。

3、优选的,所述方形led灯珠为侧向光源,所述方形led灯珠的光源面正对第一导光孔和第二导光孔的内壁。

4、优选的,所述凸块为橡胶块,所述安装孔和凸块的数量均为三个。

5、优选的,所述线路板和隔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隔板的厚度大于线路板的厚度。

6、优选的,所述隔板和透光板均为亚克力板。

7、优选的,所述后壳和前壳的直径均大于线路板、隔板和导光板的直径。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超薄型背光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超薄型背光模组,通过将方形led灯珠设置成侧发光的方式,当方形led灯珠发光的时候会将光线横向照射在导光板的内部,提高了光线的均匀性,同时可以适应更长的距离,加强了实用性。

11、2、该超薄型背光模组,通过设置限位柱和定位柱,可以对线路板、隔板和导光板进行定位,加强了稳定性,该背光模组通过侧面发光且延伸到第一导光孔和第二导光孔内部的方式,使得整体背光模组比传统更薄,美观性更好。



技术特征:

1.超薄型背光模组,包括后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的表面开设有插槽(2),所述后壳(1)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的内部插接有凸块(4),所述后壳(1)远离凸块(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线路板(5),所述线路板(5)的输出端插接在插槽(2)的内部,所述线路板(5)的表面等距固定安装有方形led灯珠(51),所述线路板(5)的表面贴合有隔板(6),所述隔板(6)的表面贴合有导光板(7),所述隔板(6)和导光板(7)的表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导光孔(71),所述隔板(6)和导光板(7)的表面均等距开设有第二导光孔(72),所述后壳(1)的外表面固定卡接有前壳(8),所述前壳(8)远离后壳(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透光板(9),所述后壳(1)的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01),所述线路板(5)、隔板(6)和导光板(7)的内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柱(101)相匹配的插孔,所述后壳(1)的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02),线路板(5)、隔板(6)和导光板(7)的表面等距开设有与定位柱(102)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限位柱(101)的外表面插接在插孔的内部,所述定位柱(102)的外表面插接在定位孔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led灯珠(51)为侧向光源,所述方形led灯珠(51)的光源面正对第一导光孔(71)和第二导光孔(72)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4)为橡胶块,所述安装孔(3)和凸块(4)的数量均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5)和隔板(6)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隔板(6)的厚度大于线路板(5)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和透光板(9)均为亚克力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和前壳(8)的直径均大于线路板(5)、隔板(6)和导光板(7)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超薄型背光模组,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该超薄型背光模组,包括后壳,所述后壳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后壳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插接有凸块,所述后壳远离凸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线路板。本技术通过将方形LED灯珠设置成侧发光的方式,当方形LED灯珠发光的时候会将光线横向照射在导光板的内部,提高了光线的均匀性,同时可以适应更长的距离,加强了实用性,通过设置限位柱和定位柱,可以对线路板、隔板和导光板进行定位,加强了稳定性,该背光模组通过侧面发光且延伸到第一导光孔和第二导光孔内部的方式,使得整体背光模组比传统更薄,美观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彭迪生,董文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鹏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